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題旨:送別友人
‧注釋
題—少府:官名,縣尉的別稱。/之:前往。/蜀州:在今四川省。
一行—城闕:城樓,指唐代京都長安城。/輔:護衛。/三秦:指長安(今西安市)附近的關中地區,在今陝西省。秦朝末年時,項羽將此區分封給三個秦國的降將。/風煙:風塵煙霧。/五津:指蜀州岷江的五個渡口,泛指蜀州。
二行—宦遊:到外地做官。
三行—海內:天下,四海之內。古人認為國土四面環海,稱國境為四海之內。
四行—無為:不必。/歧路:岔路,或指分手之處。
‧賞讀譯文
三秦之地護衛著長安城,在風塵煙霧中望向蜀州的渡口。
與你分離讓我滿懷惆悵,因為我們都是在外地做官的人。
在天下若是有彼此了解的好朋友,那麼即使遠在天涯,也彷彿比鄰而居。
我們不必在分手的岔路口,像小兒女那樣哭得淚溼手巾。
【11】終南別業/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題旨:生活抒懷
‧注釋
題—終南:終南山。/別業:別墅。
一行—中歲:中年。/道:指佛理。/晚:晚年。/南山:終南山。/陲:邊。
二行—勝事:美好快樂的事。
三行—水窮處:水源的盡頭。
四行—值:遇見。/林叟:山林裡的老人。
‧賞讀譯文
我從中年開始便頗好佛理,晚年就住在終南山邊。
只要興致一來,我就獨自前往,其中的美好及快樂只有我自己知道。
來到水源的盡頭,坐著看雲霧湧起。
偶然遇到山林裡的老人,就暢快談笑,沒有預設回家的時間。
【21】登金陵鳳凰臺/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題旨:懷古抒情
‧注釋
題—鳳凰臺:在金陵鳳凰山上。
一行—江:長江。
二行—吳宮:三國時,孫吳曾在金陵建都築宮。/晉代:指東晉,也曾建都於金陵。/衣冠:士大夫的穿戴,代指官紳。/古丘:古墳。
二行—三山:山名,在南京長江岸邊。/一水:指長江。
四行—浮雲:比喻奸邪小人。/日:比喻賢良。/化用自西漢陸賈的《新語‧辨惑》:「故邪臣之蔽賢,猶浮雲之障日月也。」/長安:代指朝廷和皇帝。
‧賞讀譯文
鳳凰臺上曾有鳳凰來這裡遊玩,如今,鳳凰離開,只剩空臺,長江的流水仍兀自奔流著。
三國孫吳宮殿裡的花草已被掩捚在僻靜的小徑下,東晉的官紳也長眠在古墳裡了。
被雲霧籠罩的三山似乎隱身在青天之外,長江被擋在中間的白鷺洲分成二條水流。
都說如浮雲般的奸邪小人,會遮蔽如日光般普照天下的賢良;遲遲望不見長安,實在使人發愁。
【31】秋曉行南谷經荒村/柳宗元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黃葉覆溪橋,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歷,幽泉微斷續。
機心久已忘,何事驚麋鹿。
‧題旨:秋景抒懷
‧注釋
題—南谷:在永州郊外。
一行—杪秋:晚秋。
二行—唯:只有。
三行—寂歷:凋零稀疏的樣子。/幽泉:幽深隱僻的泉水。
四行—機心:機巧之心。/何事:為何。
‧賞讀譯文
晚秋時分,霜露越來越濃重。清晨起床,來到幽谷中。
黃葉覆蓋著溪橋,荒廢的村子裡只剩下古老的樹木。
寒涼的天氣裡,稀疏的花朵都快凋零殆盡,幽深隱僻的泉水些微地斷續流出。
我早就已經忘記那些機巧用心了,為何會驚動麋鹿呢?
【41】更漏子(星斗稀)/溫庭筠
星斗稀,鐘鼓歇,簾外曉鶯殘月。
蘭露重,柳風斜,滿庭堆落花。
虛閣上,倚欄望,還似去年惆悵。
春欲暮,思無窮,舊歡如夢中。
‧題旨:相思情懷
‧注釋
一行—鐘鼓:報時的鐘鼓聲。/殘月:將落的月亮。
三行—虛閣:空閣。
四行—舊歡:昔日的歡樂,亦指舊情人。
‧賞讀譯文
天上星光稀疏,報時的鐘鼓也停歇了,窗簾外有早起的黃鶯及將要落下的月亮。
蘭花上有著沉重的露珠,風將柳樹吹得歪斜,庭院裡堆滿了落花。
我站在空無他人的樓閣上,倚著欄杆遠望,心情跟去年一樣惆帳。
春天又到盡頭了,我的思念無窮無盡,往日的歡樂宛如夢一場。
【51】春晴/王駕
雨前初見花間蕊,
雨後全無葉底花。
蜂蝶紛紛過牆去,
欲疑春色在鄰家。
‧題旨:詠春景
‧賞讀譯文
在下雨前,才剛看到花兒吐蕊,
在雨後卻看不到綠葉下有任何花朵。
蜜蜂和蝴蝶紛紛飛到牆的另一邊去,
我懷疑滿園花開的春色跑到鄰家了。
【61】漁歌子(泛流螢)/孫光憲
泛流螢,明又滅,夜涼水冷東灣闊。
風浩浩,笛寥寥,萬頃金波澄澈。
杜若洲,香郁烈,一聲宿雁霜時節。
經霅水,過松江,盡屬儂家日月。
‧題旨:夜景抒懷
‧注釋
一行—流螢:飛行的螢火蟲。
二行—浩浩:浩蕩。/寥寥:稀疏。/金波:水面波浪上的月光。
三行—杜若:一種香草植物,開白色花。/宿雁:夜間停宿的大雁。
四行—霅水:位在浙江省吳興縣。/松江:吳淞江,位在江蘇省境內。
‧賞讀譯文
一大片螢火蟲的亮光忽明忽滅,涼夜裡江水冷冽,東灣的景色相當廣闊。
風勢強勁浩蕩,傳來幾聲的稀疏笛音,廣大的澄澈江水面,在月光下蕩漾著金波。
長滿杜若草的水洲,散發濃烈的香氣;歇息停宿的大雁啼叫一聲,又到了霜降時節。
在經過霅水和松江後,這裡的日月風景全部專屬終我了。
【71】鵲踏枝(蕭索清秋珠淚墜)/馮延巳
蕭索清秋珠淚墜,枕簟微涼,展轉渾無寐。
殘酒欲醒中夜起,月明如練天如水。
階下寒聲啼絡緯,庭樹金風,悄悄重門閉。
可惜舊歡攜手地,思量一夕成憔悴。
‧題旨:相思情懷
‧注釋
一行—蕭索:蕭條衰頹。/清秋:明淨爽朗的秋天,亦指深秋。/枕簟:枕頭和竹蓆。/展轉:輾轉,翻來覆去。/寐:睡。
二行—殘酒:殘留的醉意。/中夜:半夜。/練:柔軟潔白的絲絹。
三行—絡緯:蟋蟀,俗稱「紡織娘」。/金風:指秋風。在五行中,秋屬金。/重門:屋內的門。
四行—可惜:惋惜。/思量:想。
‧賞讀譯文
在萬物蕭條的深秋,我流下滾滾珠淚;枕頭和竹蓆微微發涼,我翻來覆去,始終沒有入睡。
殘存的醉意快要消散了,我在半夜起身,只見明亮的月光如白絹,夜空如水。
臺階下,傳來蟋蟀淒寒的啼叫聲,秋風吹過院子裡的樹,靜悄悄的夜裡,屋內的門扉緊閉著。
我為舊日攜手歡度的地方感到惋惜,回想了一整夜,讓人變得憔悴萬分。
【81】喜遷鶯(曉月墜)/李煜
曉月墜,宿雲微,無語枕頻欹。
夢回芳草思依依,天遠雁聲稀。
啼鶯散,餘花亂,寂寞畫堂深院。
片紅休掃儘從伊,留待舞人歸。
‧題旨:相思情懷
‧注釋
一行—曉月:指早晨的殘月。/宿雲:夜間的雲。/微:消散。/欹:斜靠。(音同棲。)
二行—夢回:夢醒。/芳草:指夢中所見的女子。/依依:留戀不捨。/雁聲稀:音信很少。古人把鴻雁視為信差的代表。相傳漢武帝時,漢使接獲密告,得知匈奴將使臣蘇武流放北海,卻謊稱他已死,並用計對匈奴說,漢皇帝射下的一隻鴻雁上有蘇武的帛書,讓蘇武得以被釋放。
三行—餘花:尚未凋謝的花。/畫堂:華美的廳堂。
四行—片紅:飄落的花瓣。/伊:他,指片紅。/舞人:指所愛的女子。
‧賞讀譯文
早晨的殘月已經墜落,夜間的雲朵已經消散。我沉默地頻頻斜靠枕頭。
夢醒後,我依然留戀著夢中的女子;然而天高遠闊,很少有鴻雁帶來音訊。
啼叫的黃鶯已經散去,殘存未凋的花景已顯得紛亂;一個人寂寞地待在華美廳堂和深院裡。
不要掃滿地的落花,就隨它去,等到我所愛的人回來後再說吧。
【91】山園小梅/林逋
眾芳搖落獨鮮妍,占斷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蜨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題旨:詠梅花
‧注釋
一行—鮮妍:指梅花鮮麗開放。/占斷:占有全部。
二行—疏影:疏落的影子,指梅花。/暗香:淡雅的幽香。
三行—霜禽:白鳥。/偷眼:偷看。/粉蜨:蝴蝶。/合:應該。
四行—微吟:指自己的詩。/狎:親近。/檀板:一種打拍子用的樂器。/金樽:金屬做的酒杯。
‧賞讀譯文
百花都已經凋落,只剩下梅花鮮麗綻放著,獨自占盡了小園中的美麗風情。
梅枝疏落的影子橫斜在清淺的水面上,黃昏入夜後,有梅花的淡雅香氣飄散其間。
白鳥要飛下來之前,會先看梅花一眼;粉蝶若知道梅花的美,一定會為此失魂落魄。
幸好我能吟詩來親近梅花,不需要執檀板高歌和舉杯飲酒來欣賞。
【101】訴衷情近(雨晴氣爽)/柳永
雨晴氣爽,佇立江樓望處。
澄明遠水生光,重疊暮山聳翠。
遙認斷橋幽徑,隱隱漁村,向晚孤煙起。
殘陽裏,脈脈朱闌靜倚。
黯然情緒,未飲先如醉。愁無際。
暮雲過了,秋光老盡,故人千里,
竟日空凝睇。
‧題旨:賞景懷友
‧注釋
一行—雨晴:雨過天晴。/望處:所能望見的地方。
二行-澄明:清澈明亮。/聳翠:聳立著翠綠的山峰。
三行—向晚:傍晚。
四行—殘陽:夕陽餘暉。/脈脈:含情,藏在內心的感情。
六行—暮雲:黃昏的雲。/故人:老友。
七行—竟日:整天。/凝睇:凝望,注視。
‧賞讀譯文
雨過天晴後空氣清爽,我佇立在江樓上看向遠處。
遠方清澈明亮的水波反射著光芒,暮色籠罩著層層重疊的翠綠山峰。
遠遠地,我認出了殘破斷橋、幽靜小路和隱隱約約的漁村,還有一縷孤煙在傍晚時升起。
夕陽餘暉下,我含情不語地倚著紅色欄杆。
黯然低落的情緒,讓我還沒喝酒就好像醉了。愁緒無邊無際。
傍晚的雲彩飄過了,秋天已經到盡頭,老友卻在遙遠的千里之外。
這讓我整天徒然地凝望這片景色。
【111】訴衷情(花前月下暫相逢)/張先
花前月下暫相逢。苦恨阻從容。
何況酒醒夢斷,花謝月朦朧。
花不盡,月無窮。兩心同。
此時願作,楊柳千絲,絆惹春風。
‧題旨:愛戀心情
‧注釋
一行—苦恨:深恨。
四行—絆惹:牽纏。
‧賞讀譯文
我們在花前月下短暫相逢。深深怨恨那些阻擋我們從容談情的外力。
那情景就好像酒醒夢斷般消逝,花兒謝了,月色也朦朧。
然而,花不會開盡,月色亦無窮盡,只要我們倆心意相同。
此時時刻,我願意化為楊柳的千萬枝條,牽纏著春風不放。
【121】踏莎行(碧海無波)/晏殊
碧海無波,瑤臺有路。思量便合雙飛去。
當時輕別意中人,山長水遠知何處。
綺席凝塵,香閨掩霧。紅箋小字憑誰附。
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
‧題旨:相思離愁
‧注釋
一行—瑤臺:神仙居住的地方。/思量:想。/合:應該。
二行—意中人:心中所思念或屬意的人,多指心中所愛戀的異性。
三行—綺席:華麗的坐席。/凝:聚集。/香閨:女子的居室。/掩:遮蔽。/紅箋:紅色信紙。/憑:託附。/附:帶去。
四行—目盡:望盡。/欲:將要。/蕭蕭:形容風雨聲。
‧賞讀譯文
碧海上平靜無波,有道路可以通往瑤臺,想來應該要成雙飛去才對。
當時輕易就離開了意中人,如今兩人相隔遙遠山水,怎麼知道她在哪裡?
華麗的坐席上已堆滿灰塵,她的居室也被煙霧遮蔽了,這寫滿小字的紅色信紙該託附誰帶去呢?
快要黃昏時,我在高樓上遠望前方盡頭,蕭蕭細雨打在梧桐葉上。
【131】千秋歲引(別館寒砧)/王安石
別館寒砧,孤城畫角,一派秋聲入寥廓。
東歸燕從海上去,南來雁向沙頭落。
楚臺風,庾樓月,宛如昨。
無奈被些名利縛,無奈被他情擔閣,
可惜風流總閒卻。
當初漫留華表語,而今誤我秦樓約。
夢闌時,酒醒後,思量著。
‧題旨:秋景抒懷
‧注釋
一行—別館:客館、旅店。/砧:擣衣石,代指擣衣聲。擣衣是指用杵捶打生絲,使其柔白富彈性,能裁成衣物;古代婦女在秋涼時節常為了幫親人趕製冬衣而擣衣。/孤城:孤立的城。/畫角:樂器名。傳自西羌,形如牛、羊角,表面彩繪裝飾,吹奏時發出嗚嗚聲。/一派:一片、一番。/寥廓:空曠,指天地之間。
二行—歸:回去。/沙頭:沙灘邊、沙洲邊。
三行—楚臺風:出自戰國時代楚國宋玉的〈風賦〉:「楚襄王遊於蘭臺之宮……有風颯然而至,王乃披襟而當之,曰:『快哉此風!」/庾樓月:指庾亮登上南樓所見的月。出自《世說新語‧ 容止》:「庾太尉(庾亮)在武昌,秋夜氣佳景清……因便據胡床,與諸人詠謔,竟坐甚得任樂。」
四行—擔閣:同耽擱。
六行—漫:隨便、胡亂。/華表語:學仙的念頭及想法。華表為豎立在宮殿、墳墓、城門前的大柱。《搜神後記》中有「丁令威……學道於靈虛山。後化鶴歸遼,集城門華表柱。」/秦樓:女子的住處。
七行—闌:殘、盡。
‧賞讀譯文
客館傳來寒氣森森的擣衣聲,孤城城頭傳來嗚嗚的畫角聲,滿秋意的聲音傳入遼闊的天地之間。
往東邊回去的燕子從海上飛走,南邊來的雁子往沙洲邊飛落停下。
那楚王遊蘭臺時吹的涼風、庾亮上南樓賞的明月,依舊如昨。
無奈我被那些名利所束縛,又被其他情感給耽擱,
讓我的風流情事總被閒置不理。
當初隨意留下想離世學仙的話語,如今卻誤了我的秦樓之約。
我在夢醒時,酒醒後,不斷思量著這一切。
【141】御街行(街南綠樹春饒絮)/晏幾道
街南綠樹春饒絮,雪滿游春路。
樹頭花豔雜嬌雲,樹底人家朱戶。
北樓閑上,疏簾高卷,直見街南樹。
闌干倚盡猶慵去。幾度黃昏雨。
晚春盤馬踏青苔,曾傍綠陰深駐。
落花猶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處。
‧題旨:賞景思人
‧注釋
一行—饒:充滿,多。/雪:指白色的柳絮。
二行—嬌雲:彩雲。/人家:指所戀之人。/朱戶:朱紅色門戶,指富貴人家。
三行—閑:通「閒」。/北樓:街道北邊的樓臺。/疏簾:稀疏的竹織窗簾。
四行—闌干:即欄杆。/倚盡:指倚靠很久。/慵去:懶得離去。
五行—盤馬:騎馬馳騁盤旋。
六行—香屏:華美的屏風。/人面:指所愛之人。化用自唐代崔護的〈題都城南莊〉:「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賞讀譯文
春日,街道南邊的綠樹充滿了白絮,如雪一般鋪滿遊春的道路。
樹上豔麗的花以彩雲為背景,樹下是那富貴人家的門戶。
我閒來登上街道北邊的樓臺,將疏簾捲高,直接看到街道南邊的樹。
我倚靠欄杆許久,還懶得離去,度過了幾場的黃昏雨。
我在晚春時騎馬踏著青苔四處盤旋,也曾在綠蔭深處停留。
落花還在,華美屏風徒然遮擋著,誰知道那女子到哪裡去了?
【151】水調頭歌(明月幾時有)/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題旨:賞月懷人
‧題序: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注:子由為蘇軾的弟弟蘇轍。)
‧注釋
一行—把酒:拿著酒杯。
二行—天上宮闕:指月中的廣寒宮。
三行—歸去:回去。/瓊樓玉宇:美玉砌成的華麗樓宇,指廣寒宮。/不勝:承受不了。
四行—弄:搖動。/清影:身影。/何似:哪裡比得上。
五行—轉:指月亮移動。/朱閣:朱紅色的華麗樓閣。/低:指月亮下移。/綺戶:雕飾華麗的門窗。/無眠:沒有睡意的人。
六行—何事:為何。
七行—此事:指人的歡合和月的晴圓。
八行—但:只。/共:一起欣賞。/嬋娟:美妙的姿容,代指美人或月亮。
‧賞讀譯文
什麼時候會有明亮的圓月呢?我拿著酒杯問青天。
不知道在天上的廣寒宮裡,今晚是哪一年呢?
我想要乘著風回去,只怕在華美樓閣中,忍受不了高處的寒冷。
跳舞搖動身影,怎麼比得上人間呢?
月光轉過朱紅色樓閣,在綺麗的窗戶外逐漸下移,照著毫無睡意的我。
明月不應該有恨,但為什麼它總是在人們別離時特別圓呢?
人世間有悲歡離合,月亮有陰晴圓缺,這種事自古以來就難以圓滿。
只希望人能活得長久,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同欣賞美麗的月光。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題旨:送別友人
‧注釋
題—少府:官名,縣尉的別稱。/之:前往。/蜀州:在今四川省。
一行—城闕:城樓,指唐代京都長安城。/輔:護衛。/三秦:指長安(今西安市)附近的關中地區,在今陝西省。秦朝末年時,項羽將此區分封給三個秦國的降將。/風煙:風塵煙霧。/五津:指蜀州岷江的五個渡口,泛指蜀州。
二行—宦遊:到外地做官。
三行—海內:天下,四海之內。古人認為國土四面環海,稱國境為四海之內。
四行—無為:不必。/歧路:岔路,或指分手之處。
‧賞讀譯文
三秦之地護衛著長安城,在風塵煙霧中望向蜀州的渡口。
與你分離讓我滿懷惆悵,因為我們都是在外地做官的人。
在天下若是有彼此了解的好朋友,那麼即使遠在天涯,也彷彿比鄰而居。
我們不必在分手的岔路口,像小兒女那樣哭得淚溼手巾。
【11】終南別業/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題旨:生活抒懷
‧注釋
題—終南:終南山。/別業:別墅。
一行—中歲:中年。/道:指佛理。/晚:晚年。/南山:終南山。/陲:邊。
二行—勝事:美好快樂的事。
三行—水窮處:水源的盡頭。
四行—值:遇見。/林叟:山林裡的老人。
‧賞讀譯文
我從中年開始便頗好佛理,晚年就住在終南山邊。
只要興致一來,我就獨自前往,其中的美好及快樂只有我自己知道。
來到水源的盡頭,坐著看雲霧湧起。
偶然遇到山林裡的老人,就暢快談笑,沒有預設回家的時間。
【21】登金陵鳳凰臺/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題旨:懷古抒情
‧注釋
題—鳳凰臺:在金陵鳳凰山上。
一行—江:長江。
二行—吳宮:三國時,孫吳曾在金陵建都築宮。/晉代:指東晉,也曾建都於金陵。/衣冠:士大夫的穿戴,代指官紳。/古丘:古墳。
二行—三山:山名,在南京長江岸邊。/一水:指長江。
四行—浮雲:比喻奸邪小人。/日:比喻賢良。/化用自西漢陸賈的《新語‧辨惑》:「故邪臣之蔽賢,猶浮雲之障日月也。」/長安:代指朝廷和皇帝。
‧賞讀譯文
鳳凰臺上曾有鳳凰來這裡遊玩,如今,鳳凰離開,只剩空臺,長江的流水仍兀自奔流著。
三國孫吳宮殿裡的花草已被掩捚在僻靜的小徑下,東晉的官紳也長眠在古墳裡了。
被雲霧籠罩的三山似乎隱身在青天之外,長江被擋在中間的白鷺洲分成二條水流。
都說如浮雲般的奸邪小人,會遮蔽如日光般普照天下的賢良;遲遲望不見長安,實在使人發愁。
【31】秋曉行南谷經荒村/柳宗元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黃葉覆溪橋,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歷,幽泉微斷續。
機心久已忘,何事驚麋鹿。
‧題旨:秋景抒懷
‧注釋
題—南谷:在永州郊外。
一行—杪秋:晚秋。
二行—唯:只有。
三行—寂歷:凋零稀疏的樣子。/幽泉:幽深隱僻的泉水。
四行—機心:機巧之心。/何事:為何。
‧賞讀譯文
晚秋時分,霜露越來越濃重。清晨起床,來到幽谷中。
黃葉覆蓋著溪橋,荒廢的村子裡只剩下古老的樹木。
寒涼的天氣裡,稀疏的花朵都快凋零殆盡,幽深隱僻的泉水些微地斷續流出。
我早就已經忘記那些機巧用心了,為何會驚動麋鹿呢?
【41】更漏子(星斗稀)/溫庭筠
星斗稀,鐘鼓歇,簾外曉鶯殘月。
蘭露重,柳風斜,滿庭堆落花。
虛閣上,倚欄望,還似去年惆悵。
春欲暮,思無窮,舊歡如夢中。
‧題旨:相思情懷
‧注釋
一行—鐘鼓:報時的鐘鼓聲。/殘月:將落的月亮。
三行—虛閣:空閣。
四行—舊歡:昔日的歡樂,亦指舊情人。
‧賞讀譯文
天上星光稀疏,報時的鐘鼓也停歇了,窗簾外有早起的黃鶯及將要落下的月亮。
蘭花上有著沉重的露珠,風將柳樹吹得歪斜,庭院裡堆滿了落花。
我站在空無他人的樓閣上,倚著欄杆遠望,心情跟去年一樣惆帳。
春天又到盡頭了,我的思念無窮無盡,往日的歡樂宛如夢一場。
【51】春晴/王駕
雨前初見花間蕊,
雨後全無葉底花。
蜂蝶紛紛過牆去,
欲疑春色在鄰家。
‧題旨:詠春景
‧賞讀譯文
在下雨前,才剛看到花兒吐蕊,
在雨後卻看不到綠葉下有任何花朵。
蜜蜂和蝴蝶紛紛飛到牆的另一邊去,
我懷疑滿園花開的春色跑到鄰家了。
【61】漁歌子(泛流螢)/孫光憲
泛流螢,明又滅,夜涼水冷東灣闊。
風浩浩,笛寥寥,萬頃金波澄澈。
杜若洲,香郁烈,一聲宿雁霜時節。
經霅水,過松江,盡屬儂家日月。
‧題旨:夜景抒懷
‧注釋
一行—流螢:飛行的螢火蟲。
二行—浩浩:浩蕩。/寥寥:稀疏。/金波:水面波浪上的月光。
三行—杜若:一種香草植物,開白色花。/宿雁:夜間停宿的大雁。
四行—霅水:位在浙江省吳興縣。/松江:吳淞江,位在江蘇省境內。
‧賞讀譯文
一大片螢火蟲的亮光忽明忽滅,涼夜裡江水冷冽,東灣的景色相當廣闊。
風勢強勁浩蕩,傳來幾聲的稀疏笛音,廣大的澄澈江水面,在月光下蕩漾著金波。
長滿杜若草的水洲,散發濃烈的香氣;歇息停宿的大雁啼叫一聲,又到了霜降時節。
在經過霅水和松江後,這裡的日月風景全部專屬終我了。
【71】鵲踏枝(蕭索清秋珠淚墜)/馮延巳
蕭索清秋珠淚墜,枕簟微涼,展轉渾無寐。
殘酒欲醒中夜起,月明如練天如水。
階下寒聲啼絡緯,庭樹金風,悄悄重門閉。
可惜舊歡攜手地,思量一夕成憔悴。
‧題旨:相思情懷
‧注釋
一行—蕭索:蕭條衰頹。/清秋:明淨爽朗的秋天,亦指深秋。/枕簟:枕頭和竹蓆。/展轉:輾轉,翻來覆去。/寐:睡。
二行—殘酒:殘留的醉意。/中夜:半夜。/練:柔軟潔白的絲絹。
三行—絡緯:蟋蟀,俗稱「紡織娘」。/金風:指秋風。在五行中,秋屬金。/重門:屋內的門。
四行—可惜:惋惜。/思量:想。
‧賞讀譯文
在萬物蕭條的深秋,我流下滾滾珠淚;枕頭和竹蓆微微發涼,我翻來覆去,始終沒有入睡。
殘存的醉意快要消散了,我在半夜起身,只見明亮的月光如白絹,夜空如水。
臺階下,傳來蟋蟀淒寒的啼叫聲,秋風吹過院子裡的樹,靜悄悄的夜裡,屋內的門扉緊閉著。
我為舊日攜手歡度的地方感到惋惜,回想了一整夜,讓人變得憔悴萬分。
【81】喜遷鶯(曉月墜)/李煜
曉月墜,宿雲微,無語枕頻欹。
夢回芳草思依依,天遠雁聲稀。
啼鶯散,餘花亂,寂寞畫堂深院。
片紅休掃儘從伊,留待舞人歸。
‧題旨:相思情懷
‧注釋
一行—曉月:指早晨的殘月。/宿雲:夜間的雲。/微:消散。/欹:斜靠。(音同棲。)
二行—夢回:夢醒。/芳草:指夢中所見的女子。/依依:留戀不捨。/雁聲稀:音信很少。古人把鴻雁視為信差的代表。相傳漢武帝時,漢使接獲密告,得知匈奴將使臣蘇武流放北海,卻謊稱他已死,並用計對匈奴說,漢皇帝射下的一隻鴻雁上有蘇武的帛書,讓蘇武得以被釋放。
三行—餘花:尚未凋謝的花。/畫堂:華美的廳堂。
四行—片紅:飄落的花瓣。/伊:他,指片紅。/舞人:指所愛的女子。
‧賞讀譯文
早晨的殘月已經墜落,夜間的雲朵已經消散。我沉默地頻頻斜靠枕頭。
夢醒後,我依然留戀著夢中的女子;然而天高遠闊,很少有鴻雁帶來音訊。
啼叫的黃鶯已經散去,殘存未凋的花景已顯得紛亂;一個人寂寞地待在華美廳堂和深院裡。
不要掃滿地的落花,就隨它去,等到我所愛的人回來後再說吧。
【91】山園小梅/林逋
眾芳搖落獨鮮妍,占斷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蜨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題旨:詠梅花
‧注釋
一行—鮮妍:指梅花鮮麗開放。/占斷:占有全部。
二行—疏影:疏落的影子,指梅花。/暗香:淡雅的幽香。
三行—霜禽:白鳥。/偷眼:偷看。/粉蜨:蝴蝶。/合:應該。
四行—微吟:指自己的詩。/狎:親近。/檀板:一種打拍子用的樂器。/金樽:金屬做的酒杯。
‧賞讀譯文
百花都已經凋落,只剩下梅花鮮麗綻放著,獨自占盡了小園中的美麗風情。
梅枝疏落的影子橫斜在清淺的水面上,黃昏入夜後,有梅花的淡雅香氣飄散其間。
白鳥要飛下來之前,會先看梅花一眼;粉蝶若知道梅花的美,一定會為此失魂落魄。
幸好我能吟詩來親近梅花,不需要執檀板高歌和舉杯飲酒來欣賞。
【101】訴衷情近(雨晴氣爽)/柳永
雨晴氣爽,佇立江樓望處。
澄明遠水生光,重疊暮山聳翠。
遙認斷橋幽徑,隱隱漁村,向晚孤煙起。
殘陽裏,脈脈朱闌靜倚。
黯然情緒,未飲先如醉。愁無際。
暮雲過了,秋光老盡,故人千里,
竟日空凝睇。
‧題旨:賞景懷友
‧注釋
一行—雨晴:雨過天晴。/望處:所能望見的地方。
二行-澄明:清澈明亮。/聳翠:聳立著翠綠的山峰。
三行—向晚:傍晚。
四行—殘陽:夕陽餘暉。/脈脈:含情,藏在內心的感情。
六行—暮雲:黃昏的雲。/故人:老友。
七行—竟日:整天。/凝睇:凝望,注視。
‧賞讀譯文
雨過天晴後空氣清爽,我佇立在江樓上看向遠處。
遠方清澈明亮的水波反射著光芒,暮色籠罩著層層重疊的翠綠山峰。
遠遠地,我認出了殘破斷橋、幽靜小路和隱隱約約的漁村,還有一縷孤煙在傍晚時升起。
夕陽餘暉下,我含情不語地倚著紅色欄杆。
黯然低落的情緒,讓我還沒喝酒就好像醉了。愁緒無邊無際。
傍晚的雲彩飄過了,秋天已經到盡頭,老友卻在遙遠的千里之外。
這讓我整天徒然地凝望這片景色。
【111】訴衷情(花前月下暫相逢)/張先
花前月下暫相逢。苦恨阻從容。
何況酒醒夢斷,花謝月朦朧。
花不盡,月無窮。兩心同。
此時願作,楊柳千絲,絆惹春風。
‧題旨:愛戀心情
‧注釋
一行—苦恨:深恨。
四行—絆惹:牽纏。
‧賞讀譯文
我們在花前月下短暫相逢。深深怨恨那些阻擋我們從容談情的外力。
那情景就好像酒醒夢斷般消逝,花兒謝了,月色也朦朧。
然而,花不會開盡,月色亦無窮盡,只要我們倆心意相同。
此時時刻,我願意化為楊柳的千萬枝條,牽纏著春風不放。
【121】踏莎行(碧海無波)/晏殊
碧海無波,瑤臺有路。思量便合雙飛去。
當時輕別意中人,山長水遠知何處。
綺席凝塵,香閨掩霧。紅箋小字憑誰附。
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
‧題旨:相思離愁
‧注釋
一行—瑤臺:神仙居住的地方。/思量:想。/合:應該。
二行—意中人:心中所思念或屬意的人,多指心中所愛戀的異性。
三行—綺席:華麗的坐席。/凝:聚集。/香閨:女子的居室。/掩:遮蔽。/紅箋:紅色信紙。/憑:託附。/附:帶去。
四行—目盡:望盡。/欲:將要。/蕭蕭:形容風雨聲。
‧賞讀譯文
碧海上平靜無波,有道路可以通往瑤臺,想來應該要成雙飛去才對。
當時輕易就離開了意中人,如今兩人相隔遙遠山水,怎麼知道她在哪裡?
華麗的坐席上已堆滿灰塵,她的居室也被煙霧遮蔽了,這寫滿小字的紅色信紙該託附誰帶去呢?
快要黃昏時,我在高樓上遠望前方盡頭,蕭蕭細雨打在梧桐葉上。
【131】千秋歲引(別館寒砧)/王安石
別館寒砧,孤城畫角,一派秋聲入寥廓。
東歸燕從海上去,南來雁向沙頭落。
楚臺風,庾樓月,宛如昨。
無奈被些名利縛,無奈被他情擔閣,
可惜風流總閒卻。
當初漫留華表語,而今誤我秦樓約。
夢闌時,酒醒後,思量著。
‧題旨:秋景抒懷
‧注釋
一行—別館:客館、旅店。/砧:擣衣石,代指擣衣聲。擣衣是指用杵捶打生絲,使其柔白富彈性,能裁成衣物;古代婦女在秋涼時節常為了幫親人趕製冬衣而擣衣。/孤城:孤立的城。/畫角:樂器名。傳自西羌,形如牛、羊角,表面彩繪裝飾,吹奏時發出嗚嗚聲。/一派:一片、一番。/寥廓:空曠,指天地之間。
二行—歸:回去。/沙頭:沙灘邊、沙洲邊。
三行—楚臺風:出自戰國時代楚國宋玉的〈風賦〉:「楚襄王遊於蘭臺之宮……有風颯然而至,王乃披襟而當之,曰:『快哉此風!」/庾樓月:指庾亮登上南樓所見的月。出自《世說新語‧ 容止》:「庾太尉(庾亮)在武昌,秋夜氣佳景清……因便據胡床,與諸人詠謔,竟坐甚得任樂。」
四行—擔閣:同耽擱。
六行—漫:隨便、胡亂。/華表語:學仙的念頭及想法。華表為豎立在宮殿、墳墓、城門前的大柱。《搜神後記》中有「丁令威……學道於靈虛山。後化鶴歸遼,集城門華表柱。」/秦樓:女子的住處。
七行—闌:殘、盡。
‧賞讀譯文
客館傳來寒氣森森的擣衣聲,孤城城頭傳來嗚嗚的畫角聲,滿秋意的聲音傳入遼闊的天地之間。
往東邊回去的燕子從海上飛走,南邊來的雁子往沙洲邊飛落停下。
那楚王遊蘭臺時吹的涼風、庾亮上南樓賞的明月,依舊如昨。
無奈我被那些名利所束縛,又被其他情感給耽擱,
讓我的風流情事總被閒置不理。
當初隨意留下想離世學仙的話語,如今卻誤了我的秦樓之約。
我在夢醒時,酒醒後,不斷思量著這一切。
【141】御街行(街南綠樹春饒絮)/晏幾道
街南綠樹春饒絮,雪滿游春路。
樹頭花豔雜嬌雲,樹底人家朱戶。
北樓閑上,疏簾高卷,直見街南樹。
闌干倚盡猶慵去。幾度黃昏雨。
晚春盤馬踏青苔,曾傍綠陰深駐。
落花猶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處。
‧題旨:賞景思人
‧注釋
一行—饒:充滿,多。/雪:指白色的柳絮。
二行—嬌雲:彩雲。/人家:指所戀之人。/朱戶:朱紅色門戶,指富貴人家。
三行—閑:通「閒」。/北樓:街道北邊的樓臺。/疏簾:稀疏的竹織窗簾。
四行—闌干:即欄杆。/倚盡:指倚靠很久。/慵去:懶得離去。
五行—盤馬:騎馬馳騁盤旋。
六行—香屏:華美的屏風。/人面:指所愛之人。化用自唐代崔護的〈題都城南莊〉:「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賞讀譯文
春日,街道南邊的綠樹充滿了白絮,如雪一般鋪滿遊春的道路。
樹上豔麗的花以彩雲為背景,樹下是那富貴人家的門戶。
我閒來登上街道北邊的樓臺,將疏簾捲高,直接看到街道南邊的樹。
我倚靠欄杆許久,還懶得離去,度過了幾場的黃昏雨。
我在晚春時騎馬踏著青苔四處盤旋,也曾在綠蔭深處停留。
落花還在,華美屏風徒然遮擋著,誰知道那女子到哪裡去了?
【151】水調頭歌(明月幾時有)/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題旨:賞月懷人
‧題序: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注:子由為蘇軾的弟弟蘇轍。)
‧注釋
一行—把酒:拿著酒杯。
二行—天上宮闕:指月中的廣寒宮。
三行—歸去:回去。/瓊樓玉宇:美玉砌成的華麗樓宇,指廣寒宮。/不勝:承受不了。
四行—弄:搖動。/清影:身影。/何似:哪裡比得上。
五行—轉:指月亮移動。/朱閣:朱紅色的華麗樓閣。/低:指月亮下移。/綺戶:雕飾華麗的門窗。/無眠:沒有睡意的人。
六行—何事:為何。
七行—此事:指人的歡合和月的晴圓。
八行—但:只。/共:一起欣賞。/嬋娟:美妙的姿容,代指美人或月亮。
‧賞讀譯文
什麼時候會有明亮的圓月呢?我拿著酒杯問青天。
不知道在天上的廣寒宮裡,今晚是哪一年呢?
我想要乘著風回去,只怕在華美樓閣中,忍受不了高處的寒冷。
跳舞搖動身影,怎麼比得上人間呢?
月光轉過朱紅色樓閣,在綺麗的窗戶外逐漸下移,照著毫無睡意的我。
明月不應該有恨,但為什麼它總是在人們別離時特別圓呢?
人世間有悲歡離合,月亮有陰晴圓缺,這種事自古以來就難以圓滿。
只希望人能活得長久,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同欣賞美麗的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