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居家訓練初級篇

呼吸訓練
近幾年,呼吸訓練慢慢受到重視,開始意識到正確的呼吸模式對於健康和日常生活有著深遠的影響,更不要說也是所有運動訓練的基礎。有別於過去進入健身房就直接拿起啞鈴狂舉,現在健身專業人員會先觀察會員的呼吸狀態,如果出現障礙就需要優先排除,希望會員在開始運動前知道正確的呼吸方式。所以我們首先就要來關注一下自己呼吸的方式。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呼吸這件事說來簡單,誰不會?」但是對於現代人來說,隨著年齡增長、壓力增大或某些健康問題,我們的呼吸模式漸漸會變得淺而快,同時呼吸部位會從原本的胸腹慢慢轉移到肩頸,這種結果不僅會減少氧氣的攝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同時導致腰痠背痛。呼吸訓練可以幫助我們恢復深層和有意識的呼吸方式,增強肺活量、改善呼吸效率並促進全身細胞獲得更多的氧氣供應。同時良好的呼吸模式有助於維持心血管健康、降低血壓、增強免疫系統功能,更好地管理體內的酸鹼平衡,這對於維持健康的身體環境非常重要。
此外,我們在現今的生活與環境中,每天多多少少都會面臨一些挑戰,這些壓力和焦慮常常會引起呼吸速率上升和心率加快,屬於「戰鬥或逃跑」的壓力反應。透過呼吸訓練,特別是深層呼吸,可以幫助啟動副交感神經系統,促進身體放鬆、降低心跳和血壓,進一步有效減少壓力和焦慮,大大幫助我們提升心理健康,這也是為什麼瑜伽與冥想一直很受現代人歡迎的原因。
呼吸訓練除了改善呼吸功能,還可以增強核心肌群的力量和穩定性。我們軀幹深淺層所有與呼吸相關的肌肉群都透過筋膜相互連接,如果可以建立正確的呼吸模式(如腹式呼吸)有助於誘發橫膈膜、腹橫肌和其他核心肌群,增強身體的平衡和姿勢控制。
在一些案例中,僅靠誘發正確的呼吸模式就可以顯著減少下背部疼痛。另一方面,如果要做任何的核心訓練,先決條件都是要先學會有效率的呼吸,一旦當我們能夠有效控制呼吸時,就可以更好地掌握身體,管理運動過程中的體能消耗和氧氣供應,並增強耐力和肌力。
對於某些慢性病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心臟病等)來說,呼吸訓練也是必要的,因為這些患者通常有呼吸困難或效率低下的問題。透過專門的呼吸訓練,可以改善他們的呼吸模式,減少症狀發作的頻率和嚴重程度,而有發生生理上的不適時,有技巧的呼吸也可以紓緩症狀、減低痛苦。另外,呼吸訓練能幫助放鬆身體和大腦,對於有睡眠障礙患者來說,透過呼吸可以平穩腦波,促進更深層的放鬆,同時改善睡眠品質,讓人更快入睡並保持更深的睡眠狀態。
呼吸訓練不僅對於提升呼吸功能和促進身體健康有著重要作用,還能顯著改善心理健康和情緒穩定性,無論是作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還是針對特定健康問題的管理,都是一種簡單、有效且必須的手段。
不過很多人活了一輩子,都沒有真正觀察過自己是怎麼呼吸,也許只有在激烈運動後會感覺到自己很喘,但是重點在於整體的呼吸模式。而對於老年人而言,相對於舉起重量或是長距離行走,練呼吸不但更為溫和,也容易讓他們接受,「就像是練氣功」。對,沒錯!其實呼吸訓練與氣功的原理都是一樣的,在於誘發深層的呼吸、放鬆表層的肌肉,只不過氣功會有更多意念的導引,所以每次的訓練要花費比較長的時間,相對來說呼吸只要掌握著正確的方式,每次簡短兩三分鐘即可,不論早晚都可以找機會練習,便利性較高。

正確的呼吸模式
橫隔膜是呼吸過程中的主要呼吸肌,對於呼吸至關重要,位於胸腔和腹腔之間,是一塊很薄但強而有力的肌肉。在呼吸過程中,橫隔膜的作用如下:

(1) 吸氣:當我們吸氣時,橫隔膜會收縮並向下移動,使胸腔變大、肺部擴張,藉此降低肺內的氣壓,讓空氣從外界進入肺部。
(2) 呼氣:在呼氣過程中,橫隔膜放鬆並恢復到原來的拱形位置,胸腔的空間變小,肺部受到擠壓,肺內氣壓升高,空氣被排出體外。
(3) 維持腹壓:橫隔膜還有助於維持腹內壓力,這對於保持內臟器官的位置和支維持脊椎穩定非常重要。它還在某些情況下,如咳嗽、打噴嚏或用力排便時幫助增加腹壓,協助這些動作的完成。
(4) 改善血液循環:橫隔膜的運動也有助於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環。當橫隔膜上下運動時,它有助於推動下肢的靜脈血液回流到心臟,並促進淋巴液的流動,有助於維持體內液體的平衡。

檢測呼吸
由於現代人的生活步調緊張且壓力大,使得交感神經更加活躍,心率與血壓都維持在一個高點,同時呼吸速率也會提高。這種狀態會讓肩頸的肌肉取代橫隔膜,不斷上提肋骨來加速呼吸,結果導致人們在這種又短又急的呼吸狀態下會更加疲勞,一疲勞又會讓人更加緊張,緊張了之後又加倍疲勞,無限循環下去。同時橫隔膜無法下降,就會產生一連串下背痠痛的困擾。因此第一步,我們需要自我檢測一下目前的呼吸模式是否理想?

(1) 採仰臥姿勢,躺在地上或是床上都可以,以舒適為原則,但是不要選在材質太硬或是太軟的介面上,這樣不但會影響呼吸的呈現,還會帶來不適。雙腿屈膝90度,腳掌自然平放。
(2) 雙手虎口交叉,放在小腹上大約肚臍的位置。
(3) 自然地進行深呼吸,吸氣4~6秒,吐氣也維持4~6秒。
(4) 感覺自己在吸氣的時候,腹部是否有往上擴張,把手掌推起來?同時是否有聳肩(或是肩頸緊張)的動作出現?
(5) 如果無法自然將手掌往上推,或是肩頸起伏明顯大於腹部的話,就代表呼吸肌的功能不彰,需要花一些時間來練習。

必須注意的是,對於部分剛接觸運動的人而言,躺到地面再爬起身的挑戰比較大,特別是有下半身關節傷害(下背、髖關節或是膝關節)以及疼痛的族群,就不一定要仰臥在地面,躺在床上也可以,但是請注意床墊不能太軟,需要可以支撐軀幹處在自然排列的狀態之下。同時,正在服用降血壓藥物的老年人也應該特別留意姿勢性低血壓,假如從仰臥的姿勢要起身,速度一定要放慢,使用階段性起身的方式(仰臥-坐姿-跪姿-站姿),以免出現血液回流不足的症狀。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