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Ch1 關於故事發想
01.為什麼故事背景很豐富,卻仍寫不出來?

開始與許多人討論作品後,發現了一個現象,就是大家很樂於做人物設定和規劃各種世界觀、種族、過去歷史和傳說等等故事背景,但卻很少「講故事」。如果你也是因為閱讀許多故事後,開始有些奇思妙想,想動筆寫作的話,要小心避開這個陷阱。
是的,要寫一個故事,確實需要先做故事背景的設定,那為什麼會說,寫故事背景,容易使你寫不出故事呢?
因為你會自以為在寫故事。

故事背景為什麼會侷限自己?
以寫設定的方式滿足自己講故事的慾望,其實是一件很愉快的事。當我們開始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種族、職業、特別設定的人群與情境時,確實會在許多點子之中獲得樂趣,但這些東西常常會成為你筆記本中的一頁,電腦裡的一個文字檔,然後靜靜死去。
你常會發現,當你完成一個設定,甚至更多設定時,整個故事不但沒有動起來,反而停了下來,這與你的期待相反。你原本以為,當你有了更詳盡的世界觀、更豐富的參考資料和更長的角色自傳時,你的故事就會開始起飛,就像那些編劇書與傳說教的那樣:「角色自己動了起來。」
不用覺得氣餒,你並不是缺乏才華,只是搞錯重點了。能夠推動你的故事的,不是更豐富的故事背景資料,而是一個正在面臨改變與困境的主角。他追求目標與逃離困境的努力,才是真正帶動故事的原動力。
所以,你可能已經設計了兩個特色鮮明的種族,他們彼此仇恨,但如果你沒有在這兩個種族中,各設計出一個角色,他們永遠無法開始戰鬥。是的,表面上是「種族」與「種族」的戰爭,其實是兩個「角色」為了爭奪某個東西、為了某個理由才開始了一場戰爭。
這個概念不只發生在幻想世界,在現實世界也是一樣。所以你看到的絕對不會是FBI大戰恐怖組織,而是帥哥特務大戰組織首腦。而你要派出的帥哥特務,除了他作為特務,理所當然要去消滅罪惡之外,最好還能給他一個「屬於他個人的理由」。
可能他家人的安全被邪惡威脅;可能他跟另一個特務是競爭對手,而這個任務的完成可以讓他在對手面前得意好幾個月;可能他有一個過去的傷口,是這個組織的首腦造成的。觀眾永遠樂於看到「私怨」,而不喜歡看到「工作」。你一定要讓整個故事「個人化」。
《魔戒》雖然是一個拯救世界的故事,但同時也是一個哈比人追求冒險理想的故事,一般哈比人都喜歡平靜生活,而這個愛冒險的哈比人,是個特別的哈比人。《阿凡達》雖然是地球人與外星人之間的戰爭,但同時也是一個地球人與外星人第一次親密接觸的過程,一般地球軍人都想殺外星人,而這個與外星人友好的地球軍人,是個特別的地球軍人。你的故事需要一個主角作為眼睛、作為雙腳來讓你所安排的世界被看見、被履行。
有時,你的筆記本裡,記錄的是某種特別的概念,比如說:「一個道士和一個惡鬼,成為一同收妖的搭檔。」這是個有趣的概念,因為惡鬼原本應該是被道士收走的妖,為什麼會變成道士的搭檔?又為什麼要幫道士收妖?設定本身的矛盾帶有許多想像空間。
但同樣地,這個巧妙的概念常常就這麼被塵封在筆記本裡,他有無限的可能,卻也沒有任何可能,因為它不是一個故事,它動不起來。直到你開始思考,這個道士是誰?他在追求什麼?他可以從這個惡鬼身上獲得什麼?這對搭檔要面對的大魔王是什麼?這個故事,想要傳達出什麼意涵?

完成故事背景前,你需要四樣東西
所以,要讓你的故事動起來,你需要四樣東西。
第一個,便是一個主角。這個主角可能特殊可能平凡,但儘管他是一個平凡的上班族,他依然有某個特質、某種個性,就像和你一同上班的同事們,他們可能和你一樣「平凡」,但他們全都有屬於自己的「不凡」。
第二個,一個主旨。你的故事必然屬於某個主旨,不管這個故事是屬於自我挑戰、自我犧牲、走出傷痛、歌頌美德,或是針對某個社會議題、某種人生經驗提出看法,你的那些奇思妙想需要一個主旨,好讓你能回答:「你的故事關於什麼?想表達什麼?你希望觀眾看完之後得到什麼?」之類的問題。不要小看這類問題,讀者和觀眾如果無法從你的故事中歸納出一個主旨,他們就會唾棄你的作品。
第三個,屬於主角的內在問題或目標。這個問題會直接反映你的主旨,你所安排的整個故事與無盡的冒險,都是為了使主角解決這些內在問題而存在。重要的不是哈比人把魔戒丟下火山,重要的是他在這趟旅程,得到了什麼收穫和成長。
第四個,屬於主角的外在困境或目標,而且就在眼前。「主角薪水很少」,這不是一個眼前的困境,而是一個長久的困境。「主角薪水很少,女兒生了重病急需一筆錢開刀」才是一個眼前的困境。你的故事將會從主角為了掙脫這個困境開始努力,一連串的事件逼著他面對內心的問題,最後以能夠呈現主旨的方式獲得了解決與成長。
將這四個零件收集完成,你將會發現你故事的引擎,開始啟動了。


Ch4 關於對白設計----------------------------------------------

05 如何做「丟接」,讓角色互動更自然?

寫劇本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叫「丟接」。
意思是場上發生的一件事,角色的一個動作,或說出的一句話,都像丟出了一顆球,而場上必然會有另一個人接住它,對先前發生的事做出反應,而這個反應會引發前者再「丟」,後者會再「接」。

場上有丟接,就會有互動
大家剛開始寫劇本,都容易要角色「表現、說明給觀眾看」,而不是讓角色互動。以下是個沒有丟接的劇本範例,主角在前一場時,遇到朋友想遊說他賣毒品,他拒絕了。這場是他再次遇到這個朋友:

外景∣便利商店外∣日

△主角外送牛肉麵到便利商店給店員,在店外遇見朋友。
朋友:主角,賣這個,你的補習費都有了。
主角:我不敢啦!
朋友:像你這樣,送牛肉麵出來,在這裡……沒有人會發現的。
△主角還是不敢,掉頭就走。

這就是一個明顯沒有丟接互動的範例,主角認真表現出「我不敢」,朋友認真表現出「嘿嘿我很壞」,但兩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沒有任何交流。
什麼是有丟接的版本?我們將上面的範例做個修改:

外景∣便利商店外∣日

△主角外送牛肉麵到便利商店給店員,在店外遇見朋友。〔1〕
△主角裝作沒看到,快步走開。〔2〕
朋友:你這樣送麵,能賺多少?你不是想補習上大學嗎?〔3〕
△主角停下腳步,感到猶豫。〔4〕
△朋友見主角動搖,走近主角,乘勝追擊。
朋友:其實很簡單,你就假裝一樣在外送,把東西放在口袋裡帶著……〔5〕
△朋友想將東西放進主角口袋,主角趕緊躲開,快步逃走。〔6〕

〔1〕:劇本開始,狀況發生,主角巧遇朋友。
〔2〕:主角對〔1〕做出反應,因為他知道朋友想叫他販毒,所以選擇裝沒看到。
〔3〕:朋友對〔2〕做出反應,展開遊說。
〔4〕:主角對〔3〕做出反應,感到動搖。
〔5〕:朋友對〔4〕做出反應,乘勝追擊。
〔6〕:主角對〔5〕做出反應,趕緊逃走。

看得出差別嗎?在原版之中,朋友一見面劈頭就要主角賣東西,彷彿前一場的遊說失敗完全不存在,當主角表現不敢時,朋友對主角的畏縮也沒有反應,繼續自說自話,所以整體很不自然。而修改後的版本,兩人都因為對方的行動而有反應,就會接近正常真實的互動。
真實的世界也是這樣的,沒有人會「做給觀眾看」「說給觀眾聽」,大家都是在丟接。朋友說了個笑話,你笑,或不笑,或白他一眼,他因為你白他一眼,自我解嘲,然後你們都因為這個自我解嘲笑了。
所以寫劇本要保持「丟接」的意識,你寫的每一行對話與三角形,其實都像一場乒乓球賽,有來有往,這一行回應上一行,下一行回應這一行,這樣讀起來才會順暢、緊湊。



Ch7 超實戰.劇本格式--------------------------------------

04 「動作場景」如何描寫?


動作戲到底該怎麼寫?有必要將所有動作細節寫出來嗎?還是只把必要的動作寫出來(像是為之後埋伏筆的小動作,可能是主角開槍,卻誤傷了友人之類會影響劇情的動作),其他簡單幾句帶過即可?
動作戲越來越常出現在各類作品中,不僅是恐怖、懸疑、冒險內會用到,現在連愛情故事中有時也不免有些動作場景(例如舞蹈、追逐),但要將這些場面落實到劇本上,應該要怎麼做呢?
動作戲的寫作,我們要有幾個基本認識:

一、劇本不是由對白組成的
對白只是其中一種行為,我們生活中有一百種行為,劇本中就可以有一百種行為。寫得很好的劇本,畫面感會很強烈,讀起來不見得輸給小說。

二、對動作的描寫,不是越細節就越明確

很多人為了「重現腦中的畫面」,會把動作寫得非常細,但其實反而妨礙閱讀。
「他將右手由下向上繞了一個圓弧,五指張開用力伸直,揮向他左臉頰」和「他用力打了他一巴掌」,哪一個比較清楚?
雖然前者提供了整個流程,但其實讀起來還不如後者明確。

三、以頁數換算時間
劇本不是愛怎麼寫就怎麼寫,你隨心所欲寫出來的東西,沒有資格要求別人用嚴謹的態度來看待。無論你採用的換算方式是一頁一分鐘、一分半或兩分鐘,那你在寫作劇本時,就應該用這個標準去調整你的寫法。
如果今天你的飛車追逐需要三分鐘,換算法是一頁一分鐘,那你就要寫三頁。
你會接著延伸一個問題:我要怎麼寫到三頁?
我們當然可以利用一些文字或排版技巧,例如換行、空格⋯⋯但這只是取巧的方式,不是正解。
要正確認識一件事情:三分鐘的戲是非常長的。你可以試著去找一些冒險動作片,計算一下裡面的動作場面和花費的時間,你會發現三分鐘中發生了非常多事。
所以要寫滿三分鐘的正解是:放入夠多的情節與對白。
我們以《玩命關頭》的劇本為例,有看過的人會發現這不是最終版,實際拍攝的第一場其實內容是不一樣的,但我們可以從中看出人家是怎麼經營動作戲的。我們以第一頁為例,重點摘取如下:

場1 外景 洛杉磯市110高速公路 夜
深夜,高速公路,公路兩旁,盡是洛杉磯的高樓大廈。這個時間點,幾乎沒什麼車,只有一些重型運輸車輛。主視角大貨車出現。

場2 內景 大貨車(移動中) 夜
進入大貨車之中,音樂、疲累的司機、車上時間、他伸手拿他的咖啡,這是一個貨車司機的日常。
突然車後傳來一陣喇叭聲,嚇得他把咖啡打翻了,他斜睨了一眼後視鏡。刺眼的車燈,他試著想看清,但只聽見憤怒的引擎聲咆哮,他探頭看出車外。
一台黑色本田飛快地超車,揚長而去。
還沒理解發生了什麼事,後視鏡中又出現更多刺眼的車燈。三台同樣的黑色本田竄出,像在戲弄貨車似地在前方逼車,貨車司機差點沒被他們這危險的動作氣死,咒罵了一聲:「死屁孩。」

場3 外景 110高速公路 夜
貨車開上高架橋,四台車突然變換陣型,將貨車包圍。

看到了嗎?這一整個動作戲是有層次的,從一開始寧靜的夜晚,到神祕的本田現身,從一群看似單純瘋狂的飆仔,到漸漸意識到他們似乎是訓練有素的集團⋯⋯這一頁的一分鐘,充滿了豐富的視覺化細節,每一個都很簡單,但在氣氛和情節推動上都存在著功能。
很多人會想試圖使用短句來創造快節奏,這是一個技巧,但只是在閱讀上有加分,真正的快節奏是建立在大量的「行動+反應」上,要先把行動與反應建立起來,短句的運用才會有效。
所以三分鐘不是隨便想像和要求的,而是被許許多多的畫面一秒一秒建立起來的,這些畫面在劇本中有描述、有動作、有狀況、有反應、有對白,而不僅僅只是貨車出現,四台車搶了貨車這麼簡單。
你希望有夠長的動作戲,就要提供夠長、夠豐富的內容才行,而不是腦中只有「飛車追逐」四個字,剩下的就交由劇組去自由發揮。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