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內文選摘(節錄)
Tips03個性原本就不擅長溝通→交談是一種技能,人人都能學會

•你只需想通一點──與人交談是一門技術,然後按部就班的學會每個技巧就好。
•不需要強迫自己消除「不擅長交談」的感受。就算不擅長,還是可以學會這門技術。

與人交談,沒有唯一的正確方法。儘管理智上明白這個道理,內心「不擅長交談」的感覺依舊揮之不去,而且想必這才是你最真實的想法。我非常了解這種感受,但其實沒有必要強行消除心中這種「自認不擅長交談的想法」。
不過,我還是希望你能建立一個觀念:與人交談不是「天賦」,而是一種「技能」(skill)。雖然一個人無法靠後天努力習得天賦,但任何人都能透過不斷練習和演練來提升技能。
就如我在頁二三所說的,「對話」其實可以拆解成許多不同的構成要素。透過慢慢磨練各種技巧,你與人交談的方式一定會出現變化。當然,最重要的是保持你的「真實自我」。
再次重申,你不需要試著抹去自己「不擅長交談」的感受,維持你原本最真實的感受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舉例來說,在「嘴角上揚」的技巧中,你不需要帶入開心的情緒,只要讓嘴角實際上揚即可。
如果平時不常微笑,可能需要一些時間練習,才能讓僵硬的臉部肌肉適應,但那終歸只是肌肉的問題。只要老老實實的練習技巧,與人交談的痛苦想法一定會慢慢淡去。

Tips15總覺得說愈多,愈自曝其短→適度展現弱點及失敗,反而能拉近距離

•向對方展示弱點,其實是一種「我信任你」的表現。
•隱藏弱點和失敗,只會讓自己更痛苦。況且,談論弱點或失敗,實際上幾乎沒有什麼壞處。

凡人皆有弱點,也都歷經過失敗。分享自己的弱點或失敗,更容易與對方產生共鳴,建立信任關係。

「老實說,上次和A公司合作的專案不太順利。」
「我經常忘東忘西……,常常把雨傘或手機遺忘在店裡。」
「要比熱情,我一定比別人多好幾倍,但就是不太擅長做長期規劃……。」

這並不是建議你分享一些會讓對方傻眼的重大缺失或失敗經驗,而且也沒有必要為了分享這類話題,硬是打斷談話的流暢性。只不過,如果在談話的過程中,自然接觸到這類話題時,不刻意隱瞞的態度,反而更容易讓人留下真誠的印象。
不擅長交談的人往往會試圖隱藏真實的自己,但這樣只會活得更辛苦。因為在與人對話時,還得東遮西掩,免得洩底。然而,談論弱點或失敗,實際上幾乎不會帶來什麼壞處。相反的,當你誠實以告,對方甚至可能會伸出援手,比如主動提議「我會處理長期規劃的部分,你儘管放心」。「分享弱點」其實是一種「信任對方」的表現。當你開始對他人產生信任感,不論是對人的恐懼,還是對談話的抗拒,相信也一定會隨之減輕。

Tips36請求協助

•請求協助時的腳本大致如下:「顧及對方的情況→提出請求→說明原因→表達謝意。」
•考慮對方的立場和感受,誠實表達自己的困境。

如果你想尋求協助,卻又不知該如何開口,我想和你分享一個可以輕鬆取得對方同意的「委託方法」。關鍵在於顧及對方的立場,並慎選措辭。舉例來說,比起單方面直接要求同事「這份資料可以麻煩你幫我檢查嗎?」或是「你現在很忙嗎?如果方便,想請你幫我檢查這份資料的數據。有空嗎?」這種站在對方立場的請託方式,更容易得到「好」的肯定回覆。
此外,除了明確說明需要協助的原因,在口頭上讚譽對方的能力,像是「木下先生的專業能力這麼高,如果能得到你的援助,我就能放心了」,或是誠實表達自己的困境,如「其實簡報還沒做出來,如果你能幫忙,我會非常感激」,這些也都很重要。當然,得到協助後別忘了真心誠意的表達感謝,即「真的非常感謝你的幫忙」。
如果不擅長交談,為了避免當下慌張失措,不妨事先準備尋求協助時的腳本綱要。重點在於「簡單扼要」,基本流程大致上是「1顧及對方是否忙碌→2尋求協助→3(用讚賞對方能力的方式)說明理由→4表達感謝」。儘量按照腳本流程進行,避免多說不必要的藉口或辯解。

Tips60走廊上的「閒話家常」

•利用「單純曝光效應」,不知不覺間提升好感度。
•不用刻意努力聊太久,建議選個可以輕鬆閒聊的主題。

在辦公室走廊「擦身而過的閒聊」,是一個可以輕鬆交流的大好機會。畢竟是「擦身而過」,所以對話可以很簡短,不需要努力說一堆話,卻又能確實的加深彼此的關係。
碰巧相遇時,直視對方的眼神,開朗的打招呼「哈囉」或「早安」。稍微提高語調,可以留下好印象。如果對方看起來不怎麼匆忙,可以試著聊些簡單的話題。比如聊聊天氣「今天好熱」,或隨口提一下前天公司發生的事情,或彼此都感興趣的議題(例如員工餐廳的新菜色)。不需要把話題擴大或深入討論,閒聊幾句後,即可輕鬆說句「那下次再聊」來結束對話。
有一種心理現象稱為「單純曝光效應」,即經由多次接觸,對對方產生好感的現象。所以這種擦肩而過的閒話家常,正是加強單純曝光效應的絕佳時機。
每天聊個幾句,不僅能獲得對方的好感,自己也會逐漸習慣與人交談,變得更有自信。在這個只需「簡單交換幾句話」的「對話練習場」中,一步步的消除對話的恐懼吧!

Tips66一起做事

•如果在商務場合,建議大家一起用餐,既能放鬆,交談也容易變熱絡。
•透過分享共同的經驗,可以深入了解對方的個性、價值觀和喜好,自然的加強彼此的聯繫。

一起從事某項活動,最容易促進彼此的溝通。例如,一起玩遊戲或運動時,會自然而然的討論規則與策略。像是「接下來要採用什麼樣的策略」,這樣的一句話,就有機會引發眾人討論,紛紛提出意見和想法。透過遊戲或運動,共享勝利的喜悅、失敗的不甘,或是讚美對方的表現,都能增進彼此的感情。
如果一起看電影,電影結束後可以聊聊內容和劇中人物,比如「你覺得那個結局怎麼樣」或「你最喜歡哪一幕」之類,分享感想不僅能進一步回味電影,也能從中了解對方的個性與價值觀。
在商務場合,與同事或客戶一起用餐,會比在會議室裡開會更能輕鬆交談。用餐期間,可以簡單分享對餐點口味或店內氣氛的感想,放鬆的自然帶到工作話題。「這道菜用的香辛料比較獨特,有合你口味嗎?」、「你喜歡甜食嗎?」、「你平時喝酒嗎?」等等,透過這些互動,也能了解對方的喜好。
一起做事時,不需要刻意尋找話題。那段體驗以及從中衍生出的各種相關事物或情境,就充滿了許多話題。不妨好好利用這些話題,享受輕鬆愉快的對話吧。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