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電子書】經濟戰爭時代

特價49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後門與背叛
江西省是中國東南方的內陸省分之一,向來以綿延的山脈與茂密的森林而聞名。當年毛澤東和他的追隨者在此地蟄伏時,建立了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共產黨政府。江西省也是「長征」的起點,後來,共產黨這段耗時一年、橫跨全國達6,000 英里的殘酷集體戰略轉移行動,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國神話。
川普政府正式以出口管制打擊華為後5 天的2019 年5 月20 日,習近平與他的首席貿易談判官兼兒時好友劉鶴一同前往江西,到長征集結的出發地獻花致敬。習近平在當地群眾的歡呼聲中宣示:「此刻我們站在長征的出發地,是為了緬懷紅軍啟程的那個時刻。」「現在是新的長征,我們要重新再出發!」鑑於美國不久前對華為採取的行動的確令人震撼,習近平當天的說法似乎帶有挑釁的意味。
江西省不僅因它的歷史而顯赫,這個地區還擁有非常多大型稀土加工設施,習近平趁著這次行程,順道參觀了其中一個設施。(中國坐擁全球已知最大的稀土礦藏,而且中國企業在將稀土加工為必要工業原料的生產鏈中占有支配地位。)中國在稀土貿易的主導地位,賦予它巨大的地緣政治影響力。早在2010 年,北京當局就曾停止對日本出口這些礦物,藉此展現那股影響力。華為仰賴來自美國的晶片和軟體,一如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仰賴來自中國的稀土。7 鄧小平曾說;「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
習近平到江西省參訪後幾天,有人在中國經濟計劃局的線上公告欄貼出了一則疑問:「稀土能否成為對抗美國無端打壓的反制武器?」中國共產黨的官報《人民日報》則出現了中國在1962 年對印度開戰以及在1979 年攻擊越南前,也曾在該報出現的一句不祥台詞:「別說我沒警告你。」
對北京當局來說,美國對華為實施出口管制的那一天就是個轉捩點。在那一天到來之前,多數中國官員都還是認為川普不會想發動博明以及國家安全委員會其他鷹派成員所倡議的那種經濟戰爭,因為那種戰爭太曠日廢時;他們認為,川普之所以表現得對中國非常強硬,目的是為了速戰速決,盡快實現經濟「勝利」—而一旦他宣布戰勝這場貿易戰,美中關係自會回歸正常。不過,川普對華為做出的決策讓中國官員們的上述信念開始動搖。一名中國官員說:「從此以後,中國對貿易戰的觀點達到一個分水嶺。」「事實清楚顯示,美國的動機不僅僅是貿易,還包括政治性和策略性的動機。他們想阻止中國變得更強大。」
5 月底時,中國商務部宣布將編列它自己的「不可靠實體清單」,這是為了和美國商務部的實體清單打對台。不過,中國官員做出這個宣示時,並未透露太多細節,只是暗示他們計畫列出疑似「危害中國企業合法權利與利益,並危及中國國家安全與利益」的外國企業黑名單。北京當局也訴諸較不正式且較傳統的經濟作戰術,像是召見微軟、戴爾電腦(Dell)、三星和其他外國企業的高階主管並提出威脅:若它們遵守美國對華為的出口管制,必須自負嚴峻的後果。
然而還是有幾家公司繼續遵守美國的出口管制,在短短幾天內就切斷和華為之間的往來關係。和華為切割的大型企業之一是谷歌。華為在中國以外銷售的多數智慧型手機都必須仰賴谷歌安卓(Android)作業系統的某個專屬版本,但事態發展至此,華為已經不得不放棄使用這個作業系統。未來華為的智慧型手機用戶將不再能存取谷歌的Google Play商店(它是行動應用程式市場上最大的商店之一),也不能使用諸如Gmail 與 YouTube 等谷歌公司產品。即使是現有用戶,最終也無法收到軟體更新。
華為的智慧型手機很便宜,所以需求相當高,但如果華為的手機缺少世界上最基本且最普及的應用程式,就很難說服消費者購買它的手機(不過長久以來,中國禁止在境內使用谷歌,所以該公司決定拋棄華為一事,並不會影響華為在中國國內的銷貨收入)。光是在5 月,華為的國際智慧型手機營業收入就遽減了40%。即使是永遠自信滿滿的任正非都因為太過震驚而無法立即做出回應。任正非說:「我們原本並不認為美國會以那麼大的策略和決心來攻擊華為。」他估計,他的公司將需要減少300 億美元的智慧手機產值。
但相反的,出口管制似乎幾乎沒有影響到華為的5G 業務。誠如該公司的首席策略規劃人員所言,任正非「總是主張,經營事業必須隨時準備好B 計畫,」該公司當然也一直都有備用計畫。美國政府在一年前對中興通訊下達拒絕交易命令後,華為就開始防範性地囤積半導體與其他關鍵零組件。它儲備了興建5G 基地台所需的一年份晶片,這意味儘管美國的供應商停止對華為供貨,該事業部的工作至少將繼續順利進行一段時間。在華為被納入實體清單後2 個月,它還另外爭取到11 份5G網路合約。
然而,美國的晶片製造商卻已感受到美國制裁華為的餘波。高通公司(5%的營收來自華為)的股價下跌,其他美國半導體公司的股價也難逃此一命運。原本力促美國對福進晉華實施出口管制的美國晶片製造商美光科技,一樣遭受嚴重的打擊。華為是美光的單一最大客戶,它對這家中國企業的年度銷售額高達數十億美元,換言之,美光科技有超過10%的年度營業收入正面臨嚴厲的考驗。
美光科技執行長桑賈伊•梅洛特拉不久後就回到華盛頓,不過這一次他並不是來主張實施出口管制的,而是來反對實施出口管制。梅洛特拉力促美國制裁福建晉華集成電路公司時,梅努欽對他的訴求處處掣肘,但如今,這位財政部長卻成了他的盟友。梅努欽陪同梅洛特拉與來自半導體產業協會理事會裡的其他企業高階主管,到商務部拜會威爾伯•羅斯。梅努欽和那些晶片公司高階主管在一場被某商務部官員形容為「帶有惡意」的簡報當中,詳細闡述他們認為美國企業勢必將因華為禁令而折損鉅額營收—甚至有可能整個產業因此崩潰—的論點。他們主張,羅斯應該將華為從實體名單中剔除,如果做不到這一點,至少應該減輕對該公司的懲處,好讓美國能大致一如往昔地維持和華為之間的生意往來。
不過,羅斯的立場還是非常堅定,但曾長期在商場打滾的他也能深刻理解那些企業高階主管的憂慮。他們的公司和華為之間的業務往來非常龐大,畢竟它是出手向來大方且合法的生意對象;事實上,不久前華盛頓當局還鼓勵他們多和華為往來。這些企業和華為之間的關係,正是經濟相互依賴的體現,而根據華盛頓當局原本的盤算,經濟上的互相依賴理應能鼓勵中國採納民主改革,並善加維護北京與華盛頓當局之間的關係。
在這些憂心忡忡的企業高階主管眼中,美國對華為出手一事,似乎代表著一場更大規模經濟戰的開始。如果出售零組件給華為會傷害到美國的國家安全,那麼,銷售零組件給其他中國科技業公司又代表什麼意
義?商務部將華為納入實體清單一個月後的一個決定―對中國超級電腦製造商中科曙光(Sugon,該公司也和很多美國企業關係密切)實施出口管制―加深了這些憂慮。這個決定似乎顯示,根據邏輯推論,川普政府這些作為的最終目的,是要更大規模促成美國和中國之間的技術脫勾。美中科技業之間苦心經營的幾十年關係,很可能就此一拍兩散。
到了6 月,習近平又打了一通電話給川普。習近平以他先前成功為中興通訊爭取到減輕罰則的手法,懇求川普給華為一次機會。但這一次,他在懇求之餘,卻也夾帶了威脅:如果華盛頓當局不放過華為,整體美中關係將會受害。由於此時川普依舊把爭取貿易協定視為他的最高優先目標,所以他非常嚴肅看待習近平的威脅,並暗示可以把撤銷華為禁令列為美中貿易談判的一環。
10 天後的另一場二十大工業國集團高峰會結束後,川普和習近平在日本大阪的帝國酒店(Imperial Hote)面對面親自溝通。習近平再次力促解除對華為的懲處,而急於重新上貿易談判桌的川普,就這麼給了習近平一個甜頭。川普在隔天的記者會中暗示,他將減輕對華為的禁令。
川普總統證實:「美國企業可以將它們的設備賣給華為。我們所說的設備是指不涉及重大國安問題的設備。」川普在為自己的180 度大轉彎辯護時解釋,美國企業「對無法銷貨給」華為「不怎麼開心。」不過,外界並不清楚川普這次讓步的確切性質以及他讓步的程度,但總之華為非常興奮,而波頓、博明和其他國安官員則是怒火中燒。
中興通訊制裁案被大逆轉的情況好像再次上演了,而且這一次的規模更大,且影響更嚴重。必須為落實川普的政策負起終極責任的官員—威爾伯•羅斯—急忙出面滅火。就在川普的記者會結束後不久,羅斯就解釋,華為依舊被列在實體清單,但商務部將根據個案的具體狀況,考慮發放許可證給銷售特定商品給華為的美國企業,「前提是不會對美國國家安全造成威脅。」他強調,商務部將以「推定禁止」( presumption of denial)的原則,詳細 審查所有許可證申請案件。
接下來幾個月,商務部收到了美國企業界提出的數百件許可證申請,這些企業全都尋求銷貨給華為。政府官員為了制定一致的案件評估標準而傷透腦筋,在此同時,申請案件仍持續增加。但就在這些案件待審之際,美國的半導體公司卻找到了能規避出口管制的合法管道。那些企業找到的漏洞非常多,那局部是因為商務部(不同於財政部)過去10 年未曾上過經濟作戰的最前線。舉個例子,在美國境外製造晶片的美國企業,依舊可以在未取得許可證的情況下出售晶片給華為。這些企業也繼續出售晶片給表面上未被列入實體清單的華為子公司。
這些半導體公司一熟練上述的鑽漏洞手法,就火力全開地利用那些方法來獲取最大利益。美光恢復對華為銷售記憶體晶片,該公司的股票也隨之大漲。英國主要晶片設計公司ARM 最初也因它主要仰賴美國的智慧財產,而暫停和華為之間的業務往來。不過,ARM 不久後也180 度大轉彎,因為該公司判定它對華為的銷售屬於「源自英國的技術」。
儘管美國對華為祭出的經濟武器確實一度對該公司造成痛苦,但這件武器後來卻漸漸變得像顆啞巴彈。這件武器雖成功使華為在中國以外的智慧型手機銷售量歸零,但該公司卻藉由國內的促銷活動來彌補這些損失。關鍵的是,華為的5G 業務依舊毫髮無傷;事實上,它還是繼續占有支配地位,前後共累積了60多件商務合約。到2019年第三季結束時,華為的總營業收入已達到860 億美元,幾乎比一年前的同期增加了25%。華為先前為了防備這類不測事件而囤積的大量5G 零組件也幫了大忙。不過,該公司營運如此有韌性的最重要原因是:美國的出口管制根本沒有強大到足以逼迫多數全球性企業對那麼巨大的客戶敬而遠之。
在此同時,儘管美國企業逃過了最糟的結局,卻依舊對華為禁令所造成的扭曲憤恨不平。過去投資美國本土的美國晶片製造商非但沒有得到獎勵,反而遭到差別對待,因為它們從此不能把在美國國內生產的半導體銷售給華為,相反的,將製造活動遷移到海外的競爭者,卻反而因為沒有受到出口管制的約束而蓬勃發展。這個結果製造了一種促使業者將更多生產遷移到海外的反常誘因。
更糟糕的是,位於日本、南韓和台灣等地的競爭對手,更是絲毫未受制於華為銷售禁令,所以那些業者可以盡情為這家中國巨擘供應它不再能從美國採購的產品。說穿了,美國企業拒絕為超級大客戶華為供貨的作法,只是平白讓外國競爭對手撿到一筆大業務而已,華為本身並沒有受到任何傷害,受苦的只有美國企業。一個會產生那種結局的政策當然沒有任何邏輯可言,它終將搞得美國方面的所有人—從諸如博明等國安官員,到諸如梅努欽等經濟官員,乃至企業界本身—最終全都不滿意。
到2019 年夏末時分的情勢已清楚顯示,美國的出口管制對華為造成的損害,遠遠比不上那類管制對中興通訊與福建晉華所造成的傷害。華為依舊勢如破竹地繼續在全球5G 市場上攻城掠地,絲毫未受這些出口管制的影響,雪上加霜的是,美國政府實施那些出口管制後,不僅促使北京當局積極研擬新型的報復性經濟武器,更激怒了美國產業界。儘管當時的商務部已成了經濟戰的重要指揮中心之一,但突然之間,它的彈藥庫卻看起來不再那麼強大了。
史都華.李維早在此前10 多年前就領悟到一個道理:光是阻止美國企業和伊朗做生意,還不足以對伊朗經濟體系構成嚴重的壓力—必須讓世界各地的企業離開伊朗市場,才能構成足夠的施壓力量,而且華盛頓當局確實有能力敦促全球的企業這麼做。事實證明,這個邏輯也適用於華為的步步進逼。

對華為開出第二槍

2020 年2 月14 日當天, 美國眾議院院長南西. 裴洛西(Nancy Pelosi) 站上慕尼黑安全會議的講台。蒙特格拉斯宮酒店(Hotel Bayerischer Hof)宴會廳裡擠滿了外交領域的名人,想當初在2007 年時,普丁就是在同一個地點發誓要讓美國威信掃地的。
對在場的歐洲人來說,裴洛西的出席令人耳目一新。因為短短不到2個月前,指控川普濫權與藐視國會的彈劾案,才在裴洛西的監督下過關。她是川普在華盛頓方面最難纏的對手,而且和總統不一樣的是,她極力倡議美國與其他國家結盟。
不過,裴洛西在講詞中明確表示,她至少在一個議題上和川普的看法一致。裴洛西說:「在場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我接下來說的話不中聽,但既然你們希望我坦誠相待,就請恕我有話直說,」「那就是5G 和網路安全的主題。」她接著說:「中國正尋求透過它的電信業巨擘—華為—來輸出它的數位獨裁統治,同時威脅對不採納其技術的國家展開經濟報復。美國已認清華為是個國安威脅,為了限制它和美國企業的接觸,我們已將它納入實體清單。各國不能只基於財務上的權宜考量而將我們的電信基礎建設割讓給中國。那種欠缺考慮的讓步只會讓習近平更肆無忌憚地破壞民主價值觀、人權、經濟獨立性與國家安全。」
裴洛西斷言,如果歐洲國家還是堅持原訂計畫,放手讓華為興建其5G 網路,就跟選擇「獨裁放棄民主」沒兩樣。裴洛西的犀利言詞讓宴會廳裡的很多人感到震驚。她結束那一席演說後,在場有人提問:「這是否代表您實質上認同川普總統的對華政策?」
裴洛西回答:「我們在那方面的確是有共識,」她說:「你絕對不會想把那個權力交給中國解放軍一手成立的實體,但我就是不知道為什麼很多人不懂這個顯而易見的道理。」她直言任正非終其一生職涯都和中國軍隊之間維持密切的關係。她接著說:「這是最陰險的侵略形式。」「(不該)放任價值觀與我們截然不同的獨裁政府來主導我們的5G 電信線路,」當時距離美國總統大選才剩下10 個月,世界各國的領袖原本打的如意算盤是,橫豎川普在位的時間已經不多,所以,他最念茲在茲的議題就拖到他卸任後再說。不過,裴洛西的評論清楚顯示,華為的問題可不是拖過這次總統大選就會自然消失。
美國國務卿麥克.龐佩奧和國防部長馬克.艾斯培(Mark Esper)在隔天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中發表的談話,也呼應了裴洛西的說法。龐佩奧警告:「華為和其他有中國政府在背後撐腰的科技公司,就是中國情報單位的特洛伊木馬,」艾斯培也語重心長地勸告:「長期來說,」「發展我們自己的安全5G 5 網路所將得到的利益,將遠高於和獲巨額補貼且到頭來對黨領導階層唯命是從的中國5G 提供者合作的利益。」
對歐洲人來說,這些論點已是老生常談,所以他們還是沒有被說服,愛沙尼亞前總統托馬斯.亨德里克.易維斯(Toomas Hendrik Ilves)表達了在場很多人心中的沮喪。
易維斯在龐佩奧與艾斯培在講台上徵求觀眾提問時說:「很多歐洲人都同意,和華為維持往來確實非常危險,美國也至少在1 年前就告誡我們:『不要採用華為!』」「但你們有提出替代方案嗎?你們打算補貼諾基亞和愛立信嗎?我的意思是,聽從你們的勸告後,我們會得到什麼?若我們不採用華為,又該做些什麼?」
易維斯言之有理。華為確實因北京當局的不公平經濟慣例而獲益良多,但它並沒有拿著槍到處強迫推銷它的產品,並藉這種手段成為世界主要電信設備製造商;它能獲得如今的支配地位,靠的是以資本主義國家的遊戲規則來打敗世界各地的競爭者,而那些遊戲規則包括以可靠的產品、優良的顧客服務,以及市場最低價等來贏得業務。如今美國最親密的盟友英國,已經正式發給華為核准函,這意味防洪閘門已經打開。慕尼黑安全會議結束後幾天,華為的電信服務事業部總理丁耘就宣布,該公司已經簽署了91 份商用5G 合約,其中光是歐洲就占了47 份。丁耘誇口說,華為的「5G 技術仍舊領先我們的競爭者18 個月。」
就這樣,華為的進展在一帆風順並繼續步步進逼。2 月26 日當天,華為的輪值董事長郭平在巴塞隆納舉辦的知名電信產業貿易展——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obile World Congress)——上發表演說。他傳達的訊息簡單明瞭:美國不要老是拿安全考量來大做文章,它應該先照照鏡子,看看自己又都幹了些什麼好事。郭平像唸咒語般問:「鏡子啊,鏡子。誰是世界上最值得信任的人?」「如果你們不了解這問題的意思,可以問問愛德華.史諾登(Edward Snowden)。」郭平意有所指的正是美國用來蒐集外國人線上數據的「稜鏡計畫」(PRISM),9 這項計畫事後被美國國家安全局某個前承包商洩漏給外界。郭平的意思是,華盛頓當局針對華為提出的種種警告既偽善且不值得信賴,他認為,如果非要比的話,華為反而是較安全的選項。
這一切都看在國務院經濟事務次卿凱斯•柯拉克(Keith Krach)的眼裡,所以他非常沮喪。對一名在國務院霧谷總部7樓精美辦公室上班的官員來說,柯拉克的經歷相當「非典型」。他是在俄亥俄州的克里夫蘭郊區長大,小時候還曾在父親的機械加工車間擔任焊接師傅。他從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與哈佛商學院(d Harvard Business School)畢業後加入通用汽車公司,從此平步青雲。後來,他搬到矽谷,創辦了一家電子商務相關的新創企業,接著,他賣掉這家公司,並加入電子簽章(electronic- signature)公司DocuSign 擔任執行長11。柯拉克沒有任何外交經驗,但他擔任企業高階主管期間的所見所學,讓他對政府反制華為的方法產生質疑。他加入國務院的第2 個星期就獲邀到華盛頓的義大利大使館參加晚宴。這場活動的行程還包括和從羅馬風塵僕僕趕來的義大利經濟部長會面。出發之前,柯拉克和他的幕僚湊在一起討論他在晚宴中的談話要點。
一位顧問建議:「跟他談5G。」
柯拉克有點迷惑。他問:「談什麼5G ?」
那位顧問解釋:「告訴他『不要買華為。』」
柯拉克不可置信地看著他的幕僚,並說:「這是我此生聽過最愚蠢的話。」「如果我是執行長,有人突然跑來跟我說:『不要買華為,我一定會私下要求我的幕僚長去查查華為的狀況,看看他們究竟有何過人之處。』」基本上柯拉克贊同曾公開盤問龐佩奧與艾斯培的愛沙尼亞政治人物易維斯的意見:美國若想打敗華為,就必須提供更好的替代方案。不過,那種替代方案不可能憑空出現,所以,柯拉克建議先提出一系列可作為安全5G 產業標準的原則。這些原則將不會差別對待特定國家或企業,但這些原則將會以旨在排除華為的方式來安排。柯拉克接著開始爭取各國政府、民間社團組織以及電信公司簽署這些「潔淨網路」(Clean Network)原則。柯拉克表示,一段時間之後,華盛頓當局可以接著陸續為海外的新電信專案提供財務援助,但必須以「簽署潔淨網路」作為提供專案融資的條件。
多年前,史都華•李維在擔任美國對伊朗的經濟戰指揮官時就發現,直接和外國銀行業者討論和伊朗做生意的法律與聲望風險,成效比和外國政府官員交涉更好。柯拉克也設想了類似的方法。即使各國政府拒絕公然下令禁止華為,華盛頓當局說不定能勸服各國電信業者拒絕讓這家中國企業參與它們的計畫。那些電信公司甚至可以把它們簽署潔淨網路原則當作一種對顧客的宣傳題材。
柯拉克的策略雖有道理,卻凸顯出美國經濟作戰的最大弱點:華盛頓當局較善於禁止經濟活動,不懂得要怎麼啟動經濟活動。這個問題不可能在一夜之間解決,或許華盛頓當局能在6G 問世之前解決這個問題,但如今時間緊迫,華為的影響力已經擴散到全世界的5G 網路了。
另外還有一個完全不同來源的危險也以令人不得不警覺的速度擴散。博明在中國擔任記者期間,曾報導過2003 年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疫情的爆發:那場疫情導致成百上千人死亡,而中國主管機關卻不斷掩蓋事實。如今,有報導指稱武漢市爆發了一種全新的神秘病毒,博明隨即動用他和中國醫師的關係網,並仔細分析中國社群媒體的動態消息,試圖瞭解疫情的真實狀況。他很快就斷定,局勢遠比北京對外宣示的嚴重很多。他的分析結果是促使川普在2020 年1 月底決定禁止中國旅客15 入境美國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
那場危機就是後來所謂的2019 新冠肺炎(COVID-19)大流行,不過,川普面臨這場危機的嚴重性時,他的直覺反應竟是先否認。習近平在2 月份的一通電話裡為了讓川普放心,聲稱中國正竭盡全力遏制疫情的擴散,這個說法讓川普聽了非常受用。即使到3 月底時,證據清楚顯示這場世紀大流行疫情已正式爆發,川普依舊心懷僥倖,所以,政府為了防止傳染而喊出的口號「15 天內減緩擴散速度」,讓民眾產生了疫情可能在幾個星期內結束的錯覺。在此同時,美國公共衛生官員面臨口罩嚴重短缺的問題時(全球醫療用口罩有85%仰賴中國生產,但此時中國為了維護國內的穩定供給而禁止口罩外銷),竟令人匪夷所思地大肆宣傳「醫護人員迫切需要口罩,一般大眾戴口罩徒勞無益」那類令人混淆的假訊息。
中國最初透過一系列嚴酷的封城措施,以冷血無情的效率控制住了中國國內COVID 疫情的爆發。20 但在中國境內病例數大幅減少之際,美國通報的病例數卻已達到幾萬人,醫療院所人滿為患,太平間也嚴重不足。不久後,中國共產黨官員就沾沾自喜地認定這場大流行疫情可視為跟2008 年金融危機一樣的概念:它再次證明中國體系比較優越。
當時北京當局對華盛頓當局釋出的訊息,就反映了那種沾沾自喜的認知,因為北京當局的語氣漸漸從安撫變成威脅。中國外交官告訴川普的官員,如果美方不改掉「武漢病毒」之類的用語,北京方面可能會禁止對美國出口醫療補給品。中國的官媒也警告,除非美國對華為的立場軟化,否則有可能無法取得中國製口罩。當澳洲力促對COVID 疫情的源頭展開第三方獨立調查時,中國隨即對澳洲實施了大規模的制裁,禁止從澳洲進口牛肉、葡萄酒和大麥。
另外,在瑞典媒體多次刊登攻擊中國共產黨的報導後,中國駐瑞典大使竟在公開訪問中宣示:「對朋友,我們樂意以美酒款待,但面對敵人,我們有的是霰彈槍。」換言之,中國不再像過去那樣韜光養晦、隱藏實力,也不願再耐心等待時機,而是積極在實現它所謂的「戰狼外交」。
很快的,川普和他的團隊就從否認轉為憤怒。他們憤怒的是,這場一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大流行疫情,導致成千上萬名美國人死亡,並癱瘓了世界經濟體系,若不是中國蓄意混淆視聽,情況不會如此嚴重,而習近平竟還藉機展現中國的肌肉並對美國落井下石,這當然讓他們更怒不可遏。
另外,川普也因他所偏好的經濟戰模式未能達到原定目標而惱羞成怒:關稅並沒有促使貿易逆差縮小,出口管制也未能產生阻擋華為的效果。總之,中國追求經濟帝國的動力不僅沒有減弱,還繼續升級。川普在2020 年5 月主持一場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會中討論到是否要開始採用川普政府從1 年前的秋天就開始開發的更先進經濟武器《外國直接產品規則》。這項武器將禁止世界各地的企業向華為公司銷售以美國技術製成的晶片。不想違反這項規定的製造商可以有兩個互斥的選擇:停止對華為銷貨,或是放棄自家工廠使用的所有美國軟體與工具
機。《外國直接產品規則》和次級制裁很類似,它實質上等於是逼迫企業在美國和華為之間做出抉擇。
但採用這項新武器得承擔非常大的風險。如果是要在美國和伊朗等遠比美國小的敵國之間做出這個選擇,多數企業應該不假思索就已經有答案。不過,如果是要斬斷和諸如華為等全球重量級企業之間的關係,情況就不見得相同了。另一個問題是,《外國直接產品規則》並不是要求金融機構做出這個抉擇,而是要求諸如台積電與三星等產業主宰做出這個抉擇,而這些強大的企業較不習慣遵守美國的制裁措施,而且,這些企業在它們各自的國內政治影響力,甚至大於大型銀行業者。即使《外國直接產品規則》真的成功連哄帶騙地促使這些工業巨擘拋棄華為,北京當局也會惡意報復。從中國採取戰狼外交的行為,就明顯可見它隨時可能強力反擊,甚至必然會反擊。
聚集在白宮戰情室開會的川普國安團隊中,最強力提倡實施《外國直接產品規則》的人是司法部長比爾•巴爾(Bill Barr)。巴爾管轄的FBI 最近剛就它對華為的秘密調查結果向白宮做過簡報。FBI 的結論之一是,華為架設在美國中西部的行動通訊基地台裡的設備非常接近美國的敏感軍事設施,因此它可能有能力解譯甚至破壞和美國核子武器有關的通訊內容。而且一旦爆發危機,北京當局也會有能力把華為的設備當成緊急停止開關,讓美國無法指揮並控制核子彈藥庫。巴爾的結論是,如果華為真的順利成為下一代網路的骨幹,「和我們屆時將被迫拱手讓給中國的那種空前經濟影響力27 相比,美國當今動用經濟制裁的力量明顯相形見絀。」
巴爾的論述獲得在場人士的支持。5 月15 日當天,商務部針對中國的「5G 大王」實施了升級版的《外國直接產品規則》,但這項經濟武器還沒有經過測試。就那個時間點來說,《外國直接產品規則》只是一則張貼在美國商務部網站的新聞稿和某種監理術語。不過,它的潛在破壞力量卻是影響深遠。
整個世界都做好防衝擊準備。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