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27:開始會說謊
了解說謊動機,引導孩子使用恰當的方法解決問題
小孩子常常會因為認知思考上的限制,或者是因為不認錯,而出現堅持己見,常常就會有「睜眼說瞎話」的情況出現。請不要過度擔心,讓自己陷入「我的孩子怎麼這麼小就會說謊話……」的焦慮之中。
根據研究顯示,兩歲時有二○%的幼兒會說謊;三歲約五○%;四歲約八○%,絕大多數孩子在五歲時會有說謊經驗。看到這裡,請爸爸媽媽不用特別擔心,若發現孩子說謊,請不要先懷疑是不是自己做錯什麼事,或是擔心孩子學壞了。我們需要做的是──教導孩子誠實的好處。
說謊並不是一件好事,但也沒有我們大人想像的那麼嚴重。我們需要培養孩子誠實的品格,但不是要求孩子百分之百完全不能說謊,特別是有些社交需要的「善意謊言」。與人互動若太過直白,往往不是誠實,有時是惱人的白目行為。絕大多數的孩子在三至四歲間,開始會出現第一次說謊的情況。
從兒童發展觀點看孩子說謊
能力1 理解他人想法
說謊第一步,就是要了解這件事情「只有自己知道,但是別人不知道。」如果別人都已經知道,還想要說謊,肯定是百分之百會被抓包。孩子在發展過程中,隨著大腦逐漸成熟,綜合之前的經驗與過去習得知識的能力,已經開始會推理他人的想法。
能力2 控制臉部表情
說謊第二步,要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一成功或爸爸媽媽掉入設下的陷阱就露出得意的笑容,不然鐵定會被爸爸媽媽發現。孩子要先有足夠的情緒控制能力,才能說謊不被發現。很多孩子都會說謊,說謊是否會被抓包的關鍵在於「控制臉部表情的能力」,有的孩子一說謊就會被發現,但有些孩子的謊言,會讓你聽起來說得跟真的一樣。
能力3 故事描述能力
說謊第三步,需要在大腦中虛構出一個場景,並且準備好演員們,描述出一個故事,透過流暢的表達能力,經由嘴巴說出來。如果孩子說得支支嗚嗚,往往就容易被別人懷疑而無法成功。
說謊不是百分之百的罪惡,而是孩子在有所突破性的發展過程中,暫時出現的情況。
發現孩子說謊,重點不應該先放在孩子怎麼會說謊,而是了解孩子說謊的動機。如果孩子說謊,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安全,那絕對是無可厚非,不需要嚴厲處罰,而是引導孩子使用更恰當的方式。如果孩子是刻意說謊來陷害別人,或者為獲得他人獎賞而說謊,就必須要立即制止與處罰,千萬不能姑息。同樣的行為因為動機的不同,大人處置的方式也要跟著調整。最重要的原則都是一樣的,不要急著處罰或責備,而是靜靜地聽孩子把話說完,了解孩子在想些什麼,你就知道應該要如何處理了。
想要孩子說實話,最重要的不是嚴格處罰,而是大人也要具備聽得下「壞消息」的能力。
讓孩子知道對爸爸媽媽說實話,是不會被處罰的,而且爸爸媽媽還會一起幫助他想出解決的辦法,那麼孩子自然就不會再說謊了。這才是身為父母的我們,對待孩子的正確做法!
行為35:數字亂亂寫
將數字寫端正,減少粗心大意擁抱學習專注力
孩子功課真的很多,需要寫的作業類別更是不少,爸爸媽媽常常會盯著孩子寫字,特別是國語生字,一字一字的要求,希望孩子寫得端正。對於阿拉伯數字反而就比較不在意,心裡想著反正即便是數字寫得稍微醜一點,也沒有多大關係,看得懂就可以了。
數字與國字相比,數字筆順簡單太多,也就是0123456789的排列組合,不像國字光是記憶字形,就讓孩子傷透腦筋。相較之下,數字要寫得好看一點也不難,孩子自然不會花費過多力氣在寫數字上。
多數父母在寫國字上留有許多心思,卻在寫數字上草草放過,結果就是孩子的數字寫得愈來愈潦草。為什麼一定要孩子數字寫得端正?反正只要看得懂就可以了,光光老師是不是太挑剔了?只要答案正確就可以不是嗎?真的有那麼嚴重嗎?
事實上,這真的是爸爸媽媽需要重視的一件事情。在臨床上碰到許多數學學習有困擾的孩子,平常小考還可以,只要一碰到大考就常常粗心大意寫錯一大堆,出現臨時失常的情況。仔細分析孩子的考卷,才發現孩子不是不會算,而是在抄寫時太潦草,將數字抄下來要計算時,居然就已經抄錯,難怪後面會算出不正確答案。
從小就要培養孩子將數字寫端正
寫好1 避免數字難以辨識
孩子自己寫的是0還是6,都看不清楚;7還是1也會搞錯;3和5長得很像;最誇張的是,有時連4和9也都很難分辨。沒時間檢查還好,一旦有時間要用心檢查,卻完全不清楚自己在寫什麼,當然也就不願意復查驗算,而出現因為粗心而犯錯。在小一、小二數值小、數字少的階段,往往不會有太大的困擾。升上三年級,數值變大、數字位數變多後,因為計算寫得歪七扭八,結果自己看也看不懂,光是粗心大意就被扣了十幾分,在缺乏學習成就的情況下,怎麼可能會喜歡數學呢?寫好2 避免直式計算錯誤
如果數字書寫潦草,又有手腕穩定度不佳的問題,會導致孩子寫字時出現歪斜的情況,造成孩子在直式計算出現對位錯誤。兩者交互作用下,簡單的加減乘除也會因為對位錯誤,導致會算的題目還是算錯。影響孩子學習數學的自信心,讓問題瓶頸變得更加嚴重。
寫好3 避免孩子抗拒驗算
對於數字潦草的孩子,驗算根本是一個陷阱,不驗算還好,一算就亂七八糟。連自己原來在寫什麼都搞不清楚了,又如何能找出錯誤呢?此時可以使用Word的文書功能,幫孩子列印出適合書寫大小的方格紙,讓孩子用來當作計算紙。透過額外的協助與練習,幫孩子培養出端端正正的計算習慣,這絕對比不停地耳提面命來得有效許多。
可能與一般常識剛好相反,國字寫得潦草或端正,在研究統計上對於孩子學業成就並沒有多大的差異性。反而是大家都覺得無所謂的數字,如果寫得過於潦草,往往會影響孩子的數學學習成就。
請幫助孩子養成正確的寫數字習慣,小小舉動與習慣,是決定孩子未來考試是否會粗心大意的關鍵。專注力的養成就躲在這些細節中,請爸爸媽媽多費一點點心思協助孩子吧!
了解說謊動機,引導孩子使用恰當的方法解決問題
小孩子常常會因為認知思考上的限制,或者是因為不認錯,而出現堅持己見,常常就會有「睜眼說瞎話」的情況出現。請不要過度擔心,讓自己陷入「我的孩子怎麼這麼小就會說謊話……」的焦慮之中。
根據研究顯示,兩歲時有二○%的幼兒會說謊;三歲約五○%;四歲約八○%,絕大多數孩子在五歲時會有說謊經驗。看到這裡,請爸爸媽媽不用特別擔心,若發現孩子說謊,請不要先懷疑是不是自己做錯什麼事,或是擔心孩子學壞了。我們需要做的是──教導孩子誠實的好處。
說謊並不是一件好事,但也沒有我們大人想像的那麼嚴重。我們需要培養孩子誠實的品格,但不是要求孩子百分之百完全不能說謊,特別是有些社交需要的「善意謊言」。與人互動若太過直白,往往不是誠實,有時是惱人的白目行為。絕大多數的孩子在三至四歲間,開始會出現第一次說謊的情況。
從兒童發展觀點看孩子說謊
能力1 理解他人想法
說謊第一步,就是要了解這件事情「只有自己知道,但是別人不知道。」如果別人都已經知道,還想要說謊,肯定是百分之百會被抓包。孩子在發展過程中,隨著大腦逐漸成熟,綜合之前的經驗與過去習得知識的能力,已經開始會推理他人的想法。
能力2 控制臉部表情
說謊第二步,要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一成功或爸爸媽媽掉入設下的陷阱就露出得意的笑容,不然鐵定會被爸爸媽媽發現。孩子要先有足夠的情緒控制能力,才能說謊不被發現。很多孩子都會說謊,說謊是否會被抓包的關鍵在於「控制臉部表情的能力」,有的孩子一說謊就會被發現,但有些孩子的謊言,會讓你聽起來說得跟真的一樣。
能力3 故事描述能力
說謊第三步,需要在大腦中虛構出一個場景,並且準備好演員們,描述出一個故事,透過流暢的表達能力,經由嘴巴說出來。如果孩子說得支支嗚嗚,往往就容易被別人懷疑而無法成功。
說謊不是百分之百的罪惡,而是孩子在有所突破性的發展過程中,暫時出現的情況。
發現孩子說謊,重點不應該先放在孩子怎麼會說謊,而是了解孩子說謊的動機。如果孩子說謊,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安全,那絕對是無可厚非,不需要嚴厲處罰,而是引導孩子使用更恰當的方式。如果孩子是刻意說謊來陷害別人,或者為獲得他人獎賞而說謊,就必須要立即制止與處罰,千萬不能姑息。同樣的行為因為動機的不同,大人處置的方式也要跟著調整。最重要的原則都是一樣的,不要急著處罰或責備,而是靜靜地聽孩子把話說完,了解孩子在想些什麼,你就知道應該要如何處理了。
想要孩子說實話,最重要的不是嚴格處罰,而是大人也要具備聽得下「壞消息」的能力。
讓孩子知道對爸爸媽媽說實話,是不會被處罰的,而且爸爸媽媽還會一起幫助他想出解決的辦法,那麼孩子自然就不會再說謊了。這才是身為父母的我們,對待孩子的正確做法!
行為35:數字亂亂寫
將數字寫端正,減少粗心大意擁抱學習專注力
孩子功課真的很多,需要寫的作業類別更是不少,爸爸媽媽常常會盯著孩子寫字,特別是國語生字,一字一字的要求,希望孩子寫得端正。對於阿拉伯數字反而就比較不在意,心裡想著反正即便是數字寫得稍微醜一點,也沒有多大關係,看得懂就可以了。
數字與國字相比,數字筆順簡單太多,也就是0123456789的排列組合,不像國字光是記憶字形,就讓孩子傷透腦筋。相較之下,數字要寫得好看一點也不難,孩子自然不會花費過多力氣在寫數字上。
多數父母在寫國字上留有許多心思,卻在寫數字上草草放過,結果就是孩子的數字寫得愈來愈潦草。為什麼一定要孩子數字寫得端正?反正只要看得懂就可以了,光光老師是不是太挑剔了?只要答案正確就可以不是嗎?真的有那麼嚴重嗎?
事實上,這真的是爸爸媽媽需要重視的一件事情。在臨床上碰到許多數學學習有困擾的孩子,平常小考還可以,只要一碰到大考就常常粗心大意寫錯一大堆,出現臨時失常的情況。仔細分析孩子的考卷,才發現孩子不是不會算,而是在抄寫時太潦草,將數字抄下來要計算時,居然就已經抄錯,難怪後面會算出不正確答案。
從小就要培養孩子將數字寫端正
寫好1 避免數字難以辨識
孩子自己寫的是0還是6,都看不清楚;7還是1也會搞錯;3和5長得很像;最誇張的是,有時連4和9也都很難分辨。沒時間檢查還好,一旦有時間要用心檢查,卻完全不清楚自己在寫什麼,當然也就不願意復查驗算,而出現因為粗心而犯錯。在小一、小二數值小、數字少的階段,往往不會有太大的困擾。升上三年級,數值變大、數字位數變多後,因為計算寫得歪七扭八,結果自己看也看不懂,光是粗心大意就被扣了十幾分,在缺乏學習成就的情況下,怎麼可能會喜歡數學呢?寫好2 避免直式計算錯誤
如果數字書寫潦草,又有手腕穩定度不佳的問題,會導致孩子寫字時出現歪斜的情況,造成孩子在直式計算出現對位錯誤。兩者交互作用下,簡單的加減乘除也會因為對位錯誤,導致會算的題目還是算錯。影響孩子學習數學的自信心,讓問題瓶頸變得更加嚴重。
寫好3 避免孩子抗拒驗算
對於數字潦草的孩子,驗算根本是一個陷阱,不驗算還好,一算就亂七八糟。連自己原來在寫什麼都搞不清楚了,又如何能找出錯誤呢?此時可以使用Word的文書功能,幫孩子列印出適合書寫大小的方格紙,讓孩子用來當作計算紙。透過額外的協助與練習,幫孩子培養出端端正正的計算習慣,這絕對比不停地耳提面命來得有效許多。
可能與一般常識剛好相反,國字寫得潦草或端正,在研究統計上對於孩子學業成就並沒有多大的差異性。反而是大家都覺得無所謂的數字,如果寫得過於潦草,往往會影響孩子的數學學習成就。
請幫助孩子養成正確的寫數字習慣,小小舉動與習慣,是決定孩子未來考試是否會粗心大意的關鍵。專注力的養成就躲在這些細節中,請爸爸媽媽多費一點點心思協助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