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電子書】唐詩光明頂

特價30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盛唐,那個傳奇的西元七三六年(節錄)

  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
              ──李白

西元七三六年,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這是一個平凡而又特殊的年份。

此時,唐朝已進入全面的繁榮時期,所謂「天下大治,河清海晏」。

全國人口正邁向史無前例的五千萬大關2,倉庫裡的財物堆積如山,似乎永遠花用不完。

有個成語叫「長安米貴」,但這句話在當時並不成立,那時米價便宜的青、齊等地不過一斗四五文,哪怕是長安、洛陽這兩個昂貴的一線城市,米價也不過斗二十文,就算除去史料誇飾的成分,也是驚人地便宜。相比之下,幾十年後的肅宗、代宗時期米價都曾飆升到斗千錢以上。

此外,兩京麵價三十二文,絹一匹二百一十二文,所謂「天下無貴物」。

看著這份成績單,唐玄宗李隆基非常滿意。這時他才剛過五旬,已經閒到開始考慮長生不老的問題了。

前些年,他就派人找到了隱居恒山的方士張果,大轎抬到宮中。張果自稱是上古堯帝時人,已經幾千歲了。唐玄宗被唬得不輕,給予其隆重的禮遇,向他請教長生之術。張果便是後世「八仙」中的張果老。

不久張果病逝,唐玄宗十分驚訝,懷疑這是「屍解」之術,求長生的念頭反而更盛。開元二十四年,朝廷設置壽星壇,開始大規模祭祀老人星,也就是壽星,為君王祈福。

熱鬧的不僅僅是修仙界。這一年,在文學和詩歌的領域,更是一個奇蹟頻發的年頭。

這年,山東泰山迎來了一個青年遊客,他叫杜甫。

彼時出門旅行十分便利,從洛陽一路行來,沿途都有旅店,甚至還可以租驢子代步。因為社會比較安定,歹徒少,「遠適數千里,不持寸刃」,詩人們帶著劍主要是為了拗造型。

杜甫這年二十四歲,身輕力壯,健步如飛。這是他人生中一段快樂的時光,儘管去年受了點挫折,在洛陽應試不第,但年輕嘛,輸得起,大不了再考。

眺望著巍峨的東嶽,但見蒼翠的山巒綿延無盡、一片蔥鬱。朝陽升起來了,映著東嶽泰山,也映著杜甫年輕的臉龐。他心情激蕩地寫下了一首詩,叫作〈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這是青年杜甫的代表作,也是唐詩裡輝映後世的名篇。杜甫用這首力量磅礴的詩告訴世界,我將會登上頂峰,讓群山都在我的腳下。

就在青年杜甫眺望泰山的這年,另一個詩人帶著他的酒和寶劍,醉醺醺地來到了五嶽中的另一座名山──嵩山。他叫李白。

李白有兩位朋友在嵩山聚會,一個叫元丹丘,一個叫岑勳,二人約李白來喝酒。李白剛遊太原返回,一聽見酒字,風馳電掣地便來了。一場將輝映後世千年的「嵩山酒局」就此開場。

他們喝酒的地方是元丹丘的隱居處,極具形勝,舉目遠望,可以見到浩蕩的汝水,還有藏身在林中的古老的鹿台寺。李白喝得大醉,揮毫落紙,寫出了一首叫〈將進酒〉的詩: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
  朝如青絲暮成雪。

此前李白曾去過一次長安謀取功名,沒得到重視。但李白認定挫折是暫時的,自己的才華一定不會被辜負。這一年,他仍然保持著活力,相信著明天: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他們痛飲狂歌的聲音迴響在月下、山間,連那一刻的月色彷彿都染上了醉意。

提及嵩山,還有一個不得不說的人王維。西元七三六年恰恰是王維人生的一個轉捩點。就在此前一年,在賦閒了近十載後,王維得到了宰相張九齡的推薦,被起復任用,並在本年得以隨侍玄宗去長安。

這一年也就成了王維十載困頓之後最積極、樂觀的一年。

王維專門寫詩向嵩山的朋友們辭別。他說:「解薜登天朝,去師偶時哲。豈惟山中人,兼負松上月。」意思是:我脫掉了隱士的衣服,到朝廷去任職了。像這樣跳進名利網,不但辜負了山中的高士們,也辜負了那松上的明月啊!

面對人生翻開的新一頁,王維既有滿滿的期待,也有一份自嘲。這就是七三六年的王維。

同樣是這年,另一個詩人也在嵩山隱居讀書,那便是岑參。這年他二十一歲,跟著母親在嵩山南麓居住。

岑家本來是很顯赫的,此前曾三代為相,可惜都在政治鬥爭中傾覆了。最後一位宰相岑羲正是被李隆基殺掉的。

雖然家世浮沉,但少年岑參毫不氣餒。他正在刻苦攻讀,自信可以「雲霄坐致,青紫俯拾」。「青紫」是指官員的衣服,這裡的意思就是要平步青雲。

岑參居住的草屋靠近後世大名鼎鼎的少室山。他寫詩說:「草堂近少室,夜靜聞風松。月出潘陵尖,照見十六峰。」少林寺的鐘聲,曾無數次陪伴過他的晨讀夜誦。

幾年之後,岑參會走出嵩山,獻書闕下,並成為一代頂尖的邊塞詩人。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