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Chapter 1 打開大門
銀行開門

銀行也試著為內部那緊湊而忙亂的事務,增添秩序與方向。在審查行動展開之際,我們可以發現白天的安全管理很早就要開始,因為在銀行敞開大門後,幾乎任何人都可以自由進出此地,這包括了銀行前門,以及通往貴金屬辦公室的車道大門。如同審查委員的記錄,「當大門於早晨開啟後,任何人皆可自由進出銀行,前往想去之處,除非其有問題或門房見到此人並詢問其目的,否則人們的行為幾乎不受限制」。負責此類任務的門房,共有兩種:第一種是大門口的門房,人數為二;另一種則是銀行建築內的內部門房,共有五名。此外,還有一位守門人馬塞爾斯.阿爾寇科(Matthias Alcock),和一位送信員薩謬爾.庫柏(Samuel Cooper)。守門人和大門門房通常會在銀行的外圍執勤,並由總會計師直接管理。內部門房則在數個辦公室內工作,並由總出納長直接管理。
  審查委員以對待銀行所有職務的態度,同樣審視了門房的工作內容,並如同我們之後即將看到地,基於安全方面的考量,他們找到一些待改善的流程。在經過調查後,委員認為與其一大早就開鎖並讓大門敞開,較好的做法是維持大門緊閉,直到8點半再由一位門房去開鎖,讓需要進入的職員進入即可。審查委員也特別指出派一位門房時刻守在針線街大門旁的重要性,「在維持秩序、監督出入者、指引特定辦公室的方位,能起到絕佳的效果」。審查委員也同時要求大門的門房在任何時候都應穿著得體,「身著長袍與攜帶手杖」,此外,有鑒於沃特金斯先生不能總是守在門口,因此需要再增派一名副手。此處,審查委員評論裡對「大眾」(public)一詞暗藏的憂慮之意,值得我們深究。1780年代早期對於金融體制的批判愈演愈烈,因此不難預料當時的緊繃氛圍,這也是審查委員之所以針對銀行為大眾提供的服務進行審查的其中一個原因。在審查期間,他們留意到經常被提出來的抱怨,並針對能否流暢地進出銀行、獲得服務,還有這些服務的即時性等,進行便民性的考核。
  早上9點之前,門房就會在銀行周圍展開一日的工作。除了前門的一位門房外,圓頂大廳還有兩位門房。他們的職責是「管理巴塞洛謬巷的大門,確保前往股票辦公室的道路順暢,並引導需要幫助的民眾」。這或許是門房所有職責中最艱巨的一種。圓頂大廳屬於開放式的公共空間,除了會吸引到那些來此地辦事的民眾,更會同時引來那些企圖向民眾兜售商品的街道小販。因此,門房的職責就是,「防堵那些企圖進來推銷或展示商品以進行交易的人。遏阻圓頂大廳內每日可能發生的不法行為,並盡可能確保一切行為的平和」。在銀行的營業時間──上午9點到下午3點為止,貴金屬辦公室也需要門房,而門房通常還需要協助金庫及保險箱事務。他們的角色是「協助大廳進行秤錢的事務,並將票據放進袋子,還有將屬於大廳部門的帳簿推車從保險庫推出來或推進去」。大廳的門房也需要負責一般事務,並替顧客及訪客指引方向,確保一切整齊有序,「每一本帳簿都在該有的位置上,辦公室內更不得出現任何一本不屬於此處的帳簿」。
  在門房忙著打掃並為一天的事務進行準備時,外部出納員也同時在領取放著紙幣與票據的包裹,準備出發前往城市各處。他們是一天之中最早展開工作的行員。在審查委員會的備忘錄中,他們的角色是如此被記錄下來:「到指定的地址,從對方手中收取匯票及手寫票據上的款項。」這種後來被稱之為銀行信使(Bank Messenger)的外部出納員,責任非常重大,不僅需要具備一定程度的誠信,還需承擔極大風險──攜帶巨額票據在城市四處走動。關於這份工作的描述相當少,而這份工作也在1980年代後期,因為電子轉帳的普及而逐漸消失。然而在20世紀末以前,銀行信使總是穿梭在各大城市的街道上,他們的活動是金融日常節奏的一部分,更是維持支付系統順暢的潤滑劑。
  從星期一至星期六,銀行每天至少需動用10至14位的外部出納員,且根據審查委員的報告,這些人必須負責整座城市內十至十二條的「步行路線」。總出納長亞伯拉罕.紐蘭德(Abraham Newland)對審查委員表示,外部出納員的數量「並不固定」。關於此點沒有進一步的說明,但根據1783年的員工名單,可發現外部出納員只有12位。因此,極有可能在出現額外需求時,其他職員會因此被徵召去執行任務。
  在銀行裡,外部收款的程序總在前一天就開始進行,票據辦公室的職員會將隔天到期的票據整理出來。接著,一位職員會將這些票據根據「路線」進行分類,再收進保險櫃,好度過一夜。隔天早晨,這名職員必須早早抵達辦公室,將保管票據的包裹交到外部出納員手中。當外部出納員領取並簽收包裹後,他就有責任將與票據面額等值的金錢,帶回銀行。事實上,透過銀行的紀錄我們可以清楚見到,銀行將責任從機構轉嫁到個人身上,而向審查委員提供證詞的職員也表示,外部出納員的首要任務就是「比較自己收到的票據與帳簿上的票據清單是否一致,否則後果自負」。
  儘管我們無法重建這些外部出納員的「路線」,但他們通常會被指派在數個小時內完成任務,亦即早上9點前從銀行出發,並預計在中午過後返回銀行。儘管如此,他們絕大多數的時間都花在等客戶想辦法籌錢。可接受的付款方式有「現金、銀行紙幣、銀行憑證或銀行匯票」,而付款人理應注意付款期限,因此絕大多數人都會事先準備好。外部出納員也可以接受其他家銀行的匯票,但在此種情況下,他們就必須在返回銀行進行結算前「先取到這些錢」。因此,他們就必須多停靠一站。
  在安全方面,外部出納員必須非常小心。一但離開了銀行,他們就失去了銀行的庇護,暴露在攻擊與偷竊的危險之中。作為預防措施,他們被指示一收到銀行匯票,就必須立刻將其註銷,除了那些年限超過一年因而還無法兌換的匯票。外部出納員同時還必須將每一張銀行憑證上的銀行行員名字去除,用自己的名字取代(這是基於審計追蹤目的),並在「停止支付票據」清單上確認票據,在筆記本上將收到票據的全部細節、從誰那裡收到,全都記錄下來。然而,審查委員也被告知,「業務的多樣性也經常導致最後的步驟無法有效被執行。」
  外部出納員除了對於常見的匯兌形式必須很熟悉外,更必須具備辨別假鈔的能力,這絕非易事。銀行行長薩謬爾.比齊克羅夫特的日誌就記錄下了「外部出納員帕克因一時疏忽,沒能多加留意某張銀行紙幣為偽造,並告訴威肯登斯(Wickendens)的職員此紙幣為真」,而被訓斥了一番。帕克或許不應該因為這件事而被責備。部分贗品實在過於逼真,再加上18世紀流通的紙幣相當多種,這也意味著匯兌有太多細節需要學習。外部出納員所接受的訓練內容並無詳細記載,但根據審查委員的紀錄,一名資深外部出納員湯瑪斯.富吉恩(Thomas Fugion)因為指導其他職員,而獲得一筆報酬。富吉恩也同樣在接受審查時,表示他認為自己的職責是「監督年輕外部出納員⋯⋯確保其行為正確,並在收到任何對其不利的消息時,知會邱奇先生(Mr Church,票據辦公室主任)」。毫無疑問地,個人須承擔的潛在損失責任,讓外部出納員必須時刻警惕。每一位銀行行員都必需要有一位獨立保證人提供個人擔保,以因應損失發生的情況。輕微過失或因為疏忽而導致銀行蒙受較小的財務損失時,會透過止付該名行員薪水的方式,來彌補銀行的損失。
  此外,銀行還有兩項作業程序需要職員很早就來領取文件及相關設備,以即時出發前往其他地點:紙幣的印刷和維護銀行與財政部的關係。關於前者,由於銀行紙幣是在外部場所──柯爾先生(Mr Cole)家中進行,因此運送紙材與印版的過程皆不在銀行的控制範圍內。此一安排不僅說明了銀行需要控制的流程複雜程度,更透露出空間不足的問題,讓銀行在某些事務的安排上受到限制。這也是另一項審查委員認為基於安全及完善性,必須徹底改變的流程。報告中,他們嚴肅批評異地印刷的行為,並承認紙材及印版一旦離開了銀行的管轄,就幾乎是時刻處在危險之中。儘管如此,這並不是一件能輕易解決的問題,因此一直到1791年,印刷的流程才終於改在銀行內部進行。
  1783年,負責監督印刷過程的巴爾博先生(Mr Barber),每天很早就會抵達銀行,從銀行的保險庫裡取出當天需進行印刷的模板,然後帶去柯爾先生的家。而印刷需要的紙材則由總出納長副手湯普森先生(Mr Thompson),另行運送。這件事必須在每個月的月初進行,而需要提供多少數量的紙材以及印製多少面額的紙幣,則由湯普森先生來決定。兩個人在離開銀行後,必須走上超過一英里的路,且途中甚至會經過惡名昭彰的危險地帶──菲爾德巷(Field Lane)。儘管如此,他們似乎就在沒有任何額外監督或護送的情況下,於每個工作日裡重複這樣的流程。負責印刷的柯爾先生一共僱用了三名員工,而印刷工作就在其屋內的一個房間進行。巴爾博先生接下來的任務,就是監督印刷過程,並確保直到印刷工作完成以前(通常為下午3點左右),都不能讓印版離開自己的視線。完成後,巴爾博先生必須將印版返還銀行。
  至於財政部方面的工作,也沒有額外的安全性措施。每天都會有三名銀行職員前往財政部,「支付或收取因應政府支出而需發行或帶過去的資金」。本書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挖掘銀行與國家、民眾在日常事務層面上的動態脈絡,而不僅只是銀行與政治高層或巨額貸款的關係。因此,財政部的工作自然是我們想要了解的其中一部分。銀行通過最平凡的方式,展示了作為國家財務管理者,其本質上就是提供國家出納方面的服務,並確保其支付能力,好讓國家大事得以順利運作。儘管這項工作相當平凡,但涉及到的金額卻異常龐大。前往財政部的三名銀行職員,每天必須很早就抵達銀行,以提領金額落在「50鎊至10萬英鎊」間的票據,或價值落在50萬鎊至200萬鎊間的國庫券,還有相較之下、較微不足道的1,000至2,000鎊現金。在職員進行簽收後,票據、債券和現金就會被放入一個帶著鎖頭的小型錢箱,然後穿越街道送抵財政部。一但抵達財政部,銀行行員就會和政府指派的員工,共同進行稅收業務,以及支付承包商與供應商所需款項。
  隨著這些職員離開銀行,其他員工也陸續抵達各自的辦公室。上班必須準時,遲到會被登記。擔任主要守門人的馬塞爾斯.阿爾寇科向審查委員表示,他有一本「出缺勤紀錄簿」,他總是以每十分鐘為單位畫一條線,紀錄下每天早上9點之後遲到的員工。阿爾寇科也會紀錄下因生病或任何原因而無法上班的員工,但這些資訊只能依靠員工自己提供。9點之前抵達的員工,其第一個任務就是找到相關鑰匙。有些鑰匙會被放在口袋內並帶回家,其餘的則會存放在銀行內。保險箱的鑰匙僅有一把,必須到總會計師的住處領取,「後者會將鑰匙交給隔天最早抵達銀行的行員,並由此人將票據運送到票據辦公室」。為了替銀行大廳及其他須接待客戶部門做好接待客戶的準備,職員跟門房必須從存放帳冊及票據的地方,將這些文件領出來。此外,他們還可能需要領取必要備品以及「紙張、筆、墨水、捆繩、小冊子、蠟和蠟封片」。負責發放這些物資的職員,「會在本子上簽下(只能使用鋼筆)領取這些備品的職員名字」。放在大廳中供客戶使用的鋼筆及墨水也同樣會進行補充。
  在支付大廳工作的內部出納員,則必須「於每天早晨向金庫提領預計當日可能會被領取的銀行紙幣,而這些紙幣通常會在前一天晚上就連同裝著其的布袋,一起存放在保險庫內」。基於其業務性質,以及必須在早上9點做好迎接客戶準備的關係,負責監督的坎佩先生(Mr Campe),通常會在早上8點半抵達辦公室,坎佩先生或許是每天早晨最早出現在銀行的高階職員。會計簿和帳本會從夜間存放的保險庫及櫥櫃內取出;裝有貼現票據的箱子會解鎖,以供9點的時候進行使用。而在轉讓辦公室(Transfer Office),由於帳本實在過於龐大且笨重,因此會由警衛在交班之前從保險庫取出,並在早上6點至7點間,運送到所屬辦公室內。
  為防範火災發生,會針對當日進行的股票與債務交易製作一份夜間複本,並於晚間送出銀行,存放在銀行董事愛德華.佩恩(Edward Payne)的家中。而門房的工作就是負責取回這些帳本,並將其返還至相關辦公室。紀錄銀行業務的主要帳本也會從夜間存放的保險庫取出。警衛會取出會計總帳、財務帳和財政部帳簿(紀錄國庫券交付情況的帳本),然後直接放到會計辦公室裡,但要等到副總會計師愛德華先生抵達辦公室後,這些帳簿才有人監管。
  愛德華抵達辦公室的時間並沒有留下紀錄,但有鑒於他是資深員工,因此通常不會在9點之前抵達辦公室,而要等到9點之後。替銀行做好營業準備者,絕大多數都是低階員工。這些程序發生的節奏與內容對員工來說簡直再熟悉不過,完全不需要經過大腦思考。在審查展開之前,這些例行公事的風險、安全隱患、帳簿就這樣放在無人監管的辦公室內度過絕大多數晨間時光、以及缺乏高層督導的問題,顯然從未受到正視。不過審查人員很快地就找出哪些程序需要被改進,以及如同我們即將在稍後章節看到的,高階員工需要承擔哪些責任的問題,也屢次被拿出來討論。
  

到了早上9點,銀行及其周圍開始熱絡起來。整個倫敦開始擠滿了必須外出辦事的人潮,而銀行就位處在倫敦商業區的核心地帶。來到銀行內部,各辦公室內的員工已經就位,準備迎接一天的任務,客戶則陸續湧進銀行大廳。清晨的例行公事,完備了銀行的日常及實務層面的準備。透過這些過程,我們明白銀行在開始營業之前,有多少事務需要準備。而這些例行公事也為有序且禮貌的商業交易奠定了基礎。下一章將展示賢德的銀行行為,如何和銀行業務的日常操作同等重要。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