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一)當我遇到職場獵人

想當年初入社會,雄心萬丈,計畫怎麼找工作,想著如何鋪排後續的階段目標,還有很多已經記不清的想法。其間,當然也是有不少的挫折,但終究是一路往前邁進就是。今天,如果有人問: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你會改變你的就業方向嗎?老實說,沒法回答。因為,這一路不就是老天爺安排的嗎?又怎能由得了自己呢?
話說當年,工作幾年後,也當上了某大貿易商小主管的位置。有一天,突然接到一通說英語的客戶電話,那人問清楚接電話人的身分,電話那一頭的人直接說「我是新加坡來的,我是個獵人」。當下,我的腦袋是一片空白。在這裡做一個時間上的小註解,這事件發生的時間怕有三十年了吧?!

也許就像漂亮妹妹走在西門町,突然有人趨前自我介紹,說:「我是星探,想請妳試鏡」,估計擔心受騙的心理應該是雷同的吧!

以當時稍有閱歷的自己,很快想著,二十啷噹歲的自己會有什麼好騙的,對吧?於是,靜靜聽著對方說明原委。細節當然沒有明說,只知道委託的公司是來自歐洲的,畢竟委託他們獵頭的公司仍須被有效保密的。對方接著極力邀請前往他投宿的台北某五星級飯店進一步詳談,這又讓當時還算年輕的自己有些卻步。直覺,必須找人商量,幫忙弄清楚,這老天會突然掉下餡餅嗎?當然,那純屬自己心情的忐忑,不代表自己就是人家心目中的唯一人選。當時的自己還不至於那麼自大的。

經過兩天,不是為了擺譜,是徵詢可信賴的親朋好友之後,覺得不會有甚麼損失,就毅然從容就義。修正,是慨然赴約,接受挑戰去。

兩個男人關在豪華客房內,兩個小時的長談,那樣的專業獵人已經把自己的背景翻了個底朝天,對個人的底細或是他心目中我的潛質已了然於心。

而身為候選人之一的自己,對於這天上飛來的機會是聽明白了七八分,只是,心裡浮現的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那薪資配套和當時本地公司給的來相比,實在太誘人了。再則,不久以後可能會戴上跨國企業的地區總經理之類的大帽子,不禁飄飄然了起來。

憂的是,實在有太多該擔心的。比如說,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洋公司給高薪一定要你倍數的付出。如果沒法達標,會不會很快就給炒了?那地區負責人的職缺得面對看不到的未來,充滿著未知數的市場潛力或變數,以當時自己的歷練,好像還不具備條件。這就像是入少林寺學藝的武僧,三兩年後就下山闖蕩江湖一樣,會不會凶多吉少。這該如何是好? 

(二)順勢而為就是選擇

偶遇國外來的職場獵人那件事,到現在仍然覺得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因為整件事還是沒法用商場的專業視角來說出個所以。不記得是誰說過一句話,「機會是留給準備好了的人」。如果套用這句話來解析那一件個人的職場奇遇,那麼,針對那個標的職缺,當時的我絕對不會是最合適的候選人。也就是說,當時我並沒有準備好來抓住那個看似鯉魚躍龍門的機會。

那個案是一件歐洲中型跨國集團準備來台做直接投資(FDI,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開設分支機構。他們委託設籍新加坡的一家歐洲人力資源顧問公司,要他們來台協助招募新註冊法人的負責人,兼管市場的行銷事宜。候選人的資格要件大約是:必須是來自相同或近似行業的人才,年齡介於35至45歲之間。學經歷方面,必須是國外大學以上學位或是企管碩士,然後必須在本地營運的跨國機構任經理級職務至少五年。到這裡,我除了第一點算是符合以外,其他三項都不合格。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成功被錄取的人必須經由這位專業獵人的一連串PQ(Pre-qualification)資格審核過程,才選出最後四人名單,交由歐洲總公司做最終的面試,定奪。

當年還年輕,而且是本地教育出身,對於那種跨國獵頭的事完全沒概念。隨著PQ進程,經過兩次面試之後,覺得實在沒把握。要不是和那位獵人相談甚歡,在弄清楚人家的資格門檻後,應該早就打退堂鼓了。當時也確實抱著一個心態,得之,我幸。落空了,又何妨!或許是這樣的心態,反倒沒了壓力,有一種莫名的自信心油然而生,那種對答如流的快意不單和獵人交談時存在,和總公司人員最終面試時也是,至今回想起來就像是昨天才發生的事那麼記憶鮮明。

那件獵頭案的整個過程大約是三個月,最後,我竟然雀屏中選了。對於個人生涯規劃而言,這個突如其來的變化絕對是預料之外的。接到通知後,興奮是免不了的。人之常情,這麼大的事任誰都會思考再三,我當然也是可以拒絕簽署合約的。這是第一次領教到每年一約的殘酷現實,也就是到了會計年度結束時,若是表現不理想,以至於公司不予續約,那就只能拿著幾個月薪資的支票走人,就是合法資遣了。這種型態的僱用在原來服務的本地公司並沒有呀!無論如何,我都得自己做決定。因為,人家除了開出誘人的條件,外加美好遠景的描繪以外,可沒有強迫我接受啊!

對於尚未滿三十歲當時的自己,確實面對一個很大的人生抉擇,也就是得捨棄穩定且前景可期的職場,轉入全新的工作環境,一個看似前途似錦,卻也是完全不確定的未來。
左思右想的當下,再度回想整個被獵的過程,發覺一個事實,就是機會出現時,勇敢的迎上去,全力以赴是正確的態度。過程中,縱使出現障礙,最好別太快氣餒。應該是要勇往直前,走完全程,就像有運動家精神的選手一樣,堅持完成比賽就對了。畢竟,每位候選人勢必正負面條件並存,如何衡量,做出取捨,自有承辦人員自行拿捏,這不需要候選人代勞,也就是做自己就行了。最後,既然是偶然出現在眼前的機會,何不輕鬆面對,樂觀回應,或許會讓自己做出意想不到的最佳表現。

即便是今天再回看這個事件,當時擺在個人面前的情勢再清楚不過了,儘管不確定的未來依然伴隨著即將到來的變化。只是,經歷了整個過程之後,會選擇拒簽的人應該是極少數吧!況且,順勢而為的決定不就是一道簡單的選擇題嗎?

以上內容節錄自《職海浮沉:雲層裡的風暴》安立格◎著.白象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5646.pdf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