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紫色基調配色方案
  自古以來,紫色就是象徵高貴的顏色。這個觀念隨著佛教傳入和中國隋唐服制的傳播而進入日本。所謂服制,就是按照冠服種類顯示官員在朝廷上的位階高低。在這套制度中,紫色屬於最高位階的顏色。這是因為紫色染料不易取得,染法也極為困難。染得愈深的紫色價格愈高昂,紫色因此被視為最高位階的象徵色,也成為一般人禁止使用的「禁色」。
  一如《源氏物語》理想的女性角色「紫之上」,紫色對日本人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顏色。王朝貴族賦予紫色特殊意義,將其稱為「緣色」,用「紫之緣」來表示因命中注定的緣分而產生的情愛。明治時期之後,紫色才從上流階級的獨占色變成人人皆可穿戴的顏色。
  以藍色和紅色疊染而成的紫色,既不是紅色也不是藍色,因應紅色與藍色的不同比例,紫色也有各式各樣不同的變化,可說是擁有紅、藍雙方特質的難以言喻之色。因為紫色融合了熱情的紅色與冷靜的藍色,彷彿同時反映出喜悅與悲傷,帶來不可思議的感受。本該互不相容的兩種對比色融合為紫色,正適合用來暗示在哀戚的情愛中搖擺不定的心理狀態。
  以配色而言,紫色通常不是單一出現,就是與白或黑色搭配。與對比色的黃、橙等色彩的搭配雖然也不錯,但總給人儀式或祭典之類太過誇張的印象。
  就色彩心理學的層面來看,紫色淬煉感性,帶來豐沛的情感,是能彰顯直覺及心情的顏色。此外,紫色也富有藝術性及神祕感,適合作為想提高感受力時使用的顏色。

染織與浮世繪的嶄新配色
這是一件紫色縮緬布料做成的衣服,整件都繪製了琴柱(支撐箏弦的部位)和楓葉的圖案。深色底布上的金線刺繡鮮明浮現,底色與楓葉的鹿子染也形成明顯對比。腰部以上,衣袖到衣身的圖案中融入「琴」、「嵐」、「落」、「葉」、「含」等漢詩文字,設計靈感或許來自平安時代中期歌人源順於天德三年(九五九年)「殿上詩合」吟詠的律詩第三韻「隨嵐落葉含簫瑟,濺石飛泉弄雅琴」(《和歌朗詠集》上卷.秋)。
江戶紫
意為「在江戶染的紫色」,是一種帶有青色調的紫。此外,相對於傳統使用紫根染成的京紫,以蘇芳染出的紫色在當時也很常見,稱為江戶紫。最具代表性的江戶紫是歌舞伎《助六由緣江戶櫻》,助六頭上纏的頭巾顏色。

黃朽葉
色名取自落葉呈腐朽狀態時的顏色,是一種帶有褐色調的黃橙色。平安時代《落窪物語》可見「朽葉之唐衣」、「朽葉薄布包裹」等語句,由此可見朽葉色是當時受到民眾喜愛的衣物顏色。平安時代的襲色目使用過這個色名,織色中,以紅線為直線、黃線為橫線交織而成的顏色也叫黃朽葉。

柳染
與柳葉的顏色相似,帶點淡淡灰色調的黃綠色。平安時代柳色是襲色目或織色的顏色,但找不到關於染色的柳色文獻。襲色目對柳色的描述是「表.白,裏.青」(《雁衣鈔》),織色則是「經線.萌黃,緯線.白」。當時貴族喜好柳色,柳色的服飾也屢屢出現在文學作品中。

梅紫
梅指的是紅梅的紅,梅紫色是一種彩度較低的紅紫色,也可以說是比紅藤再紅一點的顏色。另一方面,這裡的梅也來自「梅染」,意指以梅染方式染出的紅色。「梅」是用來形容紅色的修飾詞,同樣有個梅字的「梅鼠」出現於江戶時代末期的染色範例書,相較之下梅紫算是比較新的色名。

藤紫
和藤花的顏色一樣,比紫色濃一點,並帶點藍色調。從明治末期到大正時代,藤紫是使用頻率非常高的顏色。化學染料傳入日本後,染得出彩度更高的鮮豔顏色,藤紫也隨西方文化的傳入,成為日本人喜好的色彩。無論是樋口一葉到夏目漱石等明治文學作品中的女主角,或是日本畫家鏑木清方等人筆下的美女,都經常穿著這個顏色的衣服。同樣有個「藤」字的色名還有薄藤、紅藤、若藤、小町藤、青藤等等,都是陸續掀起流行的色彩。

赤香色
赤香色是指帶有紅色調的香色。使用丁香或木蘭等香木的木心為染料,染出的顏色就是香色。香與佛教淵源深厚,香色作為僧衣的顏色,位階僅次於紫色。按照染色方式的不同,香染能染出各種濃淡的香色,淡色稱為薄香,偏紅的稱為赤香。由於香木價格昂貴,一般都是拿紅花加梔子的淡染來代替。

源氏物語.襲色目
襲色目是一種配色法則,用和服的表側與裏側重疊的方式,展現各種隨季節更迭的不同配色。此外,也可用來指和服重疊時袖口、衣領與下襬等處露出的顏色。同樣的顏色在不同季節穿著時名稱可能不同,同一個色名在搭配不同衣物時也可能改變配色,或者根據每個家族的傳統習慣呈現不同的變化。平安時代,男子穿著直衣、狩衣和下襲,女子穿著唐衣、袿、細長等服裝。無論男女都會依照季節和年齡的不同來決定服裝的表裏配色,選擇五重衣、單衣等疊穿衣物的顏色搭配。宮廷裡的宮女每天都在磨練衣物疊穿時的配色品味,爭妍鬥豔並以此為樂。平安王朝的人們喜愛感受季節變遷,常以當季花卉名稱作為襲色名,創造了多達一百八十多種的襲色配色。江戶時代的小袖可說繼承了王朝衣飾的層疊之美,巧妙運用兩件或三件疊穿的方式搭配出美麗的色彩。此外,襲色目的精神在友禪的暈染技法也看到了體現。



紅梅
表.紅梅/裏.蘇芳
穿著時期:冬春、喜慶節日。少年人可穿至正月十五。
此一襲色目模仿的是早春開花的紅梅花色。賞梅之際,白梅賞的是花香,紅梅賞的是花瓣鮮豔的色彩。與紅梅花色相關的襲色目有「紅梅匂」、「莟紅梅」、「裏陪紅梅」、「雪下紅梅」等。


表.白/裏.蘇芳
穿著時期:十一月到隔年二月。
在早春依然刺膚的寒冷空氣中盛開的白梅花色,也能應用在襲色目上。表衣的白是花色,裏衣的蘇芳色是用來展現梅樹枝幹的顏色。與梅字相關的襲色目還有「一重梅」、「梅重」、「裏梅」、「白梅」等。

樺櫻
表.蘇芳/裏.赤花
穿著時期:春季。
樺櫻是上溝櫻(註:灰葉稠李)的古名,因為樹皮顏色和樺木很像而得此名。這個襲色目名稱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說是來自花瓣的顏色,另一個說法是來自檜木工匠在接合彎曲的木板時使用的櫻樹皮顏色。


表.白/裏.淡青
穿著時期:冬季到春季。
形容初春之際貓柳發芽時,枝頭長出白色絨毛的新芽顏色。柳的襲色目又稱薄柳,因為展現出來的顏色是淺綠色。與柳相關的襲色目還有「面柳」、「黃柳」、「青柳」、「花柳」、「柳重」等。

白藤
表.淡紫/裏.濃紫
穿著時期:春季。
名稱雖然來自白花藤這種藤花的變種,但襲色目的表衣並非白色,而是同為紫色系的淺紫。然而,平安文學中找不到名為白藤的衣物,這或許是後世才出現的襲色目。

櫻萌黃
表.萌黃/裏.赤花 
穿著時期:春季。
這應該是想展現隔著枝頭大片萌黃色的嫩葉望見的山櫻花。赤花也就是紅花,窺見葉縫間的紅花時,其中想必也參雜了剛抽芽時帶有一點紅色調的嫩葉。根據服裝種類,裏衣有時也會穿上紫色或二藍。另外,也有將櫻萌黃定義為「表.青/裏.縹」的說法。




表.淡萌黃/裏.濃萌黃
穿著時期:夏季。
此一襲色目所要展現的是夏季期間成長的蓬葉(艾草)的顏色。生長在山野裡的野艾有一股特有的氣味,自古以來都是用來袪邪的植物。在日本,端午節時會拿艾草與菖蒲一起插在家門口,也有拿來泡澡的習慣。

杜若(燕子花)
表.淡萌黃/裏.淡紅梅
穿著時期:夏季,四、五月。
此一襲色目展現的是初夏時分,從群生於溼地的劍狀寬葉中長出的紅梅色杜若花。杜若花一般都是深紫色,但是在襲色目中會以淡紅梅或二藍來呈現。


表.濃朽葉/裏.黃
穿著時期:夏季。
這個襲色目表現的是橘子果實的顏色。日語中的「橘」是紀州蜜柑或柑子蜜柑的古名,京都御所紫宸殿南階下西側的「右近橘」(註:紫宸殿是京都御所的正殿,是歷代天皇舉行重大典禮主要場所。殿前左右各種植櫻花與橘,稱「左近櫻」、「右近橘」)即是。日本有很多吟詠橘的古歌,但平安文學中倒是沒有看到關於橘色衣物的描寫。

百合
表.赤/裏.朽葉
穿著時期:夏季
模擬初夏時分山中盛開的姬百合花顏色。姬百合的花色分為紅黃兩種,展現在襲色目時表衣仍以深紅為主,不是像笹百合那樣的白色。百合是百合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長在溫帶地方,多為園藝栽培種。

夏萩
表.青/裏.濃紫 
穿著時期:夏季。
展現夏萩從綠意盎然的茂密小葉間綻放紫紅花朵的模樣。萩是秋天的花,夏萩卻提早於夏季盛開,因此特別受到珍視。吟詠秋萩的句子在詩歌中很常見,夏萩則比較少。

撫子
表.紅/裏.淡紫
穿著時期:四、五月。有時六月也會穿。
展現從夏季到秋季,山林之間野生撫子楚楚可憐的姿態。撫子又稱「大和撫子」、「河原撫子」,因為開花時期很長,也有「常夏」的別稱。以撫子為名的襲色目還有「白撫子」、「花撫子」、「韓撫子」及「撫子若葉色」等。



女郎花
表.經青緯黃/裏.青
穿著時期:七、八月。
夏末到秋天,女郎花會開出許多黃色的粒狀小花,這個襲色目呈現的就是女郎花開花時,黃中帶點綠色的模樣。「女郎花」的漢字或許會令人以為這是如遊女般的花,不過,這裡的女郎沒有遊女的意思,單純指的是年輕女性。


表.紫/裏.白
穿著時期:六、七月。
此一襲色目展現出秋季盛開於山野間的紫紅萩花。萩對日本人而言,是特別能從中感受到秋意的植物。平安時代之後,服飾及日用品上常見萩花的描繪。萩花圖案的蒔繪、螺鈿和友禪染都是日本人喜好的高級藝術品。

龍膽
表.淡蘇芳/裏.青
穿著時期:秋季。九月到十一月初。
龍膽生長在山野間,每到秋天就會開出藍紫色的吊鐘形狀花朵。這個襲色目展現的正是龍膽花盛開時的模樣,表衣使用淡蘇芳,比真正的龍膽花色更為華麗。龍膽根具有殺菌作用和滋補強壯的藥效。

朽葉
表.濃紅/裏.濃黃
穿著時期:秋季。
此一襲色目呈現如枯朽落葉般的顏色。朽葉色系可分紅、黃、青三個系統。這裡舉出的是作為基準色的黃橙色。狩衣和袙衣的裏衣都是黃染,表衣則根據朽葉色調的不同分為黃朽葉、赤朽葉和青朽葉。

紅葉
表.赤色/裏.濃赤色
穿著時期:秋季。
呈現了晚秋時分,楓葉遇霜轉為紅黃時的模樣。種種樹木之中,楓葉的紅葉特別美麗,故以此為名。紅葉的日文讀為momiji時,有「植物內部美麗的顏色慢慢滲出表面」的意思,原本指的並非特定樹種的紅葉。

紫苑
表.紫/裏.蘇芳
穿著時期:秋季。
紫苑是菊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在山間的草地上,秋天開出許多淡紫色的花朵。紫苑色的襲色目呈現的就是這種花的顏色。因為顏色很美,經常以觀賞植物的姿態出現在庭院中。在古代,紫苑作為一種藥用植物,從中國和朝鮮引入日本,現在已成為日本當地的植物。




表.白/裏.青
穿著時期:冬季。
白色令人聯想到寒冬中結凍的冰。表衣和裏衣的白,乍看之下或許以為是單調的顏色,其實會在顏料中加入用蛤貝研磨的粉末,用木槌敲打布料或以上漿方式使其產生光澤等,做出種種變化。

枯色
表.淡香/裏.青
穿著時期:冬季。
這套襲色目表現的是冬季放眼望去植物枯萎,花草變成淡淡茶色的情景。冬天穿上時,能讓人感受到秋季的餘韻。從前,人們也會趁溫暖的冬日到枯朽的原野上走走。

雪之下
表.白/裏.紅梅
穿著時期:冬季到春季。
雪之下襲色目表現的是紅梅花被一層薄薄積雪覆蓋的模樣,也稱「雪之下紅梅」。平安文學中雖未提及這種服色,室町時代的《御伽草子》倒是有這樣的句子「少年感到開心(略),在積雪的紅梅下想起了這段日子以來的種種」。

冰重
表.鳥之子色/裏.白
穿著時期:冬季。
襲色目中的「冰重」表現的是結冰的模樣,和「冰」想展現的內容其實差不多。不過,冰重的表衣是鳥之子色。鳥之子色是一種帶有淺灰色調的黃色,透過和白色的搭配做出變化。

四季通用

松重
表.青/裏.紫
穿著時期:四季。
松樹有常磐木之稱,這個襲色目不分季節都可穿著,表現的正是四季常綠的松樹。表衣為青葉色,裏衣的紫色比喻樹幹。松樹一年四季長青不變,是文學與美術常見的主題。

葡萄
表.蘇芳/裏.縹
穿著時期:四季。
此一襲色目展現出山葡萄果實的顏色,從平安時代起就是日本人喜歡的配色。染色時以紫根染出帶有紅色調的淺紫,織色則是以紅色或赤色為縱線(經線),紫色為緯線(橫線)織成,兩者略有不同。

蘇芳香
表.蘇芳/裏.黃
穿著時期:四季。
這個襲色目模擬了染色中的蘇芳香色。蘇芳香是在蘇芳的紅中加入了黃色染成的紅褐色,因此在配色時使用了黃色的裏衣。蘇芳香原本是以蘇芳和丁香染成的顏色,後來通常拿黃色染料來代替丁香。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