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電子書】金牌的代價

特價33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第一章 符合女性需求的運動環境

創造環境,讓女性運動員有邁向成功的起點。

七歲的蒂根很清楚當「第一名」是什麼感覺。她熱愛足球,一聊到自己在球場上奔跑、進球時,口氣中流露著全然的熱情。蒂根在一年級時就已許下願望,將來要成為「全明星隊」的成員。蒂根解釋說,對於小學生而言,這就意味著必須「贏很多比賽」。

七歲女孩有這樣的志向不好嗎?女孩們都看到美國女子足球隊獲得多少讚賞、尊重和人氣,除了贏得世界盃和奧運獎牌,她們還為自己的技術和才華爭取到公平的薪酬。女孩們看到可可高芙(Coco Gauff)在美網屢創佳績,或透過電視轉播為自己喜愛的WNBA球隊加油,這些情景在十五年前都是不可能出現的。二○二一年的東京奧運會也以女性為焦點。包括體操、游泳和田徑項目,美國隊在夏季奧運的女性選手比男性還多四十五位,而全隊獲得的獎牌有將近百分之六十都是她們贏回來的。

在許多方面,女性運動賽事到現在才擁有如此堅定的支持者,這距離《教育修正案第九條》(Title IX)立法生效已經過了半個世紀;理論上,聯邦應該不分性別地撥款資助教育和體育活動。如今,年輕的女性運動員有許多可追隨的榜樣和典範,以及值得讚賞和被認同的運動成就。所以像蒂根這樣的小球員才會渴望成為全明星隊的球員。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要付出許多努力,這些資訊和影像才能觸及到各年齡層的球迷。因為從媒體、廣告、行銷和影響力等方面來看,體育界仍是以男性為主,《教育修正案第九條》通過後也沒有大幅改善。不過根據瓦瑟曼(Wasserman)運動行銷公司和女性運動頻道espnW的研究2,在二○二二年,無論是廣播、串流平台或社群媒體,女性體育賽事的報導已經佔了百分之十五。不過大多數研究顯示,不考慮網路平台的話,在電視台的運動節目中,男性賽事的佔比高達百分之九十五。因此,若要提升女性運動賽事的媒體曝光度和女性運動員的薪資水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為什麼這些面向很重要?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民眾還是會認為,女性運動員的成就不如男性,她們的比賽是次要的、不值得關注,也不夠刺激有娛樂性。我們訪問許多像蒂根這樣的女孩後發現,守舊的男性小團體和根深蒂固的偏見在學校依舊存在。事實證明,社會成規和大眾態度並不會因聯邦政府的政策就自動改變,即使已經過了五十多年。
喜歡打籃球的艾佛莉表示,每天下課時間,球場和運動場總是被男生佔據,而女生只能玩玩鬼抓人或使用遊樂設施。即使她們想踢足球或投籃,也能感覺到自己不受歡迎。大家好像有某種默契,運動場不屬於她們。艾佛莉說:「所以男生球才打得比較好,因為他們都能在下課時間練習。」

無論自覺與否,女孩們從小就被灌輸了某種觀念,包括女生在體育界的地位較低,自己的需求和願望不如男性那麼重要。儘管女性參與體育競技的機會已增加不少,但依然被困在既有的體系中,而那些機構不是由女性創建和領導,也非為女性運動員設計,所以很容易對她們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女性若想投入運動,還要努力去爭取支持和許可,因為場地是被男性主導和掌控。她們因此感到無力又疲憊。如果女性運動員不必將精力花在爭取薪資、平等地位、訓練時間和設施,其表現勢必會大大提升。越來越多的女孩投入運動後,我們才逐漸意識到,她們在過時的體系下承受短期和長期的影響,但主事者卻未曾考慮到她們的需求。

在運動場上,女性一直接收到這樣的訊息:積極表現,但不要過於強勢和突出;不惜一切代價贏得比賽,但也必須表現得謙恭有禮;讓自己變強,但身材不能太強壯。女性運動員就在這些標準下力求成長,並在為男性所創建的體系中爭取機會。這些體系至今仍大多由男性主導。事實上,在一九七二年《教育修正案第九條》剛通過時,女性教練帶領女性隊伍的比例曾超過百分之九十,但五十年後降到百分之四十三3,這個數字在過去幾十年來是停滯未變。

問題是,無論在哪個層級的訓練和競技體系,主事者都忽略了女性運動員會面臨的一些特有問題,包括青春期變化、飲食失調、焦慮、憂鬱症以及體育圈普遍存在的情感剝削和身體虐待等。現在女運動員越來越多,忽略這些問題的後果正在我們眼前上演。我們知道,運動員會因為擔心失去上場時間、獎學金或隊中的位置而刻意不尋求幫助。根據美國運動醫學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二○二一年八月的報告,身心不適的大學運動員只有百分十尋求過專業人士的協助。有些人不希望自己顯得脆弱和不完美,畢竟運動員的精神是堅持不懈、克服艱難,並因此受到稱讚。但我們知道,若有關單位能提供心理健康資源,並且鼓勵運動員多加利用,就可以提高他們的表現成績。

在為本書收集資料的過程中,我們與數百名女性進行了訪談,也與家長、教練、行政人員、裁判、贊助商和觀眾交談,試圖釐清為何女性運動員的心理健康會逐漸下降。體育是映照社會現況的一面鏡子,而此時反映出的問題更令人沮喪。各界對心理健康專業人員的需求越來越大,但相關資金不足,所以很難取得醫療上的協助。根據美國心理健康協會(Mental Health America)發布的《二○二三年心理健康狀況報告》5,美國有十分之一的青少年患有憂鬱症,這大大損害了他們在學校、家庭或其他場合的社交能力,且這些重度患者當中又有近百分之六十的人未曾接受過任何治療,因為他們的醫療保險未涵蓋此項目,或是照顧者無力負擔。運動員帶著未處理的心理健康問題參加訓練,症狀便會加劇,更感到絕望和沮喪。

但另一方面,運動員若能找到自己熱愛的運動,並處在安全且充滿支持的環境中,就能得到周全的保護。歸屬感、社群情誼、團隊合作、技能提升和體能活動可以緩解許多憂鬱症和焦慮症的症狀。然而,女孩更需要的是為她們量身打造的運動,而不是繼續在男性主導的運動中求生,接受那些次一等的比賽。

運動員、家長和教練可以共同努力,重新構思女性運動的架構。我們可以組建新的聯賽、改變教練理念並改革訓練方針。如此一來,下一代的女性運動明星就可以在能力範圍內享受運動生涯,且活躍得更長久。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