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迷失在「行銷樹海」的旅人

・完全不知道該從哪裡起步才好
・即使做了市場調查,也沒辦法有效活用
・即使做了促銷,銷量也沒有任何成長
・不管學了多少行銷,也不知道該怎麼實際應用在工作上⋯⋯

三十年來,我從事過許多企業的行銷、品牌經理,以上這些都是在行銷前線經常聽到的聲音。年輕的我也曾抱持過這樣的想法。明明是以我學到的行銷方法論和手法為基礎來販售新品牌,銷售量卻停滯不前。當時,我所感受到的焦躁和不安,讓我像是在黑暗中徬徨打轉,看不見通往終點的道路。
在那之後,透過在錯誤中摸索的經驗,加上向前輩請教建議,我學會了「以顧客為起點的行銷(顧客起點行銷)」,這也讓我得以將行銷的職涯延續至今。
在經手寶僑、樂敦製藥的行銷、品牌經理等職務後,我擔任日本歐舒丹董事長。此後,在當時還是新創企業的Smart News擔任執行董事,負責日本和美國的行銷業務,參與了多方面的商品及服務。
現在,我則創立了Strategy Partners公司,主要進行經營顧問和投資事業,對各式各樣的企業提供經營支援,並從中輔助企業經營者或事業負責人。在這當中我深深體會到,有許多人仍持續在行銷的前線摸索徬徨,並苦惱於相同的問題點。
為了讓事業有所成長,即使學習了各種行銷的理論和技巧、嘗試了各種對策,也得不到想要的成果,最後僅是耗費勞力和時間,讓自己疲憊不堪⋯⋯這種模樣正如同迷失在樹海的旅人。

聳立在「學」行銷和「會」行銷之間的一道高牆
看到「行銷」這個詞彙,或許會對這個世界產生一種聰明、華麗的印象,但實際踏入後,這種印象就會有所改變。你會發現行銷世界的實際情況就如同樹木鬱鬱蔥蔥地連綿而生的樹海,在那裡面嶄新的手法和技巧不斷誕生,氾濫著「〇〇行銷」、「〇〇策略」、「〇〇理論」等各式各樣的手法。
學習行銷時,往往很容易只看見這些。再加上,商業市場的環境時時刻刻都在變化著。因此,滿溢在行銷世界裡的工具和方法論變成樹木和雜草相互交纏,遮掩住前方的道路。沒做好萬全的準備就一腳踏進去話,不僅找不到出口,連終點在哪裡也將毫無頭緒,最終甚至會迷失方向,漫無目的地徘徊下去,彷彿是迷失在樹海裡一樣。

此外,在行銷的世界裡有許多專業用語,也有很多行銷相關的書籍或網站在解釋這些用語,而一些行銷的初學者可能會透過閱讀,努力地嘗試去理解它們。
但是,這些用語很多都被以曖昧不明的定義衍生作為業務的目的來使用。就算用起來像是非常有說服力的專業用語,意義或定義曖昧不明的用語終究只不過是糊弄人的噱頭而已。
所以,即使有很多人好不容易記住用語,也感覺自己理解它了,但實際上也僅止於「知道」的地步。
在行銷的學習與實踐之間,聳立著一道高牆。無法跨越那道牆而四處亂竄,正是迷失在行銷樹海的最佳寫照。

為了穿越「行銷樹海」
想要穿越行銷樹海,與起死記流行的工具或具體的理論,更重要的是先理解包含行銷在內的「商業原則」。
若能系統性地理解商業原則和行銷之間的關係,並掌握住為了提升業績,顧客所需要的東西,它將會成為羅盤為我們指引方向,引領我們穿越行銷樹海,遊走於商業世界。我撰寫本書的目的,正是要彙整出引領大家穿越行銷術海的羅盤和地圖。
本書不僅是幫助大家將行銷實際運用於工作中的羅盤和地圖,同時也可視為所有從事商業的人在起步時必讀的入門書。
在本書中,首先我會先梳理「讓行銷變得困難」的原因和現狀。接著,藉由解析行銷必須探討的商業原則,幫助各位以更簡單且有系統的方式理解行銷。
然後,我將說明各種事業都必須創造的「價值」、「價值的持續性」和「不被捲入削價競爭的價值」。接著,我會把事業區分為幾個不同的階段:創造期「0→1」、初期成長期「1→10」、擴大期「10→1000」,藉由視覺化的結構幫助我們判斷行銷應該發揮的目的。

最後,我將為各位解釋經常讓行銷變得混亂的「品牌管理」,以及「成為行銷專員必備的要素」。此外,我也會分享讓職涯更加充實的訣竅。

本書針對那些對行銷有興趣的人、不知道如何開始的人,或是想理解行銷但越做越迷惘的人,盡可能避免使用過多專業用語,以淺顯易懂的方式進行解說。
我衷心希望讀者們能夠透過本書穿越行銷樹海,不管是在事業上,或是在自己的職涯中都實現持續性的成長。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