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中」一出,激起千呎浪; 為甚麼是中環? 公民為何要抗命? 全面剖析「佔中」的理念與實踐! 香港人為爭普選,遊行示威了30年,政府卻對《基本法》普選的承諾一拖再拖,加上中央干預,香港步入民主社會的目標,似乎遙遙無期。 在政改苦無出路的鬱悶中,2013年1月,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在報章發表〈公民抗命:香港民主運動的大殺傷力武器〉一文,呼籲非暴力的公民抗命,萬人佔領中環,以爭取於2017年落實特首普選。一石激起千呎浪,有人大力支持、有人對成效存疑、有人指他「搞風搞雨」,各方爭論不斷,在社會引起極大迴響。戴耀廷頂著壓力,與朱耀明牧師、陳健民教授發起「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運動,舉行「商討日」,引發民主教育的突破點。 本書由戴耀廷親自編寫解釋「佔領中環」運動的起因、理念、實踐以至各方力量博弈的評估,並特別收錄戴耀廷與編者坦率的對談、「198個非暴力行動方法」及馬丁.路德.金《從伯明罕市監獄發出的信》的節錄,讓香港人明白自己的公民責任及權利,反思應如何令香港邁進民主新一步。
貓毛所至 罐頭為開! 丁丁企鵝軍團在2013年暑假又再總動員出擊,笑聲救地球!江記將在今夏推出系列第五彈《肚Dum不見了!》。這一集,丁丁爸爸在機緣巧合下收養了超有個性流浪貓「肚Dum」,一家人同心協力為「肚Dum」打造一個五星級的家,但同時又各出奇招爭風呷醋,懶懶閒的「肚Dum」一於少理,你有你大鬥法,我有我食玩瞓! 除了看「肚Dum」出現如何擾亂丁丁家庭生活,今次Ma屎熊都會繼續hea爆,日間是混水摸魚大學生,夜晚化身成「半桶水」Ma屎俠儆惡懲奸,實行同面臨減薪失業危機的企鵝超人一爭長短!而其他角色又點搶白兼搶鏡?笑料陸續熱辣辣出爐!
現代家長的精神世界,滿載恐懼與內疚! 當教育成了鬥獸場,戰線由幼兒園開始; 當焦慮的家長機關算盡,為子女規劃最具競爭優勢的履歷表; 竟炮製了「鬥頹」的大學生、在社會射不著「龍門」的下一代? 既為人父,亦是社會學家的呂大樂,於十多年前已提出「誰說家長一定是好人?」的質疑;十多年後,恍如患焦慮症的家長,變得更加「過度活躍」── 由嬰兒奶粉,到興趣班、外語學習、遊學、(有發出證書的)社會服務,到升學輔導或聘用「人生教練」(life coach)、安排跟升學或跟未來就業對口的暑期實習等……家長馬不停蹄為孩子部署,口說怕做怪獸家長,可誰都不敢將手放開。 只是,家長愈抓得緊,子女卻愈來愈「頽」,對人對事不再好奇、熱情,人生似失推動力。 本書保留了呂大樂前著《誰說家長一定是好人》的精彩文章,並加入多篇最新的分析文章:反思名校及正規學歷貶值的現象、明白「起跑線」的無濟於事,以及十年後未來趨勢的「難測度」,提出擺脫「家長焦慮症」心魔的思維方向,不再藥石亂投。 本書特色 .本書以過去數十年香港的社會、經濟變遷為背景,深入剖析家長為何會對教養孩子產生「焦慮症」,但是種種精心部署的親子、培訓其實吃力不討好,對自己和子女的成長都沒有好處,甚至可能弄巧反拙,令子女將來更難以適應社會的發展。整體現象值得家長、教育工作者及學生深刻反思。 .本書保留了十年前舊著《誰說家長一定是好人》一書的部分文章,並加入大量新文章,令全書的主題更集中及貼近現況。作者從家長及社會學者的角度,對年青人的處境作出了分析,更建議了家長如何可以擺脫「焦慮症」。
隨著視網膜色素病變惡化,三十歲後,曾建平的世界頓時暗淡無光。 黑暗的日子,他遇上香港第一隻獲國際認可資格的導盲犬──Deanna。 有牠陪伴,他無畏懼地昂首闊步; 有他照顧,牠離鄉別井仍得愛鍚; 一人一狗,Deanna拖著老爸四圍走! 本書特色 .現時全港共有四隻導盲犬,Deanna是其中之一,更是全港第一隻獲國際認可的導盲犬;主人曾建平是導盲犬使用者培訓先導計劃的先導者,積極倡導和推動在香港引入導盲犬服務。早前發生交通工具及食肆拒絕導盲犬事件,一度引起廣大市民關注。 .全書以Deanna為第一身,透過生動有趣的點滴,描寫她的身世、與主人(老爸)結緣、在香港的種種遭遇、起居飲食等;這書同時介紹了導盲犬的選配、訓練、工作、與人們和社會的互動。 .香港擬於未來五年引入30隻導盲犬,這書可令讀者對導盲犬有更為深入的認識和了解,是一本老幼皆宜、知識和趣味兼備的大眾讀物。
他是香港唯一成功登上珠峰的金融人, 而攀得愈高,他愈懂得放下。 珠峰有如一把利劍,從群山中屹起刺向長空,山峰終年積雪,氧氣量只及地面的三成,不少攀山者也望而生畏。但年過五十的「金融戰士」羅啟義,為何最終能夠成功登頂,征服世界之巔? 現任亨達集團副總經理、香港金銀業貿易場監事的羅啟義,在金融界縱橫30年,歷盡金融界狂風駭浪,由窮小子逐步登上事業高峰。踏入人生下半場,他毅然擲下30萬元,籌備三年,作好隨時犧牲的準備,只為實現兒時的夢想:登上8844米的世界之巔——珠穆朗瑪峰。 成功登峰之後,他徹底體驗到,攀山跟投資其實不謀而合。愈自以為是的人,愈容易出意外;為求成功而承擔過大風險,必然付出沉重代價。要在大自然和金錢遊戲的博奕中存活,關鍵就是克服無知、自大、怕死及貪婪的人類天性,按部就班,方能在奮鬥中活出精彩人生。 見盡世界第一峰的風光,亦曾在死亡邊緣中徘徊,羅啟義認識到生命的短暫,卻更希望用有限的時間創造更有意義的人生;他領悟到人的渺小,卻更珍視親情友情。名利,已可欣然放下。 本書特色 作者是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的唯一香港金融圈中人。 本書結合作者在金融界的所見所聞,以及攀登各個高峰的驚險情節,帶出待人處事應有的態度。 作者是亨達集團的副總經理,以及香港金銀業貿易場監事,在投資界擁有超過三十年經驗。 作者成功登上珠峰後,受到傳媒的廣泛報道,並曾受邀到不同學校及私人機構講述攀山的心路歷程,以及分享人生智慧。
「唔好搞我個仔!」 「只要洗頭,不要洗腦!」 「可以染黃染藍染綠,就是不要染紅教育!」 麻鷹來襲,母雞都會奮不顧身。2012年盛夏,一本《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觸動了爸爸媽媽的神經,迅速成立「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用最溫柔的父母心腸,與一眾反國教團體巧妙地合作,帶頭覺醒了社會的良心。素常沉默的市民,哪管日曬或雨淋,日復一日走到政府總部持續集會,樹立人心歸屬的公民廣場。 那年暑假,意料之外的事件一件接一件,家長組的爸媽措手不及,卻又義無反顧,事事親力親為,天天衝鋒陷陣。他們從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發,為這場抗爭添上歡樂色彩,讓大家看到社會運動的另一面。 與官僚體制搏鬥,猶如以卵擊石,但水滴終能穿石,課程指引最終給擱置下來! 今天,抗爭仍未完結,家長組還要栽種未來,讓公民意識遍地開花。 廣場,依舊在我們身邊。
中國經濟學家極盡所能掩蓋真相,但假話說一百次可會變成真理? 段育文重點研究中國金融體系改革,然而師承「經濟改革國師」茅于軾,敢於批評進諫,敢於將中國經濟學家為錢而作假的醜惡暴露人前,大膽撰寫《中國經濟學家不敢告訴你的50個真相》。 段育文的灼見,從物價到地產、從金融到國庫、從企業到科技,徹底揭破中國「國富民窮」的真相。中國雖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人均收入僅4000美元,仍排在世界100位之後,堅尼系數更破國際警戒線。「看病難、看病貴」、稅重、強繳公積金等問題,莫不凸顯中國仍是個「上肥下瘦」、特權盛行的發展中國家。 香港擠滿來掃貨的自由行,皆因中國通貨飛漲,段育文直言:中國物價比美國還要高!衣食住行都在漲,就只有工資不漲,民工陷於窮二代的困局、白領面臨破產危機,政府卻只曉加強管制電力、石油、運輸、電信等行業,導致電荒、油荒甚至票荒! 段育文亦在書中揭露,黑心食品「毒奶粉」、「地溝油」、「瘦肉精」舉國皆現,皆因「犯罪成本低」,竟成為可悲的中國人民的生存之道。 穿越中國經濟的表面風光,直透不為人知的實況。段育文直言:「很簡單,我們就是把事實告訴中國民眾!」 本書特色 .作者是著名內地經濟學家、天則經濟研究所所長茅于軾的學生,精通國際金融學,對中國和國際金融市場有長期的關注和研究。作者以獨立自由經濟學家的身份,揭示中國經濟狀況、社會現象,更具說服力。 .從物價、民生、金融、科技、企業、地產等10個民眾的生活層面,逐一揭開鮮有人提及的50個中國經濟真相,拆破中國經濟學家的偽裝和盲點。揭秘式經濟民生題材,引人入勝。 .提出獨到的經濟思想和見解,如「油價高是基於高稅收而非壟斷引致」、「民工荒未嘗不是好事,比如春運不會一票難求,不會產生人口的大幅度流動」、「中國GDP世界第二卻是國富民窮的國家」、「公平是引導人民走出貧窮困境的階梯」等,拓闊讀者視野。 .作者的撰寫角度偏向於市民大眾,這書融入大量生活事件及案例闡述其見解,深入淺出道明中國的經濟問題;寫法手法並不流於說教,採用了一般讀者都易於理解的淺白文字、趣味語言,讓更多普通民眾能夠接受到他獨特的經濟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