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電子書】入侵物種

特價28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小標】第十章(節錄)
【小小標】防治入侵大不易

在描述物種如何變得具有入侵性、造成不良影響,以及如何管理入侵種時,我們不得不掩蓋這些過程中的許多複雜性。探究每一種複雜性顯然都會導致本書的篇幅增加三倍,並且讓主要概念埋藏在警告和規避正面陳述的泥沼中。雖然之前說明的主要概念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成立,但幾乎總是有例外或相互競爭的價值觀和目標,讓入侵種的辨認和管理變得複雜。在這裡,我們把注意力轉向其中幾個複雜的問題,讓讀者思考可能的解決方案,不過我們得先警告,目前的解決方案很少。

比較造成不良影響的程度

如果「某些」非原生種會造成不良影響,那麼照理說,另一些非原生種就不會造成不良影響,甚至可能帶來好的影響。這當然是真的。在北美洲的五大湖,斑馬貽貝改善了水質的透明度,並成為某些具有垂釣價值的原生魚類的食物。對於重視水質清澈的休閒潛水者來說,這使得水下觀察變得更加輕鬆愜意,對於以斑馬貽貝為食的原生魚類的休閒垂釣者,以及支持這些活動的企業來說,以上都是斑馬貽貝入侵的良好結果。然而你應該還記得,本書前面的幾個段落中強調了斑馬貽貝入侵五大湖的不良影響。
這其中存在著複雜性:單一地區的非原生種可能會造成有利和不良的影響,尤其是在一個地區建立了族群數十年或更長的時間之後,斑馬貽貝便是如此。史泰利歐斯.卡森奈瓦基斯(Stelios Katsanevakis)和同事把焦點放在海洋入侵種,詳查了歐洲海域中八十七種非原生種對生態系服務的影響。從當成食品到提供美學價值,在幾乎所有服務類別中都觀察到不良和有利的影響(圖18)。羅斯.沙克爾頓(Ross Shackleton)和同事進行了類似的分析,研究全球範圍的三十七種入侵種(主要是植物)對人類生計和福祉的影響,發現48%的物種同時帶來不良影響和有利影響,其中六個物種主要帶來良好影響。
我們如何管理這些非原生種?如果斑馬貽貝改善了水質透明程度,這對休閒潛水者來說是有利的,但同時也讓進入湖岸的人減少了,因為貽貝棲息在高水位線以上的湖灘區域;去除貽貝對於湖灘遊客是有利的,而不除去除貽貝(這是可行的管理行動)則有利於潛水者。這種簡單的比較權衡很少發生,因為自然或人類環境的許多面向同時受到入侵種的影響。可行的方法之一是匯總所有影響,並且確定社區的總體代價或收益,但這種策略本身並非沒有問題或偏見。舉例來說,要如何權衡社會不同部分(例如富裕社區或貧困社區)所受到的影響?
生活在貧窮線附近或貧窮線以下的人,可能深深依賴當地現有的樹木所提供的木材、燃料和纖維。他們並不關心這些需求是由入侵種樹木還是原生樹木來滿足的。事實上,入侵種可能更符合需求,因為入侵種可能比原生種生長得更快,更容易採收。然而,居住在附近的富裕人士可能會把入侵樹木的存在視為問題,因為入侵種樹木會在他們的遊憩地區大肆繁殖,使得原生脊椎動物數量降低,在他們眼中,原生脊椎動物具有美學價值,而且也因「燃料負荷」(見第六章)增加而提高房屋周圍地區發生火災的風險。雖然這看起來像是一個刻意安排的例子,但是在南非實際發生過。
原生於澳洲的相思樹屬(Acacia)物種至少有二十三種在南非被視為入侵樹種。相思樹從很久之前就刻意引入,最初是在一八○○年代末用於農林業、重新造林和永續發展計畫。根據樹種的不同,相思樹的價值在於生產木材和紙漿原料,其中的單寧可用於皮革製造、香水、口香糖和食品,同時也常作為觀賞植物出售,並用於穩固土壤,重新造林或恢復生態系。
相思樹引入後很容易擴散,因為他們對生態的要求非常有彈性。在許多地區,相思樹木的密度很高,排擠了其他樹木和林下植物,使得棲地中變成近乎只有單一種植物。這樣顯然對原生植物群聚產生了負面影響,導致火災頻率增加和水流改變。這些地區和區域的變化,透過生態系層層傳遞,對生活在相思樹林內和周圍的人類社區,帶來各種不良影響,其中包括當地供水減少、動物與植物多樣性下降、纖維和食物資源多樣性減少、拉低旅遊體驗進而波及旅遊業。
但並非社會所有階層都有相同的經驗。在南非比較不富裕的地區,相思樹屬中的銀荊(Acacia dealbata)有多種用途:是取暖和烹飪用木柴的穩定來源,可用於建造和修復牲畜圍欄、製作工具和其他家庭用品與家具,當成醫藥和家畜飼料。儘管使用銀荊的人認識到這種樹木引發問題,並且那些問題會直接影響到自己,但是毫無疑問,這種樹為這些社區帶來了好處。因此,單純移除相思樹並非適當的解決方案。如果沒有相思樹,社區的燃料和纖維需求將不得不透過其他來源來滿足,由於沒有合適的原生種替代,勢必需要另一種入侵種。入侵種管理者該做什麼?或者視之為入侵種問題是否眼光過於狹隘了?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