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精神首要便是將舊有資源注入新能量,以創造新財富。──彼得・杜拉克未來可能只有一種行業,叫做服務業。為什麼成功企業反而缺乏創新能力?下一個殞落的「柯達」是誰?──解密「僵思效應」造成的盛極必衰為什麼瀕臨破產的旅館得以重生?星野集團如何讓劣勢華麗翻轉?──用一物兩面的邏輯打破「制約」為什麼研華能由強尋弱?如何找出強勢者的脆弱點?──逆轉勝最需剛柔並濟的「逆強原則」服務創新的根本,是人。當我們進行研發的時候,總以為手邊會有豐沛的資源可供使用,但實務上,我們所面臨的是一連串的制約、匱乏以及令人無奈的環境。在這種情況下,為什麼有些企業能夠隨手拈來就是創新,又能夠突破困境,由逆轉勝?成功的要素並非機運,而是以人為本的不斷創新。本書是質性研究權威的精心著作,作者多年來親自深入各大企業,用踏實的田野和訪調累積成豐厚的書寫材料,不但有豐富的真實案例,作者更仔細梳理脈絡,與理論不斷對話,抽絲剝繭的找出企業劣勢創新的邏輯思維。無論是想從劣勢中翻身,或是想在優勢中更上層樓,本書都是這個世代所有創新者必讀的大作。•豐富的現場調查案例,提供最深入的服務創新作法。•深入淺出的學理分析,讓案例更容易理解;展現學術與實務的完美結合。•以質性研究帶讀者進入現場,找出以小搏大的脈絡,理解如何以「少力設計」翻轉劣勢。
凡事能以數字計算的,不一定能算數。凡事能算數的,卻不一定能以數字計算。—— 愛因斯坦 由長期角度來看,決定社會興衰的,是人的思維模式,也就是看一個社會中的菁英有沒有嚴謹的思考力,以解讀及因應各種社會現象。——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道格拉斯.諾斯(Douglas North) 本書由質性研究國際頂尖學者親筆,根據實戰經驗,配合華人學習脈絡,以科普文筆引領讀者一窺質性研究的精神,以及辯證思維的學習方法。是菁英份子提升思考能力,研究人員撰寫優質論文的最佳指引。作者從第三版起做了結構性的調整,全書分為:觀念篇、招式篇、風格篇與完結篇四個部分。有別於市面上多數研究方法的書籍,本書將引導讀者建立更具系統性的知識體系。第五版風格篇新增〈隱形宰制:溫柔成為危險的控制〉,為讀者帶來更多辯證的臨摹啟發。 哪些人會愛上這本書: 1.如果你想使用「蘇格拉底」的思辯方法,鍛鍊深度的思考力。 2.如果你是有產業背景的碩博士研究生,不想做千篇一律,與實務脫節的研究。 3.如果你是還沒有決定主題或方法的研究生,但想做出有洞見的學術論文。 4.如果你在學術界或在研究機構任職,想縮短學習曲線,利用手上案例發表在學術期刊。 5.如果你是行銷企劃或顧問,希望以不同的思維寫出調查報告。 6.如果你是業界主管、政治領袖、法官律師、媒體記者,想理解如何讓推理更細膩,決策更周詳。 名人推薦 學術的使命是培育「思想深度與創意」。—— 經濟學家,張五常 當你花這麼多時間去背誦知識的碎片時,你真正的價值其實是,面對困難時的獨立思考力!—— 趨勢學家,大前研一 深切希望因為這本書的出版,能帶動華人世界質性研究的風氣,也提高大家質性研究的水準。—— 政治大學教授,司徒達賢 在蕭教授深入淺出的導引下,讓我們認識到質性研究其實是「比數字更有趣的研究」。—— 臺灣大學教授,李吉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