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女孩可以做得到
老人又低眸凝視手中的茶碗半晌,然後再度用堅毅的眼神看我,細細打量我的臉。
最後他終於開口:「你的要求⋯⋯你要我教你的東西非同小可。」再度停頓,默默垂下眼簾,彷彿在茶湯底下尋找用字。
「就算我對這種⋯⋯這種療法⋯⋯略知一二,也不可能傳授給你。」一陣椎心之痛劃過我的胸口。他看見了。
「我是說,除非我知道⋯⋯知道你是誰、為什麼想學這些東西,還有為什麼是你—年紀那麼輕,不過是個小姑娘。」
他又一頓,轉著手中的茶碗,一邊端詳,接著突然抬起頭,眼睛一亮。
「還有你是怎麼找到我的!怎麼找來這麼隱密的地方!從來沒有人像你這樣走到這裡!」
他靠過來,再次映入我的眼底和生命中。「孩子,從頭說給我聽,原原本本說給我聽。」
1我們的家
我出生於第一繞迥水豬年,也就是西元一○八三年。我對生命最初的記憶是張開眼睛往上看,只見一顆精緻的深藍色綠松石在我頭上晃悠悠地轉。綠松石鑲在色如銀輝的圓框裡,一起掛在漂亮的深褐色木頭念珠項鍊上。
我的視線沿著念珠往上爬,看見黝黑又有力地抓著項鍊的可愛手指。再往上,那是我第一次看見我親愛的哥哥丹增。他顴骨飽滿的帥氣臉蛋上方是一圈剛青色的圓形天窗,又大又圓的棕色眼睛閃著光,深情地看著我。他開心地笑,高聲大喊:「阿瑪拉,我可愛的小妹妹終於醒了!」
阿瑪拉(在我們的語言裡是指「親愛的媽媽」)走過來看。我抬起頭,在半空中也看到她可愛的臉。她抱抱我哥哥丹增,慈愛地摸摸他剃得光溜溜的小腦袋,說:「是啊,她好可愛。不過你該回去用功啦,我的小格西,讓這小丫頭休息一下。」
他綻放迷人的微笑,露出一口雪白牙齒,用欣喜的眼神溫柔地跟我道別。兩張臉從圓形天空中消失,珍貴的綠松石也輕輕移走,把我留在鋪著柔軟羊毛和溫暖犛牛毛毯的搖籃裡,繼續仰望早晨的藍天。
我記得我躺在那裡好幾個小時,透過帳篷屋的天窗往外望。隨著時間流逝,耀眼的金黃色太陽在天窗上緩緩移動,灑下一束金光,爐火的輕煙在光束裡繚繞不絕,為我表演一整天。上有天窗灑下暖融融的光線橫過房間和我的身體,下有石頭圍成的火爐發出的火光溫暖我的背。
天窗就是我的全世界,是我視線所及的一切。白天我宛如太陽的姊妹,晚上當月亮沿著太陽走過的軌道越過漆黑天窗時,我就成了月亮的姊妹。這時我的心會飄到窗外,跟著白晃晃的星星繞著力量強大卻看不見的軸心轉動。我成了漂浮在半空中的小嬰兒,把塵世拋到九霄雲外。
天窗是我們的帳篷屋或稱蒙古包最棒的地方。那是由堅固的杜松木圍成的圓形開放窗口,直徑約四呎,能讓整頂帳篷沐浴在柔和的琥珀色光線中,同時也能排出火爐的煙。八根拱形木條如輪輻排列,中間的圓孔有一呎來寬,孔裡是個漂亮的木頭十字。
圓形窗框由數十根頂竿支撐,頂竿漆成紅褐色,畫上靛藍、緋紅和翠綠色的龍和火鳥之類的小巧圖案。躺在搖籃裡往上看,沉醉在光柱和木條輪輻交織而成的圖案時,我有時覺得自己彷彿在自己體內,在貫穿身體的核心裡,凝視從核心向外延展的容器發出閃閃光芒。所以,我對生命的最初記憶就是巨大的軸心和光束,恆星和行星從中切過,既在我體內也在我周圍──我的新家。
我們的家溫暖又熱鬧。跟這裡的每戶人家一樣,我們一家人睡在一起,晚上在地上鋪羊毛地毯、毛毯和被子,舒服地坐下來談天說笑唱歌。一邊是度母奶奶,她有張特別的草蓆和幾個精美的加蓋木箱,所以坐得比我們高一些,在火光下顯得沉靜而威嚴,晶亮的雙眼笑咪咪地看著我們,居高臨下,像個女王。而她確實是女王,或者該說是公主,在一座名叫貝加爾的大湖附近的遙遠北國。
「奶奶,再說一遍那個故事給我聽嘛。」小時候我會坐在她腿上撒嬌。這時她會喜孜孜地放下用來幫阿瑪拉紡紗的紡錘,因為她骨子裡確實是個公主,從來就不喜歡幹活。接著,她一如往常從鮮豔腰帶上的小袋子掏出一塊「珠拉康波」給我。那是我們小時候的「糖果」,因為甘蔗在那麼高的地方種不活,而「白沙」(我們對砂糖的稱呼)又得用駝獸從印度翻山越嶺送來,所以很珍貴稀有。
不過呢,珠拉康波比糖果更好吃,那是一塊塊乳酪,只比骰子大一點,用繩子綁成一串放在陽光下曬乾。我們住在很高的山上,幾乎什麼東西都不會壞,所以這些方塊小乾酪可以放很久。它們硬得像石頭,含在嘴裡很久才會融化,很適合用來讓小孩閉上嘴巴安靜聽故事。(伯父說乾酪塊是惡魔的發明,因為西藏人嘴一個,每當嘴巴塞滿乾酪,他們就無法一連祈禱好幾小時。)可是度母奶奶每次跟我打招呼或道別時,一定會掏出一塊乾酪塞進我的嘴巴。
老人又低眸凝視手中的茶碗半晌,然後再度用堅毅的眼神看我,細細打量我的臉。
最後他終於開口:「你的要求⋯⋯你要我教你的東西非同小可。」再度停頓,默默垂下眼簾,彷彿在茶湯底下尋找用字。
「就算我對這種⋯⋯這種療法⋯⋯略知一二,也不可能傳授給你。」一陣椎心之痛劃過我的胸口。他看見了。
「我是說,除非我知道⋯⋯知道你是誰、為什麼想學這些東西,還有為什麼是你—年紀那麼輕,不過是個小姑娘。」
他又一頓,轉著手中的茶碗,一邊端詳,接著突然抬起頭,眼睛一亮。
「還有你是怎麼找到我的!怎麼找來這麼隱密的地方!從來沒有人像你這樣走到這裡!」
他靠過來,再次映入我的眼底和生命中。「孩子,從頭說給我聽,原原本本說給我聽。」
1我們的家
我出生於第一繞迥水豬年,也就是西元一○八三年。我對生命最初的記憶是張開眼睛往上看,只見一顆精緻的深藍色綠松石在我頭上晃悠悠地轉。綠松石鑲在色如銀輝的圓框裡,一起掛在漂亮的深褐色木頭念珠項鍊上。
我的視線沿著念珠往上爬,看見黝黑又有力地抓著項鍊的可愛手指。再往上,那是我第一次看見我親愛的哥哥丹增。他顴骨飽滿的帥氣臉蛋上方是一圈剛青色的圓形天窗,又大又圓的棕色眼睛閃著光,深情地看著我。他開心地笑,高聲大喊:「阿瑪拉,我可愛的小妹妹終於醒了!」
阿瑪拉(在我們的語言裡是指「親愛的媽媽」)走過來看。我抬起頭,在半空中也看到她可愛的臉。她抱抱我哥哥丹增,慈愛地摸摸他剃得光溜溜的小腦袋,說:「是啊,她好可愛。不過你該回去用功啦,我的小格西,讓這小丫頭休息一下。」
他綻放迷人的微笑,露出一口雪白牙齒,用欣喜的眼神溫柔地跟我道別。兩張臉從圓形天空中消失,珍貴的綠松石也輕輕移走,把我留在鋪著柔軟羊毛和溫暖犛牛毛毯的搖籃裡,繼續仰望早晨的藍天。
我記得我躺在那裡好幾個小時,透過帳篷屋的天窗往外望。隨著時間流逝,耀眼的金黃色太陽在天窗上緩緩移動,灑下一束金光,爐火的輕煙在光束裡繚繞不絕,為我表演一整天。上有天窗灑下暖融融的光線橫過房間和我的身體,下有石頭圍成的火爐發出的火光溫暖我的背。
天窗就是我的全世界,是我視線所及的一切。白天我宛如太陽的姊妹,晚上當月亮沿著太陽走過的軌道越過漆黑天窗時,我就成了月亮的姊妹。這時我的心會飄到窗外,跟著白晃晃的星星繞著力量強大卻看不見的軸心轉動。我成了漂浮在半空中的小嬰兒,把塵世拋到九霄雲外。
天窗是我們的帳篷屋或稱蒙古包最棒的地方。那是由堅固的杜松木圍成的圓形開放窗口,直徑約四呎,能讓整頂帳篷沐浴在柔和的琥珀色光線中,同時也能排出火爐的煙。八根拱形木條如輪輻排列,中間的圓孔有一呎來寬,孔裡是個漂亮的木頭十字。
圓形窗框由數十根頂竿支撐,頂竿漆成紅褐色,畫上靛藍、緋紅和翠綠色的龍和火鳥之類的小巧圖案。躺在搖籃裡往上看,沉醉在光柱和木條輪輻交織而成的圖案時,我有時覺得自己彷彿在自己體內,在貫穿身體的核心裡,凝視從核心向外延展的容器發出閃閃光芒。所以,我對生命的最初記憶就是巨大的軸心和光束,恆星和行星從中切過,既在我體內也在我周圍──我的新家。
我們的家溫暖又熱鬧。跟這裡的每戶人家一樣,我們一家人睡在一起,晚上在地上鋪羊毛地毯、毛毯和被子,舒服地坐下來談天說笑唱歌。一邊是度母奶奶,她有張特別的草蓆和幾個精美的加蓋木箱,所以坐得比我們高一些,在火光下顯得沉靜而威嚴,晶亮的雙眼笑咪咪地看著我們,居高臨下,像個女王。而她確實是女王,或者該說是公主,在一座名叫貝加爾的大湖附近的遙遠北國。
「奶奶,再說一遍那個故事給我聽嘛。」小時候我會坐在她腿上撒嬌。這時她會喜孜孜地放下用來幫阿瑪拉紡紗的紡錘,因為她骨子裡確實是個公主,從來就不喜歡幹活。接著,她一如往常從鮮豔腰帶上的小袋子掏出一塊「珠拉康波」給我。那是我們小時候的「糖果」,因為甘蔗在那麼高的地方種不活,而「白沙」(我們對砂糖的稱呼)又得用駝獸從印度翻山越嶺送來,所以很珍貴稀有。
不過呢,珠拉康波比糖果更好吃,那是一塊塊乳酪,只比骰子大一點,用繩子綁成一串放在陽光下曬乾。我們住在很高的山上,幾乎什麼東西都不會壞,所以這些方塊小乾酪可以放很久。它們硬得像石頭,含在嘴裡很久才會融化,很適合用來讓小孩閉上嘴巴安靜聽故事。(伯父說乾酪塊是惡魔的發明,因為西藏人嘴一個,每當嘴巴塞滿乾酪,他們就無法一連祈禱好幾小時。)可是度母奶奶每次跟我打招呼或道別時,一定會掏出一塊乾酪塞進我的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