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電子書】代際創傷

特價26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有些時候,離家才能找到自我
有些人的童年是幸福的泉源,有些人的童年卻是黑洞,負面的記憶在成年以後的日子裡繼續不斷地消耗正能量。有些孩子的家是避風港,有些孩子的家卻是枷鎖,不但不能遮風擋雨,反而壓迫、欺凌沒有反抗能力的孩子。
有幸福的童年和溫暖的家,是一件幸運的事。但是,就算沒有幸福的童年、沒有溫暖的家,我們還是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掙脫枷鎖,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這是我決定不再回娘家以後,最大的體悟,也是這本書想要表達的。
離家的過程並不簡單,我花了二十年的時間,才真正走出來。走出來以後,我才發現,這個過程中最大的困難並不是擺脫父母對我的控制與虐待,而是克服自己的恐懼感與罪惡感。
常常有讀者朋友問我:「妳都上大學了還會被打?那妳怎麼不跑?大學生應該有力氣可以跑了啊!」
是的,大學生已經有力氣可以跑了。但有些東西,比力氣更能控制人的行動。
例如恐懼感。從小被灌輸「妳是白痴、廢物、沒用的東西,離開我們妳什麼都做不了」,讓我真的害怕自己離開家以後就活不下去;許多次試圖反抗以後被打到皮開肉綻的經驗,也讓我害怕跑了以後如果被抓回來,會遭到更嚴厲的處罰。
還有罪惡感。從小不只被父母、更被整個大文化灌輸「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打在兒身痛在娘心」、「爸媽打你都是為你好」,讓我真的以為自己是壞孩子,離家是非常壞的行為,甚至想離家的念頭都是不可原諒的。
但只要踏出第一步,這一切都可以克服:我所需要的,其實只是改變自己的勇氣,還有一點時間。離家來美以後,我才知道,被愛、被尊重、像個人一樣活著,是什麼感覺。在那之後,從療癒自己、建立自己的家庭、試圖與父母和解、到認清失敗與決定放手,我花了整整二十年。我的結局沒有很圓滿,家人疏離畢竟不是一件好事,但沒有什麼比失去自我更不幸。認清這一點,知道自己盡了力也做了對的決定,也就夠了。
放棄回娘家以後,我每次返台,還是會帶著小小豬跟迷你豬,去跟娘家的父母吃個飯,但都是約在外面餐廳,我沒有再踏進娘家過。放棄跟父母和解以後,吃飯的時候我就和他們說些不著邊際的客套話,不再努力去關心他們的生活或了解他們的心情,這樣其實也滿輕鬆的。
最近一次跟娘家人聚餐後,上車離開前,我媽媽對小小豬說:「記住外婆的話,好好學中文,以後自己回台灣看外婆。媽媽沒空來看外婆,你自己來看外婆。」
車門一關上,小小豬就用英文對我說:「外婆為什麼說妳沒空去看她?她不知道妳不是沒有空,只是不想去看她嗎?因為她一直打妳,都沒有說對不起。她不會說對不起嗎?」
我用中文回答:「外婆不是不知道,是不想面對。一個人自己不願意改變,就沒有人可以改變他。」
我不能改變父母,不能改寫童年,但我可以改變自己,走出創傷,找到自我,建立新的家庭,斬斷代際傷痛。療癒不是等別人道歉,而是要自己覺醒。我常常跟江小豬開玩笑說,一般人都是二十歲就成年了,我覺得自己四十歲才成年。他總是很識趣地回說,那當然,你現在的樣子看起來就像二十歲。
我自己知道,我如今的樣貌當然不可能是二十歲的樣子,但我可以很有信心的說,不管是身體還是心靈,我從來沒有比現在更強大。原諒父母以後,普天之下再也沒有我不能原諒的人。走出童年創傷,普天之下再也沒有我跨不過去的。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