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精采節錄
故事成真
沒有任何事物是虛構的。如果一種想像活動能產生物理上的實際效果,那麼在本質上,我們的物理世界必然是想像出來的。要證明這一點,只需要觀察我們的想像活動,看看它們是否會產生相應的外部效果。如果是的話,那麼我們肯定會得出一個結論:沒有任何事物是虛構的。今天的想像劇本―─即虛構的事物─―將變成明天實現的事實。
如果我們擁有一種更為廣泛的因果觀念―─也就是說,因果關係存在於心理層面,而不是物理層面―─那麼,我們的心理狀態就能夠影響這個物理世界,也更能意識到自己作為創造者的責任,並且只會想像出最美好的事物。
心靈中的寓言如同舞台劇般上演,才是影響我們生活中物理事實的原因。人們相信現實存在於四周看得到的固態物體中,認為生命中的戲劇性事件之所以起源於這個世界,是由先前的物理事實瞬間產生的。然而,因果關係並不存在於外在的現實世界中。生命中的戲劇性,根源都在於人類的想像力。生命中真正的轉變,都發生在我們的「內在」(within)想像之中,而不是在「外在」(without)的現實世界中。
接下來的故事,可以將「因果關係」定義為一系列心理狀態的組合,而這些心理狀態的存在和發展,會創造出它們所暗示的現實結果。
沃爾特.勞德(Walter Lord)的著作《一個難忘的夜晚》,書中的序言說明了我的觀點,即「想像創造現實」(Imagining Creates Reality)。

「一八九八年,當時一位尚未成名的作家摩根.羅伯森(Morgan Robertson)創作了一本小說,描述一艘有史以來規模最大、載滿自滿富人的豪華大西洋郵輪,在一個寒冷的四月之夜撞上冰山,並就此沉沒海底。在某種程度上,這種情節顯現了一切事物的徒勞無功,而事實上,這本書在當年出版時即被命名為《徒勞無功》,由曼斯菲爾德出版社出版。
十四年後,一家名為白星航運公司的英國船公司,建造了一艘規模與羅伯森小說中郵輪極為相似的蒸汽客輪,排水量為六萬六千噸;羅伯森的則為七萬噸。
真正實體的船隻長達八百八十二點五英尺,而虛構小說中的船隻長度為八百英尺。兩艘船隻都能乘載大約三千人,同樣配置了只夠少數乘客使用的救生艇。然而,儘管如此,兩者都宣稱自己『強大得無可撼動』 !
一九一二年四月十九日,這艘新郵輪從英國南安普敦首航,終點為紐約。船上的貨物包括一本珍貴無價的《魯拜集》,還有總資產達二點五億美元的眾多乘客。這艘船同樣撞上冰山,在一個寒冷的四月之夜沉沒海底。
羅伯森將他的船隻命名為泰坦號(the Titan),而白星航運公司則將蒸汽客輪命名為鐵達尼號(the Titanic)。」

如果摩根.羅伯森能意識到「想像創造現實」這件事,知道今日的虛構將成為明天的事實,他還會寫出《徒勞無功》這本小說嗎?叔本華寫道:「在悲劇災難發生的瞬間,我們比以往更清楚地確信,人生是一場惡夢,而我們必須從這一場夢中醒來。」但這場惡夢,就是由沉睡中的人類想像力所造成。


美夢真的成真了!
人們往往把情緒看作是結果,而非原因。情緒是想像活動,沒有它們,就無法創造任何事物。
我們往往認為自己會因為達成目標而感到幸福,但沒有意識到的是,這個過程也可以反向運作──會實現目標,是因為已經假設了願望實現後的幸福感。
情緒,不僅是我們生活條件的結果,也同時是這些條件的原因。在《情緒心理學》中,里博(Ribot)教授曾寫道:「光是憑藉一個想法,並不能產生任何效果,也不會有所作為;只有它被感受到,伴隨著一種有效的狀態,以及喚起了實際的行為傾向(也就是行動的要素)時,才會產生實際效果。」
在以下這個故事中,這位女士成功地感受到願望實現的那種感覺,讓自己的情緒成為那個夜晚的主角―─使她沉醉在一個愉悅的夢境之中。

「多數人都喜愛聽童話故事,但我們都知道,那些不切實際的關於財富和好運的故事,通常被認定是專門為了年幼兒童設計的娛樂。然而,真的是如此嗎?我想告訴你一個透過想像力實現,且不可思議的美好故事―─但我一點也不『年幼』了。我們身處於一個既不相信寓言,也不相信魔法的時代,然而,我那些最瘋狂的白日夢中所想要的一切事物,透過你所教導的簡單方法―─『想像創造現實』、『感覺』是想像的秘密―─全都一一實現了。
當這個奇妙之事發生在我身上時,我正失業中,也沒有任何可以依靠的家人;我幾乎迫切地需要所有資源。如果要找一份體面的工作,我需要開車去面試,但我只有一輛已經非常破舊的車,舊到有可能隨時會解體。我拖欠了房租,也沒有適合面試的衣物;對一位五十五歲的女性來說,這樣的條件要應徵任何工作都很不容易。我的銀行帳戶幾乎要見底,卻也沒有可以求助的朋友。
不過,我聽了你的講座近一年,面對絕望,我決定將我的想像力付諸實踐。實際上,我已經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損失了。我想,對我來說,最自然的就是先想像自己擁有所有一切必需的東西。但因為我的需求實在太多,而時間又相當緊迫,當我完成清單時,早已感到筋疲力盡,當時的我已經緊張到無法入睡。
有一天晚上,我聽著你的講座,聽到你提及一位藝術家,說他在個人經歷中感受到了你所說的『感覺』或『說法』,就是那種 『這是不是太奇妙了』的感覺。我開始將這個想法應用到我的情境中。與其想像我需要的每一件物品,我試圖捕捉那種奇妙之事正在發生的『感覺』―─不是明天,不是下個星期,而是現在。入睡前,我反覆告訴自己,『這是不是太奇妙了! 現在會有一些奇妙的事情發生在我身上了!』當我入睡時,我就會感受到自己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感受到的感覺。
長達兩個月的時間,我每晚都反覆進行這種想像行為和感覺。直到十月初的某一天,我遇見一位好幾個月沒見、也不太熟的朋友,他告訴我他即將去紐約旅行。我曾經在紐約住過很多年,跟他聊了幾句關於那座城市的話題,便各自離開了。我後來就忘記了這件事。一個月後,這位朋友來到我的公寓,遞給我一張金額為二千五百美元的支票,支票上寫了我的名字。一看到支票上的大數字,還寫上我的名字,讓我過了好久才從震驚中回神,而隨後展開的故事,則讓我覺得像是一場夢。關於這一切,我要說到一位已經超過二十五年沒見面、沒聽聞消息的朋友。我後來才知道,在這二十五年間,這位久未聯繫的老朋友,變得非常富有。那位將支票送來的共同朋友,上個月去紐約旅行時遇到了他,談到了我,然後這位老朋友決定與我分享他巨額財富的一部分,至於具體原因,我無從得知(至今我仍未收到他的任何消息, 也不曾試著要聯絡他)。
接下來的兩年,他的律師每個月都會寄支票給我,不僅足以供應我日常生活所需,還剩下很多錢供我享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例如一輛車、衣物、一間寬敞的公寓―─最棒的是,我不再需要為了生計而煩惱。
上個月,我收到了一封信,以及一些需要簽署的法律文件,簽署後就可以確保每個月持續寄支票給我,直到我這一生結束為止!」 ― T.K.

邱吉爾爵士呼籲我們,行動應該以擁有的事物作為前提,即使目前尚未擁有,也要「假裝擁有」。這不就是「奇蹟」的秘密嗎?就像哪個癱瘓的人被告知「我吩咐你,起來,拿起你的床,回家吧!」―也就是說,他在心裡要像已經康復了一樣地行動;當他想像中的行為,和他如果真的康復後會做的事一致了,他就真的痊癒了。


有的,我有!
想像是一種精神上的感知。請你進入自己願望實現的感覺中。藉由精神感知,即利用想像中的視覺、聲音、氣味、味道和觸覺,賦予你的畫面必要的感官生動性,以便於外在或物質世界中實現這個畫面。
以下提供一個忠於自己想像願景的故事。
F.B.作為一位真正的想像者,記住了他在想像中所聽到的內容,他這麼寫道:

「一位了解我對歌劇熱情的朋友,試著要在聖誕節為我找到基爾斯滕.弗拉格斯塔德(Kirsten Flagstad, 1895-1962)的《崔斯坦與伊索德》全套歌劇錄音專輯。造訪了十幾家唱片行,都得到相同的回覆:『RCA Victor 唱片公司已不再發行這張專輯,並且從六月就沒有現貨了。』在十二月二十七日,我決定再次驗證你的原則,努力獲得我如此渴望擁有的那張專輯。
我躺在客廳中,心裡走進我常去的一家唱片行,並詢問我記得住面孔和聲音的那位店員,『你有弗拉格斯塔德的《崔斯坦與伊索德》全套錄音專輯嗎?』他回答,『有的,我有!』這樣的場景結束之後,我又重複了這個場景,直到它對我來說變得『真實』為止。
那天下午稍晚,我親自造訪了那家唱片行,實際重現這個場景。從我所能感知到的任何細節都沒能讓我相信,我可以從那家店裡帶走那張專輯。去年九月,我曾在同一家店聽到同一位店員說出我朋友在聖誕節前聽到的相同答覆。
我靠近那位我在想像中看到的店員,問道:『你有弗拉格斯塔德的《崔斯坦與伊索德》全套專輯嗎?』他回答:『不,我們沒有。』我沒有開口對他說任何話,只在內心說著:『那不是我聽到的從你口中說出的答覆!』
正當我轉身,準備要離開那家店時,我注意到一個高高的貨架上似乎有一個這套專輯的宣傳立牌,於是對店員說:『如果你們沒有這些商品,就不應該再放這個宣傳立牌了。』他回答說:『沒錯。』然後伸手將那個宣傳立牌拿了下來,卻發現那竟然是一組全套專輯,其中包含了五張唱片!
儘管這個情景沒有完全按照我所構建的方式上演,但結果證實了我想像中的情景所暗示的效果。我該怎麼感謝你呢?」 ― F.B.

閱讀完F.B.的信件之後,我們必須同意安東尼.艾登所說的:「一個假設,即使是錯誤的,只要持續堅持下去,就會變成事實。」F.B.的想像與唱片行的感官場域結合在一起,豐富了唱片行的某些層面,使他自己感知的種種事物,都變成屬於「他的」現實。


在鞦韆上越盪越高
我們埋藏在心底的過去,通常比我們表面思維能夠觸及的範圍來得更深。但幸運的是,以下這位女士不僅記住了,也證明了「已經創造」(made)出來的過去,可以透過修正來「撤回」(unmade)。
「我曾經有長達三十九年的背痛,這疼痛時好時壞,但從未完全消失。我的情況相當嚴重,到了幾乎需要不斷接受治療的程度。雖然醫生會暫時調整我的髖關節,但疼痛總是無法完全消除。

「有一天晚上,我聽到你談到修正的方法,心裡想著,這個快四十年的問題是否也可以進行修正。我記得在三、四歲時,曾經從一個非常高的鞦韆上摔下來,造成嚴重的髖部傷害,讓我的身體狀況變得很糟糕。從那時候開始,我就不曾擺脫過這種疼痛,雖然花了很多錢想緩解,卻都無濟於事。
今年八月,疼痛變得更加劇烈。於是,有一天晚上,我決定嘗試修正那『歷史久遠』的意外,這場意外在我的成人生活中造成無盡的疼痛,且花費了昂貴的醫療費用。過了好幾個夜晚之後,我才終於能『感覺到』自己回到童年的遊戲時光。
我成功了。某一天晚上,我確實地『感覺到』自己坐在那個鞦韆上,感受到鞦韆盪得越來越高,微風從身旁掠過。當鞦韆慢下來時,我輕鬆地向前跳了下來,雙腳穩穩地踩在地面上。在這個想像的場景中,我跑去找我的媽媽,堅持要她來看看我能做的事。我又再次從鞦韆上跳下來,兩隻腳安全落地。我一遍遍地重複想像這個動作,直到我在動作進行中入睡。
兩天之內,我背部和髖部的疼痛感開始減輕,而在兩個月內,疼痛就完全消失了。一個困擾我超過三十九年、花了我高額醫療費用的問題,已不復存在。」 ― L.H.

正是那一把修訂的剪刀,為我們帶來豐碩的果實。人和他的過去,是連續性的一體結構,包含了所有被保留的過去,而這些過去仍在我們感官無法察覺的地方,影響著我們的現在及未來。這個一體結構帶著一切過往經歷,任何改變都會導致當前和未來的變化。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