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現代科學理性的主流思潮下,魔法成為了奇幻小說和電玩遊戲的創作題材。然而,真實的魔法技術依然以不同形式存在,並融入我們的生活。例如透過占星,人們得以從星象理解自身性格與生活挑戰;符號魔法將意圖簡化成符號以強化內在目標;塔羅牌提供自我啟示和預測未來的工具,儀式魔法使用符號與咒語進行精神探索;芳香療法透過精油的香氛調節情緒,促進心理平衡與放鬆。這些都是當前充斥於我們生活中的魔法。
上個世紀,許多人致力於復興魔法,透過魔法、祭典等活動凝聚共同的文化力量,並創造新生代的主體性。在後現代思潮中,我們開始思考環境中的萬物與個體的定位,探討生態中的萬物和諧與欣欣向榮如何對應個體的內在力量,並認識到內在與外在的轉化。這顯示出人們開始探索個體內在的潛能,探索對自然、宇宙及自身存在的更深層次理解與體驗。反思過去的宗教和文化霸權,並創造出具有現代意義的精神文化形式。
然而,在台灣,關於西方魔法的研究之論述主流多停留在新時代身心靈和近代的威卡魔法。許多著作著重於表面的形式,未深入了解背後的意義與脈絡。諸如法炮製咒語、魔法書、符號、和工具的使用,忽視了其中的深層象徵和精神意涵。或是使用拉丁經文、天使名或神聖符號裝飾,但不知其意義。進一步論述或研究魔法是一項艱難的任務,魔法因其神祕性吸引大眾,然而其背後的困難和複雜度容易引起誤解。比如在撰寫本書時,參考的原始文獻中也充滿難以理解的語言、神祕的圖像及未解之謎。早期的魔法師有的惜字如金,力求圖像華麗,將精神性濃縮於圖像譜和簡短文字中;而有些魔法書則類似旅遊傳記或個人日記。
隨著印刷技術的成熟,敏銳的出版業者在這仍未飽和的魔法市場中嗅到商機,出版了大量魔法書籍,當中也包含了迎合大眾口味的、譁眾取寵的魔法書,這使得魔法文本的研究充滿挑戰。幸而,現今已有豐富的研究成果和優秀的學術著作,我相信入門的門檻已經降低。與通俗文學、奇幻小說及新手入門的魔法書籍相比,我更希望呈現相對有依據的魔法考證,這也是現階段的所整理出的成果。
魔法涉及的範圍非常廣泛,橫跨了相當多領域,本書希望能夠將魔法與宗教、心理學、神學、新時代運動做出分界。魔法就是魔法,是一個能夠還原的技能。雖然現代不乏藉宗教學、心理學等角度來詮釋魔法的樣貌,但我們要留意這些手稿與書籍是數世紀前的文本,重新解讀必須套用不同的語境,而這正是本書最難以體現的部分,也是研究上最大的障礙。因此,我必須再次強調,魔法就是魔法,雖然可以用現行的人文社科去詮釋,但絕不等同於心理學、宗教學、人類學或政治學。
在撰寫本書時,我深感自己的不足,仍有大量未閱讀的書籍、未長期操作魔法儀式的經驗,唯恐讓研究魔法的前輩、從業者甚或一些相關領域的資深讀者們感到失望,我會盡可能地補充相關文獻,極力避免翻譯用語的不統一性及先入為主的個人想法,但仍可能會有未能觸及或整理不清楚之處。因此,本書提供的參考資料與文獻,盼望有興趣的讀者或研究者們能自行閱讀,或前往魔法發源地探尋第一手資料。若本書有幸能拋磚引玉,成為魔法研究的前哨,那將是我莫大的榮幸。
第一章 魔法背後的思維
在研究魔法的初期,筆者時常無法理解魔法儀式的意義與其發展脈絡,即使明確知道具體流程且操作順利,也只是依樣畫葫蘆,儀式操作看似流暢,咒語卻停留在文字的表意,無法觸及其背後的真實意涵,更因缺乏正確的擇時知識,令儀式操作事倍功半,效果還大打折扣。
所幸在探索更多魔法文本的過程中,與多方魔法研究者交流,才免去了霧裡看花的困擾,我逐漸理解了這些儀式背後的運作原則,甚至開始體會到西方魔法的奧祕之處。在魔法儀式中,需透過個人的內在知覺和感受來進行溝通和理解,重要的是「先了解魔法背後的思維,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進而運用對應的敏銳感知,產生自發性的儀式節奏感。
在儀式進行時,「內心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深刻表述可以理解成「內心的觸覺」,能夠感受到非物質世界的細微變化,從而與儀式的節奏同步,彷彿能感覺到每一次呼吸於奧祕之間那不可見的連結,是直觀的感受,且對儀式進行的目的和結果都有一種內在的確信。
不再只是一味地模仿,自我感覺良好,而是明確地知道每個步驟在整體儀式背後所代表的意涵,可見「魔法背後的思維」牽動著一切,時時刻刻影響著施術者是否「內心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要如何開始了解魔法背後的思維,進而知道儀式中「內心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呢?首先就來探討西方魔法的背後思維吧!
探究魔法的思想演變,遂能更清楚魔法的精神意義,是建立在歷史之流那真實樣貌的背後,對道德的判斷、對自然力量的詮釋,甚至是現實對命運之力的調和,同時也是戰爭勝敗、生死存亡、尋找資源,謀求生活中的各類問題的解決之道。
十九世紀前,西方的哲學、神學與科學不分家,沒有嚴格明確的分類,重疊了心靈與生存困境交會的過去、神祇多元並存的過去、儀式系統紛亂交錯的過去,近乎可說是從蒙昧中跨足知性的過往。
奇幻故事中的魔法與現實世界的是有所差異的。現實世界的魔法深植於人類的歷史、文化,以及對未知的探索與信仰之中。自古代文明的巫者、中世紀的煉金術士,再到民間傳說中的女 巫,這些真實世界的魔法師利用自然力量、草藥、以及儀式來進行 治療、占卜、預言,或是施術影響人們的命運。
魔法並非異想天開的奇幻故事,它蘊含於豐富的哲學思想,並結合靈性追求之途徑。本章將探討西方魔法背後重要的哲學思想,這些思想反映了當時人們對於靈魂探索的想像,是形成魔法世界觀的基礎,同時展現出那些尋求超越物質界限以達到更高知識的途徑,並講述了所有魔法師的故事。
希望透過本章,讀者能對西方魔法背後的思維有基本的認知,並在儀式中更加明白「內心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在現代科學理性的主流思潮下,魔法成為了奇幻小說和電玩遊戲的創作題材。然而,真實的魔法技術依然以不同形式存在,並融入我們的生活。例如透過占星,人們得以從星象理解自身性格與生活挑戰;符號魔法將意圖簡化成符號以強化內在目標;塔羅牌提供自我啟示和預測未來的工具,儀式魔法使用符號與咒語進行精神探索;芳香療法透過精油的香氛調節情緒,促進心理平衡與放鬆。這些都是當前充斥於我們生活中的魔法。
上個世紀,許多人致力於復興魔法,透過魔法、祭典等活動凝聚共同的文化力量,並創造新生代的主體性。在後現代思潮中,我們開始思考環境中的萬物與個體的定位,探討生態中的萬物和諧與欣欣向榮如何對應個體的內在力量,並認識到內在與外在的轉化。這顯示出人們開始探索個體內在的潛能,探索對自然、宇宙及自身存在的更深層次理解與體驗。反思過去的宗教和文化霸權,並創造出具有現代意義的精神文化形式。
然而,在台灣,關於西方魔法的研究之論述主流多停留在新時代身心靈和近代的威卡魔法。許多著作著重於表面的形式,未深入了解背後的意義與脈絡。諸如法炮製咒語、魔法書、符號、和工具的使用,忽視了其中的深層象徵和精神意涵。或是使用拉丁經文、天使名或神聖符號裝飾,但不知其意義。進一步論述或研究魔法是一項艱難的任務,魔法因其神祕性吸引大眾,然而其背後的困難和複雜度容易引起誤解。比如在撰寫本書時,參考的原始文獻中也充滿難以理解的語言、神祕的圖像及未解之謎。早期的魔法師有的惜字如金,力求圖像華麗,將精神性濃縮於圖像譜和簡短文字中;而有些魔法書則類似旅遊傳記或個人日記。
隨著印刷技術的成熟,敏銳的出版業者在這仍未飽和的魔法市場中嗅到商機,出版了大量魔法書籍,當中也包含了迎合大眾口味的、譁眾取寵的魔法書,這使得魔法文本的研究充滿挑戰。幸而,現今已有豐富的研究成果和優秀的學術著作,我相信入門的門檻已經降低。與通俗文學、奇幻小說及新手入門的魔法書籍相比,我更希望呈現相對有依據的魔法考證,這也是現階段的所整理出的成果。
魔法涉及的範圍非常廣泛,橫跨了相當多領域,本書希望能夠將魔法與宗教、心理學、神學、新時代運動做出分界。魔法就是魔法,是一個能夠還原的技能。雖然現代不乏藉宗教學、心理學等角度來詮釋魔法的樣貌,但我們要留意這些手稿與書籍是數世紀前的文本,重新解讀必須套用不同的語境,而這正是本書最難以體現的部分,也是研究上最大的障礙。因此,我必須再次強調,魔法就是魔法,雖然可以用現行的人文社科去詮釋,但絕不等同於心理學、宗教學、人類學或政治學。
在撰寫本書時,我深感自己的不足,仍有大量未閱讀的書籍、未長期操作魔法儀式的經驗,唯恐讓研究魔法的前輩、從業者甚或一些相關領域的資深讀者們感到失望,我會盡可能地補充相關文獻,極力避免翻譯用語的不統一性及先入為主的個人想法,但仍可能會有未能觸及或整理不清楚之處。因此,本書提供的參考資料與文獻,盼望有興趣的讀者或研究者們能自行閱讀,或前往魔法發源地探尋第一手資料。若本書有幸能拋磚引玉,成為魔法研究的前哨,那將是我莫大的榮幸。
第一章 魔法背後的思維
在研究魔法的初期,筆者時常無法理解魔法儀式的意義與其發展脈絡,即使明確知道具體流程且操作順利,也只是依樣畫葫蘆,儀式操作看似流暢,咒語卻停留在文字的表意,無法觸及其背後的真實意涵,更因缺乏正確的擇時知識,令儀式操作事倍功半,效果還大打折扣。
所幸在探索更多魔法文本的過程中,與多方魔法研究者交流,才免去了霧裡看花的困擾,我逐漸理解了這些儀式背後的運作原則,甚至開始體會到西方魔法的奧祕之處。在魔法儀式中,需透過個人的內在知覺和感受來進行溝通和理解,重要的是「先了解魔法背後的思維,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進而運用對應的敏銳感知,產生自發性的儀式節奏感。
在儀式進行時,「內心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深刻表述可以理解成「內心的觸覺」,能夠感受到非物質世界的細微變化,從而與儀式的節奏同步,彷彿能感覺到每一次呼吸於奧祕之間那不可見的連結,是直觀的感受,且對儀式進行的目的和結果都有一種內在的確信。
不再只是一味地模仿,自我感覺良好,而是明確地知道每個步驟在整體儀式背後所代表的意涵,可見「魔法背後的思維」牽動著一切,時時刻刻影響著施術者是否「內心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要如何開始了解魔法背後的思維,進而知道儀式中「內心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呢?首先就來探討西方魔法的背後思維吧!
探究魔法的思想演變,遂能更清楚魔法的精神意義,是建立在歷史之流那真實樣貌的背後,對道德的判斷、對自然力量的詮釋,甚至是現實對命運之力的調和,同時也是戰爭勝敗、生死存亡、尋找資源,謀求生活中的各類問題的解決之道。
十九世紀前,西方的哲學、神學與科學不分家,沒有嚴格明確的分類,重疊了心靈與生存困境交會的過去、神祇多元並存的過去、儀式系統紛亂交錯的過去,近乎可說是從蒙昧中跨足知性的過往。
奇幻故事中的魔法與現實世界的是有所差異的。現實世界的魔法深植於人類的歷史、文化,以及對未知的探索與信仰之中。自古代文明的巫者、中世紀的煉金術士,再到民間傳說中的女 巫,這些真實世界的魔法師利用自然力量、草藥、以及儀式來進行 治療、占卜、預言,或是施術影響人們的命運。
魔法並非異想天開的奇幻故事,它蘊含於豐富的哲學思想,並結合靈性追求之途徑。本章將探討西方魔法背後重要的哲學思想,這些思想反映了當時人們對於靈魂探索的想像,是形成魔法世界觀的基礎,同時展現出那些尋求超越物質界限以達到更高知識的途徑,並講述了所有魔法師的故事。
希望透過本章,讀者能對西方魔法背後的思維有基本的認知,並在儀式中更加明白「內心知道自己在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