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第51講.節錄】

51-1
經常整理情緒,能讓身心保持平衡

之前我們在《健康之道》裡講到情緒跟疾病的關係。許多長期情緒壓抑的人,如果情緒瞬間爆發,通常會出現幾個疾病,一個是皮膚病,例如風疹、濕疹、牛皮癬、搔癢。因此,要是突然出現大片疹子或劇烈的皮膚過敏,先排除吃到不新鮮的海鮮食物所引起的狀況,這時是皮膚正在排除內在的情緒,那是一種情緒爆發,整個皮膚可能會紅、腫、癢。

另一種情緒爆發是消化性潰瘍,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這是情緒的內爆,就像核子試爆一樣,可以到天上,也可以在地底下,情緒更壓抑的人會往內擠壓,擠壓到胃和十二指腸的表層,然後胃和十二指腸就會像火山口一樣,整個爆發出來。

我一直講,每個人一個月至少要整理一下頭腦裡面的思想,包括正面的信念和負面的信念,用自由意志去做抉擇,把很多思想歸類,而且每個人一週至少要做一次情緒的調整,不管是向外宣洩,還是向內靜心,要時時回來觀照情緒的起源。像我們有位同學在家裡情緒很壓抑,也許回到家,很多情緒的表達不順暢。我想他應該多出門,才能在情緒上跟更多人交流。

像有些人某段時間常常容易發脾氣,看誰都不順眼,四周聲音稍微大一點就不耐煩,想跟人家起衝突,這表示情緒已經累積到頂點,滿到喉嚨了。此時就要處理,看要用什麼方式,比如說練瑜伽、跑步、唱卡拉OK、跟朋友談一談、跟我們志工或輔導老師說說話。經常整理情緒,對自己的身心都有很好的平衡作用。

給自己一些放鬆的時間是個好主意,放鬆是最偉大的鬥士

(《健康之道》第三八五頁)第十一章,從最底處向上重新來過。求生的意志。重新來過——改變一個人的信念,是個大膽的努力。這一章對很多人都非常適用,我們學賽斯心法時,很大一部分是調整自己的信念和心態。

我發現有些同學上課時都學得很好,但上課是用這一邊的腦袋在學,回到家卻是用另一邊的腦袋在活,遇到問題時,他們會說:「許醫師講的這一套是心靈的,可是我們回到家庭,現實還是得用現實的方式來解決。」這樣早晚會精神分裂。同學之所以會來到這裡學習,就是現實生活不夠開心、不夠健康,所以我想請大家試著轉變看看,把學到的東西用在現實生活當中以及與人的互動。

像有個香港同學的先生,把在這邊學到的賽斯心法用在做生意上面,結果發現生意順利多了,本來一間應該要收起來的公司,業績慢慢越來越好,整個家也改善了,這個東西用在現實生活當中很棒。過去大家以為心靈的東西來到心靈的場合才有用,其實不一定,回到現實的場合,有時候更有用。我常常講,我一邊上課,就是大家一邊改變信念、改變心態的時候。

改變一個人的信念,是個大膽的努力。十分可能,在改變信念的道路上,你會變得沮喪或幻滅。許多同學很沮喪,明明知道應該把賽斯心法用得很好,為什麼又要去用現實的方法?有時候會幻滅,賽斯也知道,所以他告訴大家要怎麼辦。在這種時候,給你自己一些放鬆的時間是個好主意。將你的注意力完全轉到別的什麼事。

我們有個同學把注意力轉到看周星馳的電影,聽說《功夫》這部片他看了五遍,或是看偵探片、幽默的吸血鬼電影也可以。當一個人太過努力,會白努力。記得有時候要轉移注意力到其他地方,給自己一些放鬆的時間。

而心裡說:「目前去他的。」賽斯說管他的,暫時放下吧!給自己一段時間、一些空間,暫時不要再去加重事情的嚴重性,目前暫且放下,不是逃避。有時候在人生當中,有一種叫自動駕駛,就是把意識拿開,而順應內在的動力,人內在神性的自己能幫我們解決問題。

整個概念涉及一個過程,在其中,你同時既試又不試,在其中,你不努力去達成結果,反而溫和地開始容許自己去跟隨主觀感受的輪廓。比如說,像我們之前有個肺癌的同學,一直很努力要好起來,很努力學習這一切,結果努力到後來很累、很辛苦,這時候賽斯要大家既努力又不努力。就像我們吃冰淇淋,有點冰又不是很冰,吃餅乾有點酥又不是很酥,吃東西有點飽又不是非常飽。

它在一種狀態裡面,不要用力過度,因為空能夠讓東西進來,賽斯講,放鬆是最偉大的鬥士,不要把自己繃得太緊。一個人感覺很辛苦、很累,就是把自己逼得太緊的時候。像現場這位同學之前就是把自己逼得好緊,任何事都要做到盡善盡美,以得到別人的稱讚,為了盡一切力量幫助婆婆,而讓自己瀕臨崩潰。她現在坐在這邊上課,看起來兩眼張開,其實是在放鬆,因為過去真的太辛苦了,鬆弛一下自己。有時候瑜伽也好,現代舞也好,去爬山、游泳,都有助於放鬆。

小時候的格言無形中成為核心信念,需要適時調整

不努力去達成結果,反而溫和地開始容許自己去跟隨主觀感受的輪廓,去發現幼時那些心靈和生物上有效的信念,並帶給那些有效的信念至今你這一生所獲得的最佳智慧。什麼叫做有效的信念?我記得我們國小、國中最喜歡的是格言,例如「滾石不生苔」、「失敗為成功之母」、「滴水穿石,聚沙成塔」、「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這些格言都是在幫我們建立核心信念,請把小時候的日記翻出來,找出書桌上的格言,用今天學到的賽斯心法檢驗,如果一個人從小就信奉「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那麼現在苦得要命,要怪誰?有沒有成為人上人我不知道,可是我知道他一定很苦。信念創造實相,那些貼在書桌上的格言就是以前的信念。

像台中團療有個乳癌的同學,根本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得了乳癌,於是把小時候的格言找出來,才終於知道原因。她小時候信奉的格言是:做任何事一定要全力以赴,完美無缺,結果工作做得很好、把家人照顧得無微不至,但心情卻死掉了。因為對她而言,孩子是事情,家庭生活是事情,她用做事情的心態去當媽媽,可是當媽媽不只有事情,也伴隨許多心情。

她全力以赴,每天要做好每件事,把自己繃到了極點,這麼累的人生怎麼過下去?難怪會得乳癌。那時候我看著她說:「妳大概也常常上健身房,我看妳好像很強壯的樣子。」她說:「對,我吃得很好、吃得很對,還去健身。明明把身體練得很好,真不明白為什麼會生病?」

後來她找出小時候的信念:每件事要做得很完美,不能輸給別人。就是這個信念讓她辛苦這麼久!我不是要大家當懶惰蟲,而是使用神奇之道,輕鬆不費力,事半功倍。我常講,學了賽斯心法,事半功倍不只是兩倍,可以是四倍、八倍、十六倍。一旦信念建立起來,付諸行動,心態搭配冥想,跟隨衝動,就會事半功好幾倍。

我記得小時候有個很強大的信念和格言,叫「事在人為」,所以我從來沒有感受到什麼叫做形勢比人強,這個信念正好搭配了後來長大所學的賽斯心法。但是很多人小時候的格言,說不定就是讓自己今天既辛苦又不快樂的原因,去找出小時候的格言,這些就是內在無形當中的核心信念,把好的保留下來,不好的則用今天學到的賽斯心法去調整。

一個遊戲性的轉移會釋放沮喪的情緒

所以,當你變得沮喪時,一個遊戲性的轉移該給你令你神清氣爽的釋放。人不要太嚴肅,有時候沮喪時,搞笑一下。像我今天下午過得很精彩,有個個案在我的診間霸占診療椅,怎麼樣都不肯離開,為什麼?因為他在三、四個月前,把他的心情和症狀寫在一張紙給我,那是從筆記本撕下的一張紙,我看完後,過一、兩天就隨手丟掉。

從此之後,他每個禮拜都來跟我要那張紙。我告訴他:「沒有了,我丟掉了。」他一直說:「許醫師,你還給我嘛!為什麼不還給我?還給我,我才要走。」講了一百遍,就是不走。後來叫警衛上來,他說:「不要碰我,誰敢碰我?」他還是不走,結果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先把他移到旁邊另一張簾子後面,讓其餘的個案進來繼續看診。

後來有個個案國中一年級,媽媽帶這個孩子來坐在那邊,他說:「你叫我老爺,我才會給你看病。」我馬上叫他:「大爺,這樣可以嗎?」他說可以。這個孩子可能有點智能和人際障礙的問題,從國一開始在學校不配合,老是說要殺同學。學校就請媽媽帶來,希望我們開個診斷書,讓他每天下午不必去上課,因為他中午會去煩老師,讓老師沒辦法睡午覺。學校和老師顯然想撇清關係,可是我覺得這種特殊孩子才應該留在學校,放在特殊班,接受有愛心的老師個別輔導。

他坐在那邊說:「我要殺死你。」我說:「大爺,放過我,求你不要殺我,不要潑我硫酸。」後來他好愛我,他說:「既然你求我饒了你,我不殺你了。」我說:「謝謝大爺的大恩大德。」這個孩子出去的時候,還頻頻回頭跟我打招呼,因為只有我求他不要殺我,其他人都不求他,老師說:「你說什麼?再講一遍。」媽媽說:「你怎麼可以說要殺人?沒禮貌。」只有我說:「你好棒,英雄放過我吧!」他好高興,出去時還說:「我看我不會殺你了,我去殺其他人好了。」我就說:「謝謝,我好感動。大爺,下次再來看我好不好?」

本來我今天下午很鬱卒,因為前面的個案霸占診療椅不走,幸虧那個小朋友進來救了我,我好感謝他讓我有搞笑的機會,結果我整個下午的鳥氣和沮喪就煙消雲散了,情緒突然都釋放掉。這就是一種人生態度,有時候我們真的要搞笑一下。

我常講,當爸媽的人,如果小孩子不聽話,就叫他一聲大爺:「你饒了可憐的爸爸、媽媽吧!」小孩子會很快樂的說:「既然你都求饒了,那我放過你們。」賽斯說,一個搞笑的遊戲性轉移,會讓我們神清氣爽的釋放掉很多沮喪的感覺。女同學回到家,趕快對老公說:「老爺,我回來了。」他一定很高興。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