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電子書】尋訪里爾克

7特價22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於自然,

即神話,

所有直線都消退無蹤,

唯委婉而象徵,

甚至是翻轉而顛倒,

樹已向人而訓誡,

人自「死亡」而重生,


里爾克已成典故


阿波羅不再思考,

他唯有豐潤而堅實之身軀,

那胯下之生命,

讓每個人都重新想像一下你生命的生殖器吧!

你必須改變你已有過的生命與生活。

里爾克已成典故。

 

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1875-1926)確實是近代深刻、細膩而又充滿神祕感之詩人。但嚴格來說,他在詩歌中之真正成就,更是他自身生命或做為一個真正「人」之工作的完成。至於詩歌,只是他的一種特殊之表達工具罷了。
 

里爾克的詩實在很難讀,但它竟然在全世界引起那麼大的注意與愛好,也實在是一件不可思議之事。於此,假如我們要探其根本原因,可能是因為:

里爾克以其特有之文字操作方式,以及其詩意之辯證方法,將其對自然與生命之細膩而徹底的感觸,予以高密度地完整加以呈現,所以,不論你懂不懂他在詩歌中所呈現之內涵與意義,你都可以有所感觸地,與他形成一種生命內在性之默契。這幾幾乎是其他詩人所難以與里爾克匹敵的地方。也許這就是里爾克所以有能力進入於詩歌特有之「核心」地域,所產生不可思議影響力的根本原因吧!


其實所謂詩歌之核心,就是屬人存在之內在的核心。它不再屬於任何形式、技術、關係等相對之事物,反之,它是一種「觸動」,一種「力量」,或一種原發性之力量。所以,如以此原發性之內在核心的力量,再看有關天使、玫瑰、神話、日常事物,乃至上帝等,都將產生前所未有之不可思議之象徵性極高的密度與效果。我覺得,這恐怕是我們讀里爾克的詩,所必須要把握的一個要點或樞紐點。


真核心即一種內在性之不可思議之高密度的力量。它已無所謂內外、先後、規範或是非對錯之事,否則,我們只有掉落在核心以外之外圍組織中,看似許多富有規範與相對關係之形式,實際上,它們只不過是未至於核心力量時之一些不成熟之情愫或表達罷了。所以我們亦無法以我們一般所習慣的文字或文字表達方式,來看里爾克所用字辭之實際意義與象徵。

核心是永存之物,

一如那完美的整體。

但人是成長物,變形物,

不論你從來就在那核心之擁抱中(如幼時),從未曾離開。可是(你必須)在你以自己的生命印證那核心的存在驗證以前,你必須以學習與血淚,為你將來果能呈現那核心的真義所必須的字辭、字句、方式、比喻、象徵做準備。所以:

再麻煩並充滿血淚之生命過程,最後只不過為了找到,或最後只不過剩下幾個象徵性名詞、概念或可能的連結或結構罷了。在里爾克來說,如:

天使、玫瑰、死亡、阿波羅、祈禱、豹、奧菲斯等等。
 

當這些普通我們早已習以為常之字,它們一旦通過詩或生命之核心之方式,再加以應用出來時,很可能它早已不是我們普通所以為之一般意思了。所以當我們頭腦裡的印象,還停留在那些習以為常之一般意義時,那我們想要懂里爾克的詩就有些困難了。當然這也並非說,這樣就完全不可能懂里爾克,究竟同一個字確實可以有很多解釋或說明之方式,甚至我們也很難說哪一種解釋是唯一而完整的解釋。否則里爾克的詩,不論在國內外或各種不同的語系中,怎麼會擁有那麼多歷久不衰之愛好者呢?想來其中原因仍是可以理解的。比如說:

一、所有的文字都必是一個符號。

二、所有的文字都必以其形式之符號,而象徵性地指向它所要實

際指向之物。

三、使此二者成為可能者是「人」,所以,一個真正的人就在統合此三者,而成為屬人存在一切可能者。
 

好了,詩或詩世界必有其核心之存在,生命亦然,或屬人之存在本身尤其如此。當我們一旦有能力進入於此一「核心」之世界時,我們就會以一種內在而深邃之整體性觀看的能力,有力並自由地找出或創造出我們所需要的文字、符號或概念,並將其象徵性地指向於我們所屬意之實質或存在性之超越領域。這事對里爾克來說,來得尤其重要,因為他異於一般,竟然將「死亡」一辭、一事、一深邃而不可思議之體驗,引進了他核心性之詩歌世界。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