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精采節錄
想躋身智者之林並認識宇宙之輝煌的人哪!
你必須先屈身,才能站起;
必須先下墜,才能上升;
必須先體驗低處,才能登至高處;
必須願意服侍弱小之人,才能認識那至高至大者;
唯有謙卑之人才能得著智慧。

所有宗教的經書都教導人要謙卑。不僅如此,古今的聖賢也都表示:人唯有謙卑,才有過著遵循真理的生活。

那麼謙卑是什麼?謙卑既非外在的行為,也不包含被一般人視為「謙卑」的自我貶低的行為。事實上,謙卑和自我貶低完全相反。

***

自我貶低是自我屈辱,甚至是自我毀滅的行為,會扼殺自己的靈性。

一個人如果將他的正直與善良視為敝屣,認為自己一無是處,無論如何努力,也無法向上提升,他將會變得軟弱無力、精神委靡,讓自己高尚的品格崩解。

如此一來,他不但沒有提升自己的品格,反而使其敗壞。

「他心如何思量,他為人就如何。」

思想,是我們用來砌築靈魂的磚塊。如果我們在建造的過程中用了大量脆弱的磚塊,就只能造出一間破敗的小屋。

每一個自我貶低的想法,都像是一塊脆弱的磚塊。一個人如果一直抱持著這樣自我貶抑的態度生活,他終其一生都會是個失敗者、可憐蟲,除非他們能改變態度,不再看輕自己。

一個對自己沒有信心的人如何能贏得他人的信任?又如何能成大功、立大業?更何況,這樣的人也不可能對人性有信心。他如果看輕自己,自然也會看輕別人,於是在因果法則的運作下,大家也會看不起他。

一個人必須先對自己有信心,繼而對人性有信心,最後再對上帝產生信心,他的靈魂才能成長。

一個人如果宣稱自己相信上帝,卻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人性,那麼他所謂的信仰並非真正的信仰,他所謂的謙卑也是虛假的謙卑。

另一種虛假的謙卑,便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或權威人物卑躬屈膝的行為。這是將謙卑物質化、破壞它的精神的做法,也無異在崇拜神祇、膜拜偶像。

一個人若持續如此,他的品格必然會逐漸敗壞,最終也會耗掉他的靈性與心智能量。

***

真正的謙卑不同於和虛假的謙卑。它會讓人變得更有力量,使人向上提升,並且會啟發、鼓舞我們的靈魂,激勵我們更上一層樓。

然則,何謂真正的謙卑?是跪在神祇面前祈求恩賜?是一味請求上帝實現我們那狹隘瑣碎的心願?

不,這些都不是真正的謙卑。

真正的謙卑遠遠不止於此。它是人的心靈深處一個神聖的靈性渴望,具有一股沉默而強大的力量,足以改變一個充滿自我意識的凡俗之人。當一個疏離的靈魂在懂得了謙卑之後,便回到了上帝的腳邊,欣喜若狂的沐浴在祂那澤被一切的愛中。

一個人唯有超脫自己的「小我」,才能進入這樣的狀態。

事實上,所謂的謙卑,便是放下「自我」,進入「無我」(non-self),並將個人的熱情與才智交託給那至高無上的主宰──那是一個崇敬造物主的靈魂所表現出來的態度。

這般的謙卑,將使人超脫他的天性中的卑劣,來到神的面前,變得平靜、高尚、獨立自主、充滿力量,有如上帝一般莊嚴。

對於追求靈性的靈魂而言,謙卑是「生命的美酒」(the Wine of Life)。

尚未感受謙卑的力量的靈魂乃是沒有生命的靈魂。

一個人愈是謙卑,就愈能夠獨立自主。

我們只要回想一下那些教導我們謙卑的人物──例如耶穌、佛陀、孔子、蘇格拉底、伯麥(Jacob boehme)、喬治.福克斯(George Fox)及所有偉大的宗教改革者──的生平,就可以明白這一點。

他們之所以能夠昂首闊步、雖千萬人而吾往矣,正是因為他們能放下自我,懷著謙卑之心與上帝同行。

***

讓人卑躬屈膝的謙卑,並非真正的謙卑。這樣的謙卑會降低一個人的人格,具有破壞性;但真正的謙卑則會使人變得更加高尚,也更有力量。

我們在面對他人時為何要膽怯、畏縮,以罪人自居?這樣做是否可以使我們超脫罪惡?我們如果一直自認毫無可取之處,是否有可能向上提升?

不,不可能的。我們唯有時時刻刻以那至高的主宰為念,才有可能提升自我。

人心中或許有諸多卑劣之處,但也有聖潔、莊嚴、神性的一面。我們要時常想著這一點,想著人性的良善、純潔與美好,並且不斷追尋自身靈魂中的神性。

當我們經由謙卑之門找到自身靈魂中的神性後,便會看出所有人身上的神性。

如此一來,我們便能夠超脫個人的私慾,進入更遼闊、健全、神聖並且充滿愛的生命。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