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命盤是活著的你:從意識震動到能量拼圖
你曾經懷疑過嗎?
那些你一直卡住的情緒、反覆出現的關係模式、遲遲打不開的生活難題,
它們真的只是命運安排,還是其實——你早已在不知不覺中震動出那條路徑?
紫微斗數給了我們一張地圖,
但地圖不是預言,而是一面能量的鏡子。
它不告訴你未來會怎樣,它只讓你看見:
你此刻的能量,正在共振著什麼。
這一章,我想邀請你放下對命理的舊印象,
不是來解釋命,而是來認出自己的震動頻率。
你會發現——
命盤上的每一顆星、每一個宮位,
不是冰冷的符號,而是你靈魂在這一生中想經驗、想穿越、想重拾的軌跡。
當你越能看見它的深度,
能量就會越願意被你引導;
你不是被命運拉著走的人,
你是可以參與能量、轉動能量、活出能量的人。
因為你看到多深,能量就走得多遠。
而現在,你正準備走進屬於你的深度之門。
第1-1節|這不是命,是震動——你此刻的氣,正在說話
有些人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命盤,總會冒出一句話:
「我是不是命不好?」
像是早已認命般的語氣,也像是想確認點什麼。
但命盤不是劇本,它沒有寫死什麼劇情,
它只是一張靈魂此刻正在震動的能量圖。
不是命定,而是當下。
每一顆主星,就像一個震源點,
不是「告訴你會發生什麼」,而是「照見你如何回應這個世界」。
有的人回應是退,有的人是硬撐,有的人是讓自己消失。
命盤不告訴你未來怎樣,
它像一張地震儀,記錄著你在生命裡每一次顫動的曲線。
很多人看著那張盤,心裡想問的是:
「這樣的我,會不會倒?」
但真正該問的是:
「現在這樣的我,有沒有正在晃?我哪裡需要修?哪裡正在裂?」
我們習慣把命盤當答案,但其實它只是提問的入口。
不是一張地圖,而是一道震場。
當你願意感覺它,你就會發現:
命盤從來不是在定義你是誰,
而是反映你——現在怎麼在用你的氣,活出你自己。
第1-2節|主星不是角色設定,而是你此刻震出的氣場
很多人一打開命盤,看到「我是巨門」或「我是太陽」,
腦中就開始套公式了:
「啊,那我應該話很多、很容易被誤會吧。」
「我是太陽,是不是代表我要當個領導型的人?」
但主星不是劇本設定,它不是要你變成什麼樣子,
它只是在提醒——你現在,是用這樣的頻率在和世界互動。
主星像是一顆氣的起點,像你的震源點。
從這裡,你的每一個選擇、每一種靠近、每一次自我懷疑,就這樣開始向外擴。
巨門不是話多,而是你總吸引那些「需要你解釋很多」的人;
太陽不是外向,而是你無論做什麼,別人的目光總會落在你身上。
你不是「該變成這樣」,
而是「此刻這樣的你,震出了什麼場?」
與其說主星是性格,不如說它是一種慣性:
你對自己的感覺,你對別人的回應方式,
你對世界的能量投射——都從這裡啟動。
命盤不是拿來貼標籤的,
它不是幫你「定義自己」,而是提醒你:
「你,正在這樣活著。你,還可以有別的可能性。」
這不是為了改變你,
而是讓你開始選擇——我要不要繼續這樣震?還是,換一種方式呼吸?
第1-3節|不是先查命盤,而是先聽見——哪裡卡住了?
很多人一開始學命理,最急的不是感受,而是查資料。
一發現不順,就想知道:「是不是那顆星出問題?是不是走到化忌了?」
我懂,因為我也曾經這樣。
以為只要知道流年走哪裡、四化在哪一宮,就能掌握人生、避免受傷。
但後來我才發現:
真正的轉化,從來不是從命盤開始的。
它,是從你終於肯停下來,問自己一句話:
「我,最近,是不是有一個地方特別卡?」
不是看哪顆星先動了,
而是問:那股讓我反覆煩、反覆空、反覆焦慮的氣——在哪裡?
像醫生看報告前,會先問一句話:
「你最近,哪裡不舒服?」
命盤也是報告,但它不會主動告訴你問題。
它是等待你說出「我正在怎麼活」,它才會慢慢亮出「你正在哪裡震」。
所以啊,學命理的第一步,不是打開那張圖,
而是閉上眼,靜靜問問自己:
「我,是不是在某個情境裡,一直重複著一樣的情緒模式?」
「是不是在某個人面前,總想證明,總是退縮,總是卡著說不出口?」
「是不是我想靠近,卻又忍不住想逃?」
你不是來解命盤的,
你是來聽見那張圖正在怎麼說你此刻的故事。
命盤不是預言,是一面聲音的鏡子,
你說出感覺,它就會開始回答。
第1-4節|練習|用「感受」對照命盤,而不是用命盤套公式
請先寫下:
你最近一直感到有壓力或困擾的領域。
然後靜靜地問自己:
- 我為什麼會覺得這件事卡住了?
- 是太怕失敗?太渴望被肯定?還是太不想重蹈覆轍?
- 我是不是一直在用同一種震動方式,重複回應它?
最後,打開命盤,看這個主題對應的宮位。
你會發現——那些星,正在放大你內在的某種震動方式。
能量劇場 小明的玻璃愛情
小明今年三十一歲。
他不是沒有談過戀愛,只是每段關係,總在快要靠近的時候碎掉。
朋友說他條件很好——長相清秀,工作穩定,說話有禮。
但他說:「我不知道為什麼,只要對方開始認真,我就會退縮。我怕我不夠好,我怕讓人失望。」
我們一起打開命盤——
他的夫妻宮是太陰化忌,命宮是巨門,三方四正帶著文曲與空宮。
這樣的組合,在命理上常被解釋為「感情壓抑」、「陰柔多思」、「表達困難」。
小明聽了只是皺眉:「所以我就是天生愛不起來囉?」
我搖搖頭,輕聲告訴他:
「不,這不是命盤給你的定罪,而是一張震動圖。
這些星星只是顯示:你一直以來,都在用『害怕失去』的頻率活著。
不是你不想靠近,而是你不敢太亮、太軟、太真。」
他沉默了很久,然後說了一句讓我永遠記得的話:
「我覺得我像站在玻璃後面談戀愛。
我其實有很多愛,也想靠近,但我怕對方真的看到我會轉身走。
所以我寧可隔著玻璃保持距離,至少對方還會留下來。」
這就是太陰化忌在感情裡的樣子——
不是你冷淡,而是你的愛,被包裹在一層怕被拒絕的霧裡,
連你自己都快看不清了。
我們一起練習了一句能量語句:
「我允許自己被看見,就算還不完美。」
幾個禮拜後,他傳訊息給我:
「我試著告訴對方,我會害怕、會逃,但不是不愛。
她聽完竟然笑了,說那是她第一次覺得我真誠。」
那一刻,太陰不再化忌了——
不是因為星星改變,而是因為他震出了另一種聲音。
他願意打開自己,讓光走進來。
這樣的故事,有觸動到你嗎?
那一層玻璃,也曾經在你心裡嗎?
紫微斗數,不是用來定義你愛得好不好,
而是來提醒你——你其實一直很想愛。
只是你忘了,自己本來就值得被愛。
以上內容節錄自《紫微能量學 I:窺見你靈性覺察的大門》陳明郁◎著.白象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6957.pdf
你曾經懷疑過嗎?
那些你一直卡住的情緒、反覆出現的關係模式、遲遲打不開的生活難題,
它們真的只是命運安排,還是其實——你早已在不知不覺中震動出那條路徑?
紫微斗數給了我們一張地圖,
但地圖不是預言,而是一面能量的鏡子。
它不告訴你未來會怎樣,它只讓你看見:
你此刻的能量,正在共振著什麼。
這一章,我想邀請你放下對命理的舊印象,
不是來解釋命,而是來認出自己的震動頻率。
你會發現——
命盤上的每一顆星、每一個宮位,
不是冰冷的符號,而是你靈魂在這一生中想經驗、想穿越、想重拾的軌跡。
當你越能看見它的深度,
能量就會越願意被你引導;
你不是被命運拉著走的人,
你是可以參與能量、轉動能量、活出能量的人。
因為你看到多深,能量就走得多遠。
而現在,你正準備走進屬於你的深度之門。
第1-1節|這不是命,是震動——你此刻的氣,正在說話
有些人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命盤,總會冒出一句話:
「我是不是命不好?」
像是早已認命般的語氣,也像是想確認點什麼。
但命盤不是劇本,它沒有寫死什麼劇情,
它只是一張靈魂此刻正在震動的能量圖。
不是命定,而是當下。
每一顆主星,就像一個震源點,
不是「告訴你會發生什麼」,而是「照見你如何回應這個世界」。
有的人回應是退,有的人是硬撐,有的人是讓自己消失。
命盤不告訴你未來怎樣,
它像一張地震儀,記錄著你在生命裡每一次顫動的曲線。
很多人看著那張盤,心裡想問的是:
「這樣的我,會不會倒?」
但真正該問的是:
「現在這樣的我,有沒有正在晃?我哪裡需要修?哪裡正在裂?」
我們習慣把命盤當答案,但其實它只是提問的入口。
不是一張地圖,而是一道震場。
當你願意感覺它,你就會發現:
命盤從來不是在定義你是誰,
而是反映你——現在怎麼在用你的氣,活出你自己。
第1-2節|主星不是角色設定,而是你此刻震出的氣場
很多人一打開命盤,看到「我是巨門」或「我是太陽」,
腦中就開始套公式了:
「啊,那我應該話很多、很容易被誤會吧。」
「我是太陽,是不是代表我要當個領導型的人?」
但主星不是劇本設定,它不是要你變成什麼樣子,
它只是在提醒——你現在,是用這樣的頻率在和世界互動。
主星像是一顆氣的起點,像你的震源點。
從這裡,你的每一個選擇、每一種靠近、每一次自我懷疑,就這樣開始向外擴。
巨門不是話多,而是你總吸引那些「需要你解釋很多」的人;
太陽不是外向,而是你無論做什麼,別人的目光總會落在你身上。
你不是「該變成這樣」,
而是「此刻這樣的你,震出了什麼場?」
與其說主星是性格,不如說它是一種慣性:
你對自己的感覺,你對別人的回應方式,
你對世界的能量投射——都從這裡啟動。
命盤不是拿來貼標籤的,
它不是幫你「定義自己」,而是提醒你:
「你,正在這樣活著。你,還可以有別的可能性。」
這不是為了改變你,
而是讓你開始選擇——我要不要繼續這樣震?還是,換一種方式呼吸?
第1-3節|不是先查命盤,而是先聽見——哪裡卡住了?
很多人一開始學命理,最急的不是感受,而是查資料。
一發現不順,就想知道:「是不是那顆星出問題?是不是走到化忌了?」
我懂,因為我也曾經這樣。
以為只要知道流年走哪裡、四化在哪一宮,就能掌握人生、避免受傷。
但後來我才發現:
真正的轉化,從來不是從命盤開始的。
它,是從你終於肯停下來,問自己一句話:
「我,最近,是不是有一個地方特別卡?」
不是看哪顆星先動了,
而是問:那股讓我反覆煩、反覆空、反覆焦慮的氣——在哪裡?
像醫生看報告前,會先問一句話:
「你最近,哪裡不舒服?」
命盤也是報告,但它不會主動告訴你問題。
它是等待你說出「我正在怎麼活」,它才會慢慢亮出「你正在哪裡震」。
所以啊,學命理的第一步,不是打開那張圖,
而是閉上眼,靜靜問問自己:
「我,是不是在某個情境裡,一直重複著一樣的情緒模式?」
「是不是在某個人面前,總想證明,總是退縮,總是卡著說不出口?」
「是不是我想靠近,卻又忍不住想逃?」
你不是來解命盤的,
你是來聽見那張圖正在怎麼說你此刻的故事。
命盤不是預言,是一面聲音的鏡子,
你說出感覺,它就會開始回答。
第1-4節|練習|用「感受」對照命盤,而不是用命盤套公式
請先寫下:
你最近一直感到有壓力或困擾的領域。
然後靜靜地問自己:
- 我為什麼會覺得這件事卡住了?
- 是太怕失敗?太渴望被肯定?還是太不想重蹈覆轍?
- 我是不是一直在用同一種震動方式,重複回應它?
最後,打開命盤,看這個主題對應的宮位。
你會發現——那些星,正在放大你內在的某種震動方式。
能量劇場 小明的玻璃愛情
小明今年三十一歲。
他不是沒有談過戀愛,只是每段關係,總在快要靠近的時候碎掉。
朋友說他條件很好——長相清秀,工作穩定,說話有禮。
但他說:「我不知道為什麼,只要對方開始認真,我就會退縮。我怕我不夠好,我怕讓人失望。」
我們一起打開命盤——
他的夫妻宮是太陰化忌,命宮是巨門,三方四正帶著文曲與空宮。
這樣的組合,在命理上常被解釋為「感情壓抑」、「陰柔多思」、「表達困難」。
小明聽了只是皺眉:「所以我就是天生愛不起來囉?」
我搖搖頭,輕聲告訴他:
「不,這不是命盤給你的定罪,而是一張震動圖。
這些星星只是顯示:你一直以來,都在用『害怕失去』的頻率活著。
不是你不想靠近,而是你不敢太亮、太軟、太真。」
他沉默了很久,然後說了一句讓我永遠記得的話:
「我覺得我像站在玻璃後面談戀愛。
我其實有很多愛,也想靠近,但我怕對方真的看到我會轉身走。
所以我寧可隔著玻璃保持距離,至少對方還會留下來。」
這就是太陰化忌在感情裡的樣子——
不是你冷淡,而是你的愛,被包裹在一層怕被拒絕的霧裡,
連你自己都快看不清了。
我們一起練習了一句能量語句:
「我允許自己被看見,就算還不完美。」
幾個禮拜後,他傳訊息給我:
「我試著告訴對方,我會害怕、會逃,但不是不愛。
她聽完竟然笑了,說那是她第一次覺得我真誠。」
那一刻,太陰不再化忌了——
不是因為星星改變,而是因為他震出了另一種聲音。
他願意打開自己,讓光走進來。
這樣的故事,有觸動到你嗎?
那一層玻璃,也曾經在你心裡嗎?
紫微斗數,不是用來定義你愛得好不好,
而是來提醒你——你其實一直很想愛。
只是你忘了,自己本來就值得被愛。
以上內容節錄自《紫微能量學 I:窺見你靈性覺察的大門》陳明郁◎著.白象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6957.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