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客家人口總數超過400萬,經過百年光景,如今這些「客人」已遷徙、散落在臺灣各地。去年出版的《新北好客人-醫師篇》,介紹新北市35位對醫護志業熱情奉獻的客籍醫師,今年,客家事務局匯集了40位客籍教授,介紹他們投身於大專教育志業的奉獻與成就。
「104年童心童唱」收錄104年新北市客家童謠創作比賽得獎作品,以新北市在地元素為主軸,透過活潑生動之媒體及教材,提升孩童對客家童謠之興趣,進而認識並喜愛客家文化。
本次公共藝術年鑑首度將林石姓作品收納進入編號系統裡,賦予其可辨識的查詢依據。除了鼓勵興辦機關拓展公共藝術的想像,同時也希望突破十多年對於公共藝術「品」的侷限,帶入更多地方村落的民眾參與,讓美感藝術養分滋潤臺灣文化土壤。本書收錄102年爰程備查知公共藝術設置計畫,除加以統計分析、觀察趨勢,同時收錄年度論壇與座談之摘要集整理,提供閱聽大眾年度公共藝術之資訊。
臺灣為美麗之島,因地形的變化,從高山到平原、溪流,都呈現不同風貌,四季景象分明,從春之櫻花、桃花開滿山谷;夏之高山峻嶺、瀑流;秋之楓紅一片;冬之玉山、合歡山、太平山之雪更是畫家創作最佳題材。三十餘年來,顏聖哲走遍臺灣大地,創作不少作品,藉此在客家文化園區展出,與同好分享。
客籍藝術家李松茂老師在拍攝現場依觀察萬物真實的自然景象,再將觀感思維寄情畫面內所融入的藝術素養,注入攝影的「技術」與「美術」二者的共同構成中,針對採光方位的光影效果、色調層次的控制以及畫幅結構的取捨等技藝手法,將樸實的鄉野、靈山秀水的大自然景觀相為呼應結合,讓創作作品的情境宛如中國潑墨山水畫。歷經四十年的堅持與執著,創作內涵之意境,在黑白藝術攝影的領域之中已衍生成為獨樹一幟的風格。
報導臺北縣5位客家藝術家,包括陶藝家-麥傳亮、劉鎮洲、音樂家-沈錦堂、玻璃藝術家-廖景淵、書法家-徐桂盛,介紹其成長背景、生活故事、創作歷程、作品風格及親友眼中的藝術家等面向,詮釋藝術家創作的動人故事,以及對臺灣藝術之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