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電子書】西伯利亞俳句

特價40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序言】
小時候,爸爸不時會壓低嗓音跟我們提起西伯利亞的事。弟弟和我在餐桌上不好好吃飯時,他責備我們之後就會說──年紀和我們差不多大的時候,他在西伯利亞,要是能找到一顆冰凍的馬鈴薯都會感激得不得了,而且他也會把那顆馬鈴薯吃下肚,因為沒有其他食物可以吃……在我的想像中,西伯利亞是一片無比遙遠的冰冷之地,生活在那裡的人們,肚子總是咕嚕作響,鼻子下方垂掛著滴水的冰柱。小時候,我總是無法理解爸爸以前怎麼會淪落到這麼可怕的地方,他的過去似乎充滿了祕密。如今,當我對自己的孩子提起冰凍馬鈴薯的事,他們會問:誰把爺爺趕去那裡?為什麼?唉,實在不太容易解釋……

那段時期是多事之秋。戰爭爆發,德國入侵波蘭,剛在俄羅斯成立不久的蘇聯,很快就占領了立陶宛。許多立陶宛人因為對此無法接受,被視為是「國家的敵人」而遭到剷除。這些人在自己的家中被蘇聯軍隊逮捕,全家都被驅逐出境,送往蘇聯環境最嚴苛、遺世獨立的地區,也就是遙遠的西伯利亞。許多人在流放的過程中死去。受到幸運之神眷顧、最終能回到故鄉的人少之又少,包括有機會搭上那班「孤兒列車」回家的兒童。我的爸爸阿吉斯就在這班列車上。他和我的祖母都提過這段往事,成為我寫這本書的靈感來源。這個故事大多是真實的,只有一部分出自我的想像……
尤佳.維列
【後記】
看見黑暗之光,永不遺忘——給台灣讀者的話
我的祖母,也就是我父親的母親,1941年和她的孩子們一同被流放至西伯利亞,多年後,她寫下這段遭到流放的回憶。

她用一枝普通的鉛筆,寫在一本小小的筆記本裡。寫她曾經承受的諸多苦痛,日常所見盡是嚴寒、飢餓和死亡;寫她被迫與丈夫分離,而丈夫不久後也遭槍殺;寫她的兒子,也就是我的父親經常生病;寫她每天還是得打起精神去工作,才能換取麵包來養活兩個年幼的孩子。

經過許多年之後,立陶宛在1990年終於得以重新宣布獨立,那些幸運存活下來的被流放者,才總算能夠將那段可怕的經歷公諸於世。我的祖母也開始回顧、分享了她的回憶。她筆下所寫的都是大自然,好心幫助過他們生存的當地人,也寫希望和信仰,卻從未寫下任何怨恨和憤怒,也無意去質問「為什麼?」。

在我看來,她寫下的字字句句都是美好和靜謐。某一天,有個字浮現在我的腦海中,我大聲說出來給自己聽:「俳句」,簡潔而深刻,正是這種日本詩歌帶給我的感受。因為這個聽起來像是咒語一般的詞,我找到了合適的書名──《西伯利亞俳句》。
我在祖母的見證中看到許多光,我也想將其寫進我的故事裡,但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們歷史中的這段篇章非常黑暗,充滿不公義和痛苦,我們應該讓世人知曉,藉此向那些無法回來的人們致意。無論是我們,或是任何人,都應祈禱這樣的事絕對不能再發生。前進是必然的,但我們不該遺忘。
尤佳.維列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