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電子書】挑剔的美

特價61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本書書名「挑剔的美」源自《久違了,王大閎先生!》紀錄片中漢寶德先生對王大閎的評價——「他是從非常簡單的情況下斟酌美感,一個東西、擺一個位置,高一吋不行,低一吋也不行,根本你就感覺他很fussy的那種美感。」王大閎對美有超乎常人的敏銳度與堅持,與其共事過的人皆深知他總是來回斟酌建築的比例,其自宅的家具設計也是如此,同時可能因坊間找不到合適的家具,開始著手設計三棟自宅的家具,細細揣摩他心中傳統漢人文化與現代融合的居家擺設。我們幾乎可用「完美主義者」來形容王大閎。本書的出版也伴隨了一檔獨特的展覽「完美的日常:王大閎自宅家具復刻展」(Perfect Days: Reproduction of Wang Dahong’s Daily Furniture)。自2006年以來我們就開始持續關注王大閎的各式創作,在建築創作的研究有初步成果後,我們也進一步留意他在文學上的創作,譬如說《銀色的月球》出版及《杜連魁》的典藏再版都是隨後努力的成果。而後2013年啟動的建國南路自宅異地重建,讓我們意識到王大閎還有一批他為自己自宅設計的家具,三棟自宅總計39至42件可移動式家具(含燈具、畫框),是我們仍未探索的領域,也發現王大閎不只跨界到文學創作,竟也為空間的特殊需求跨領域到家具設計。
  我們深知隔行如隔山,這些家具使用的材料涉及了各式工種,木工、鐵工、漆工,沙發及燈罩織布都需要專業的匠師協助,即便燈具的陶瓷底座買得到所需樣式,也仍需加工才能組合而成,更不要談虹廬餐桌桌面那片如同漂浮在「宇宙」中的奇異花朵到底是漆藝師傅畫的,還是找畫家畫的,這些皆是我們復刻過程中極大的挑戰。因此,在復刻過程為求謹慎,找了畫家郭芃君研究、協助詮釋,並繪製餐桌花朵。王大閎作為一個建築師,不厭其煩地找各工種師傅及五金配件,都只為了製作「單件」家具,符合心目中完美家居生活的畫面,這在常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更何況是不同年代的三棟自宅:建國南路自宅(1953)、虹廬(1964)、弘英別墅(1979),王大閎根據自己建築思想的演變,打造了適合自己住宅的生活物件,猜想只有極其敏銳的完美主義者才有此作為。
 目前由於多數家具已損毀或不知去向,再加上復刻成本所費不貲,因此2019年3月開始先做了前階段的資料收集、研究、訪談及圖面繪製工作,2023年9月才啟動1:1復刻的施作,過程中先是打樣,再請王家一起來回揣摩家具可能的狀態,當然,我們也深知逝去的歷史是無法重返的,許多細節僅能推測與詮釋,盡可能趨近事實而已。如今木製家具、燈具已完工,加上2017年重建完工建國南路自宅內精選的6件,共24件,就是本書《挑剔的美:王大閎家具設計經典復刻24選》(The Beauty of Fussiness: 24 Classic Reproductions of Wang Dahong's Furniture)所想呈現的畫面,也是我們研究王大閎的另一個里程碑。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