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第一部 退休之美

1從躁動到安然,讓時間做工吧

退休後的生活方式,前兩個月的我著實吃足了苦頭。每天依舊受到過去上班時的作息約制,清晨五點三十分準時睜開雙眼,不用起床急梳洗,不需著裝趕出門,一整天空白的二十四小時鋪陳在眼前,要如何打發?該怎麼消磨?

  終於有一天,再也不用早起梳洗趕出門,再也沒有辦公桌可坐,再也沒會會相連到天邊的議程,也再沒有繁瑣公事讓我從早到晚腦疼傷神。取而代之的是從未有過的大把空白時間。搞不清是因為原生家庭的教養,還是多年在職場中工作的磨練,身為「完美主義強迫症」患者與「懶散是一種恥辱」信徒的我,在退休後的第一個月,很努力地將一天的時間填好填滿:
  星期一:整理後陽台儲藏架、打掃陽台+四菜一湯
  星期二:衣櫃大整理斷捨離、修剪花木+包冷凍水餃一百顆
  星期三:整理多年來親手釀的水果酒,分門別類裝瓶貼標儲存(這中間還包括開車去市區採購各式酒瓶、清洗、消毒、裝瓶……)
  星期四:換沙發套、洗窗簾……
  星期五:整理書櫃的書籍、書桌抽屜、收納櫃

  如此認真按表操課近一個月,老張家被我從裡到外、由上而下,整理到纖塵不染,條理分明。廚房櫥櫃好似辦公室文管中心,塑膠袋按大小收納、醃漬瓶罐貼好分類日期標籤按尺寸入櫃、乾貨排排站立盒中,一目了然,拿取方便。衣櫃裡襯衫一律領口向左按照顏色排列,毛衣收納依厚薄不同但摺疊尺寸一致;所有鏡子、玻璃、窗戶光亮剔透、連浴室磁磚縫隙皆白皙可人。

對人嚴格,對自己更嚴格

  話說我這「懶散是一種恥辱」的症頭,可以由好幾個面向看得非常清楚。在工作上,對同事要求極為嚴格,對於拖延、重複性錯誤的容忍度極低,再加上個性急、說話快、動作也快,常給我共事的夥伴極大的壓力而不自知。曾有一次,我的日本籍老闆跟我半開玩笑地說,有時妳休假,我都覺得特別輕鬆!天啊!連我的老闆都感受到我給他的壓力,那與我平行的同事或是部屬,與我一起工作的壓力可想而知了。
  這種性格回到家庭,受到最大壓力的應該就是張郎。早我幾年退休的他,常被我在下班後逼問:「今天做了什麼事?」如果回答:「沒什麼事,就是遛狗、休息……。」我就會覺得他度過了無聊而懶散的一天,為什麼不刷個陽台、洗個窗簾?為什麼不做點有意義的事?常因如此,引起兩人無謂的勃谿。
  對別人嚴格,對自己當然更是鎮日驅策不停。在辦公室忙了一整天,回家做完吃罷簡單的晚餐,我一定在認真擦洗廚房後,拿起手扭拖把,將吸地機早已吸乾淨的地板,從頭到尾一個房間一個房間拖過一次,每個房間必定扭洗一次拖把,再噴上酒精,用力擦一遍。就算張郎在我下班前好心分擔,動手拖過一次地板,我還是認為不乾淨,一定親力親為才能安心。
  到了週末,更是上緊發條,從一早上菜市場買菜,回家打掃整理,可以整個下午都待在廚房洗洗切切,做出一大桌菜來,美其名是藉由手做不停,以解壓療癒職場壓力。其實,周末我大可以翹起二郎腿,坐在沙發上看書看電視啊!但這些被我視為懶散的行徑,若硬逼自己「享受」,一定渾身難受,充滿不安。
  可以想像,這樣的我剛退休之時,在心裡判定自己成了無用之人、成了吃閒飯的社會殘渣…… 鎮日看錶,想著如果現在還在上班,該去開會了吧?白日惶惶不安,夜裡噩夢連床,自我價值低落到了谷底。之前明明想望了許久的退休自由生活,到頭來成了被鐵籠關了一輩子的動物,監牢放出來的囚犯,忘了該如何走跳,反而一心想再回到監獄,因為那兒才是我舒適熟悉了一輩子的桎梏啊!

口舌爭端,傷心又傷神

  當時天天按表操課整理家務,其實是再也無事可忙,頓失寄託後空虛感的填補,以及對自我價值感低落的發洩。無奈家事再多,總有做完的時候。後來又開發出另一種抒發管道:呼朋引伴,喝咖啡吃蛋糕、飲酒作樂。無奈喝咖啡必定要聊是非,果真是非接踵而至,一些莫名奇妙的口舌爭端,讓我傷心又傷神,其實後來檢討起來,都是我的不好。在職場當慣了主管,講起話來原本嗓門兒就大,還直條條不拐彎抹角,給了人驕傲、主控性強以及勢利(這點我還真無法苟同)的觀感。其實身邊的人就是一面鏡子,任何關係都是一種投射,愈是自己無法接受、想要壓抑隱藏的黑暗面,愈是會透過其他人的言行舉止,不停地出現在你眼前。對方讓你覺得不順眼、甚至討厭、受不了的特質,其實你自己身上都有。領悟這一點,終於忍痛斷捨離,不再急於結識新朋友填補生活空檔,只願留下彼此不嫌棄的「友直、友諒、友多聞」益友們繼續砥礪人生。
  二十世紀偉大的靈性導師克里希那穆提(J. Krishnamurti)曾說:「自由是獨立,不依附,不恐懼。」我檢討自己,這段剛退休後的不安與惶然,急於用各種東西(包括各種活動與結識新朋友)填充自己,並不能通向自我救贖的路,反而只是欺騙自己的虛幻。「我們空虛、無聊、悲哀,在心理上我們都是乞丐,不斷追求別人或別的事物來彌補自身不足,來給我們希望,來支持我們,這就是我們把一件極普通的事都弄得十分醜陋的原因。我們所製造出來且使我們如此著迷的種種東西,卻正好引起了毀滅。」原來當自己心境失衡,一昧尋求外援,不反求諸己,竟然會引起來毀滅?!剛退休時心情晴雨不定,當時如果缺乏警覺,之後也許就走向身心失衡之路啊。
  覺察果然是改變的開始,當有了這層領悟,終於不再躁動不安、不再汲汲又急急地安排填空補白,開始與自己和解、與時間和解了。

高低起伏皆是恆常

新鮮體驗之一就是經常一人獨自在家。張郎依照他以往的生活節奏,出門上課、練習、排演(或者是因為我在家了,他必須找機會避出去獨處?哈哈!)結婚三十幾年以來,幾乎沒什麼機會一人獨處,孩子小的時候,忙大忙小,洗衣做飯接送上學兼上班。孩子出國念書以後,工作更加忙碌經常出差,假日填滿採購打掃做飯??時間永遠不夠用。現在突然可以一個人待在窗明几淨的家裡,穿著寬鬆舒適的家居服、襪子與暖鞋,蜷在沙發上蓋著毯子看書;坐在自己的小書桌前自得其樂,書寫畫畫;或是在無人的家裡聽著喜歡的音樂,整理以前根本沒機會打開的櫃子與抽屜。安靜的家中,只有不會講話卻與我心靈相契的狗兒子栗子陪伴,牠咖啡色深情的眸子,常隨著我的腳步移轉,片刻不捨離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