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部分內文試閱 1】

媽媽,我去上幼兒園啦!
家校銜接:幫助幼兒紓解分離焦慮

上幼兒園代表孩子正式進入團體學習的階段,當孩子從熟悉的家庭環境與彈性的生活作息轉換到需要適應團體紀律、複雜的人際關係,以及達成學習目標的學校環境時,不論對孩子或父母都是一大挑戰。

幼兒的生活經驗與對事物的理解能力有限,繪本可以為孩子提供相關的經驗,提升孩子對學校的正面印象、增進學習解決問題及讀寫的能力。有不少與合作、分享、負責等相關主題的繪本,會探討此階段孩子面臨的成長課題,是提供給孩子「事先預習」的不錯的選擇。下面介紹幾本能幫助孩子適應幼兒園生活的繪本。

【動物寶寶上幼兒園】系列
根據美國《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統計,動物幻想類的故事最能吸引幼兒的興趣。這一系列繪本是以「十二生肖幼兒園」為背景,以神仙老師與十三位可愛動物學生為主角,以學校日常事件為構想的趣味故事。每個角色都像具有不同特質的幼兒,面對問題的情緒反應與處理方法也不相同,很容易引起小讀者的共鳴。

例如:《小兔找朋友》描述不願分享的小兔,只顧霸著球而拒絕與同學們玩,後來因一時的分神,球被小豬撿去了,於是開始一場玩具爭奪戰。這種情形常發生在幼兒園,因為孩子正處於以自我為中心的階段,喜歡強調什麼都是「我的」,對所有權的概念還不清楚。常聽他們大聲爭吵:「這是我的!」或「是我先拿到的!」即使成人耐心開導要輪流與分享,還是很難說服孩子。

《小兔找朋友》
運用小折頁設計,讓孩子有機會設想如果面對問題,採取不同的解決方法將會如何。最後小兔與小豬發現停止爭執、一起玩球會比較有趣。幼兒需培養同理心與認同感,並發現自己的特長。這樣的故事結局令孩子感到滿意與安心,並鼓勵他們在團體中學習分享。

《 娜娜的一天 》
許多孩子除了對幼兒園的生活感興趣,也對父母何時接送自己,以及當自己在幼兒園時父母在做什麼感到好奇。《娜娜的一天》將娜娜往返家庭與幼兒
途中遇到的,以及在學校發生的軼事做了輕鬆有趣的回顧。在閱讀中。讀者彷彿跟著娜娜一邊哼唱兒歌,一邊度過了愉快的一天。其中一些有趣的情節,例如:娜娜與同學開心的玩扮家家酒、以稚氣又好笑的童言童語相互調侃,都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鳴。此外,娜娜與鄰居的互動也將她的生活圈拉大,讓學校、社區與家庭自然的融入她的日常生活中。這種呈現方式有助於孩子認同自己不僅是家庭,也是學校與社區的一份子。
親子共讀時,可以請孩子通過娜娜的故事聯想自己的經驗,也可以請孩子回顧自己的一天,談談發生的事情與感覺。

【部分內文試閱 2】

Q:我的孩子在學校,總是喜歡去逗別人,造成別的孩子都不願意接近他。問他為什麼去逗別人,他總說不是故意的,或只是想和別人做朋友,這該怎麼辦呢?有沒有適合推薦親子共讀的繪本?
.推薦運用這本繪本《好玩碰一下,不行嗎?》,讓孩子透過思考、模仿與討論 ,幫助他們練習社交技巧。
幼兒園的生活充滿了新奇有趣的事物,對於生活和交友經驗不足的幼兒是一種挑戰。

《好玩碰一下,不行嗎?》將幼兒園的生活細節與場景表現的活潑有趣,仁慈聰慧的哈莫妮老師了解並接納每個孩子的特質,同時善用課室管理技巧來引導孩子的行為。她與孩子們訂下班規,鼓勵大家自動自發的遵守,並在保護彼此的權益下,互相的督促及幫忙。

班上頑皮搗蛋的哈利,一早就亢奮的到處捉弄同學,即使受到處分仍無法控制自己!安全、友善、紀律分明的團體生活能有效的制約哈利的破壞行為,培養好習慣嗎?熱心體貼的師生們,如何利用民主會議和委以重任的妙方,幫助哈利學會尊重及幫助同學呢?

幼兒處於自我中心的發展階段,常會不自覺的出現一些行為偏差問題,影響交友及學習。故事中哈莫妮老師冷靜沉著、不過度的介入和調解孩子間的衝突,總是適當的給予導引和正增強,良好的運用了認知行為改變技術輔導孩子。親子共讀這本繪本,能透過思考、模仿和討論,幫助孩子聯想與捉弄有關的類似經驗,進而了解問題的原因、思考預防的方法,並進行「自我的內心對話」,重新架構孩子的認知思考模式。當孩子在師長的協助與鼓勵下,願為自己的行為負起百分之百的責任,並反覆的練習適當的行為,將能漸漸的以好的新行為取代不好的舊行為,解決行為問題。

孩子開始學校的團體生活,也面臨了更複雜的社會化過程,與人愉快相處的經驗會讓孩子感到滿足和有成就感。優秀的幼兒園提供了具結構性的時間表和活動,老師的身教和同儕間的互動也能幫助幼兒有意識的練習社交技巧。當孩子在幼兒園中獲得友情、認同與支持,將影響他一生的人際關係與自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