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暖身:歡迎來認識80/20法則
長久以來,帕列托法則在經濟世界裡蹣跚而行,如風景中的一塊奇石。但至今無人能解釋這條實用的法則。
──在一九六五年出版的一本討論帕列托法則(即80/20 法則)的書中,史丹德爾如是說
80/20法則精華
‧基本的原則:百分之八十的結果,來自於一小部分(約百分之二十)的原因、投入或努力。
‧因此,絕大多數的力氣或資源,都是被嚴重浪費掉。
‧當你找出形成百分之八十結果的那百分之二十原因,你將少花很多時間工作、更享受人生,並賺進更多金錢。
‧此時,你需要一位認識且善用80/20法則的雇主或老闆,或由你自己當老闆。
其實,80/20法則可以、也應該被聰明人應用於日常生活、組織、團體及社會裡。這條法則能幫助個人及團體,花較少的力氣,獲得更多的利益。80/20法則能增進個人的效率和快樂,增加公司的收益及任何組織的效率,甚至是降低公共服務成本,並提升其質和量的關鍵。本書為第一本關於80/20法則的書籍。作者對於80/20法則懷有強烈信心,而此法則經由許多人和企業的親身實證,是處理和超脫現代生活壓力的絕佳方法。
什麼是80/20法則
80/20法則主張:一小部分的原因、投入或努力,通常可以產生大部分的結果、產出或報酬。就字面意義來看,這法則是說,你所完成的工作裡,百分之八十的成果,來自於你所花的百分之二十時間。如此說來,針對所有實際的目標,我們五分之四的努力(也就是大部分的努力), 是與成果無關的。這情況有違一般人的預期。
所以,80/20法則指出,在原因和結果、投入和產出,以及努力和報酬之間,本來就是不平衡的。80/20的關係,提供這個不平衡現象一個非常好的指標:典型的模式會顯示,百分之八十的輸出,源自百分之二十的輸入;百分之八十的結果,來自百分之二十的原因;百分之八十的成績,歸功於百分之二十的努力。上頁的圖表示出這些典型的模式。
在商業世界裡,出現許多80/20法則的情況:百分之二十的產品,或百分之二十的客戶,涵蓋了約百分之八十的營業額。百分之二十的產品或顧客,通常占該企業組織約百分之八十的獲利。
在社會上,百分之二十的罪犯占了所有罪行的百分之八十。百分之二十的汽車駕駛人,引起百分之八十的交通事故。百分之二十的已婚者,占離婚人口的百分之八十(那些不斷再婚又再離婚的人,扭曲了統計的數字,讓人對婚姻的忠誠度大感悲觀)。百分之二十的孩子,達到百分之八十的教育水準。
在家中,百分之二十的地毯面積可能有百分之八十的磨損。百分之八十的時間裡,你穿的是你所有衣服的百分之二十。如果你有一只保全警報器,百分之八十的錯誤警示,是由百分之二十的原因造成的。
而引擎更是80/20法則極好的明證:百分之八十的能源浪費在燃燒上,只有百分之二十可以傳送到車輪;而這百分之二十的投入,卻能產生百分之百的產出!
有系統又可預測的不平衡
一八九七年,義大利經濟學者帕列托(Vilfredo Pareto, 1848-1923),發現了80/20法則。後人對於他這項發現有不同的稱呼,例如:帕列托法則(Pareto Principle)、帕列托定律(Pareto Law)、80/20定律(80/20 Rule)、最省力法則(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不平衡原則(Principle of Imbal¬ance)。以上這些名稱,在本書中一律稱為80/20法則(80/20 Principle)。80/20法則對許多重要人物造成潛在的影響,特別是商業人士、熱中於電腦的人和品管工程師,也因此,80/20法則在現代世界的成形過程,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本法則至今仍是一大祕密,即便懂得使用80/20法則的菁英,至今也只開發了本法則一小部分的威力而已。
帕列托究竟發現了什麼?他偶然中注意到,十九世紀英國人的財富流向少數人手裡。或許這沒有什麼好大驚小怪,但他同時發現兩件他認為非常重要的事實。其中一項為:某個族群占總人口數的百分比,和該人口群所享有的總收入或財富之間,有一項一致的數學關係。我們可以從帕列托的研究歸納出一個結果:簡單地說,如果百分之二十的人口享有百分之八十的財富,那麼你可以預測,其中百分之十的人擁有約百分之六十五的財富,而百分之五十的財富,是由百分之五的人所擁有。重點不僅是百分比,更在於一項事實:財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不平衡的,而這是可預測的事實。
帕列托真正感到興奮的是另一項發現,那就是這種不平衡的模式會重複出現,他在不同時期或不同國度都見到這種現象。不管是早期的英國,還是與他同時代的其他國家,或更早期的資料,他發現相同的模式一再出現,而且有數學上的準確度。
這到底是什麼?是一種奇特的巧合,還是某種對於經濟和社會影響甚鉅的東西?在非關財富或收入方面的資料,也可以用它來說明嗎?這是一大創舉,因為在帕列托之前,沒人注意到兩組資料的相關性,進而比較兩組資料的百分比;就帕列托的例子來說,他是把財富或收入的分配, 與所得者或財產擁有者的數目拿來比較(現在,運用這方法是常事,且已造就商學和經濟學上的重大突破)。
可惜,儘管帕列托知道這一連串發現的重要性,他闡釋說明的工夫卻不行。後來他做了許多有趣、但雜亂無章的社會研究,以菁英分子的角色為研究中心,卻在他晚年被墨索里尼的法西斯黨剽竊。因此在那個時代,80/20法則的重要性並未彰顯。儘管有些經濟學者,特別是美國學者意識到它的重要性,要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才有兩位實力相當、但截然不同的先驅者開始運用80/20法則,引起世界騷動。
(未完)
長久以來,帕列托法則在經濟世界裡蹣跚而行,如風景中的一塊奇石。但至今無人能解釋這條實用的法則。
──在一九六五年出版的一本討論帕列托法則(即80/20 法則)的書中,史丹德爾如是說
80/20法則精華
‧基本的原則:百分之八十的結果,來自於一小部分(約百分之二十)的原因、投入或努力。
‧因此,絕大多數的力氣或資源,都是被嚴重浪費掉。
‧當你找出形成百分之八十結果的那百分之二十原因,你將少花很多時間工作、更享受人生,並賺進更多金錢。
‧此時,你需要一位認識且善用80/20法則的雇主或老闆,或由你自己當老闆。
其實,80/20法則可以、也應該被聰明人應用於日常生活、組織、團體及社會裡。這條法則能幫助個人及團體,花較少的力氣,獲得更多的利益。80/20法則能增進個人的效率和快樂,增加公司的收益及任何組織的效率,甚至是降低公共服務成本,並提升其質和量的關鍵。本書為第一本關於80/20法則的書籍。作者對於80/20法則懷有強烈信心,而此法則經由許多人和企業的親身實證,是處理和超脫現代生活壓力的絕佳方法。
什麼是80/20法則
80/20法則主張:一小部分的原因、投入或努力,通常可以產生大部分的結果、產出或報酬。就字面意義來看,這法則是說,你所完成的工作裡,百分之八十的成果,來自於你所花的百分之二十時間。如此說來,針對所有實際的目標,我們五分之四的努力(也就是大部分的努力), 是與成果無關的。這情況有違一般人的預期。
所以,80/20法則指出,在原因和結果、投入和產出,以及努力和報酬之間,本來就是不平衡的。80/20的關係,提供這個不平衡現象一個非常好的指標:典型的模式會顯示,百分之八十的輸出,源自百分之二十的輸入;百分之八十的結果,來自百分之二十的原因;百分之八十的成績,歸功於百分之二十的努力。上頁的圖表示出這些典型的模式。
在商業世界裡,出現許多80/20法則的情況:百分之二十的產品,或百分之二十的客戶,涵蓋了約百分之八十的營業額。百分之二十的產品或顧客,通常占該企業組織約百分之八十的獲利。
在社會上,百分之二十的罪犯占了所有罪行的百分之八十。百分之二十的汽車駕駛人,引起百分之八十的交通事故。百分之二十的已婚者,占離婚人口的百分之八十(那些不斷再婚又再離婚的人,扭曲了統計的數字,讓人對婚姻的忠誠度大感悲觀)。百分之二十的孩子,達到百分之八十的教育水準。
在家中,百分之二十的地毯面積可能有百分之八十的磨損。百分之八十的時間裡,你穿的是你所有衣服的百分之二十。如果你有一只保全警報器,百分之八十的錯誤警示,是由百分之二十的原因造成的。
而引擎更是80/20法則極好的明證:百分之八十的能源浪費在燃燒上,只有百分之二十可以傳送到車輪;而這百分之二十的投入,卻能產生百分之百的產出!
有系統又可預測的不平衡
一八九七年,義大利經濟學者帕列托(Vilfredo Pareto, 1848-1923),發現了80/20法則。後人對於他這項發現有不同的稱呼,例如:帕列托法則(Pareto Principle)、帕列托定律(Pareto Law)、80/20定律(80/20 Rule)、最省力法則(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不平衡原則(Principle of Imbal¬ance)。以上這些名稱,在本書中一律稱為80/20法則(80/20 Principle)。80/20法則對許多重要人物造成潛在的影響,特別是商業人士、熱中於電腦的人和品管工程師,也因此,80/20法則在現代世界的成形過程,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本法則至今仍是一大祕密,即便懂得使用80/20法則的菁英,至今也只開發了本法則一小部分的威力而已。
帕列托究竟發現了什麼?他偶然中注意到,十九世紀英國人的財富流向少數人手裡。或許這沒有什麼好大驚小怪,但他同時發現兩件他認為非常重要的事實。其中一項為:某個族群占總人口數的百分比,和該人口群所享有的總收入或財富之間,有一項一致的數學關係。我們可以從帕列托的研究歸納出一個結果:簡單地說,如果百分之二十的人口享有百分之八十的財富,那麼你可以預測,其中百分之十的人擁有約百分之六十五的財富,而百分之五十的財富,是由百分之五的人所擁有。重點不僅是百分比,更在於一項事實:財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不平衡的,而這是可預測的事實。
帕列托真正感到興奮的是另一項發現,那就是這種不平衡的模式會重複出現,他在不同時期或不同國度都見到這種現象。不管是早期的英國,還是與他同時代的其他國家,或更早期的資料,他發現相同的模式一再出現,而且有數學上的準確度。
這到底是什麼?是一種奇特的巧合,還是某種對於經濟和社會影響甚鉅的東西?在非關財富或收入方面的資料,也可以用它來說明嗎?這是一大創舉,因為在帕列托之前,沒人注意到兩組資料的相關性,進而比較兩組資料的百分比;就帕列托的例子來說,他是把財富或收入的分配, 與所得者或財產擁有者的數目拿來比較(現在,運用這方法是常事,且已造就商學和經濟學上的重大突破)。
可惜,儘管帕列托知道這一連串發現的重要性,他闡釋說明的工夫卻不行。後來他做了許多有趣、但雜亂無章的社會研究,以菁英分子的角色為研究中心,卻在他晚年被墨索里尼的法西斯黨剽竊。因此在那個時代,80/20法則的重要性並未彰顯。儘管有些經濟學者,特別是美國學者意識到它的重要性,要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才有兩位實力相當、但截然不同的先驅者開始運用80/20法則,引起世界騷動。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