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人學》是社會哲學性的著作,我既不治這門學問,便沒有特別可說的譯介的理由和條件。不過我終於嘗試了,這當歸因於兩點動機:第一,我曾短時間旁聽過桑巴特的課,他的思想與談吐風趣,都給了我難忘的良好印象。所以凡他的著作,也都為我所樂讀。這部《人學》出版後,我曾於十年前托友代買,可是一直到今年才得到手(一九五六年第二版)。由於我之愛不忍釋手,想到《人生》讀者中也會有人與我同感。第二,《人學》的基本思想:「人,無論如何,是人」,正是針對另一種思想:「人是動物之一種」的正面挑戰。我以為這不只是「人類觀」的理論問題,也是每一個有良知者必須抉擇的大問題;往遠大處說,也是人類未來命運關鍵之所在。所以《人學》是科學著作,也是戰鬥著作。它也許有助於若干人在思想鬥爭中的「士氣」吧。
我明知自己的能力不配翻譯這部巨著,所以改用節譯的方式,介紹上卷「人性論」九章,而另以籠統介紹方式簡括中下兩卷,各為一篇。我因此避免了許多全譯的因難,而事實上也減輕了多少讀者的時間。
《人學》像桑巴特其他著作一樣,有三大特色:第一,徵引多:第二,牽涉範圍廣;第三,自創新詞多。要完全保留,勢所不能;要完全避免,也斷難實現。好在既然「節譯」,只好順我的方便而剪裁了。如此,便有的地方被節去了很多(如第三章一下子節去歷史資料約萬字);凡文中有「云云」,「等等」之處都是大節而特節的。總計上卷九章約節去了五分之三。其次,對保留部份,則儘量保存原意,乃至文法上也力求將就原文,以證明這是譯,而不是述(第二、三卷則相反,只是述,而不是譯)。最後,關於他創用的名詞,老實講,是最不易解決的。除去勉強意譯者外,只好於稍作說明之後,「硬」譯若干新詞了。讀者將來一定發現的。
《人學》文字之美是在譯文中無法窺見的。又,原著常喜引用詩句,譯文只在極不得已時,略為保留,餘則一律節去。逃懶,固是極其明顯的;但譯壞的詩句,恐怕還不如不譯更好些吧。
原著徵引多,而註解極詳,以見其科學工作之謹嚴。除行文之際,每一徵引,例即註明詳細出處外,書末並有附註達十八頁之多。這是節譯所不能不割愛的。此外,原著為避免「孤證」之嫌,常於一點一事之下,反覆引證;譯者則以保留一證為足。既大量縮短,又大量刪削,真使人讀後有「體無完膚」之感。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