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自序/穿越時空的心靈悸動

  這是一場國文課與日本文化的美麗邂逅。

  西元七九四年日本桓武天皇遷都至此,京都就開啟了她千年來的美麗倩影。起初她有一個吉祥的名字喚作「平安京」,儘管「平安京」一點都不平安,但是由於大唐風華的聲聲召喚,再加上留學遣唐使的用心營造,這座不平安的平安京,竟也平安保留、復刻了大唐帝都的一顰一笑。
  唐朝以洛陽、長安兩都並重,平安京亦延續這樣格局傳統:
  朱雀大路將平安京一分為二,東側稱為「左京洛陽」、西側稱為「右京長安」。東西兩側完全對稱,城內居住區像棋盤一樣切割成一個個小方格,沒錯,這就是仿照唐代的「里坊制」。
  平安京完美延續了大唐的風采婀娜,僅僅更動一個字,名為「条坊制」(じょうぼうせい),現今京都街隨處可見的一条、二条、烏丸五条等等街道名稱,就是千年前的感動烙印。
  可惜的是,位處於西側的「右京長安」,由於在當時多為沼澤地,未能順利開發,實際的市區只有「左京洛陽」保存下來,但是平安京至此多了一個可愛的古典小名——「洛陽」。

京都,妳的名字是唐朝

  京都人自稱為洛陽人,京都的行政區劃分洛南、洛京、洛中、洛北、上洛等,至今仍在使用。而許多機關名稱更是直接打上洛陽的印記,如「京洛運輸」、「京洛庵」、「洛陽工業高等學校」、「洛陽病院」、「株式會社洛陽」。
  漫步在京都街上,隨處可見的洛陽字樣,讓人有時空錯置之感,彷彿是這座千年古城,生怕遊客不知這裡乃是洛陽京城,處處提醒著遊客她那遠古的繁華記憶。
  然而究竟妳是遠古的唐朝,還是千年的京都呢?我也搞糊塗了。
  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將洛陽分城內、城東、城西、城南、城北五卷敘述,對寺院的緣起變遷、奇談異聞都詳細記載,可見洛陽最經典的就是寺廟。
  平安京在千年前天皇的努力呵護下,可說是深得洛陽三昧。保守估計,京都現存的寺院多達三千多所,瀰漫空氣之中,是處處可見、令人菩提清涼的梵唄僧語。
  而如今中國的洛陽大概只剩龍門石窟可看,但是徜徉在京都的洛陽,「三步一社,五步一寺」,令人震撼,亦是令人唏噓再三。
  隨著平安京成為天皇的首都——京都,平安京「洛陽」又有另個典雅的稱呼「京洛」。
  東漢班固《東都賦》云:「子徒習秦阿房之造天,而不知京洛之有制。」曹丕亦有古詩《煌煌京洛行》。
  京洛!京洛!多麼美的名字啊!然而隨著中國政治中心的轉移,京城洛陽早已是遙遠的歷史記憶,京洛更是陌生的冰冷詞彙。
  不過這個華夏民族沉寂千年、甚至早已遺忘的名字,卻飄洋過東,成為大和民族永不褪色的鄉愁思念。
  日本近代著名美學家東山魁夷繪製了一系列京都風景畫,就是以《京洛四季》為名的圖文集。京洛料理、京洛八社、京洛小景……舉凡有溫度的京都活動,都可以在「京洛」詞彙中找到幸福的溫存。
  然而如果你對京都洛陽不夠熟悉,對大唐文明又太過陌生,沒有關係,漫步在京都,你只要記住一種的色彩——艷麗。
  成千上百的朱紅鳥居構成了一條通往神祕的奇幻隧道。經過無數風雨洗禮,褪了色的朱紅,加上新抹上的亮紅,大大小小,密密麻麻,蜿蜒而上。陽光打在朱紅上,隨著隧道,傾瀉而下,你聽見那聲響的感動了嗎?
  這是《藝妓回憶錄》中可愛小千代奔跑在鳥居隧道的電影場景,一片片的朱紅亮麗讓人印象深刻,讓稻荷大社的美,再次地艷麗展現。
  屋頂有隻象徵吉祥的金銅合金的鳳凰,外牆塗漆貼滿了純金的金箔裝飾,若再搭配湖景以及兩旁的紅色楓葉,金紅色澤與湖光粼粼的交織輝映,貴氣逼人卻又優雅華麗,毫無違和的色彩美學令人嘆服再三,這是金閣寺的艷麗。
  看膩了白日的繁華,走趟京都叡山的夜間電鐵吧!全暗的車廂,寬敞的觀景窗,被點亮的是兩旁的朱紅燦黃。轟轟地聲響拉動著寧靜屏息前進,夜楓成為流動的色彩光影,車窗成了奇幻變化的彩色螢幕,整台列車彷彿開往宮崎駿電影裡的神祕世界,被震撼的瞬間,只有感動到不可思議。
  這是叡山夜楓,難以想像的夜間艷麗。
  唐朝盛世的浮誇色調:粉、黛、雪、金、銀、翠、碧、青、紅、白、黃,通通綻放在一朵朵色彩艷麗的嬌貴唐詩中。
  原本以為這只是單純的文字想像,隨著唐代彩釉陶器的正式出土,淺黃、赭黃、淺綠、深綠、天藍、褐紅、茄紫,種種色彩繽紛的曼妙組合,原來艷麗正是妳唐朝的顏色。
  京都的艷麗在唐朝,唐朝的艷麗在京都。

從唐朝串起京都的種種色彩

綠色
  在唐詩中,隨處可見「搗茶」的優美動作。茶葉不是要現泡的嗎?怎麼會搗茶呢?原來唐朝人喝茶的步驟,會將事先製成的茶餅,搗成粉末狀,再沖入茶湯飲用,名之「末茶」。
  「末茶」!「末茶」!粉末之茶!不正是當代日本嬌客——「抹茶」的前世書寫嗎?「末茶」是她的前世名稱,形容「玉塵光瑩」的靜態倩影;而「抹茶」則是今身的時尚,描繪製作流程的搗茶精緻。
  原來當粉末狀的翠綠,隨著遣唐使漂洋回國後,日本人保留了翠綠的原始字根,轉加上一個提手旁,華麗轉身,成為日本文化的國寶。
  瞧!一抹翡翠碧綠閃過眼幕,一色透涼幽香襲鼻而來,沒錯,那就是以獨特的清苦滋潤甜蜜,以亮綠的調色震撼視覺,鼎鼎大名-----日本抹茶。
  來到了京都宇治,裊裊研磨的茶香,琳琅滿目的翠碧,原來唐朝的綠,在這裡通通都找得到。

白色
  唐玄宗,唐朝盛世的最後一位皇帝,在先祖的基礎上大肆擴建,成就了最高等級的溫泉會館---華清宮。從此以後,這位被皇帝耽誤的泡湯高手,將帶著他那位愛吃荔枝的豐腴女友,共同在氤氳繚繞的白色浪漫中,上演一幕幕臉紅心動的愛情故事。
  根據流傳的史料與考古發現交叉比對:華清宮的沐浴場有九龍湯、海棠湯、太子湯、少陽湯、宜春湯、星辰湯、小湯、長湯等十六所。
  等等,我們來到了日本湯屋嗎?怎麼千百年前的溫泉會館用語,竟和當世日本的溫泉詞彙完全一樣?
  原來大和遣唐使,不僅攜回了抹茶的綠,更是打包了整個湯底的氤氳白,搭配北國日本獨特的潔淨冬雪,一起為京都之美塗抹上色。
  遠處,山巒覆蓋銀白;近處,地熱蒸汽如輕紗般瀰漫,交織出一幅奇幻而浪漫的景象。仰望雪花緩緩飄落,天上的落白與水起的蒸騰白,一冷一熱美麗邂逅,那瞬間的療癒與浪漫,是令人屏息的無限皚皚,您能不癡戀這樣美麗的白色溫泉嗎?
  這是大唐的雪,也是京都的白。

彩色
  每年四月的第二個星期天,京都的世界遺產——上賀茂神社,會把美麗的春光時間交予曲水宴:
  童子把日式羽觴放入水中,酒杯順水而下,慢慢地流至詩人面前。詩人在酒杯到來前,將詩歌寫在短冊上,然後順手接起水面上的酒觴,一飲而盡。寫好的詩最後由特定的講師大聲唱詠出來。
  這不正是王羲之《蘭亭集序》中「流觴曲水,列坐其次」、「一觴一詠, 暢敘幽情」的美麗畫面嗎?
  原來貞觀盛世的主人唐太宗,是書法大師王羲之的超級鐵粉,有了唐太宗這位皇帝粉絲的加持,王羲之的歷史地位來到了最高,整個唐朝最迷人的書法字體,就是《蘭亭集序》中「王羲之行書體」。
  不會寫「王羲之行書體」,就別說你是唐朝人。日本大唐留學生「遣唐使」的甄選資格,除了會說唐語外,具備「王羲之行書體」的書寫能力更是必要條件。
  於是一批批具有王羲之正統基因的日本留學生,飄洋過海來到了大唐文化流行中心朝聖,將整套王羲之旋風,通通裝箱攜回日本。《蘭亭集序》也從大唐長安,一路紅到日本京都,為這座美麗的古都,增添迷人華麗的彩色春光。
  最令人著迷的是,《蘭亭集序》「流觴曲水」的流動美感,除了定期在彩色的春光中華麗展演外,竟也可以透過「流水拉麵、迴轉壽司」等等美食味蕾,將千年前的文化感動,透過流動趣味,毫無保留地呈現驚艷。
  你還想看什麼顏色呢?讓我們一起翻開國文課本,共同感受那絢麗的視覺饗宴吧!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