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摘錄1】_前言
各位學習經濟學知識,想用來做什麼呢?
「想看懂全球新聞」
「希望有助於投資股票和房地產」
「期望透過經濟學了解世界的運作機制」
「想用來商務談判和銷售」
「想把經濟學當成學問探究」
根據每個人年齡和社會地位的不同,想了解經濟學的情況可能有所差異,但我相信大家腦海中也閃過了各種各樣的想法吧!
不過,可能也有不少人擔心:「我想學經濟學,但感覺好像很難。」「我實在太忙了,找不到時間學習。」
本書是讓你快速學習經濟學的書。之所以說超快速,主要原因有二。
一來是,本書大膽取捨,選擇一般社會人士都應該掌握的總體經濟學知識,以了解世界如何運作。儘管經濟學的範圍很廣泛,但本書主要集中在總體經濟學裡影響我們日常生活的話題,例如通貨膨脹、貨幣升值和貶值、政府債券和利率。
在解釋每個主題的「原理」和「原則」時,講述最少的學術理論,並以具體的例子來替代,以便大家更容易理解每個主題的要點。我們將重點放在真正的關鍵,因此即使是忙碌的商務人士和學生,也可以在短短3小時就理解吧!
另個原因則在於,本書以學生和老師(我)一起上課的課堂形式展開。從1981 年到2024年,我不僅為東京都立大學、大阪大學和東京大學的學生,也為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的成人學生教授經濟學。
我從這些教學經驗中發現了一些學習經濟學的初學者容易犯的錯。因此在本書中,與其由我一人開始說故事,反而是從學生的讀者視角著手,提出大家覺得學習的困難之處,藉此讓所有人可以順利閱讀。在出現經濟學的專業術語時,讀者就可以理解這種課程形式的優點。
本書共分8堂課,從課前暖身到第7堂課。
如果從頭開始閱讀,可串連每堂課討論的總體經濟學知識,建構成更大的知識「主幹」。讀完全書就可以獲得社會人士至少要擁有的經濟學知識。
此外,本書的每個主題都各自獨立。如果是對某項主題特別有興趣的人,想從了解更多的部分開始閱讀,也沒有問題。
學習經濟學將會是各位未來的一大利器。因為你將可以預見美國和日本的經濟如何發展=對於社會的解析力也會大幅提升。
大家拿起本書就表示,已經站在總體經濟學大門口了。我是大家的「引路人」,幫助讀者獲得對日常生活有用的經濟知識。就讓我們以最短、最有效率的方式獲得受用一生的經濟知識吧!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 井堀利宏
【摘錄2】_【第2堂課】復甦景氣的貨幣政策
◆了解貨幣政策,就能預測本國和外國的經濟
|為了改變通膨與通縮而實施的政策|
過度強勁的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都會導致景氣過熱或低迷。如果任由這種情況持續,將會削弱國家的經濟實力,導致企業破產、人民失業,並直接影響你我的日常生活。
該如何阻止過度的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為了改變此種狀況,會由中央銀行實施貨幣政策。
學生學習貨幣政策,跟我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呢?
大家一旦了解貨幣政策如何運作,就可以培養出預測本國和外國未來經濟發展的能力,因為貨幣政策可以輕易改變一國的經濟動向。此外,貨幣政策還會直接影響房貸利率、股票價格,因此許多人在置產或投資股票時,都會參考貨幣政策的趨勢。也就是說,只要了解貨幣政策,就能幫助自己聰明運用資金。
|兩種貨幣政策:貨幣緊縮與貨幣寬鬆|
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貨幣政策有哪些具體措施,可以阻止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吧!主要有兩種政策。貨幣緊縮和貨幣寬鬆都是稍微困難的專業術語,所以我舉例說明讓大家更好理解。
先提出問題問大家。當你們開心烤肉時,如果火太大會發生什麼事?相反地,如果火小到快熄滅的話,大家又會怎麼做?
學生 如果火太大,可以加點冰塊來減弱火勢。要是火快滅了,就添加木炭讓火旺起來。
沒錯!貨幣政策也一樣。透過增加冰塊或木炭來改善情況,景氣過熱時抑制,景氣低迷時就設法回溫。當然,實際上並沒有使用冰塊或木炭,而是調整在世界流通的貨幣數量和利率。也就是說,「貨幣數量和利率」就像烤肉時使用的冰塊和木炭。
譬如說,景氣好(經濟運作良好)會有景氣過熱、流通貨幣過多的風險。此時商品需求過高,會導致價格持續上漲、過度通貨膨脹的危險。
因此,中央銀行實施「貨幣緊縮」政策,減少流通的貨幣數量,防止景氣過熱。若用烤肉比喻,就像在火力太強時加入一點冰塊,兩者發揮的作用是相同的。
相反地,如果景氣低迷(貨幣流通不良),就會落入大家不太消費的貨幣緊縮狀態。這時就算商品降價,需求也不會增加。
為了避免經濟長期衰退,中央銀行會增加流通的貨幣,以活絡經濟,也就是實施「貨幣寬鬆」政策。如果用烤肉的例子來說,這就像在火太微弱時加一點木炭,兩者效用相同。
如上所述,為了調整經濟狀態,中央銀行採取的貨幣政策,大致可分為貨幣緊縮與貨幣寬鬆。前者會替過熱的景氣降溫,後者則是會刺激經濟、活絡景氣。
【摘錄3】_【第3堂課】貨幣貶值或升值,哪個比較好?
◆本國貨幣貶值和升值各有什麼優缺點?
|發展貿易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
本國貨幣貶值或升值會產生多種影響。首先,先跟大家解釋最有可能受到影響的貿易領域吧。
請試著思考日幣貶值或升值對進口有什麼影響?假設匯率從1美元=120日圓,變為1美元=130日圓,這表示日圓貶值。即使購買一樣的進口商品,過去以1美元=120日圓可以買到的東西,現在要花130日圓才買得到。因此以日圓支付的話,負擔就會增加。也就是說,透過貿易購買進口商品時,日圓貶值時消費者就會虧錢,有所「損失」。
另一方面,如果匯率從1美元=130日圓,變成1美元=120日圓,形成日圓升值的現象,就會出現相反的現象。以日圓計算,要支出的錢從130日圓減少到120日圓,因此日圓升值則能帶來「獲利」。
出口的情況又是怎麼樣呢?假設日圓從1美元=120日圓貶值至1美元=130日圓。就算賣的是一樣的商品,但是因為收到的是價值更高的美元,所以「獲利」的會是出口商。
另一方面,如果匯率從1美元=130日圓,變成1美元=120日圓,形成日圓升值的現象,就會出現相反的現象。因為是收到價值較低的美元,所以日幣升值反而會造成出口商的「損失」。
從貿易層面來看,就能發現匯率變動帶來的多重影響。
|本國貨幣貶值的優缺點|
除此之外,本國貨幣貶值或升值的影響還可以分為以下幾類,首先看看本國貨幣貶值的優點。
本國貨幣貶值的優點:1 對出口商有利;2 入境需求可望增加;3 海外生產據點可望回歸國內;4 以外幣計價的資產將升值。
1的部分前面已經提過了。2的部分,則是指外國人持有價值較高的美元入境,來到日幣貶值的日本旅遊時可以享受匯差的優惠。3的部分,是因為美元升值,海外生產的成本負擔變重,所以愈來愈多公司試圖透過在日本國內生產,以日圓支付工人工資來降低成本。4的部分,是由於相對日圓,美元的價值變高,以外
幣(美元)計價的資產價值也會隨之提升。
學生 在4 提到的「以外幣計價」是什麼意思?
這表示不以日圓交易,而是透過美元等外幣進行買賣。像是購買以外幣計價的海外股票,日幣貶值時資產就會增加。
接著來看看本國貨幣貶值的缺點:1 國內物價上漲;2 國內對國外的投資減少。貶值就是貨幣價值下降,因此購買進口商品就需要支付更多的本國貨幣。為了彌補進貨成本的增加,企業可能會將採購價格上漲的部分,轉嫁到銷售的價格上,造成價格上漲的壓力,引發1。尤其日本是個能源、資源都匱乏的國家,燃料資源、工業原料、食品原料等都嚴重依賴進口。因此,當日幣貶值時,進口成本會增加,國內物價上漲的可能性很高。
用貶值的日幣兌換升值的美元,成本變得更加昂貴,因此造成2。如果進行海外投資時需要支付比平常更多的本國貨幣,就會有愈來愈多人減少海外的投資。
|本國貨幣升值的優缺點|
另一方面,本國貨幣升值則可以概括整理如下。先來看看本國貨幣升值的好處:1 出國旅行變得更容易;2 可以便宜購買進口商品;3 國內企業在海外生產的情形更加活躍;4 從國內投資國外的經費增加。
1 是因為本國貨幣升值,便能夠以更優惠的價格購買海外的產品和服務。2 則是對從事進口業的公司、購買進口商品的買家創造了利益。3 是用本國貨幣支付海外勞工的薪水,相對來說變得比較便宜。4 是由於價值變高的本國貨幣,可以輕鬆兌換到更多便宜的美元。不過,如果預計未來的本國貨幣會進一步升值,趁現在本國貨幣仍然便宜時,將資金投入本國,將會是一筆划算的投資。
接下來看看本國貨幣升值的缺點:1 對於出口商不利;2 以外幣計價的資產將貶值。1是因為出口業者最終收到的貨款是以價值變低的美元支付。譬如說,匯率從1美元=200日圓,變成1美元=100日圓,同樣是美金基礎的話,即使賣出同樣的商品,折算成日幣後價值也會變低。而2則是即使有1億美元的資產,如果匯率從1美元=200日圓,變成1美元=100日圓,資產價值以日幣計算的話會少一半。
【摘錄4】_【第5堂課】全球化停滯了嗎?國際貿易的新結構
◆威脅國家存亡的新問題正在世界醞釀
|在「經濟安全保障」的考量下,美中關係搖擺不定|
我們已經聊了不少關於貿易的經濟優勢和劣勢。但是,近來大家在經濟領域關心的問題反而超越盈虧,而是落在可能危害國家安全的貿易領域問題上。
舉例來說,大家可能都知道美中近來在各領域都有衝突,且已經超出經濟範疇,升級為對國家安全威脅的討論。
保護國家和人民避免這種風險的概念就是「經濟安全保障」。經濟安全保障是指國家為了維護和平、保障經濟利益,而採取以國家規模的經濟對策。
學生 經濟對策到底有哪些呢?
1990 年代前半,日本是美國最大的貿易逆差國。不過,從1990 年代後半開始,隨著中國經濟成長,美國加速從中國進口商品。近年來,中國已經成為美國的最大貿易逆差國。
這表示廉價的中國產品在美國流通,美國自家企業生產的產品卻賣不出去。這個情況與美日汽車貿易摩擦的情況類似。而且,美國的失業問題也成為美中貿易摩擦的導火線。此外,中國的影響力不僅限於低價商品在美國流通的貿易領域,在科學和軍事領域的影響力也增強。例如,在宇宙開發領域,中國不僅自己建造了太空站,還在軍事上建造了大型的航空母艦,強化了國際存在感。
2018年,美國時任總統川普(Donald John Trump)針對中國進口到美國的商品,採行了從第1 輪到第4 輪的加徵關稅,試圖遏止中國崛起。一開始是針對汽車、航太、航空、工業用機器人等產品的關稅上調25%,後續逐漸擴大到液晶顯示器、智慧型手機、家電、家具等日常生活用品。當美國一提高關稅,中國為了對抗也隨之提高關稅,進而引發「美中貿易戰」。
學生 如果關稅提高,不是會對出口不利嗎?這也會連帶降低國內產業的利潤吧。
確實如此。但是這裡的貿易戰和美日貿易摩擦不同。美中衝突的背景,很大程度是因為政治想法
的差異太大。
只要檢視政治決策制度就會發現,美國是民主國家,中國則是威權國家。所謂的威權國家,是指君主或獨裁者等個人或其周圍的一小群人,單憑自己的意願在政治上控制國家。
中國不僅抑制香港的民主化運動、加強統一台灣的行動,也面臨南海擴張、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人權問題,更與重視民主的美國產生對立。過去,美國一直占據全球霸權角色,但是隨著中國經濟實力日益強大,開始挑戰現有的秩序。西方歐美國家已經開始對此產生共識,認為「貿易戰」就是美中衝突過程中會出現的問題之一。美中衝突已經不再只是經濟問題,而是升級到威脅到美國霸權,並且讓西方歐美民主國家意識到國家安全開始備受威脅。
|呼籲他國對IT 產業實施經濟政策|
美國和中國都開始採取經濟措施,以確保自己的國家安全。其中,最容易理解的經濟措施,就是針對IT產業。
如果中國企業在IT 產業取得主導地位,就可能透過中國製造的產品收集大量個人資訊,然後從中國企業轉移到中國政府手上,大大威脅國家安全。
IT 產業的特色是,愈早推出產品愈有優勢。簡單說來,就是「先來的人才能占便宜」理論。能夠比其他企業更早推出產品滲透市場,創造新的市場,就能愈容易獲取利益,比後來才進入市場的企業享受更有利的地位。
像是被美國Google收購的YouTube,之所以能在影像播放市場上確立優勢地位,是因為它比其他公司更早開拓同樣的市場。先行企業因此能夠享有先發優勢,自由地發展業務,不必擔心與競爭對手打價格戰或爭奪市場領地。
其他商品像智慧型手機「iPhone」、家用掃地機器人「Roomba」,多是首次打進市場,成為該類別代表的例子。
近年來,中國企業的發展相當令人矚目。如果這樣的企業成為全球標準,然後美國境內開始大量使用中國產品的話,會發生什麼事呢?
恐怕美國境內的個人資訊、政府的機密訊息,特別是軍事的機密情報,都會有流到中國政府的風險。這就像不用特別派間諜,只要透過產品就可以監視對方一樣。事實上,2021年3月時就在日本發生過「LINE資料外洩事件」,發現外包公司的中國籍員工可以瀏覽存取用戶的個人資料。
2022年11月,美國宣布禁止進口和銷售包括中國電信設備龍頭「華為」、「中興」等5 家公司的電信設備和監視攝影機。此外,美國也禁止在手機上使用由中國字節跳動有限公司(ByteDance)開發的社交網路應用程式「TikTok」。美國看似正在大刀闊斧將中國IT 產品和軟體排除在美國境外。
要不要使用TikTok,基本上是風險自負。但是用戶們必須知道的是,使用時有風險,可能會將個人資料提供給中國企業。這是因為中國有《國家情報法》的法律,要求中國企業必須遵守規定,將資料提供給中國政府。
基於這些理由,美國正在透過限制使用中國產品,來保護國家和人民的安全。此外,半導體和電動車的電池、電池原材料的重要關鍵礦物,可能會從民用轉為軍用。這也造成美中兩國互相牽制,設下限制來彼此施壓。
|美中衝突的下一步將如何發展?|
在全球化持續發展的國際環境中,供應鏈也出現國際分化,使得各國之間的經濟相互依存更為深化。在這樣的國際經濟環境底下,有一派觀點認為因為國家間的衝突發展為國際紛爭最後,對雙方都會造成龐大的損失,所以不會產生嚴重激化的衝突。
但是如今的美中貿易摩擦已經讓各國發現:在經濟上過度依賴其他國家(特別是敵對國家),可能會威脅到自己的國家安全。
安全保障的疑慮之所以會蔓延至經濟問題的背景,是因為大家發現半導體除了可以使用在汽車、家電、遊戲機等一般家庭上,也同時是軍事技術開發上的重要關鍵。這讓民間經濟活動與軍事力量增強兩者之間的界線愈來愈模糊。此外,為了確保對經濟極其重要的能源(能源安全保障)或對生活不可或缺的糧食(糧食安全保障)的領域,也擴大了經濟安全保障的對立。
正如前面提到的,民主主義的美國和專制主義的中國,兩國的決策制度完全迥異。因此,如果說1990年代美國與日本的經濟衝突導火線是貿易糾紛,如今的美中衝突根源則更為深層複雜。
隨著人口增加、創新趨勢增強,美國經濟可望中長期保持一定的活力。雖然種族衝突和非法移民的快速增長,造成美國國內出現明顯的政治分歧,但是民主制度的運作便足以讓美國克服這些問題。
但人口減少和政治自由度較低,導致中國中長期出現到目前為止顯著發展的可能性較低。事實上,中國政府已公布,截至2022年底,中國總人口預計為14億1,175萬人,比前一年減少了85萬人,這是61年來中國人口首次出現減少。
此外,在毫無政治自由的中國裡,無法確定有才華的年輕人能否發揮。長遠看來,考慮到這些因素的話,美中之間的霸權鬥爭很可能以對美國有利的方式結束。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