好書試閱

有些人就是不想承擔更多責任

以下分享一段我的經驗。我曾遇過一位客戶,暫且稱他為「田中」。田中的主管對他其實有些不滿、希望他能改善。
在訪問的過程中,主管說了很多想法,內容大概如下:

「田中,其實是位非常優秀的部屬。不過,或許是正因為如此,他常常因為害怕失敗、而不想承擔更多工作。就我來看,我確實希望提拔他成為課長、帶領團隊,但是他不想承擔更多工作這一點,實在是不行!我認為,這是他目前最需要面對的課題。」

我進一步追問,所謂逃避工作,具體是指什麼樣的狀況。田中的主管表示:當團隊成員臨時缺勤,工作就必須有人幫忙處理,他認為田中應該要主動承擔這份責任。
各位讀者不妨試想一下,若我直接將主管的意見告訴田中,他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說我逃避工作?開什麼玩笑! 他到底想講什麼?大家光是忙自己的工作就已經分身乏術了!明明人力不足,上面又不補人,他身為主管,應該也很清楚,不是嗎?」

可想而知,田中肯定會很反彈,因此我絕對不能直接轉達主管的意見。我必須以分享的方式,巧妙的將上述意見說出來。
事實上,這位主管所說的「不想承擔更多工作」,在各企業都很常見,更重要的是,這句話其實隱藏了一則重要訊息—─晉升的提示。

強大的執行力

請各位想想部長級、高層級的長官們,他們是否經常只是出一張嘴,不停的說「去做這個」、「還沒做好嗎」,完全不顧部屬的狀況,只會下令使喚別人?這種只會出一張嘴、把事情丟給部屬的主管,應該也不在少數。
如果你以人力不足回絕工作,很可能會被長官斥責:「我不管人力多少,你給我想辦法達成目標就對了!不然公司要你幹嘛?」
然而另一方面,我也深深感受到這種強制力,其實是高階主管必備的能力。當然,我不敢說這是最重要的能力(不讓部屬推三阻四),但我認為,你至少得叫得動部屬,才有辦法勝任高階主管的位子。
以前面的田中為例,其實他的主管真正想表達的是,除了安撫部屬的情緒,有時也要予以嚴厲鞭策(以不造成職權霸凌為前提),這種強制力是有其必要的。
更重要的是,越高階的位子,越需要展現強制力。
反過來說,你也可以想成:能促使他人付諸行動的人,比較容易獲得晉升、出人頭地。大家都知道不能職權霸凌,但只會安撫的話,那就跟哄一哄沒有什麼差別了。
那麼,這些經營階層的高階主管們,都不需要攏絡人心嗎?
不,事實正好相反。
如果你也常讀經營管理的書,一定看過諸如:

●公司最重要的資產就是人才。
●重視員工的公司,才能獲得最後的勝利。
●貼近人心、激勵士氣,才是好的管理。

看到這樣的內容,大多數人會認為親切待人是職場眉角,這點不可置否。但,即便以親切待人為前提,你能否硬起來、指揮部屬做事實更為重要。對於企業組織來說,能讓部屬聽從指示並且執行任務,這才是高層想要的人選。


一手揮鞭子,一手發糖果

日本人普遍講究禮貌、重視長幼有序。儘管這項傳統已經漸漸淡化,但我相信這仍是多數日本人的共同回憶。
例如,高一生通常不太會頂撞高三生,這種風氣維持了很長一段時間。當這些學生畢業、進入企業開始工作後,尤其是大企業,依據入社年資不同,其行事作風也會有所不同。

「剛進公司時,有位前輩很照顧我,但現在他成了我的部屬,並且即將屆齡退休。由於遭到減薪,他對工作已提不起勁。儘管如此,我還是無法嚴厲指責他,實在讓人困擾。」

近年來,有不少主管面臨這種情況並感到苦惱。我想,這或許與傳統社會的價值觀—─尊重年長者有關。
能夠晉升的人,在此時必須秉持一碼歸一碼、就事論事的原則,果斷調整態度。也就是,與過去的夥伴劃清界線。
例如,直接表明立場:「我在新人時期確實受您照顧,但公事公辦。既然您是部門的一員,我希望您能持續做出成果。」
儘管有些前輩可能會在背後抱怨:「不懂飲水思源的傢伙」、「不知道我們過去為公司付出多少」,但最好的應對就是,保持從容,隨他們去說。
即將屆齡退休或二度就業的員工,往往會有既然薪水變少,工作表現差一點也無妨的心態,而且只會越來越投機取巧。
這些人的理由多半是:「我現在的薪水已經很少了,就讓我輕鬆一點。」雖然可以理解這種心情,但事實上,原本應該是在屆滿60歲前逐年減薪,薪水會越來越少(按:日本企業大部分採60歲退休制度,在退休年齡之後,以減少40%以上的薪資僱用)。然而,現在改為一次性減薪,在真正退休前,薪水都不會再遞減。換句話說,其實屆齡退休員工領的錢並沒有比較少,甚至可能比原本更多。
這樣的說法,就算與當事人面對面懇談,他們大概還是難以接受。
話說回來,針對因薪資減少、責任變輕而的人,要如何提升工作幹勁,確實是一大難題。主管必須以果斷的態度來應對,這是最基本的前提。另外,如同我在第一章提到的,讓部屬見識你拔刀,這方法也相當有效。
不過,如果你認為這位部屬還可以溝通,不妨先試著循循善誘。
最近,在以高階主管為主的研討會中,我聽到不少相關成功案例。尤其是資深老鳥,而這些案例的共通點,說來有些老套,就是「寄予厚望」。
這可不是簡單說一句「我很看好你」,而是要用鼓勵的方式—─

「你以前很優秀,我很期待讓後輩看看你的實力!」

重點在於激發對方的自尊心,這非常有效。這種說法不僅能迎合人性「希望對自己有利」的心理,更能點燃對方的熱情,促使對方採取行動。
身為主管,若能在面對年長或年輕部屬時,靈活運用「鞭子」(拔刀的覺悟)與「糖果」(期待他的表現),就能讓團隊的溝通更加順暢。畢竟,大多數問題的根源往往在於團隊溝通。
這世界上,並沒有任何溝通捷徑。主管與部屬之間,唯有透過不斷的對話、相處與反覆嘗試不同的溝通方式,才能真正建立起良好的互動模式。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