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一百年司法官與律師國家考試全面改制,有別於過去的國考體制,新制最大的特色是採取分階段考試制,並在第一階段引進了測驗式題型,強調於命題的「全面性」和「概念性」,考生面對全新的考試制度,準備起來是勢必更加吃力,民國一百年的國家考試,考生將要連過三關,而且場場硬仗。在第一試的測驗題型中,刑法一科被含括在綜合法學舗的測驗範圍內,並佔有70分的配分,配分比重甚至超過刑事訴訟法和民事訴訟法,因此考生一定好好保握刑法這一科,拉高總體成績。本書題型可以大略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分章節的測驗題,依照刑法總則的不同主題,以及刑法分則中個人法益、社會法益、國家法益的區分,針對細部內容做例題設計,第二部分則是綜合題組的部分,將整部刑法的重要概念混合命題,難度較高。又本書所收錄的題型,難度由淺至深,循序漸進,包含基礎概念認識及增加法條熟悉度的基礎題型,以及多數以實例入題,較為活潑複雜的題型,並取材過去國家考試的實例題改編成選擇題方式命題。此外,刑法分則重視實務見解,故本書大量以實務見解命題,以提升考生對實務見解的敏感度,較為困難的題型都附有詳細解答,方便考生自修。總括來說,本書適合對刑法學已有一定基礎認識者,旨在幫助考生複習其所學,同時透過大量練習,反覆訓練選擇題的答題技巧,並熟悉題型學習掌控時間。準備國家考試真的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必須犧牲很多,過程中也一定會面臨大大小小的挫折,也許會有失去信心,萬念俱灰的時候,當然還有更多想偷懶的時候,那麼就想想你一直以來的辛苦和努力,不要讓他們白費了,也想想那些陪在你身邊默默支持你的人,為了他們也為了自己,再多堅持一下吧。衷心希望本書的出版,能幫助許許多多在苦海中掙扎的考生們,今年通通金榜題名,祝福各位考試順利。最後,感謝鼎文出版社的夥伴們,因為有他們的努力和付出,才有本書的誕生,倉促付梓,疏漏在所難免,對於本書的內容若有疑問,也歡迎各位不吝指教。言如聿 2011.04
本書係針對100年律師司法官新制考試而生,於題目之安排上,傾向不以困難的題目作為編寫主軸。而係以向來三等考生容易忽略之「條文」及「基本概念」作為此書之主要內容。蓋根據筆者與「可能」協助命題的老師聊天之結果,該名老師表示,於第一試測驗時,大概會有將近三分之二之題目是基本的條文及概念題,若未能掌握此一簡單題目,將會錯失第二試的入場門票。請大家記住,第一試考試僅係「資格考」。析言之,其僅係取得第二試的敲門磚,不論你全都答錯,或是剛好成為33%的幸運兒。到了第二試,所有人都回到了同一起跑點開始競爭。換言之,大家對於第一試的態度應該是「求通過」,而非追求完美。請諸位讀者們可以掌握此原則,把本題所列之「基本題型」好好練熟,以求進入第二試,即為上策。本書的完成,要先感謝鼎文編輯秀萍,一再忍受我的拖稿,對你真是充滿了感激及歉疚。最後,要感謝我的父母,一再容忍我的任性,讓我可以繼續做著自己想做的事。胡迪 於木柵
司法特考及律師高考自民國100年起採用新制,在傳統的申論、實例題考試前加考一試選擇題。因考試方式的改變,讀者於準備時亦需有所調整,始能針對新制考試獲取高分。但法律異於許多其他學門之處即在於較無所謂的標準答案,在傳統的實例題考試中,即便考生最後所採的結論未必與出題者的見解相同,但只要能夠在論述中清楚、有條理地交待思考過程及最後採取某一說的理由,亦可獲得合理的分數。新制所採的選擇題形式,將使得考生們必須確定何為標準答案,不再有靠論述拿分的可能,但反過來說,就出題者而言,因為必須出一個有標準答案的題目,能自由發揮的空間就比出實例題時少了許多,可以用來出題的素材亦即相對受限,像一些還未有定論的爭議即不適合出題,因此單純記憶的法條條文題,以及只要將題目所給的事實帶入條文,即可得出答案的法條操作題將佔往後一試考題的大部分,由考選部去年所舉行的預試題目中亦可發現此一情形,特別是證交法的部分,就有一些完全只考法條記憶的題目。...
■ 民法總則 1第1章 緒 說 3第2章 權利主體 7第3章 權利客體 20第4章 權利變動 25第一節 通 則 25第二節 行為能力 28第三節 意思表示 33第四節 條件及期限 41第五節 代 理 45第六節 無效與撤銷 49第5章 時間:期日期間、消滅時效、除斥期間 52第6章 權利之行使 60第7章 進階補充題 63■ 債的發生 81第1章 債的發生 83第一節 契 約 83第二節 代理權的授與 91第三節 無因管理 96第四節 不當得利 98第五節 侵權行為 101第2章 債之標的 114第3章 債之效力 122第一節 給 付 122第二節 遲 延 127第三節 保 全 130第四節 契 約 131第4章 多數債務人及債權人 140第5章 債之移轉 142第六節 債之消滅 143第7章 進階補充題 152■ 各種之債 175第1章 讓與財產權類型 177第2章 以物供他人使用類型 190第3章 勞務及工作給付契約 205第4章 具團體性契約 217第5章 承擔風險契約 220第6章 進階補充題 225■ 物 權 243第1章 物權變動 245第2章 所有權 254第一節 通 則 254第二節 不動產所有權 267第三節 動產所有權 271第四節 共 有 273第3章 用益物權 283第4章 擔保物權 286第5章 占 有 307第6章 進階補充題 317■ 親 屬 343第1章 親屬關係 345第2章 婚約、結婚 350第3章 父母子女 371第4章 扶 養 383第5章 進階補充題 385■ 繼 承 399第1章 遺產繼承人 401第2章 遺產之繼承 411第3章 遺 囑 424第4章 進階補充題 458
●英文法律條文多如牛毛,若欲從短時間內達到準備法學英文事半功倍的效果,從99年司法預試科目、相關公務員考古題及法律研究所題目分析,有關法學英文的題型,不外乎以下列方式為之:法學名詞克漏字、法學名詞解釋、案例段落閱讀、法律文件(含判決及論著)翻譯;如僅針對司法人員第一試綜合法學─法學英文測驗式試題來看,則題型多為上述所列前三種方式。因此,準備該科之技巧,除熟記重要法律字彙外,瞭解考古題亦是不錯的捷徑。本書未列有一般英文字彙,其編輯主要係以外國法研所所規劃課程之國際法律分科為架構,共分為:法律體系(含普通法及衡平法、法源及法院架構)、國際契約法、國際公司法、智慧財產權法、國際法(含國際公法及國際經濟法)及勞工法、刑事法律等;每一分科內附有法學名詞及基礎概念,並且於考題練習中放入部份重要英文解釋,此練習可幫助讀者於記憶法學名詞時,能順道印象瞭解該字彙之意義,進而在面對司法考試中之法學名詞解釋的選擇題型,能快速選擇答案。此外,每一分科後段附有95年後有關法學英文之習題(包含我國重要之司法院大法官會議解釋、國際重要判例及99年新制律司國家考試預試及題目)及考古題(即附有國家考試及研究所相關之法學英文試題),並註明出處,以供讀者參考。本書之編著準備期間稍促,如有誤繕,歡迎讀者不吝指教。
第一編 新制司法官及律師國家考試預試試題 1第二編 精選試題 27壹、總 論29第一章 原理原則29第一節 總 綱29第二節 基本國策36第三節 憲法之修改47第二章 釋憲制度49貳、基本權55第一章 總 論55第一節 平等權69第二節 人身自由74第三節 居住及遷徙自由78第四節 表現自由80一、言論自由81二、講學自由87三、著作及出版自由88第五節 秘密通訊自由89第六節 宗教自由91第七節 生存權、工作權、財產權93第八節 參政權、應考試服公職權99第九節 集會結社自由107第十節 受國民教育權113第十一節 程序基本權114第十二節 概括基本權123第二章 綜合題型127參、權力分立138第一章 概論與中央政府體制138第二章 政府組織各論140第一節 總統140一、總統選舉140二、總統職權142三、總統責任147第二節 行政院149一、組織、院長任命與去職149二、職權152第三節 立法院154一、選舉、組織與解散154二、職權158三、立法委員義務與責任166第四節 司法院167一、組織與產生167二、職權169三、法官與審判獨立172第五節 監察院及考試院174一、組織與產生175二、職權176第六節 地方自治180第三章 綜合題型187肆、綜合性考題195參考書目235
第一編 新制司法官及律師國家考試預試試題 1第二編 精選試題 45壹、行政法總論47第一章 原理原則47第一節 依法行政47第二節 比例原則54第三節 其他原理原則59第二章 行政法之法源72第一節 概 論73第二節 法規命令76第三節 行政規則81第四節 綜合題型85第三章 行政組織與行政人員90第一節 行政組織90第二節 公務員111第四章 綜合題型143貳、行政作用153第一章 行政程序153第一節 行政程序法之立法目的與適用範圍153第二節 行政程序法之程序規定158第二章 行政處分176第一節 行政處分之要素176第二節 附 款191第三節 行政處分要件、效力及廢棄198第三章 行政罰220第一節 行政罰之概念及性質220第二節 處罰規定與違反秩序行為225第三節 違反秩序主體及主觀要件232第四節 行政罰之裁處及綜合題型238第四章 行政執行244第一節 行政執行之概念及性質244第二節 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之執行247第三節 行為不行為強制執行251第四節 即時強制254第五節 行政執行之救濟及綜合題型257第五章 行政契約262第一節 行政契約之概念與意義262第二節 行政契約之類型、合法性要件與違法效果268第三節 行政契約法律關係之發展及綜合題型272第六章 行政事實行為275第七章 綜合題型281參、行政救濟297第一章 行政爭訟297第一節 訴 願297第二節 行政訴訟329第二章 國家責任359第一節 國家賠償360第二節 損失補償374第三章 綜合題型377參考書目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