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節錄)
第七章 我有好多事要告訴你──萬事通型自戀者

  幾年前,我為了孩子而出席一場頒獎晚宴,跟其他父母同坐一桌。我跟其中一些家長很熟,也遇到一對剛認識的夫妻切特和莫妮卡,他們的女兒跟我的兒子就讀同一個年級。切特任職於一家商業銀行,莫妮卡在一家大公司的人力資源部當主管。莫妮卡的長指甲上塗了指甲油,中分的頭髮在臉頰處整齊地捲曲,讓我聯想到一九七○年代的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Streisand)。她習慣性地用長指甲將往前滑到臉上的頭髮往後撥。
莫妮卡大概從頒獎典禮開始前就不停地說話。她看起來並不焦慮,而且她是人力資源專家,我認為她跟不熟的人說話時應該挺自在的。然而,她的工作是去了解員工,處理他們在工作上遇到的難題,但看起來似乎對於提問的環節不太熟悉。事實上,莫妮卡對同桌的家長一點興趣也沒有,只是從頭到尾說個不停,完全沒有停下來喘一口氣。
她在我就座不久後對我說:「我很喜歡那件襯衫!我先生有一件很相像的,就在他的衣櫥裡。現在我看了看,我想它可能真的就是同一件。他是在我們去巴哈馬的時候買的。那趟旅行真的棒極了!」之後,莫妮卡說了一大堆在巴哈馬首都拿騷(Nassau)買翡翠的事,不時提到她付了多麼高的價錢,還講到她喝了多少杯鳳梨可樂達(piña coladas)的感想,讓人聽得一頭霧水。她對於自己說的故事笑得很大聲,儘管故事不算特別有趣。
要是我們當中有人試圖改變話題的話,莫妮卡很快就能把話題再繞回到她身上。她笑著說:「你的小女兒上埃斯特斯山小學?我們有個好朋友剛在那個地區買了房子。事實上,是我幫他們找到房子,因為我一直都很注意城裡的房地產市場。我已經幫好幾個朋友找到房子,我想你們可以說我是某種房地產的媒人。」我給了同桌另一位家長一個心照不宣的表情,他是在我們這個區域耕耘多年,備受敬重的一位房地產經紀人。
果然,除了房地產之外,莫妮卡也懂得其他許多事,非常大方地跟當晚困在同一桌的所有人分享。莫妮卡根據觀看《廣告狂人》(Mad Men)電視劇的經驗,看起來似乎比其他人都懂廣告,包括一位長期在紐約一家大型廣告公司從事電視廣告工作的男性都比不上她。她對於我們學區的了解程度,更甚於坐在我右邊的那位學校董事會的董事。莫妮卡的知識範圍真是令人畏懼。
你可能在聚會上或是工作的地方,遇過像莫妮卡那樣的人。也許你社交圈的某個人,甚至你的家人中,就有這種萬事通型自戀者,永遠都在展現他高人一等的理解力,永遠都準備好要分享他的智慧,給你多餘的建議。
有時候,這種人只是煩人、自吹自擂而已,但如果他們完全主導某個社交活動,像我參加的那場宴會那樣,就令人不快了。
萬事通型自戀者雖然不像本書介紹的其他自戀者那麼極端,仍然可能成為你世界裡的一股破壞力。你可能把他們看成社交場合的討厭鬼,只專注於自己的事,不顧及他人,但事實上,他們對我們的剝削,可能跟其他極端自戀者沒什麼兩樣。莫妮卡需要有觀眾見證她知識淵博、洞察力過人,要我們把她看成贏家。同時,由於她對世界的了解遠比其他人厲害得多,相較之下,她讓我們變成了輸家,也就是知識大不如她的人。換言之,如同所有極端自戀者,萬事通型自戀者以我們為代價,去支撐他們膨脹的自我感覺。
這些人在孩童時期通常學業表現優異,可能看起來智力早熟,受到家人的讚許。這種具有天賦的孩子,比同學知道得更多、成績更好,能讓孩子本身避免羞恥感,有時就連父母也能因此避免羞恥感,甚至父母會感到一種自戀的驕傲。早熟讓孩子能夠「駁倒」(disprove)對於受傷害、感覺渺小和自卑的恐懼。第六章中提到的妮可的夢境:聰明科學家的實驗袍下隱藏著髒尿布,就描繪出這種早熟以及背後隱藏的東西。
你一定記得學生時代遇到的萬事通型自戀者,他就是那個老是在舉手,每當他開始說話,其他學生都會嘆氣或翻白眼的學生。
喔,不! 他又來了。
這些人長大後,在職場上會成為難以共事的同事。就像莫妮卡一樣,他們傾向要主導對話,拒絕其他同事的想法,並在做決策時,擺出「不聽我的就滾蛋」的態度。由於他們通常在說話之前會先想好要說什麼,可能聽不進別人有用的意見。他們被視為唐突、挑釁,或甚至蔑視他人,很快就否決其他人的觀點,跟同事漸行漸遠。萬事通型自戀者不是好的團隊成員,總是想要當老大。
並非所有萬事通型自戀者都像莫妮卡那麼愛現,很多人會用比較細膩的方式,不經意地在對話中展現過人的豐富知識。而且,「萬事通」不代表隨時都掌握所有事實,他可能幸運地有管道能接觸到掌權者或重要人士,並因為這種熟悉的關係而讓他這個知情者顯得特別,使得他的意見比你的更有分量。他也可能是因為更了解其他國家,而比你更世故、更有經驗。他也可能在書籍、音樂、電影或電視節目等方面有更深入的知識,彷彿他跟得上時代,而你卻不是。
這種萬事通型自戀者可能運用名人來墊高自己的身價,在談話過程中一再提到一些你沒有個人交情的卓越人士或具影響力的人。他可能不經意地提及你沒去過的一些充滿異國風情的地方,或是一些他參加過的派對(很顯然你沒受邀)。他可能談到自己去過最新潮的餐廳或俱樂部,強力推薦你一定要去看看。最終,萬事通型自戀者往往都是勢利鬼,無論是用露骨或含蓄的方式,都想把自己抬到高人一等的位置,證明他有特殊管道接觸到的人物、地點或潮流,讓他比他的聽眾更優越。
拚命想展現自己高人一等的那些人,通常在另一個層面對自己有截然不同的看法,而且想要隱藏那樣的感覺。Pretentious(炫耀的)這個字,傳遞了隱藏其中的意思:它意味著這個人用某種方式,想假裝他擁有的比實際上更多。萬事通型自戀者常常在跟核心羞恥感(即無意識的缺陷感、自卑感或醜陋感)對抗。像莫妮卡那樣的人,不停地執行他們的防衛性身分,來完全隱藏羞恥感,讓自己和他人都看不到,但如果你認識他們夠深的話,經常可以發現潛藏在他們身上的不安全感和自我懷疑。(……)

與眾不同的想法
與史蒂夫.賈伯斯密切共事的人,對於他將自己的願景強加於他人的神奇能力,有一種特別的說法。他在蘋果公司的同事引用了《星際爭霸戰》(Star Trek)影集早期一集的內容,稱它為「現實扭曲力場」(reality distortion field)。麥金塔電腦開發小組成員之一安迪.赫茲菲爾德(Andy Hertzfeld),形容它是「很吸引人的修辭風格、不屈不撓的意志、為求眼前的目的而去扭曲事實的熱忱,所融合出的一種令人困惑的混合物」。根據傳記作者華特.艾薩克森的說法,賈伯斯「在堅稱某件事,可能是在說世界歷史或敘述某人在會議上表達的意見時,甚至不會考慮事實的真相為何。他的話語故意蔑視事實,這不僅是對其他人,也包括對他自己」。
史蒂夫.賈伯斯發現,要承認他的員工或許也有創意點子這件事很困難;他經常盜用他們的建議,然後把功勞算在自己頭上。麥金塔開發小組的另一位成員巴德.崔波(Bud Tribble)曾提到賈伯斯「如果你告訴他一個新點子,他通常會告訴你,他覺得那個點子很無聊。然而,如果他真的喜歡那個點子,一個星期後他會找你,把你提出的點子再提給你,彷彿那是他想出來的」。賈伯斯身為最高級的萬事通型自戀者,相信自己比在場的任何一個人都懂得更多。他自認腦袋的聰明程度不輸愛因斯坦,同時他也跟甘地或是他在印度遇見的大師一樣,是靈性開悟的人。
史蒂夫.賈伯斯「以二元法對事物分門別類。人要不是『有知識』,就是『傻瓜』」。萬一你掉到分類中的後者,他就完全不把你當一回事,會嘲笑你,罵你笨,或者故意在同事面前讓你難堪。賈伯斯「幾乎是存心處世不圓滑」,而且跟那些被他視為不如自己的人「在一起時,就忍不住炫耀他那冷酷、令人畏縮的聰明才智」。在這裡,我們看到了自戀固有的比較輸贏動力,強加在科技創新者的世界裡。賈伯斯自認是第一名的贏家,經常讓身邊的人感覺自己像是輸家。
蘋果公司前員工喬安娜.霍夫曼(Joanna Ho_man)準確地捕捉到這一股動力。她說:「他有一種不可思議的能力,清楚你的弱點所在,知道什麼會讓你自覺渺小,讓你卑躬屈膝。那是具魅力者常見的一種特性,他們知道如何去操縱人,也知道撞擊你的話,就會讓你覺得變脆弱,並且渴望得到他的認同,然後他可以拉抬你,讚美你,把你收歸己有。」許多熟悉史蒂夫.賈伯斯的同事都同意,他有一種想控制他人與周圍活動的需求,那是他的人格中最顯著的一個特徵。有時,他將別人美化,誘使對方照著他的吩咐行事;或者,更常見的情況是他霸凌他們,讓他們屈服。
就跟其他的極端自戀者一樣,史蒂夫.賈伯斯認為,一般規範不適用於他。在他進小學後沒多久,就可以清楚看出他「不打算接受權威」。他嘲弄規定,反抗老師,但他的父母不曾因為他違法而處罰或訓誡他。成年後,他開著沒車牌的汽車上路,把車子停在殘障人士專用車位。有一次,他因開車時速超過一百英里(約一百六十公里)而吃罰單,警察警告他,下次再超速被逮的話,就要送他進大牢,但當警察一離開,他馬上將時速加快到一百英里。賈伯斯也對管理社會互動的普通規範嗤之以鼻:他不去參加原定要出席的會議,不請自來地跑去朋友家,預期他們會請他吃晚餐,他還會在半夜打電話給同事,討論一個緊迫的想法。
華特.艾薩克森形容,史蒂夫.賈伯斯的「缺乏同理心」遠近馳名。他跟一位名叫蒂娜.蕾榭(Tina Redse)的女性交往並同居五年,她告訴艾薩克森,「愛上一個如此自私自利的人是非常痛苦的,而深情關懷一個看似沒能力關懷他人的人,更是如身處地獄般痛苦,她不希望別人有相同的遭遇。」多年後,她偶然在一本精神疾病手冊上看到自戀型人格違常的描述,覺得用它來形容賈伯斯最恰當不過了。「我想,問題在於同理心,欠缺同理的能力。」
跟史蒂夫.賈伯斯共事多年的戴爾.尤康(Del Yocam)認為他缺乏同理心,而且他想要完全掌控自己所做的一切的欲望,直接源自於他一出生就被棄養的事實。」賈伯斯的生母喬安.史齊波(Joanne Schieble)就讀研究所時,儘管她已經懷孕,父母仍反對她嫁給來自敘利亞的穆斯林助教阿布杜拉法塔.詹達利(Abdulfattah Jandali)。
喬安.史齊波在極度的高壓下,將孩子出養(雖然後來她還是跟詹達利結了婚)。賈伯斯第一個認真交往的女朋友克莉絲安.布安娜(Chrisann Brennan)說,被送養這件事,讓賈伯斯的「內心充滿破碎的玻璃」。
安迪.赫茲菲爾德的看法也相同:「史蒂夫為什麼有時無法控制自己,本能地表現冷酷,傷害了某些人,最主要的問題……追溯到他一出生就被遺棄。史蒂夫一生真正的根本問題,就是遺棄這個主題。」(……)

如何應付萬事通型自戀者
像莫妮卡那樣的自私鬼,很輕易就可以辨識出來,通常也容易閃避(除非他是你的家人);要是你無法逃離他們,可能會發現自己變得愈來愈不友善或是充滿敵意。你可能想「駁倒他們」,例如我出席那場冗長的宴會時,最後發現自己大多時候都不同意莫妮卡所說的話,因為她一直認定她比我們其他人都懂得更多。萬事通型自戀者受到比較輸贏的動力驅使,強迫我們去扮演比較差勁的角色,所以我們理所當然地想要扭轉局勢。那個晚上,我開了幾個挖苦莫妮卡的玩笑(讓其他家長笑一笑,開心一些),但是事後我覺得不太好。
與其去較勁誰高誰低,不如牢記著:驅動萬事通型自戀者的是羞恥感,即便你看不出來。了解到這一點,你甚至可能開始對這些必須不斷建立及保護自我優越感的人,產生一些憐憫之心。就像那位強調「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女士,她不停地主張懂得比你們更多,反而洩露了她為人的價值中潛藏著令人懷疑之處。
面對職場上的萬事通型自戀者時,挑戰更大,因為你別無選擇,必須得跟他打交道。最好的做法是忽略他提供的「有益」建議,或者對他禮貌道聲謝謝,然後繼續走你的路。若是你當面挑戰他的話,可能導致爭奪誰比較厲害的戰火升高。也許你可以嘗試解除萬事通型自戀者的武裝,像是示範謙卑、表達更靈活的觀點等,邀他從高人一等的所在地「走下來」。對他的觀點保持開放態度,但不見得要認同他。如果你沒有被他的優越感或高傲態度激怒的話,以幽默感來面對他也行,也許你會發現萬事通型自戀者有一點可笑,但終究是無害的。
身為神職人員、治療師或大師的萬事通型自戀者,比較危險一點,挑戰性也更大,因為我們事先就傾向相信他們。應付這種自戀者時要保持清醒,也就是說,一直要獨立思考。當然,「相信別人知道答案」是一件迷人的事。要找出人生的方向,對所有人而言都是一項挑戰。忍受情感困惑和靈性懷疑,可能是一種痛苦的經驗;因此,你可能急於把自己交付給一位治療師或大師,由他為你照亮前方的路。你不見得會自我承認,但也許你渴望把自己人生的權力,交給一位看起來知道答案的人。
保持懷疑。當你注意到有些人的行為不符合靈性或心理指引者的角色時,不要將它們合理化。別讓你聽從權威的傾向,模糊了你的判斷力。再提醒一次,應付這類萬事通型自戀者時,意味著向內看,充分了解你自己。我們當中有許多人渴望被拯救,相信某個人有真知灼見,可以告訴我們答案;但最終,我們仍得獨立思考。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