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能源篇

2021

10月16日 挪威微電網的啟示 

挪威面積約為我國的四倍,人口僅為530萬人。盛產石油及水力,該國石油及天然氣佔出口總額之45%,國內不燒石油,販賣石油成立約4,000億美元的養老基金,在全球發展,該國人均為世界前三名!川流式水電佔了全國電力的96%,該國訂下了2030年時全國交通碳排減半的目標,因此,讓電動車儘量便宜!就全力加強誘因,如:提高傳統汽車稅賦,開徵加值稅、碳稅及報廢費、電動車停車費全免、高速公路收費減半或全免、主要道路至少每50公里就要有2座以上的充電站。電來源就是水電及再生能源,挪威就是由無數小電網形成的大電網!

最近施工10年,斥資157億元的「台澎海底電纜」,終於完工了!澎湖這個10萬人口,年用電量約4億度的獨立電網,將與本島互相融通,電力互相支援。澎湖本身因風力奇佳,10年前那時想多多開發陸上及離岸風力,傳至本國增強電力輸送!想不到「儲能」技術的發展,使得澎湖變成了一個微電網的絕佳區域。政府應該要學習挪威區域內,澎湖僅能用電動車來交通運輸!並儲存風力基金,增加居民福祉。請行政院加強微電網區域及儲能的相關法令,以做為未來我國小電力網的領航途徑!因電業法內已有再生能源電力網(含創電、送電、售電)的規劃!

10月29日 氫能的發展 

上次在我曾在臉書「動態」中:說明了氫電的發展,想不到二小時後,澳洲即發表希望他們製造的氫能可以替代燃煤售給台灣,真是不謀而合!不用再生能源而用工業製成的氫能是否可被「碳中和」納入減稅減費的項目,現在尚不得而知,但從澳洲及沙地阿拉伯不管他們豐富的化石燃料,也要先製造太陽光電及風電來製氫,可見未來的發展。我國再生能源可直接發電,省掉轉化的成本;工研院已與帆宣公司及亞洲氫能動力公司要利用半導體製程,產生的氫能製電,後續是否可納入碳中和中減稅減費的項目,現在還未可知,但我國可增加一項新電能項目,倒是可喜。我國昔廢置的核一、核二、核三、核四實際整理後,還有不少空地,除設立氫能電廠外,尚可設置高壓槽,儲存氫能,不會外洩又易運送,且輸電幹線都早已設置,故台電最宜即早興建(南韓早已運轉一年無礙)。

據估計至2030年,全球累計氫電投資:可達5,000億美元。除很多國家有自己的氫計劃外,大型油商亦想用天然氣製氫,來製造氫卡車,以更快的加氫、更大的載貨空間、及更遠的載程,來打敗電動卡車。經濟部應加速製訂利用氫能的相關法律,以供公私機構遵循,不要又走在後面而一事無成!

2022

01月09日 印尼限制燃煤出口的影響
 
印尼為全球最大的煤炭出口國,每年約輸出4億噸煤炭。該國並不存在煤不夠用的問題,而是因價格扭曲,使煤大量出口;煤價在該國「國內電場義務」之法規下,每噸原不得超過70美元,現在輸出可達160美元以上,故煤商都不願按規定:每年繳交1/4產量給印尼國營電力公司供電,印尼政府憂慮煤炭供給短缺,將導致停電潮,故宣布自本年1月1日起,禁止煤炭出口,目前在輸出港約有100艘運船卡港,總量590萬噸煤窒量。其中以中、日、南韓約佔73%,除中國已下令國內煤炭廠增產因應外,日、韓皆設法向俄羅斯、澳洲、蒙古增購。

那我國呢?台灣2020年,燃煤發電量約佔36%,每年用煤約3,000萬公噸,主要來源為印尼49%、澳洲46%、其餘為俄羅斯4%及哥倫比亞1%,約有70%為長約,其餘為現貨採購。我國原訂再生能源2025年要達15%的目標幾乎不能達成;天然氣發電方面,三接須延擱3.5年,協和四接及台中接收港擴大案環評尚未通過,LNG天然氣電廠台中擴建230萬瓩及民間60萬瓩,皆正趕辦中,最快都要六、七年才能供電,台灣暫時還需燃煤供電,將不得不在碳排及提高電價下,奮勇前進!政府加油!


以上內容節錄自《完美風暴下能源經濟的沉思》何定福◎著.雪儂盒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9862627.pdf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