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面對焦慮而不是對抗和逃避

第二天,動物們早早地在治療室裡等候大象醫生。

「大象醫生,經過昨天的討論,我想到我的心臟是健康的,只是腎上腺激素的分泌引起的不適,我感覺有些放下心來,沒有那麼害怕了。可是,我怎麼才能減少發作時間呢?」還沒有等大象醫生開口,大熊先生就先問起來了。

「這就是今天我要跟大家探討的,面對和對抗!」大象醫生說:「你們知道,面對和對抗的區別在哪裡嗎?」

「面對, 就是像好朋友一樣, 彼此看著對方。對抗就是像是敵人一樣,必須要爭個輸贏,隨時準備戰鬥!」刺蝟先生搶先回答說。

「對抗感覺很費力氣,需要努力去爭奪。面對感覺是放鬆的,可以什麼都不做。」蜥蜴奶奶接著說。

「你們說的都很對!面對是我看見你,承認你在我面前。對抗是我要消滅你,打倒你,有攻擊的意味。」大象醫生接著說:「我問問大家,當你們出現焦慮症狀的時候,你們是怎麼做的?你們所做的所有事情,是不是都為了擺脫這種討厭的感覺呢?」

「是的,當我發病的時候,總想找到辦法把病治好。當我沒有發作的時候,就擔心什麼時候會發病,閒下來的時候,也想找點事情做,強迫自己將注意力轉移開。」河馬先生說出了大家的心聲。

大象醫生點點頭,說:「到處去尋求解決辦法,接受治療,就是一種對抗。要和自己的疾病作戰,努力地做些什麼事,好讓自己的情況能好起來,這種做法就是希望在抗爭中戰勝恐懼。轉移注意力就是逃避, 是戰爭的另一種方式。認為自己戰不過,就還是選擇逃吧。當然,逃避也是所有生物的本能反應。然而不幸的是,當我們面對焦慮的時候,越逃避就越會感覺到恐懼。焦慮有時候就像一個紙老虎一樣,雖然它也不能把你怎樣,但就是特別
不舒服。」大象醫生細心地給大家解釋。

「是啊,有一次家裡人看著我焦慮不安,讓我去打麻將。他們是希望打牌能轉移我的注意力,可是回來以後我卻感覺到更加疲憊。」蜥蜴奶奶說。

大象醫生點點頭說:「很多人可能會想到轉移注意力,可是很不幸,你越是轉移注意力,焦慮會越像狗皮膏藥一樣黏住你不放。抗爭和逃避, 不管是哪種態度, 都對解決問題沒有任何幫助!」

「那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河馬先生焦急地問道。大象醫生說:「只有面對,面對才是解決的開始。」「我們所做的不叫面對嗎?」河馬先生問。

「不是,面對是看著它,什麼都不需要做。比如焦慮來了,你直面它,它就會在你不斷適應之下越來越淡,最後一點點消失。相反地,如果當恐慌或症狀最嚴重時,我們開始退縮了,而這又會使我們更為緊張,進而分泌更多的腎上腺素和應激激素, 從而產生更為強烈的症狀!」說著,大象醫生打開一張大海的圖片,指著海邊的巨石說:

「當大浪打來時,這些巨石都無法與其抗爭,而是任憑海浪拍打在它們身上,海浪總會退去,這就是接受和面對。當恐慌來襲時,不妨放下沉重的身軀,做好準備讓恐慌一陣陣掠過你的身體。如果你把問題看清楚了,驚慌就不過是一陣電流,一陣微不足道的電流而已。讓身體去做它想要做的事情,別攔著它,別拚命地不讓自己驚慌,也別試圖去想其他的事情以分散注意力。要心甘情願地向恐慌低頭。去接受吧!讓它們都來吧,甚至主動去迎接將要到來的一切。當恐懼來的時候, 就想像真好,又一次學習放鬆自己的機會來了。」

//////

用「現實的陳述句」替換「恐懼的自我對話」

刺蝟先生說:「我常常陷於恐懼的自我對話,不假思索地反覆對自己說一些『如果…… 怎麼辦』這樣的話,總是擔心可怕的事情,變得更加焦慮。我總會想,如果我驚恐發作怎麼辦?如果我應付不了怎麼辦?如果別人看到我焦慮不安,他們會怎麼想?這些想法讓我感覺到很困擾。」

河馬先生對刺蝟先生說:「要知道,我們對自己說的話,很大程度上會決定我們的情緒和感受,這個過程會非常快速甚至自己都沒察覺。」河馬先生停了一下,接著說:「首先,我要祝賀你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當我們能夠察覺自己陷入消極思維模式,並想去阻止它,就成功了一大半了。接下來,我們就可以運用一些方法,透過刻意的練習,學習如何控制這種消極的思想。」

刺蝟先生高興地說:「是嗎?我這就成功一半了?」河馬先生點點頭,說:「是的,你可以試一下,在手上綁根橡皮筋,當覺察到自己正處於這樣的消極思想時,就彈一下,提醒自己暫停這樣的想法。」

刺蝟先生說:「好的,這個可以!」

河馬先生接著說:「大象醫生還告訴我一個方法,用積極的、自我鼓勵的表達方式取代消極的想法。用自我對話的方式,打破思維迴圈。這個需要用到紙和筆。」刺蝟先生立刻找來了紙和筆,請河馬先生教教他。「首先問問自己,我對自己說的哪些話感到焦慮了? 想出常對自己說『如果……怎麼辦』之類的話,把這些話寫在紙上。」河馬先生說。

刺蝟先生在紙上寫道「我害怕坐飛機,如果飛機墜毀了怎麼辦?」

「好,第二步,把這句疑問句,改成陳述句。比如把『如果飛機墜毀了怎麼辦?』換成『這架飛機要墜毀了』這樣陳述的表達方式。」河馬先生說。刺蝟先生在紙上的第二排,寫了下來。河馬先生說:「這樣很容易就看清楚了想法的不合理之處,對不對?接下來我們做第三步:問問自己,這件事情發生的實際機率有多大?這個情況是絕對無法處理或必死無疑的嗎?第四步:借助這些問題,得出更符合實際的想法。把這些符合實際的想法寫下來。
第五步:想一想如果最害怕的情況發生了,你有什麼解決辦法。問問自己:『如果最糟糕的情況發生,我能做些什麼?』多數情況下,這種做法可以讓你認識到你低估了自己應對困難的能力。把你的解決辦法寫下來。」刺蝟先生一邊聽,一邊用筆記錄下來。

「最後,反覆不斷的閱讀這些列出來、符合現實的想法和解決辦法,這樣做可以讓你加深這些看法。可以把這些內容重新寫在一張卡片上,方便隨身攜帶,隨時拿出來看!」河馬先生說。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