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鄉變故鄉
連日山中豪雨不斷,難得今天陽光露臉,趕緊和賴媽將山腳下租屋清理完後準備交給房東,結束在這山腳下五年的租屋生活,正式入住自己的森林家園。回望這二十多年來爸媽在這個荒涼偏僻的山裡創造了許多很棒的居住空間和生活記憶。而我回山裡和二老一起生活快六年之間總共搬了三次住所。
第一次是將爸媽經營的霧的羅曼史民宿結束,並且搬離那塊爸媽一起用心建造及經營的美麗土地,還給地主。
在霧的羅曼史的歲月裡,父親開始他的手造屋及木工技能。他靠著自學、請教專家及細心研究將霧的羅曼史打造成一個很有日式風格的山間民宿。而賴媽,在這期間發揮了她廚藝的潛能,常常可以一個人負責好幾十人的餐食,並且讓每個人唇齒留香、讚不絕口。這段期間,爸媽結交了許多不同領域的好朋友,算是他們一輩子當中最安穩、豐盛的親密歲月。
2018年我開始了新竹及竹山二地奔波的歲月,最主要是回家處理搬遷民宿這件大事以及心中那個尚未明朗的療癒森林的實踐。對於我這個居住城市多年的女兒,搬遷這樣一個大的房舍及處裡一大堆賴桑(我喜歡這樣稱呼我的父親)收藏的建屋材料簡直是不可能的事。賴桑因為糖尿病及洗腎的緣故,身體孱弱無力,幾乎所有搬遷的重工作都落在我和母親的肩上。光是清理賴媽的廚房用品就用了一星期的時間。最困難的是拆除那棟日式木屋建築、一座像城堡的鋼鐵大門、還有賴桑工作室所有的木料、工具、移出所有的大樹等等。當拖板車來載走民宿裡的每一棵大樹時,我哭了。這是我第一次為大樹而哭,特別是其中一棵高大、樹形像一隻大傘的五葉松。它坐落在日式木屋前院裡,樹下充滿許許多多十多年來家人和朋友們相聚的美好時光和記憶。那晚我躲在棉被裡哭泣,椎心的痛是為大樹、也為自己、為即將封存在記憶裡的美好日子、也許也是為擺在前面一波又一波的未知之路戰慄而哭吧!
後來,在山腳下租了一間曾經被土石流入侵、荒涼如廢墟的木造磚屋收納民宿的家當及安頓二老能夠持續在山裡生活的暫時居所。當初朋友帶我去看這間木屋時,屋裡一股發霉臭味、滿地當年土石流留下的汙泥、棉被、毀壞的家具尚未清除。然而,愛木成痴的賴桑看到整間屋子的結構都是木頭就想租下來。當時在這個村子也很難找到可以容得下爸媽經營民宿多年累積的家當,只好租了下來。
清理這間屋子時來了很多好朋友幫忙整理,從清理地上汙泥、補牆壁漏洞、清理牆面、粉刷、清理化糞池、木工、水電等等,終於完成老屋的整理。爸媽開始白天上山到園子整理家園,傍晚回到山腳下租屋的生活模式,一切總算穩定了下來。這一路搬遷是如何挺過來的?我只能說是用眼淚和膝蓋帶來的奇蹟。
在山腳下租屋住了二年多,賴桑又開始蠢蠢欲動,想回山上生活。他覺得山腳下的租屋太熱、太多蚊蟲、水質不好、空氣不好又太吵(位於馬路邊上),就和賴媽拎著行李搬進自己園子開始簡單森活。在自己的土地上生活對於長輩來說應該才是一種最終的安定吧!賴桑在園子生活了二年多,今年(2024/3/29)他安然離世後我們將他樹葬在園子最美的地方。自此,這片土地真正成為他在這世界上的故鄉。
賴桑過世後,我和賴媽再次忙於搬遷離開山下租屋。
搬遷完那天早上和房東碰面。他們夫妻倆很高興能把房子租給我們,因為當晚他們就可以入住其中了。房東說:「妳爸爸真棒,將我們都不想住的屋子整理得這樣乾淨、美麗。」聽到這句話,我眼淚不自主地流了下來。離開租屋時,我留下洗衣機、煮飯的瓦斯爐、熱水器、賴桑三面檜木手作的拉門給他們(當時承租時是沒有大門的。這三片木門是民宿當時的木拉門竟然尺寸與租屋的前門完全相符!)。我為這段時光在這裡與爸媽的安居生活獻上無比的感謝。接下來就是用所有的心力一點一滴經營心中那個森林中的心靈接待所了。
回顧爸媽一生住過的地方,哪裡才是爸媽的家鄉?我的故鄉?我的孩子們未來會想念的故鄉?沒想到這個偏山裡的家竟然是爸媽一輩子居住最久的地方,看來這裡儼然已經成為我的家鄉。
以上內容節錄自《回家森活:一位森林療癒師關於照顧土地、心靈款待及社會關懷的生活故事》賴美伶◎著.白象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6353.pdf
連日山中豪雨不斷,難得今天陽光露臉,趕緊和賴媽將山腳下租屋清理完後準備交給房東,結束在這山腳下五年的租屋生活,正式入住自己的森林家園。回望這二十多年來爸媽在這個荒涼偏僻的山裡創造了許多很棒的居住空間和生活記憶。而我回山裡和二老一起生活快六年之間總共搬了三次住所。
第一次是將爸媽經營的霧的羅曼史民宿結束,並且搬離那塊爸媽一起用心建造及經營的美麗土地,還給地主。
在霧的羅曼史的歲月裡,父親開始他的手造屋及木工技能。他靠著自學、請教專家及細心研究將霧的羅曼史打造成一個很有日式風格的山間民宿。而賴媽,在這期間發揮了她廚藝的潛能,常常可以一個人負責好幾十人的餐食,並且讓每個人唇齒留香、讚不絕口。這段期間,爸媽結交了許多不同領域的好朋友,算是他們一輩子當中最安穩、豐盛的親密歲月。
2018年我開始了新竹及竹山二地奔波的歲月,最主要是回家處理搬遷民宿這件大事以及心中那個尚未明朗的療癒森林的實踐。對於我這個居住城市多年的女兒,搬遷這樣一個大的房舍及處裡一大堆賴桑(我喜歡這樣稱呼我的父親)收藏的建屋材料簡直是不可能的事。賴桑因為糖尿病及洗腎的緣故,身體孱弱無力,幾乎所有搬遷的重工作都落在我和母親的肩上。光是清理賴媽的廚房用品就用了一星期的時間。最困難的是拆除那棟日式木屋建築、一座像城堡的鋼鐵大門、還有賴桑工作室所有的木料、工具、移出所有的大樹等等。當拖板車來載走民宿裡的每一棵大樹時,我哭了。這是我第一次為大樹而哭,特別是其中一棵高大、樹形像一隻大傘的五葉松。它坐落在日式木屋前院裡,樹下充滿許許多多十多年來家人和朋友們相聚的美好時光和記憶。那晚我躲在棉被裡哭泣,椎心的痛是為大樹、也為自己、為即將封存在記憶裡的美好日子、也許也是為擺在前面一波又一波的未知之路戰慄而哭吧!
後來,在山腳下租了一間曾經被土石流入侵、荒涼如廢墟的木造磚屋收納民宿的家當及安頓二老能夠持續在山裡生活的暫時居所。當初朋友帶我去看這間木屋時,屋裡一股發霉臭味、滿地當年土石流留下的汙泥、棉被、毀壞的家具尚未清除。然而,愛木成痴的賴桑看到整間屋子的結構都是木頭就想租下來。當時在這個村子也很難找到可以容得下爸媽經營民宿多年累積的家當,只好租了下來。
清理這間屋子時來了很多好朋友幫忙整理,從清理地上汙泥、補牆壁漏洞、清理牆面、粉刷、清理化糞池、木工、水電等等,終於完成老屋的整理。爸媽開始白天上山到園子整理家園,傍晚回到山腳下租屋的生活模式,一切總算穩定了下來。這一路搬遷是如何挺過來的?我只能說是用眼淚和膝蓋帶來的奇蹟。
在山腳下租屋住了二年多,賴桑又開始蠢蠢欲動,想回山上生活。他覺得山腳下的租屋太熱、太多蚊蟲、水質不好、空氣不好又太吵(位於馬路邊上),就和賴媽拎著行李搬進自己園子開始簡單森活。在自己的土地上生活對於長輩來說應該才是一種最終的安定吧!賴桑在園子生活了二年多,今年(2024/3/29)他安然離世後我們將他樹葬在園子最美的地方。自此,這片土地真正成為他在這世界上的故鄉。
賴桑過世後,我和賴媽再次忙於搬遷離開山下租屋。
搬遷完那天早上和房東碰面。他們夫妻倆很高興能把房子租給我們,因為當晚他們就可以入住其中了。房東說:「妳爸爸真棒,將我們都不想住的屋子整理得這樣乾淨、美麗。」聽到這句話,我眼淚不自主地流了下來。離開租屋時,我留下洗衣機、煮飯的瓦斯爐、熱水器、賴桑三面檜木手作的拉門給他們(當時承租時是沒有大門的。這三片木門是民宿當時的木拉門竟然尺寸與租屋的前門完全相符!)。我為這段時光在這裡與爸媽的安居生活獻上無比的感謝。接下來就是用所有的心力一點一滴經營心中那個森林中的心靈接待所了。
回顧爸媽一生住過的地方,哪裡才是爸媽的家鄉?我的故鄉?我的孩子們未來會想念的故鄉?沒想到這個偏山裡的家竟然是爸媽一輩子居住最久的地方,看來這裡儼然已經成為我的家鄉。
以上內容節錄自《回家森活:一位森林療癒師關於照顧土地、心靈款待及社會關懷的生活故事》賴美伶◎著.白象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6353.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