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凡說謊必留下語病

說謊者當然知道真相,但他一定會扭曲事實,讓自己供出的事件版本更逼真。說謊者的言語會出現較多遲疑與錯誤,而且音調比較高,回答問題需要較多時間,說話時也較常停頓。而誠實的人因不需要額外的時間改編事實,回答問題就不會像說謊者花那麼多時間。
說謊者必須重組句子來傳達相反的意思,還得決定如何呈現變更後的供詞、評估別人會怎麼看待這些供詞,因此他們回答問題前會有所遲疑。此外,說謊者必須替自己貼上合適的情緒標籤(emotional tag),但這個步驟經常被調查員忽略。
為了提高謊言的辨識率,必須先獲得一組未說謊時的表現當基準,並比較一組言語和非言語表現。任何與基準偏差的行為可能代表對方並未說真話,但這並不總是準確。最佳的辨別方式是比對獲取的信息與已知事實,但現實中這個方法並非每次都可行。大多數人還是要仰賴言語和非言語的線索來判斷。
以下的語言線索可能暗示欺騙:

•回答沒有被問及的問題。
•用問題回答問題。
•不會自我糾正,以避免給人留下對自己所說的話不確定的印象。
•假裝記憶喪失,說「我不記得了」和「我想不起來了」。
•講述自己沒有做過的事,而不是講述自己做過的事。
•在無需解釋的情況下,為自己的行為辯護。
•在敘述事件時不描述自己的感覺。
•準確描述具體的時間和日期,來證明他們不可能犯下所謂的罪行。
•要求對方重複或澄清問題。
•表達不真實的情感。
•使用較少的字詞來描述事件或活動。
•在描述事件或活動時傾向於使用被動語言。

相反的,誠實的人會表現出以下語言線索:

•從過去的經驗中學習。
•承認自己所犯的錯誤。
•在描述事件時常常會加入對話。
•報告事件和活動的內容,但不會提供精確的時間和日期。
•報告事件和活動,但這些報告往往缺乏一致的結構。
•報告發生過的異常或意外事件。
•在報告事件或活動時,包含感官訊息,例如他們當時聞到了什麼氣味。

再次強調,在使用這些或其他言語,和非言語線索來識別謊言時,應謹慎行事,因為研究人員尚未確定能夠準確識別欺騙行為的單一言語或非言語線索。更重要的是,說謊者有時會表現出一些讓他們看起來像是誠實的行為,而誠實的人有時也會因為表達方式,讓他們看起來像在說謊。識別欺騙是可能的,但並不容易。

越大聲代表越心虛

說謊者試圖說服別人,但誠實的人只會傳達事實。誠實的人受到錯誤指控時會採取攻勢;反觀說謊者面臨對質的時候,傾向採取守勢。但使用這個一般法則時要小心,因為說謊者傳達訊息時,通常會用喊的,確保調查員受其影響。

多疑是好事

說謊者被懷疑時,會認為自己的供詞缺乏可信度。結果他會更努力說服調查員,說自己的供詞是真的;這麼做反而更容易犯錯。然而,說謊者只要經過充分練習,其言語與非言語行為就能夠近似於誠實的人。

你的鼓勵訊號與制止訊號

如果被訊問者做出你想看到的行為,那就以言語或肢體的訊息傳達鼓勵的信號。被約談者在這段期間都很配合,你可以增加點頭、報以微笑的頻率,還有稍微將身體往前傾。
若對方做出不合作的行為,你也可以用言語、非言語訊息提醒他。比如,被訊問者反抗,你可以沉默、減少鼓勵動作、表情轉為嚴肅,身體往後靠。
若要傳遞更強烈的指責暗示,你可以雙臂交叉或翹腳。

說謊者難掩的語病

編織謊言最快、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將一句肯定的說法改為否定。例如問題是:「你有偷錢嗎?」對方回答:「沒有,我沒偷錢。」有罪的人會回答得很快,以免讓人發現反應遲疑,因為反應遲疑也是欺騙常見的微兆。此類伎倆還有一種衍生變化型,就是一個人先回答「有」或「沒有」,但過了很久才解釋,因為說謊的人需要時間編答案。

動詞的時態:一個人如果改變動詞的時態,那他有可能在說謊。當人說實話,會回想過去發生的事件,並且用過去式動詞提到這些事件。說謊的人為了扭曲真相,就得在腦海裡用現在式動詞重現事件,並且省略顯示自己有罪的資訊。
接下來,這個以「現在式」思考捏造的事件,就必須轉換為過去式的陳述,好讓聽者相信此事件於約談之前發生。大多數情況下,這種做法都會成功,但並非萬無一失。
調查員應要多留意對方的動詞時態變化,因為這代表對方描述的事件,是此時虛構出來的,而不是過去發生的真實事件。
另一個理論假設,說謊者會利用現在式,使談話內容聚焦於現在,而不是過去的事件──這也是說謊者不想提到的。約談對象若是專注於現在,過去式動詞自然就用得少。
以下節錄自某店員的供詞,這名店員涉嫌偷竊:

10點左右,我關上(closed)收銀機。我把收銀機的抽屜拿到(took)後面的辦公室,清點(count,按:現在式)發票。我看到(see,按:現在式)6張100美元的鈔票,於是我把鈔票放進(place,按:現在式)錢袋裡,把袋子封好(sealed),扔進(dropped)保險箱裡,然後回家。

以上這段敘述中,店員開始使用現在式(按:清點、看到、放進。其他皆為過去式)的部分,可能就是他下手行竊之時。因此這個案子的調查重點,就是店員待在辦公室的期間。
被動語態:說謊者較常使用被動語態。主動語態比較強調主詞,例如「約翰在搶銀行的時候殺了出納員」,聽起來約翰是主動殺死出納員的。被動語態則會讓人覺得主詞受到動詞影響。例如「出納員被約翰殺死」,就是出納員受到約翰的動作影響,所以這句話在強調出納員,而非約翰。當嫌犯被問及是否做了某件事,被動語態會讓他心理上比較事不關己。但要注意的是,使用被動語態並不一定是說謊。
比方說,約翰在家裡被殺害,警察審訊他的妻子時,妻子所說的「約翰是被某人射殺的」,這句話的被動語態,或許代表妻子想迴避丈夫被殺的事實,因為她覺得自己有責任、很愛老公,所以想逃避痛楚、甚至老公受害的現實。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