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試閱1】法國甜點的變遷

法國甜點是如何誕生,又經歷過哪些演變呢?想要探究這些,我們得從追尋法國的歷史開始。

提到「法式甜點」,想必許多人腦海裡浮現的,是裝飾華麗、外型吸睛的甜點。事實上,在法國許多地方人們所吃的點心,僅僅只是簡單烤箱出爐的樸素甜點。

想要了解整件事情的原委,時間要推回至西元前1世紀左右。當時的法國人受到古羅馬人管轄,被稱為「高盧人」。此一時期,正是使用堅果及蜂蜜做為甜點材料的起點。同時也已經可在祭典或宗教儀式當中看見甜點的存在。西元3世紀時,法蘭克人入侵這片土地,逐漸穩固了勢力。之後有了「法蘭克王國」的誕生,信仰從多神教皈依成天主教。這也和之後許多點心是從天主教所衍生出來,有著緊密的關聯。

對甜點的發展來說,有一個相當重要的關鍵,便是修道院。當時修道院的生活必須恪守十分嚴格的戒律,而同時身為土地的領主,修道院能從農民獲得麵粉、雞蛋、蜂蜜等食材之外,也擁有普通民家沒有的烤爐。因此,修道院便得以製作許多不同的甜點。

此外,還有為數不少的甜點,是受到其他國家的影響而誕生。在11~13世紀的十字軍東征時期,從東方取得了香料、砂糖等食材。此外,還有從英國遷徙而來的凱爾特人、從地中海向北攻城略地而來的阿拉伯人、從北歐南下的維京人、有領地衝突的德意志人等等。各式各樣的外在因素,也間接影響了新甜點的傳入。

從鄰邦嫁入法國的王妃們,也帶來了嶄新的甜點食譜。來自義大利的凱薩琳.德.梅迪奇(Catherine de Medici)帶來了馬卡龍,來自西班牙的奧地利的安妮(Anne d'Autriche)及瑪麗.泰蕾莎(Maria Theresa)帶來了巧克力,來自奧地利的瑪麗.安東妮(Marie Antoinette)則帶來了可頌麵包及咕咕洛夫,這些甜點也因此在法國普及開來。許多不同飲食文化紛紛進入法國,在宮廷文化之中發展茁壯。

而發生於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則造成了巨大變化。修女或效力於皇室貴族的廚師及甜點師們遭到驅逐,流放至一般民間,因而誕生了餐館及糕點鋪。

這裡也不能不提天才甜點師卡漢姆(Marie-Antoine Carême)。由他所設計宛如工藝般精緻、造形美不勝收的甜點,對於現今的「法式甜點」有著極大的影響。再加上砂糖普及、冷藏技術進步,華麗的法式甜點便以都市為中心向外擴展開來。

另一方面,在法國大多數平民皆為天主教徒,而甜點則與宗教活動及儀式息息相關,因此大多使用生活當中容易取得的食材或當地特產,製作成簡單樸素的樣貌。

法國的甜點在許多面向上,反映出了法國的歷史。除了外型華麗的法式甜點,也有著許許多多帶著各式各樣背景而生的鄉土甜點。在這些甜點之中,雖然也有些已經消失,但大部分仍由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們所延續了下來,經過很長的時間後,仍然被深深喜愛。


【試閱2】甜點誕生之初的背景

一款甜點在誕生之前,有著種種背景。只要知曉其背景,這道甜點嘗起來的滋味也將更深刻動人。

▌靈活運用當地特產
當地的農作物或優質的乳製品,自然而然成為製作點心的材料,例如洛林的黃香李或是佩里戈的核桃。針對栽種或製造方法直到最終品質,法國國內製訂了AOC產地認證標章,而AOP則是歐盟層級的產地認證標章。自2012年起,除葡萄酒以外,都採歐盟層級的AOP產地保護認證。

▌誕生於修道院的甜點
在中世紀時期,修道院做為生產甜點的重要場所,同時必須嚴守戒律,達到自給自足的生活。當時的修道院有著豐富的資金,也擁有尚未普及的烤爐,同時能夠購買價格高昂的砂糖,因此具備了製作甜點的環境條件。誕生於修道院內的甜點,於法國大革命之後開始外傳至民間。

▌與天主教的儀式活動有關
原本在天主教的宗教儀式裡,使用的是麵包或小型的烤餅乾類。這些供品也包含平時就已在食用的點心。科西嘉島的嘉尼斯特里餅乾就是一個例子。最具代表性的節日活動是復活節(Pâques)及聖誕節(Noël),在其他節日也保有享用甜點的習慣。

▌受到外國影響
因為十字軍東征,從東方國度帶回了香料;或是由於戰爭緣故進而占領領土,之後該國的飲食文化便傳入法國等等。此外,諸如以義大利的梅迪奇家族為代表,從鄰國迎娶王妃進而傳入嶄新的飲食文化,也有著極大的影響。其他還有經由貿易手段,採購遙遠國度的食材等等,都為甜點的誕生帶來極大的貢獻。

▌因為意外或巧合而誕生
就像翻轉蘋果塔一樣,也有因為巧合或錯誤在偶然之下誕生,其美味就這樣被延續下來而變成一道傳統甜點。緊急由女傭代打上場擔任甜點師而誕生的瑪德蓮小蛋糕、試著把乾掉變硬的麵包浸泡在酒裡,變身成為一道美味點心的巴巴,都是在巧合的情形下誕生。

▌從傳說或歷史典故而來
根據當地流傳的傳說,再加上故事點綴後變成一道點心。普羅旺斯一帶有基於聖母瑪利亞的傳說而誕生的小扁舟餅,里昂枕頭糖則是根據里昂當地的傳說而來。此外例如羅馬教宗庇護六世逝世於瓦朗斯,當地因而誕生了瑞士傭兵模型的酥餅,就是因為歷史典故所衍生出來的點心。


【試閱3】最具代表性的法國傳統甜點
這裡介紹不受限於鄉土點心的範疇,在全法國各地的甜點鋪都能看得到的代表性傳統甜點。
※Données為該甜點的相關資訊。對應縮寫說明為:C類別 O誕生背景 P麵團、麵糊名稱 S奶餡、醬汁及裝飾 MM材料名。

▌閃電泡芙 Éclair
使用泡芙麵糊所製作的點心之一。在細長型的泡芙裡擠入奶餡,表面淋上巧克力或糖霜。最具代表的兩種口味為咖啡及巧克力。據說發明者為19世紀中葉的里昂甜點師。

Données:C新鮮甜點 P泡芙麵糊 S甜點奶餡、翻糖 M奶油、雞蛋、砂糖、麵粉、牛奶、鹽、翻糖、咖啡、巧克力等

▌歌劇院蛋糕 Opéra
以巴黎的歌劇院觀眾席為靈感所設計的巧克力蛋糕。在巧克力口味的杏仁海棉蛋糕基底裡混合了咖啡糖漿,層疊上甘納許及咖啡口味的奶油霜,表面以巧克力及金箔裝飾點綴。最初的發想來自巴黎的甜點店「Dalloyau」。

Données:C新鮮甜點 P杏仁海綿蛋糕麵糊 S奶油霜、甘納許、巧克力淋面 M奶油、雞蛋、砂糖、杏仁、麵粉、牛奶、鮮奶油、巧克力、咖啡、金箔

▌蒙布朗 Mont-Blanc
原意為「白色的山」,指的是阿爾卑斯山脈的蒙布朗。原型為義大利的家庭點心,巴黎的茶館「Angelina」則提出把栗子奶餡擠在蛋白霜餅乾上的作法。在日本看到的同名甜點,則是東京的「MONT-BLANC」第一代店主的獨創。

Données:C新鮮甜點 P蛋白霜 S打發鮮奶油、栗子奶餡 M蛋白、砂糖、鮮奶油、栗子醬

▌千層派 Millefeuille
法文的原意為「千片葉子」。在數層重疊的派皮裡夾入甜點奶餡。傳統作法會在表面做翻糖處理,再加上箭羽紋路。這款點心的發明者有一說是甜點師卡漢姆,也有一說是來自巴黎巴克街(rue du Bac)的甜點店。

Données:C新鮮甜點 P千層派皮麵團S甜點奶餡 M奶油、雞蛋、砂糖、麵粉、牛奶、鹽

▌法式布丁塔 Flan Pâtissier
在塔皮內倒入甜點奶餡後以烤箱烘烤,是法國相當具有代表性的點心。常見於店頭或一般家庭。從中世紀以來就已經存在,據說原先是一道料理,後來演變成甜點。在英國或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的點心。

Données:C烘焙點心 P酥脆塔皮麵團 S甜點奶餡 M奶油、雞蛋、砂糖、麵粉、牛奶、鹽、香草莢

▌洋梨塔 Tarte Bourdaloue
據說是19世紀中葉,由巴黎的甜點師法斯坎(Fasquelle)所創作。在店鋪鄰近的教會牧師名叫達魯(Bourdaloue),因為他的布道演說時間很長,所以法斯坎幻想著信眾應該會想偷偷溜出來吃塊蛋糕吧,因而創作了這道甜點。

Données:P甜酥麵團或酥脆塔皮麵團S杏仁奶油餡或杏仁奶餡M奶油、雞蛋、砂糖、杏仁、麵粉、牛奶、洋梨

▌法式草莓蛋糕 Fraisier
法國版的草莓蛋糕,顧名思義就是以草莓為主角的一款甜點。在海綿蛋糕之間夾入大量的草莓及慕斯林奶餡。傳統作法會在表面覆蓋一層杏仁膏,近年來則多以果凍來裝飾。

Données:P傑諾瓦思麵糊或杏仁海綿蛋糕 S慕斯林奶餡 M奶油、雞蛋、砂糖、杏仁、麵粉、牛奶、草莓

【試閱4】聖多諾黑 Saint-Honoré

與甜點店及麵包店的守護聖人相關的甜點

在法國,每種職業(例如花店、醫生、音樂家等)都有各自的守護聖人,聖多諾黑就是甜點師及麵包師的守護聖人的名字。這款甜點是在1846年時,由位於巴黎聖多諾黑大道上的甜點店「Chiboust」所創作誕生。由於這家店是發明了薩瓦蘭(Savarin)的甜點師奧古斯特.朱利安(Auguste Jullien)所擔任甜點師的店,也有傳言聖多諾黑就是由他所發明的。

據說最初的作法是使用布里歐麵團,之後才演變前現在我們看到的樣貌。先把派皮擀成圓形,再沿著圓擠入泡芙麵糊後,以烤箱烘焙。然後把淋上焦糖的小顆泡芙排列在表面,中央擠上和發明這款甜點的店家同名的「希布斯特奶餡」。以前的奶餡是以湯匙舀裝,如今大多使用聖多諾黑專用的花嘴擠出成形。使用花嘴擠出的奶餡富有立體感,讓甜點的美感更加脫穎而出。(甜點製作:HYATT REGENCY TOKYO)

Données
C 新鮮甜點心
P 千層派皮麵團、泡芙麵糊
S 希布斯特奶餡
M 奶油、雞蛋、砂糖、麵粉、牛奶、鹽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