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電子書】富必有方

特價29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自序 不過時的底層邏輯

我相信很多人一聽到《聊齋志異》,腦海中浮現的就是鬼故事,好像聊齋跟鬼怪劃上了等號。如果你也是這麼看待這本書,那我很肯定你應該沒有看過全本《聊齋志異》,就像有人這麼說過:即便是中文系的學生,能看完整本《紅樓夢》的可能也不超過百分之十。
如果《紅樓夢》是如此,我想《聊齋志異》應該也相去不遠。
但這本收錄近五百個故事的短篇小說集裡,真的跟鬼怪狐精靈異相關的內容,其實只占了四分之一,其他都是奇人異事或鄉野奇談、都市傳說。一般人會有這樣的誤解,可能是大部分改編的影視作品幾乎都著重在鬼怪題材,像是《倩女幽魂》、《畫皮》、《胭脂》等,讓很多觀眾以為它是一本鬼故事大全。事實上,蒲松齡在書裡想要傳達的,遠不止這些有點恐怖氛圍的情節。
說起蒲松齡,是不得志書生的超級典範。他一輩子的好運大概在十九歲那一年全部用完了。他在縣、府、道三級考試中均拿到第一名的好成績,可說是秀才三冠王,這是他最風光的一年。之後的科舉考試卻次次落榜,只能勉強當個地方官員的小幕僚,後來乾脆回家鄉開個私塾,收些學生來養家,一教就教了四十年。當他的學生都考上了舉人,同試競逐的他還是名落孫山。
一直到了七十二歲,他終於透過歲貢(被遴選而非參加考試)補為貢生,算是老天給他這一生活到老、考到老,所頒發的最佳勇氣獎。但這個遲來的身分,並沒有對他的生活產生任何改變,就這樣活到七十六歲,也為畢生的教書與考試生涯畫下了句點。
《聊齋志異》這本流傳後世的鉅著,是蒲松齡四十歲時完成的。當時沒有引起太大的迴響,因為他根本沒錢付梓,只能在同儕之間傳抄;一直到蒲松齡死後五十一年,才第一次印行。這本書享譽全世界,是少數直到現在仍有作者部分原手稿被保留下來的名著,存放在遼寧圖書館作為鎮館之寶。它也是最早被翻譯為多國語言的中國古典小說之一,影響力無遠弗屆。
這些榮光都跟蒲松齡失意的一生有著緊密相連的關係,但他無緣得見。
我在重讀這本名著時突然想到:除了藉由那些光怪陸離的超現實情節來一吐心中不得志的怨氣之外,蒲先生還有沒有可以告訴後人的其他觀點?其實他的父親蒲槃也曾因為仕途不順而棄儒從商,生意做得有聲有色,我相信蒲松齡小時候是擁有過好日子的。後來家道中落,生活由奢入儉,這個轉折也反映在他的作品當中(例如〈宮夢弼〉),這些商人面對的種種順境、逆境,必然在他成長的過程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他看似冷眼旁觀,不願涉入,卻又難以真正變成局外人;就像一個下了戲的演員,卻仍陷在劇情裡無法出戲。從那些貧苦的日子走來,他感受最深的,應該就是世態炎涼、人情冷暖,而這些也成了下筆寫就一則則故事的最佳調味劑。我試圖抽絲剝繭、定性分析,把隱藏在這部警世寓言裡有關的商業之道,如披沙揀金一般淘洗出來。要說我強作解人也好,說我自作聰明也罷,如果能為此書找出一些實用的價值,而且是不過時的人生智慧,我樂於接受讀者任何批評。
一部偉大的作品,在於能提供每位讀者不同的刺激與想像空間,我們不是在參加考試,沒必要追求普世認同的標準答案。關於這一點,我想一生參加了無數考試的松齡先生,必定是最有共鳴的。《聊齋志異》裡的故事,或許不是你所熟悉的「經典之作」,但歡迎你以全新的視角,一同來解構更多元、更有現代感的經典。你會發現:它一點也不過時。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