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早晨的優先順序決定人生的成敗——從早晨開始,專注最重要的事情

這本書是為了有以下這些煩惱的人而寫的:
①【時間不足的煩惱】
.早起無法順利進行,或難以持之以恆,即使早起也難以取得成果。
.即使早起,想做的事情也無法按照計劃進行。
.有想做的事情,但工作繁忙,難以抽出屬於自己的時間。
.希望減少加班,在規定時間內達成目標並完成工作。
.工作時間長,對未來感到迷茫,看不到希望。
②【對職業生涯和未來的煩惱】
.一直努力完成眼前的工作,但未能掌握專業技能,且感覺工作並非發自內心的喜愛,不知道未來該如何發展。
.想做這個,也想做那個,即使這些事情並非過去工作或職業生涯的延伸,也忍不住涉足多個領域。
.隨著年資增加,承擔的工作也變多,感覺生活似乎只為了工作,想改變這種狀態。

早安!我是晨間業務改革顧問池田千恵。
目前,我為企業提供關於如何改革員工工作方式和改善工作流程的諮詢、培訓和講座等服務;同時,針對個人,我經營著一個名為「朝キャリ」的社群,幫助那些對升遷、轉職、副業、創業或退休後生活感到迷茫的人走出困境,並協助那些想要透過早起改變人生的人,找到他們職業發展的方向。
我已經堅持早起生活26年,並進行11年的「朝活」研究。在此期間,我發現「時間不足」和「對職業生涯與未來感到迷茫」這兩大問題,其實可以透過善用早晨的時間,甚至是僅僅利用一天開始的那1小時就可以解決。然而,許多人難以養成「早起」的習慣,無法做好早晨1小時的準備。因此,本書將探討①如何才能養成早起的習慣、②在早起後所獲得的時間中該做些什麼,並具體介紹一些方法。

在此之前,請允許我簡單說明一下為什麼我會從事向人傳達「早起」好處的活動。回顧過去,每次人生的轉捩點,早起總是扮演著關鍵的角色。我曾經充滿自卑,沒有好好正視自己,總是責怪周圍的環境,並且被過度的自我意識困擾著,但早起改變了曾經覺得「被嘲笑!」並心中充滿不合理憤怒的我。
我本來是夜型人,但從19歲開始,經歷過兩次大學入學考試失敗後,我決定挑戰早起。因為我感覺,依照以往的方式走下去,未來是沒有希望的。
我決定戒掉拖延的習慣,改為從早上開始以清醒的頭腦學習,這樣一來,不但專注力提升,心情也變得愉快,成績也提高了,最終考入了慶應義塾大學綜合政策學院。這就是早起帶給我的第一次成功體驗。
進入了理想大學後,原以為從此會一切順利,但事實並非如此。由於是勉強才考進去的,我努力學習卻還是沒拿到學分,成績也不理想,整體表現平平。相比之下,我沒有特別的興趣,但周圍的同學們既聰明又過著充實的日子,顯得光鮮亮麗。我不禁想,為什麼我不能像他們那樣呢……在這種困惑中,時間悄然流逝,我又回到焦慮和懶散的日子。
隨後迎來我的求職時期,但在這種情況下,當然無法順利找到工作。我收到三十家公司的不錄取通知,最後只有一家外食新創公司願意聘用我。然而,由於工作表現不佳,我逐漸陷入低潮,20多歲就成為公司裡的邊緣員工。
就在這時,我終於回憶起大學入學考試的成功經驗,重新振作起來,並再次挑戰早起。不僅逐漸在工作中獲得了認可,也成功轉職到外商策略顧問公司,擔任約聘員工。之後,我繼續保持早起的習慣,專心提升工作技能,並從約聘員工晉升為正式員工。此外,透過早起,我實現了考取興趣相關的資格證照,並且在公司允許下,我開始了週末創業。
這些經歷讓我於2019年出版了《「朝4時起き」で、すべてがうまく回りだす!》(MAGAZINE HOUSE出版)。隨後,這本書出版了雜誌書和文庫版本,總銷量超過12萬本,並使我成為了「朝活第一人」。2010年,我推出了專為早起者設計的手帳《朝活手帳》,這本手帳至今已經超過10年,深受大家的喜愛。
隨著書籍和手帳的普及,越來越多人了解並開始參與「朝活」,這讓我非常感激,但同時也感覺「早上4點起床」這個詞語似乎已經開始被誤解和曲解。
幾點起床才算早起,這並不重要。
不應該為了實現「早上4點起床」,而犧牲必要的睡眠時間。
在早上能夠集中精神的時間裡,處理對自己來說真正重要的事情才是關鍵,因此不必執著於起床的時間。
那麼,在集中精力的時間裡應該開始做什麼真正重要的事情呢?那就是創造並實踐本書標題所提到的「早晨1小時」的「早晨習慣」。具體來說,就是在前30分鐘分配當日任務,在後30分鐘進行朝著未來理想的實踐。
本書是我自《「朝4時起き」で、すべてがうまく回りだす!》出版以來,11年間推廣「朝活」的經驗總結,並且介紹了在朝活中最重要的「優先順序設定」,可以說是「朝活的決定版」。如果你將本書中介紹的任務管理應用到你的「早晨習慣」中,前述的那些困擾將會得到解決。
本書由三個部分和額外內容構成。
在第一部分中,我們將揭示為何雖然想早起卻做不到的原因,並探討如何才能成功早起。
第二部分將具體解釋,如何在1小時中的前30分鐘進行當日任務的安排。
第三部分將解釋,如何在1小時中的後30分鐘進行朝著未來理想的實踐,也就是「播種」的具體步驟。
作為額外內容,在本書的最後將介紹一份「朝活的START UP」使用手冊,用來幫助制定「早晨1小時」。如果對於是否能夠成功早起仍舊感到不安的話,透過這本手冊,你將能夠將生活時間提前1小時,實現「早晨1小時」。

「早晨習慣」是什麼?

「早晨習慣」是指每天早上固定的行為習慣。一般來說,「習慣」是指熟悉的模式,通常被認為不應該改變。然而在本書中,我提議根據自己想成為的未來,適當地對「早晨習慣」進行戰略性調整。
正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句諺語所說,正是日常微小行為的積累,塑造出一個人的形象。如果想要獲得與以往不同的結果,那麼每天只需踏出一小步,就能讓你更接近理想。

早起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創造人生中最為重要、也對自己未來發展最為必要的「播種」時間。
當習慣改變時,人生也會隨之改變。實際上,每當我遇到人生的轉捩點,心中出現「我想要這樣!」的想法或目標時,我便會運用早晨的時間來建立早晨習慣,最終實現我所期望的生活。

.在考生時期,我的目標當然就是「成功錄取大學」。我驚覺到「依照以往的方式,未來是沒有希望的!」,於是將學習方式從熬夜死讀書、盲目報名名師課程等「不斷增加」的學習方式,轉變為有重點地「精選並聚焦」的學習方式。我將這種專注於一點的模式納入我的「早晨習慣」,最終順利通過了考試。

.剛進入外食企業時,我曾因無法參與會議而感到懊悔,也曾在公司最需要人手的那天被告知「你可以休息」,這種被宣告為無用之人的無奈與失落,讓我深刻體會到「原來我工作真的做得不好」。然而,這些經歷成為我的動力,當時我心中渴望的目標就是「在公司獲得升遷與高度評價」。於是,我將回顧工作、擬訂行動計劃、徹底觀察那些能力出眾的人,以及閱讀提升商業技能的相關書籍,納入我的早晨習慣。結果,我慢慢地得到了公司的認可。

.在轉職到外商策略顧問公司時,我從時薪一千多日圓的約聘人員開始做起。當時我的目標是「成為正式員工」。我被分配到專門負責資料製作的部門,這份工作要求在有限的時間內與顧問進行有效溝通,並在協商的同時確保能夠準確無誤地製作出所需的資料。因此,我透過「早晨習慣」檢視溝通時機、談判技巧,以及如何有規劃地製作資料的方法,並創造了改善的機會。最終,在一年內,我成功轉為正式員工。

.當公司職員的生活步入正軌時,我決定「想要精通飲食這個興趣!」,並將與飲食相關的證照學習作為「早晨習慣」,成功取得了多項證照資格。在公司的許可下,我開始在週末擔任麵包教室的講師,並實現了工作與興趣的雙重平衡。

.在離開公司獨立後,我決定「想將早起的好處傳達給更多人!」,並將寫作和發佈作為我的「早晨習慣」。因此,我成功地推出了專門用於早晨的手帳《朝活手帳》,並持續了10年。此外,我成為「早晨1小時」的業務改革顧問,並創立了朝活社群「朝キャリ」。

如果在每個階段中給自己「想達成的目標!」設定適當的優先順序,並將其納入早晨習慣,那麼你想做的事都可以實現。只要完成一早決定好的任務,就能遵守與自己的承諾,並將時間投入到重要的事情中,從而獲得充實感和自我肯定感。

隨著遠端工作與與彈性工時的快速發展與普及,我們發現,到目前為止我們之所以能夠實現目標,是因為依靠著「到公司後在某個時間之前做什麼」、「不質疑既定規則並照常遵守」等「強制力」。然而,當未來不再強制要到公司才能上班,或者不再有強制性的工作時,我們需要靠自己的思維來規劃未來,並根據自己「想達成的目標!」,建立起能夠嚴格要求自己的系統。
也就是說,將每天的「早晨習慣」調整到理想狀態,是在這個不確定的時代裡最能確實改變自己的方法。現在正是將邁向理想狀態的步驟習慣化為「早晨習慣」的最佳時機。

透過「早晨1小時」立即實現退休後的夢想

前些日子,當我在接受有關職涯的諮詢時,一位才30歲出頭的年輕人說出的話令我大為震驚。
「我的退休夢想是開一家小型選品店。」
或許這句話帶有些許羞澀或謙遜的成分,但即便如此,現在就談「退休後」還為時過早。

我對「退休後的夢想」感到違和感,是因為其中隱藏了以下這些心態。
.認為夢想只能等到退休後才能實現的放棄心態。
.明明是現在就想實現的夢想,卻選擇推遲、不願立即開始的拖延。
.因抱持者「等到差不多退休年紀時,自然會有辦法解決」的想法而停止思考。
.認為現在的自己根本無法實現任何事情的自我否定。

只要還抱持著「再等一下,等自己準備好一點再開始吧」的想法,那個「準備好」的時刻就永遠不會到來。為何不藉此機會戒掉以現在「不行」為前提來過日子的習慣呢?
正如前面所說的,我曾經也是那種會跟別人比較而感到沮喪的人,所以我非常理解這種心情。但大多數的人往往會忽視當下自己所擁有的珍貴資源,只看到自己所沒有的東西,並為了得到自己缺少的東西而浪費寶貴的時間,這是很可惜的事。
即使後悔自己不夠好,也無法改變現狀。
總會有可以向前邁進的辦法。而需要做的就只是,透過「早晨1小時」向前邁出那一步而已。
至此,我要介紹一句一直鼓勵著我的話語。這是美國企業家Ben Horowitz在《HARD THINGS》(日經BP)中寫的話。
「欣賞自己獨特的性格,珍愛自己的成長背景,相信自己的直覺。成功的關鍵就在這裡。」

也就是說,人們只能列舉自己擁有的「某些東西」,並且只能用自己擁有的「某些東西」來奮鬥。
那麼為什麼不嘗試在自己身上找看看「可以取勝」的地方呢?
未來不一定是過去的延續。實際上,正如我在「朝活」中所實現的那樣,無論過去多麼絕望,都有可能發生大逆轉。我們完全可以獲得自己現在無法想像的美好未來。但是,這絕對不會在你「退休後想做這些事,但現在要忍耐」的心態下實現。
立刻實現夢想的武器=只需要「早晨1小時」就能完成的早晨習慣。如果可以在「早晨1小時」的習慣中專注於「當下應該做的事」,並設定優先順序,確實完成所決定的事項,那麼你將能從充實感中獲得前進的力量,而不是在不安中踱步。
即使在某一天「早晨1小時」的任務管理失敗了,但從一年來看,那也僅僅只是365天中的一天而已。為了能每天做出小挑戰與反覆改進,重要的是每天設定優先順序與專心處理任務,並養成檢視自己完成度與反思任務安排是否得當的習慣。當你學會在「早晨1小時」中從重要的事情開始著手時,你的人生將會產生戲劇性地變化。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