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的宗旨很明確。行文要清晰,通常思路得先清晰。因此,先想想要說什麼,然後盡量簡潔明瞭說出來。別忘了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的六項規則:
1. 切勿使用印刷品中常見的隱喻、明喻或其他修辭手段。
2. 能用短字表達,就不要用長字。
3. 能刪除冗詞,就不要手軟。
4. 能用主動語態,就別用被動語態。
5. 能想到常用的英文詞語,就不要使用外來語、學術詞彙或行話。
6. 若根據上述規則而胡言亂語,便要打破它們。
這些規則用途不同:
1. 文句原創
《經濟學人》要讓讀者汲取別處無法提供的分析,但我們也希望寫作品質不落人後。讀者若每讀一句話都會看到陳腔濫調,難免思緒渙散。然而,我們的作者若善用新穎的意象、類比和措辭來吸引讀者的注意力,閱讀我們的文章便會樂趣無窮,令人愛不釋手。
2. 清晰明瞭
《經濟學人》的文章應該像散文,有起承轉合。每篇都該整體連貫,段落邏輯縝密。只要條理通透,即使只刪除一句,全文都會受到影響。假使文章是一篇報告,則必須挑選實事,以故事口吻娓娓道來。若是社論或分析性較強的文章,也該行文有序,讓讀者從頭到尾一氣呵成讀完。無論是哪一種文章,都需要有構想、分析和論述,以便統合文章的各種元素。這才是最困難的環節。一旦掌握箇中訣竅,只需用簡單直白的語言來表達它們。短語不只是短,意思也很清楚。英語有不少簡短的古老詞彙,要寫出良好的句子,這些短語能起到特殊的作用(第一章會加以闡述)。要使用日常用語,而非律師或官僚的語言。因此:
●別用permit,要用let;
●別用persons,要用people;
●別用purchase,要用buy;
●別用peer,要用colleague;
●別用gift,要用present;
●別用wealthy,要用rich;
●別用demonstrate,要用show;
●別用violate,要用break。
字詞若浮誇冗長,往往會模糊意義,或者暴露出意義空洞。去掉這些詞語,改用簡單的字詞。
3. 言簡意賅
我們的讀者很忙,容易被其他的雜誌或報紙(或手機的App)所吸引。我們希望讀者閱讀我們的文章時不會浪費時間,所以要讓每個字都發揮作用。
4. 誠實坦率
我們偶爾會使用被動語態,但被動句常被誤用,好比會讓人不知道句子中誰做了什麼:別忘了隆納.雷根(Ronald Reagan)的名言「錯誤被犯下了」(Mistakes were made)。主動句也可能意思模糊。然而,只要盡量將被動語態轉為主動語態,句意便會更直接明瞭。
5. 謙遜虛心
把你的文章多讀幾遍。每回都要毫不留情調整文字,無論是刪除字詞、潤飾文句或讓文意更加清晰。避免句意重複,刪除冗詞贅字,別為了營造文學效果,提及或暗示沒有解釋的人物或事件,讓文章晦澀難懂。要讓所述情節持續發展,以便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假使故事開始變得乏味,或者論點似乎欠缺說服力,便要憑藉敏銳的思緒來調整行文。
不要使用學術詞彙、外來語或行話。使用行話通常是為了炫耀,告訴讀者你有專業知識。你確實會知道某些讀者不知道的事情,但要用日常英語描述它們,讓文章讀起來不像是在上課,更像你這位聰明的朋友在解釋某件事情。這就表示你必須據實以告,不應有所隱暪。簡言之,你若不確定自己的意思,想閃爍其詞就困難得多。
別咄咄逼人或傲慢自大。不同意你的觀點的人,並不一定是蠢蛋(stupid)或瘋子(insane)。別說別人愚蠢,不妨透過分析來證明這點。表達意見時,不要貿然下斷言。不僅要告訴讀者你的想法,還要說服他們。如果你使用論述、推理和證據,就可能說服別人。不要開口閉口就是應該(ought)和應當(should)。
別過於自信滿滿。不要告訴讀者你預料到了某件事,或者你有獨家新聞,以此誇耀才智,這樣可能會讓讀者厭煩或惹怒他們,反而不會讓他們印象深刻。
6. 簡單扼要
多寫簡單的句子。盡量少用複雜結構和花俏言語。必要的話,請牢記《紐約客》(New Yorker)的評論:「倒著讀句子,直到頭暈目眩(Backward ran sentences until reeled the mind)」。
如果你的語法清晰,偶爾出現較長的句子便不會讓讀者負擔過重。別忘了馬克.吐溫(Mark Twain)對作家該如何處理文句的建議:「作家偶爾可能會放縱一下而寫出長句,但他會確保沒有遲滯或模糊之處,也不會插入括號文字打斷整體觀點。他撰文完畢時,文章不會是半個身軀藏在水底的海蛇,而是眾人高舉火炬的遊行。」句子若欠缺約束,將不是高舉火炬的遊行民眾,而是手拿火炬的一群暴徒。
馬克.吐溫和歐威爾都是出色的文體家(stylist)。他談論另一位作家時指出,他「並不比馬(horse)有更多的創意。我指的不是高貴的馬匹,而是曬衣架(clothes-horse)。」馬克.吐溫為作家訂定的規則呼應歐威爾的規則。他說作家應該:
●說出想說的話,而非大致到位。
●使用正確字詞,不要用近義詞。
●避免冗詞贅語。
●不可省略必要的細節。
●形式不可馬虎。
●使用正確的文法。
●風格簡單直接。
說得倒容易。但什麼是正確字詞?良好的文法?簡單的風格?
後續講解的規則類似於歐威爾和馬克.吐溫的規則。優秀作家一次又一次挖掘出這些規則,其中還包含《經濟學人》作者在過去一百八十多年獲取的心得。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的宗旨很明確。行文要清晰,通常思路得先清晰。因此,先想想要說什麼,然後盡量簡潔明瞭說出來。別忘了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的六項規則:
1. 切勿使用印刷品中常見的隱喻、明喻或其他修辭手段。
2. 能用短字表達,就不要用長字。
3. 能刪除冗詞,就不要手軟。
4. 能用主動語態,就別用被動語態。
5. 能想到常用的英文詞語,就不要使用外來語、學術詞彙或行話。
6. 若根據上述規則而胡言亂語,便要打破它們。
這些規則用途不同:
1. 文句原創
《經濟學人》要讓讀者汲取別處無法提供的分析,但我們也希望寫作品質不落人後。讀者若每讀一句話都會看到陳腔濫調,難免思緒渙散。然而,我們的作者若善用新穎的意象、類比和措辭來吸引讀者的注意力,閱讀我們的文章便會樂趣無窮,令人愛不釋手。
2. 清晰明瞭
《經濟學人》的文章應該像散文,有起承轉合。每篇都該整體連貫,段落邏輯縝密。只要條理通透,即使只刪除一句,全文都會受到影響。假使文章是一篇報告,則必須挑選實事,以故事口吻娓娓道來。若是社論或分析性較強的文章,也該行文有序,讓讀者從頭到尾一氣呵成讀完。無論是哪一種文章,都需要有構想、分析和論述,以便統合文章的各種元素。這才是最困難的環節。一旦掌握箇中訣竅,只需用簡單直白的語言來表達它們。短語不只是短,意思也很清楚。英語有不少簡短的古老詞彙,要寫出良好的句子,這些短語能起到特殊的作用(第一章會加以闡述)。要使用日常用語,而非律師或官僚的語言。因此:
●別用permit,要用let;
●別用persons,要用people;
●別用purchase,要用buy;
●別用peer,要用colleague;
●別用gift,要用present;
●別用wealthy,要用rich;
●別用demonstrate,要用show;
●別用violate,要用break。
字詞若浮誇冗長,往往會模糊意義,或者暴露出意義空洞。去掉這些詞語,改用簡單的字詞。
3. 言簡意賅
我們的讀者很忙,容易被其他的雜誌或報紙(或手機的App)所吸引。我們希望讀者閱讀我們的文章時不會浪費時間,所以要讓每個字都發揮作用。
4. 誠實坦率
我們偶爾會使用被動語態,但被動句常被誤用,好比會讓人不知道句子中誰做了什麼:別忘了隆納.雷根(Ronald Reagan)的名言「錯誤被犯下了」(Mistakes were made)。主動句也可能意思模糊。然而,只要盡量將被動語態轉為主動語態,句意便會更直接明瞭。
5. 謙遜虛心
把你的文章多讀幾遍。每回都要毫不留情調整文字,無論是刪除字詞、潤飾文句或讓文意更加清晰。避免句意重複,刪除冗詞贅字,別為了營造文學效果,提及或暗示沒有解釋的人物或事件,讓文章晦澀難懂。要讓所述情節持續發展,以便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假使故事開始變得乏味,或者論點似乎欠缺說服力,便要憑藉敏銳的思緒來調整行文。
不要使用學術詞彙、外來語或行話。使用行話通常是為了炫耀,告訴讀者你有專業知識。你確實會知道某些讀者不知道的事情,但要用日常英語描述它們,讓文章讀起來不像是在上課,更像你這位聰明的朋友在解釋某件事情。這就表示你必須據實以告,不應有所隱暪。簡言之,你若不確定自己的意思,想閃爍其詞就困難得多。
別咄咄逼人或傲慢自大。不同意你的觀點的人,並不一定是蠢蛋(stupid)或瘋子(insane)。別說別人愚蠢,不妨透過分析來證明這點。表達意見時,不要貿然下斷言。不僅要告訴讀者你的想法,還要說服他們。如果你使用論述、推理和證據,就可能說服別人。不要開口閉口就是應該(ought)和應當(should)。
別過於自信滿滿。不要告訴讀者你預料到了某件事,或者你有獨家新聞,以此誇耀才智,這樣可能會讓讀者厭煩或惹怒他們,反而不會讓他們印象深刻。
6. 簡單扼要
多寫簡單的句子。盡量少用複雜結構和花俏言語。必要的話,請牢記《紐約客》(New Yorker)的評論:「倒著讀句子,直到頭暈目眩(Backward ran sentences until reeled the mind)」。
如果你的語法清晰,偶爾出現較長的句子便不會讓讀者負擔過重。別忘了馬克.吐溫(Mark Twain)對作家該如何處理文句的建議:「作家偶爾可能會放縱一下而寫出長句,但他會確保沒有遲滯或模糊之處,也不會插入括號文字打斷整體觀點。他撰文完畢時,文章不會是半個身軀藏在水底的海蛇,而是眾人高舉火炬的遊行。」句子若欠缺約束,將不是高舉火炬的遊行民眾,而是手拿火炬的一群暴徒。
馬克.吐溫和歐威爾都是出色的文體家(stylist)。他談論另一位作家時指出,他「並不比馬(horse)有更多的創意。我指的不是高貴的馬匹,而是曬衣架(clothes-horse)。」馬克.吐溫為作家訂定的規則呼應歐威爾的規則。他說作家應該:
●說出想說的話,而非大致到位。
●使用正確字詞,不要用近義詞。
●避免冗詞贅語。
●不可省略必要的細節。
●形式不可馬虎。
●使用正確的文法。
●風格簡單直接。
說得倒容易。但什麼是正確字詞?良好的文法?簡單的風格?
後續講解的規則類似於歐威爾和馬克.吐溫的規則。優秀作家一次又一次挖掘出這些規則,其中還包含《經濟學人》作者在過去一百八十多年獲取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