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健康系列-身心靈 書系 ,共計26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ICU重症醫療現場3:當個更有溫度的人【限量簽名版】

陳志金  著
原水文化  出版
2024/08/10 出版

【內外雙書封設計】 你可以比你想的還暖!一個簡單、雞婆的舉動,讓載浮載沉、找不到方向的人安定下來,讓受傷的心得到療癒,讓「善的循環」就此展開。  **無論在什麼位置,我們都可以選擇,當一個更有溫度的人**來來去去的病人,是最好的同理心教材。讓人逐漸學會「解讀」那些看了一頭霧水的舉動,讓人深刻體會醫療不只是冷冰冰的議題,而是有愛、有關懷、有溫度的救治。 ★生死邊緣的觀察_那些用「心眼」才看得見的隱藏版需求 「我們想要開車把他載回去。」同理家屬的為難 「你明明說可以轉病房了!」等床等到生氣的阿嬤 「具體怎麼做,我給你建議。」一體適用的老公處方箋 ★好好說再見_那些沒有準備卻必須面對的揪心時刻 「你照顧過往生的病人嗎?」ICU的第三種選擇 「等等,還有一個人要來!」家屬到了,才可以死? 「我喜歡這樣的醫病關係。」阿嬤合起來的嘴巴 ★遺憾,是一種禮物_那些不存在的早知道與必須被理解的決定 「為什麼想當醫師?」我要幫母親報仇 「你會CPR 嗎?」就事論事的殺傷力 「她能撐到母親節嗎?」最後一個「有母親的節」 ★刻在我心裡的名字_那些為我的人生持續加溫的每個你 「希望以後能幫助更多人。」十七歲的她們 「你沒有媽媽!」不,我有五位媽媽 「我被轉學三次。」一輩子的貴人師長 【專文推薦】吳明賢_臺大醫院院長/林宏榮_奇美醫學中心院長、醫策會前執行長/神老師&神媽咪_國小老師、作家/張書森_臺灣大學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教授暨所長/葉丙成_教育部次長/楊斯棓_醫師、《要有一個人》作者/蕭靜雯_國立教育廣播電臺主持人 【溫暖推薦】江文莒_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副院長/孟買春秋_《路透社》前記者/施景中_臺大醫院產科主任/陳建仁_中研院院士暨特聘研究員/陳永興_羅東聖母醫院前院長/郭昱晴_立法委員/許書華_醫師、作家/梁茜雯_小提琴家/黃兆徽_公視董事/黃健予_換心人、電視劇《額外旅程》原型/賈永婕_台北101董事長/蔡宇哲_《哇賽心理學》創辦人兼總編輯/謝文憲_企業講師、作家、主持人/羅一鈞_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蘇怡寧_慧智基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暨執行長

79 特價31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肌筋膜酸痛治痛專家傳授:鬆開10個關鍵點,解決難治性疼痛[暢銷修訂版]

胡世銓  著
原水文化  出版
2024/12/05 出版

肌筋膜療法再升級,更輕鬆、更快速、更有效!改變你「痛哪裡按哪裡」的酸痛治療錯誤概念,讓你按對點,遠離酸痛。人體上肢與下肢各有五個部位與所有疼痛息息相關,無論哪裡疼痛,都必須先鬆開這十大關鍵部位,再輔以肌肉的伸展或肌力訓練,就能恢復肌肉正常狀態,擺脫久治不癒的各種疼痛!*頭痛     .前額痛  .兩側頭痛  .側面頭痛   .頭頂痛  .後腦痛(頸部上面)*落枕     .頭往後仰會痛  .低頭會痛  .頭往單側看,同側會痛  .頭往單側看,對側會痛*肩頸酸痛     .脖子正後方、後腦勺下方痛  .脖子下方兩側的點痛  .肩部區域痛  .五十肩  .肩膀前側疼痛*上肢酸痛     .高爾夫球肘與網球肘    .腕隧道症候群  .睡眠間手麻  .手指末梢麻  .媽媽手  .上臂痛*腰背酸痛     .膏肓痛  .腰痛   .背部橫面痛  .背部側面痛    .閃到腰*下肢酸痛     .臀部與坐骨神經痛  .鼠蹊部痛  .髖關節痛  .膝蓋痛  .腳踝痛  .足底筋膜炎鬆開以下10個關鍵點,解決你的難治性疼痛!〔上肢關鍵點〕1.手腕拇指側的旋前方肌、屈指肌2.手腕拇指側的屈姆長肌3.手臂外側的旋後肌與肱撓肌4.上手臂前側的肱肌5.上手臂後側的三頭肌〔下肢關鍵點〕1.臀部外側的臀大肌(大轉子)2.大腿膝蓋內側的膕膀肌、半腱肌與半膜肌3.膝蓋後側的腓腸肌4.小腿前側的脛前肌5.鼠蹊部的髂腰肌與股直肌【各界肯定推薦】※醫師&醫療同業※  李國隆 博士 署立雙和醫院社會工作室主任  林瀛洲 醫師 長庚體系運動醫學總召集人  蔡凱宙 醫師 蔡凱宙自然骨科診所院長※學校&運動選手※  余傳韜 前國立中央大學校長  黃萬隆 前HBL松山高中籃球隊教練  徐薇凌 LPGA美巡賽女子職業高爾夫球選手  盧曉晴 JLPGA日巡賽女子職業高爾夫球選手※機關團體&企業※  王震緯 台灣志工  江威娜 前永豐金控營運長  林山富 創揚室內裝修企業公司執行長  羅榮岳 阿瘦實業公司董事長

79 特價35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肌筋膜酸痛治痛專家傳授〔暢銷修訂版〕

胡世銓  著
原水文化  出版
2024/12/05 出版

肌筋膜療法再升級,更輕鬆、更快速、更有效!改變你「痛哪裡按哪裡」的酸痛治療錯誤概念,讓你按對點,遠離酸痛。人體上肢與下肢各有五個部位與所有疼痛息息相關,無論哪裡疼痛,都必須先鬆開這十大關鍵部位,再輔以肌肉的伸展或肌力訓練,就能恢復肌肉正常狀態,擺脫久治不癒的各種疼痛!*頭痛     .前額痛  .兩側頭痛  .側面頭痛   .頭頂痛  .後腦痛(頸部上面)*落枕     .頭往後仰會痛  .低頭會痛  .頭往單側看,同側會痛  .頭往單側看,對側會痛*肩頸酸痛     .脖子正後方、後腦勺下方痛  .脖子下方兩側的點痛  .肩部區域痛  .五十肩  .肩膀前側疼痛*上肢酸痛     .高爾夫球肘與網球肘    .腕隧道症候群  .睡眠間手麻  .手指末梢麻  .媽媽手  .上臂痛*腰背酸痛     .膏肓痛  .腰痛   .背部橫面痛  .背部側面痛    .閃到腰*下肢酸痛     .臀部與坐骨神經痛  .鼠蹊部痛  .髖關節痛  .膝蓋痛  .腳踝痛  .足底筋膜炎鬆開以下10個關鍵點,解決你的難治性疼痛!〔上肢關鍵點〕1.手腕拇指側的旋前方肌、屈指肌2.手腕拇指側的屈姆長肌3.手臂外側的旋後肌與肱撓肌4.上手臂前側的肱肌5.上手臂後側的三頭肌〔下肢關鍵點〕1.臀部外側的臀大肌(大轉子)2.大腿膝蓋內側的膕膀肌、半腱肌與半膜肌3.膝蓋後側的腓腸肌4.小腿前側的脛前肌5.鼠蹊部的髂腰肌與股直肌【各界肯定推薦】※醫師&醫療同業※  李國隆 博士 署立雙和醫院社會工作室主任  林瀛洲 醫師 長庚體系運動醫學總召集人  蔡凱宙 醫師 蔡凱宙自然骨科診所院長※學校&運動選手※  余傳韜 前國立中央大學校長  黃萬隆 前HBL松山高中籃球隊教練  徐薇凌 LPGA美巡賽女子職業高爾夫球選手  盧曉晴 JLPGA日巡賽女子職業高爾夫球選手※機關團體&企業※  王震緯 台灣志工  江威娜 前永豐金控營運長  林山富 創揚室內裝修企業公司執行長  羅榮岳 阿瘦實業公司董事長

特價32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肌筋膜酸痛治痛專家傳授:鬆開10個關鍵點,解決難治性疼痛

胡世銓  著
原水文化  出版
2024/12/05 出版

肌筋膜療法再升級,更輕鬆、更快速、更有效!改變你「痛哪裡按哪裡」的酸痛治療錯誤概念,讓你按對點,遠離酸痛。人體上肢與下肢各有五個部位與所有疼痛息息相關,無論哪裡疼痛,都必須先鬆開這十大關鍵部位,再輔以肌肉的伸展或肌力訓練,就能恢復肌肉正常狀態,擺脫久治不癒的各種疼痛!*頭痛     .前額痛  .兩側頭痛  .側面頭痛   .頭頂痛  .後腦痛(頸部上面)*落枕     .頭往後仰會痛  .低頭會痛  .頭往單側看,同側會痛  .頭往單側看,對側會痛*肩頸酸痛     .脖子正後方、後腦勺下方痛  .脖子下方兩側的點痛  .肩部區域痛  .五十肩  .肩膀前側疼痛*上肢酸痛     .高爾夫球肘與網球肘    .腕隧道症候群  .睡眠間手麻  .手指末梢麻  .媽媽手  .上臂痛*腰背酸痛     .膏肓痛  .腰痛   .背部橫面痛  .背部側面痛    .閃到腰*下肢酸痛     .臀部與坐骨神經痛  .鼠蹊部痛  .髖關節痛  .膝蓋痛  .腳踝痛  .足底筋膜炎鬆開以下10個關鍵點,解決你的難治性疼痛!〔上肢關鍵點〕1.手腕拇指側的旋前方肌、屈指肌2.手腕拇指側的屈姆長肌3.手臂外側的旋後肌與肱撓肌4.上手臂前側的肱肌5.上手臂後側的三頭肌〔下肢關鍵點〕1.臀部外側的臀大肌(大轉子)2.大腿膝蓋內側的膕膀肌、半腱肌與半膜肌3.膝蓋後側的腓腸肌4.小腿前側的脛前肌5.鼠蹊部的髂腰肌與股直肌【各界肯定推薦】※醫師&醫療同業※  李國隆 博士 署立雙和醫院社會工作室主任  林瀛洲 醫師 長庚體系運動醫學總召集人  蔡凱宙 醫師 蔡凱宙自然骨科診所院長※學校&運動選手※  余傳韜 前國立中央大學校長  黃萬隆 前HBL松山高中籃球隊教練  徐薇凌 LPGA美巡賽女子職業高爾夫球選手  盧曉晴 JLPGA日巡賽女子職業高爾夫球選手※機關團體&企業※  王震緯 台灣志工  江威娜 前永豐金控營運長  林山富 創揚室內裝修企業公司執行長  羅榮岳 阿瘦實業公司董事長

特價32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超越認知障礙 曹爸有方:保有快樂記憶、忘得輕安自在,有尊嚴安老終老【暢銷增訂版】

曹汶龍  著
原水文化  出版
2024/11/21 出版

如何知道家人是否有失智徵兆?你會怎麼判斷?如果家人被診斷患有失智症,你會怎麼照顧他?只要活得夠久,失智就可能降臨,失智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暸解失智,不知道如何正確的與失智者相處的方法。面對它的方法,就是認識自己,開心付出,認真活每一天。視病猶親的大家長,大家尊稱為「曹爸」。是失智症權威、南台灣社區失智照護的前鋒,推動早期失智篩檢、開辦記憶保養班、互助家庭,建構「一條龍」完整失智照顧模式。不吝公開分享照顧失智母親的生活互動影片,療癒許多病患家屬對失智症長者的照護辛勞,期許貢獻餘生,哪裡需要他,就往哪裡去!這些年曹爸不是在醫院診間看病,就是走進社區關懷失智長者,或走訪偏鄉居家醫療或田野調查;加上我母親晚年也罹患失智,曹爸多了病人家屬的身分,自然更能體會照顧者及其家人的心情。期許本書能幫助認知障礙的長者活化腦力,保有快樂記憶;讓家屬有照護經驗的交流、相互扶持,在照顧路上不孤單!★★最新增訂目錄特別感謝——以善傳家,建構美滿幸福的社區感動推薦——跟隨智者的步伐落實互助共好一、遇見曹爸:全員到嘉義溪口互助家庭開心學習二、曹爸團隊參訪福智社區:為失智長者規劃無障礙共老環境三、麻園互助家庭開班:依循嘉義溪口互助家庭模式,讓長者歡喜學習四、將軍互助家庭開班:幸福推動的起點在於社區每個成員五、感謝曹爸協助「共好共老社區」,提升互助及培養慈悲心★各界感動推薦 賴其萬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許志成 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執行長湯麗玉 前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姚仁祿 財團法人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合心精進長張聖原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醫療策略長賴寧生 大林慈濟醫院院長 白明奇 成功大學失智症中心主任&神經學教授暨老年學研究所所長王培寧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神經學科教授徐文俊 林口長庚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趙紋華 嘉義縣衛生局局長陳錦煌 開業醫師、新港文教基金會前董事長             宋思權 嘉義市宋思權診所院長&神經科醫師戴浩一 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講座教授 施慧玲 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系教授盧鴻毅 國立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鄭清霞 前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系主任鄧安寧 大愛劇場《你好,我是誰》導演寇世勳 大愛劇場《你好,我是誰》男主角

79 特價39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同步一起走:精神病院護理長45年的照護筆記

張碧凰  著
原水文化  出版
2024/11/21 出版

台灣護理界第一本以自然療癒為主的真實記錄!也是全台第一間生態醫院孕育誕生的忠實歷程!鳥語花香的象山腳下,有間不一樣的精神病院,不僅透過生態與自然體驗提供多元的治癒環境,更陪伴患者在精神復健中,同步一起重返社會。這裡承載許多人生故事,更療癒了受傷的靈魂。.綠色照護(green care)所謂的綠色照護是針對身心障礙、精神疾患等不同對象,透過動植物、森林、景觀等大自然元素,進行休閒或工作相關的活動,促進其身、心、靈健康,如動物輔助治療、園藝治療、自然體驗等。精神疾病多數是慢性病,照護者的存在不是為病患消除疾病,而是引導病患認識、進而接受疾病,與疾病共存,帶病生活。透過自然體驗等綠色照護,提供精神復健者多元的療癒環境,作者在精神醫療現場45年,以自然生態溫柔守護受傷的心靈。■透過為68隻毛毛蟲搬家而自然地觸碰到有攻擊傾向的自閉症青少年,與他建立關係,並藉由觀察、畫領角鴞,來安撫激躁情緒,化解暴力行為的出現。■設計引導固執的亞斯伯格症青少年以照顧玉蘭花替代不被祝福的苦戀,健康地疏導其暴力行為,化解全校師生對他的恐懼。■透過人面蜘蛛,將瞧不起精神病友的懼學症青少女帶入團體,進而接受精神 復健,直至高職畢業。■營造療癒森林讓銀髮族的里民,在三年的嚴峻疫情期間有地方可安身、安心。           ……等。在療癒中相見!各界感動推薦!碧凰將生態帶入醫院,透過觀察親近萬物的生滅,讓病人體會存在與失落的本然,讓自然的力量安撫受傷的心靈,喚起生存動力。    —— 汪淑媛  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這本書是碧凰在又一村的定點觀察成果及參與團體生命轉折的具體描繪。——許中光  自然工作者她是用生態療癒心靈的體驗者、實踐者、先行者,更是本土精神醫療史與自然心靈療癒的記錄者與見證者。——陳俊霖  亞東紀念醫院心理健康與綠色照護科主任我喜歡她創意的照護方式,透過綠色照護輔助療法與生態活動,重建這些病人與自我、他人、環境及至高者間的關係。這本書是精神科照護與靈性護理的典範之書。——高美玲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教授透過阿長的分享,相信大家能更加瞭解同理精神障礙的朋友,也能成為醫護人員身後的守護力量。——游竹萍  臺北市勞動局副局長感動推薦汪淑媛  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許中光  自然工作者陳俊霖  亞東紀念醫院心理健康與綠色照護科主任、荒野保護協會常務監事高美玲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教授游竹萍  臺北市勞動局副局長許正典  臺安醫院身心心智科暨景美醫院精神科主任林希陶  高雄市立成功特殊教育學校 臨床心理師誰需要這本書:.精神疾病患者與家屬.精神疾病相關醫療照護人員.關心精神照護相關議題的讀者精神疾病依據嚴重程度可分為:嚴重型精神病:一般指思覺失調症、妄想症、躁鬱症、情感性思覺失調症及重度憂鬱症……等。精神官能症:包括憂鬱症、焦慮症、恐慌症、畏懼症、強迫症、慮病症……等。

7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超越認知障礙 曹爸有方【暢銷增訂版】

曹汶龍  著
原水文化  出版
2024/11/21 出版

如何知道家人是否有失智徵兆?你會怎麼判斷?如果家人被診斷患有失智症,你會怎麼照顧他?只要活得夠久,失智就可能降臨,失智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暸解失智,不知道如何正確的與失智者相處的方法。面對它的方法,就是認識自己,開心付出,認真活每一天。視病猶親的大家長,大家尊稱為「曹爸」。是失智症權威、南台灣社區失智照護的前鋒,推動早期失智篩檢、開辦記憶保養班、互助家庭,建構「一條龍」完整失智照顧模式。不吝公開分享照顧失智母親的生活互動影片,療癒許多病患家屬對失智症長者的照護辛勞,期許貢獻餘生,哪裡需要他,就往哪裡去!這些年曹爸不是在醫院診間看病,就是走進社區關懷失智長者,或走訪偏鄉居家醫療或田野調查;加上我母親晚年也罹患失智,曹爸多了病人家屬的身分,自然更能體會照顧者及其家人的心情。期許本書能幫助認知障礙的長者活化腦力,保有快樂記憶;讓家屬有照護經驗的交流、相互扶持,在照顧路上不孤單!★★最新增訂目錄特別感謝——以善傳家,建構美滿幸福的社區感動推薦——跟隨智者的步伐落實互助共好一、遇見曹爸:全員到嘉義溪口互助家庭開心學習二、曹爸團隊參訪福智社區:為失智長者規劃無障礙共老環境三、麻園互助家庭開班:依循嘉義溪口互助家庭模式,讓長者歡喜學習四、將軍互助家庭開班:幸福推動的起點在於社區每個成員五、感謝曹爸協助「共好共老社區」,提升互助及培養慈悲心★各界感動推薦 賴其萬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許志成 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執行長湯麗玉 前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姚仁祿 財團法人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合心精進長張聖原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醫療策略長賴寧生 大林慈濟醫院院長 白明奇 成功大學失智症中心主任&神經學教授暨老年學研究所所長王培寧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神經學科教授徐文俊 林口長庚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趙紋華 嘉義縣衛生局局長陳錦煌 開業醫師、新港文教基金會前董事長             宋思權 嘉義市宋思權診所院長&神經科醫師戴浩一 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講座教授 施慧玲 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系教授盧鴻毅 國立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鄭清霞 前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系主任鄧安寧 大愛劇場《你好,我是誰》導演寇世勳 大愛劇場《你好,我是誰》男主角

特價35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超越認知障礙 曹爸有方:保有快樂記憶、忘得輕安自在,有尊嚴安老終老

曹汶龍  著
原水文化  出版
2024/11/21 出版

如何知道家人是否有失智徵兆?你會怎麼判斷?如果家人被診斷患有失智症,你會怎麼照顧他?只要活得夠久,失智就可能降臨,失智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暸解失智,不知道如何正確的與失智者相處的方法。面對它的方法,就是認識自己,開心付出,認真活每一天。視病猶親的大家長,大家尊稱為「曹爸」。是失智症權威、南台灣社區失智照護的前鋒,推動早期失智篩檢、開辦記憶保養班、互助家庭,建構「一條龍」完整失智照顧模式。不吝公開分享照顧失智母親的生活互動影片,療癒許多病患家屬對失智症長者的照護辛勞,期許貢獻餘生,哪裡需要他,就往哪裡去!這些年曹爸不是在醫院診間看病,就是走進社區關懷失智長者,或走訪偏鄉居家醫療或田野調查;加上我母親晚年也罹患失智,曹爸多了病人家屬的身分,自然更能體會照顧者及其家人的心情。期許本書能幫助認知障礙的長者活化腦力,保有快樂記憶;讓家屬有照護經驗的交流、相互扶持,在照顧路上不孤單!★★最新增訂目錄特別感謝——以善傳家,建構美滿幸福的社區感動推薦——跟隨智者的步伐落實互助共好一、遇見曹爸:全員到嘉義溪口互助家庭開心學習二、曹爸團隊參訪福智社區:為失智長者規劃無障礙共老環境三、麻園互助家庭開班:依循嘉義溪口互助家庭模式,讓長者歡喜學習四、將軍互助家庭開班:幸福推動的起點在於社區每個成員五、感謝曹爸協助「共好共老社區」,提升互助及培養慈悲心★各界感動推薦 賴其萬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許志成 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執行長湯麗玉 前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姚仁祿 財團法人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合心精進長張聖原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醫療策略長賴寧生 大林慈濟醫院院長 白明奇 成功大學失智症中心主任&神經學教授暨老年學研究所所長王培寧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神經學科教授徐文俊 林口長庚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趙紋華 嘉義縣衛生局局長陳錦煌 開業醫師、新港文教基金會前董事長             宋思權 嘉義市宋思權診所院長&神經科醫師戴浩一 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講座教授 施慧玲 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系教授盧鴻毅 國立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鄭清霞 前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系主任鄧安寧 大愛劇場《你好,我是誰》導演寇世勳 大愛劇場《你好,我是誰》男主角

特價35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同步一起走:精神病院護理長45年的照護筆記

張碧凰  著
原水文化  出版
2024/11/21 出版

台灣護理界第一本以自然療癒為主的真實記錄!也是全台第一間生態醫院孕育誕生的忠實歷程!鳥語花香的象山腳下,有間不一樣的精神病院,不僅透過生態與自然體驗提供多元的治癒環境,更陪伴患者在精神復健中,同步一起重返社會。這裡承載許多人生故事,更療癒了受傷的靈魂。.綠色照護(green care)所謂的綠色照護是針對身心障礙、精神疾患等不同對象,透過動植物、森林、景觀等大自然元素,進行休閒或工作相關的活動,促進其身、心、靈健康,如動物輔助治療、園藝治療、自然體驗等。精神疾病多數是慢性病,照護者的存在不是為病患消除疾病,而是引導病患認識、進而接受疾病,與疾病共存,帶病生活。透過自然體驗等綠色照護,提供精神復健者多元的療癒環境,作者在精神醫療現場45年,以自然生態溫柔守護受傷的心靈。■透過為68隻毛毛蟲搬家而自然地觸碰到有攻擊傾向的自閉症青少年,與他建立關係,並藉由觀察、畫領角鴞,來安撫激躁情緒,化解暴力行為的出現。■設計引導固執的亞斯伯格症青少年以照顧玉蘭花替代不被祝福的苦戀,健康地疏導其暴力行為,化解全校師生對他的恐懼。■透過人面蜘蛛,將瞧不起精神病友的懼學症青少女帶入團體,進而接受精神 復健,直至高職畢業。■營造療癒森林讓銀髮族的里民,在三年的嚴峻疫情期間有地方可安身、安心。           ……等。在療癒中相見!各界感動推薦!碧凰將生態帶入醫院,透過觀察親近萬物的生滅,讓病人體會存在與失落的本然,讓自然的力量安撫受傷的心靈,喚起生存動力。    —— 汪淑媛  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這本書是碧凰在又一村的定點觀察成果及參與團體生命轉折的具體描繪。——許中光  自然工作者她是用生態療癒心靈的體驗者、實踐者、先行者,更是本土精神醫療史與自然心靈療癒的記錄者與見證者。——陳俊霖  亞東紀念醫院心理健康與綠色照護科主任我喜歡她創意的照護方式,透過綠色照護輔助療法與生態活動,重建這些病人與自我、他人、環境及至高者間的關係。這本書是精神科照護與靈性護理的典範之書。——高美玲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教授透過阿長的分享,相信大家能更加瞭解同理精神障礙的朋友,也能成為醫護人員身後的守護力量。——游竹萍  臺北市勞動局副局長感動推薦汪淑媛  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許中光  自然工作者陳俊霖  亞東紀念醫院心理健康與綠色照護科主任、荒野保護協會常務監事高美玲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教授游竹萍  臺北市勞動局副局長許正典  臺安醫院身心心智科暨景美醫院精神科主任林希陶  高雄市立成功特殊教育學校 臨床心理師誰需要這本書:.精神疾病患者與家屬.精神疾病相關醫療照護人員.關心精神照護相關議題的讀者精神疾病依據嚴重程度可分為:嚴重型精神病:一般指思覺失調症、妄想症、躁鬱症、情感性思覺失調症及重度憂鬱症……等。精神官能症:包括憂鬱症、焦慮症、恐慌症、畏懼症、強迫症、慮病症……等。

特價287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同步一起走:精神病院護理長45年的照護筆記

張碧凰  著
原水文化  出版
2024/11/21 出版

台灣護理界第一本以自然療癒為主的真實記錄!也是全台第一間生態醫院孕育誕生的忠實歷程!鳥語花香的象山腳下,有間不一樣的精神病院,不僅透過生態與自然體驗提供多元的治癒環境,更陪伴患者在精神復健中,同步一起重返社會。這裡承載許多人生故事,更療癒了受傷的靈魂。.綠色照護(green care)所謂的綠色照護是針對身心障礙、精神疾患等不同對象,透過動植物、森林、景觀等大自然元素,進行休閒或工作相關的活動,促進其身、心、靈健康,如動物輔助治療、園藝治療、自然體驗等。精神疾病多數是慢性病,照護者的存在不是為病患消除疾病,而是引導病患認識、進而接受疾病,與疾病共存,帶病生活。透過自然體驗等綠色照護,提供精神復健者多元的療癒環境,作者在精神醫療現場45年,以自然生態溫柔守護受傷的心靈。■透過為68隻毛毛蟲搬家而自然地觸碰到有攻擊傾向的自閉症青少年,與他建立關係,並藉由觀察、畫領角鴞,來安撫激躁情緒,化解暴力行為的出現。■設計引導固執的亞斯伯格症青少年以照顧玉蘭花替代不被祝福的苦戀,健康地疏導其暴力行為,化解全校師生對他的恐懼。■透過人面蜘蛛,將瞧不起精神病友的懼學症青少女帶入團體,進而接受精神 復健,直至高職畢業。■營造療癒森林讓銀髮族的里民,在三年的嚴峻疫情期間有地方可安身、安心。           ……等。在療癒中相見!各界感動推薦!碧凰將生態帶入醫院,透過觀察親近萬物的生滅,讓病人體會存在與失落的本然,讓自然的力量安撫受傷的心靈,喚起生存動力。    —— 汪淑媛  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這本書是碧凰在又一村的定點觀察成果及參與團體生命轉折的具體描繪。——許中光  自然工作者她是用生態療癒心靈的體驗者、實踐者、先行者,更是本土精神醫療史與自然心靈療癒的記錄者與見證者。——陳俊霖  亞東紀念醫院心理健康與綠色照護科主任我喜歡她創意的照護方式,透過綠色照護輔助療法與生態活動,重建這些病人與自我、他人、環境及至高者間的關係。這本書是精神科照護與靈性護理的典範之書。——高美玲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教授透過阿長的分享,相信大家能更加瞭解同理精神障礙的朋友,也能成為醫護人員身後的守護力量。——游竹萍  臺北市勞動局副局長感動推薦汪淑媛  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許中光  自然工作者陳俊霖  亞東紀念醫院心理健康與綠色照護科主任、荒野保護協會常務監事高美玲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教授游竹萍  臺北市勞動局副局長許正典  臺安醫院身心心智科暨景美醫院精神科主任林希陶  高雄市立成功特殊教育學校 臨床心理師誰需要這本書:.精神疾病患者與家屬.精神疾病相關醫療照護人員.關心精神照護相關議題的讀者精神疾病依據嚴重程度可分為:嚴重型精神病:一般指思覺失調症、妄想症、躁鬱症、情感性思覺失調症及重度憂鬱症……等。精神官能症:包括憂鬱症、焦慮症、恐慌症、畏懼症、強迫症、慮病症……等。

特價287
電子書
下次再買

對話對畫:陪伴生命長出力量

原水文化  出版
2024/10/24 出版

生活充滿了許多對話,與家人朋友的對談和腦海的自問自答。這些對話在發生過後就變成了記憶、也成為我們的禮物。人們為記憶所困,常常是因為尚未真正去拆禮物!想拆解生命這份禮物需要運用「感受」的能力。書中大郭醫生與心佑老師透過對話及心內畫帶給了我們啟發,回到記憶的起點:生活。從微不足道的日常片刻,覺察記憶包裹的情緒份量與重量,並藉由藝術療癒的實作,練習如何陪伴自己與他人,接受、表達、轉化生活的壓力和感受,找到走出困境的力量。 〔本書特色〕與讀者同行,走一趟感受的旅程。當我們能回到當下好好感受每天的生活,就能好好感受生命的美好,進而珍惜未來尚未發生的回憶,我們就擁有拆解生命這份禮物的能力了。書中將感受的起承轉合當作旅程,比喻為四季,分別是春天/活化與覺察,夏天/表達與流動,秋天/轉化與蛻變,冬天/收藏美好與重新啟程;同時加入適合新手的心內畫藝術療癒練習。期待透過二位作者溫暖的對話與四季藝術療癒故事分享,讀者能體會自己的感受的旅程,連結藝術的創造能量,以心內畫來認識自己、用色彩療癒內心!擁有美好的生命禮物。〔本書內容〕一場感受、治癒的四季旅程,期待讀者能繼續傳遞與分享。第一步,回想你的記憶,你記得了什麼? 第二步,覺察與畫出包裹在記憶裡的想法與情緒,它帶給你什麼感受? 第三步,接受這些寶貴的感受並化為力量,幫助你走出困境。願每一位迷惘的朋友都能走出眼前的困境,重新找回自己的內心、熱愛生命、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本書版稅全數捐贈台灣漢和國際精準放射醫療協會、台灣藝術心潛能協會) 〔感動推薦〕王玉齡 台灣女性藝術協會理事長高承恕 逢甲大學董事長許瀞月 台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系教授陳麗卿 Perfect Image陳麗卿形象管理學院 創辦人愛瑞克 《內在成就》系列作者蔡宇哲 哇賽心理學創辦人兼總編輯蔡惠卿 上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謝文憲 企業講師、作家、主持人(依姓氏筆劃排序)

79 特價35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對話對畫:陪伴生命長出力量

原水文化  出版
2024/10/24 出版

生活充滿了許多對話,與家人朋友的對談和腦海的自問自答。這些對話在發生過後就變成了記憶、也成為我們的禮物。人們為記憶所困,常常是因為尚未真正去拆禮物!想拆解生命這份禮物需要運用「感受」的能力。書中大郭醫生與心佑老師透過對話及心內畫帶給了我們啟發,回到記憶的起點:生活。從微不足道的日常片刻,覺察記憶包裹的情緒份量與重量,並藉由藝術療癒的實作,練習如何陪伴自己與他人,接受、表達、轉化生活的壓力和感受,找到走出困境的力量。 〔本書特色〕與讀者同行,走一趟感受的旅程。當我們能回到當下好好感受每天的生活,就能好好感受生命的美好,進而珍惜未來尚未發生的回憶,我們就擁有拆解生命這份禮物的能力了。書中將感受的起承轉合當作旅程,比喻為四季,分別是春天/活化與覺察,夏天/表達與流動,秋天/轉化與蛻變,冬天/收藏美好與重新啟程;同時加入適合新手的心內畫藝術療癒練習。期待透過二位作者溫暖的對話與四季藝術療癒故事分享,讀者能體會自己的感受的旅程,連結藝術的創造能量,以心內畫來認識自己、用色彩療癒內心!擁有美好的生命禮物。〔本書內容〕一場感受、治癒的四季旅程,期待讀者能繼續傳遞與分享。第一步,回想你的記憶,你記得了什麼? 第二步,覺察與畫出包裹在記憶裡的想法與情緒,它帶給你什麼感受? 第三步,接受這些寶貴的感受並化為力量,幫助你走出困境。願每一位迷惘的朋友都能走出眼前的困境,重新找回自己的內心、熱愛生命、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本書版稅全數捐贈台灣漢和國際精準放射醫療協會、台灣藝術心潛能協會) 〔感動推薦〕王玉齡 台灣女性藝術協會理事長高承恕 逢甲大學董事長許瀞月 台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系教授陳麗卿 Perfect Image陳麗卿形象管理學院 創辦人愛瑞克 《內在成就》系列作者蔡宇哲 哇賽心理學創辦人兼總編輯蔡惠卿 上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謝文憲 企業講師、作家、主持人(依姓氏筆劃排序)

特價36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對話對畫:陪伴生命長出力量

原水文化  出版
2024/10/24 出版

生活充滿了許多對話,與家人朋友的對談和腦海的自問自答。這些對話在發生過後就變成了記憶、也成為我們的禮物。人們為記憶所困,常常是因為尚未真正去拆禮物!想拆解生命這份禮物需要運用「感受」的能力。書中大郭醫生與心佑老師透過對話及心內畫帶給了我們啟發,回到記憶的起點:生活。從微不足道的日常片刻,覺察記憶包裹的情緒份量與重量,並藉由藝術療癒的實作,練習如何陪伴自己與他人,接受、表達、轉化生活的壓力和感受,找到走出困境的力量。 〔本書特色〕與讀者同行,走一趟感受的旅程。當我們能回到當下好好感受每天的生活,就能好好感受生命的美好,進而珍惜未來尚未發生的回憶,我們就擁有拆解生命這份禮物的能力了。書中將感受的起承轉合當作旅程,比喻為四季,分別是春天/活化與覺察,夏天/表達與流動,秋天/轉化與蛻變,冬天/收藏美好與重新啟程;同時加入適合新手的心內畫藝術療癒練習。期待透過二位作者溫暖的對話與四季藝術療癒故事分享,讀者能體會自己的感受的旅程,連結藝術的創造能量,以心內畫來認識自己、用色彩療癒內心!擁有美好的生命禮物。〔本書內容〕一場感受、治癒的四季旅程,期待讀者能繼續傳遞與分享。第一步,回想你的記憶,你記得了什麼? 第二步,覺察與畫出包裹在記憶裡的想法與情緒,它帶給你什麼感受? 第三步,接受這些寶貴的感受並化為力量,幫助你走出困境。願每一位迷惘的朋友都能走出眼前的困境,重新找回自己的內心、熱愛生命、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本書版稅全數捐贈台灣漢和國際精準放射醫療協會、台灣藝術心潛能協會) 〔感動推薦〕王玉齡 台灣女性藝術協會理事長高承恕 逢甲大學董事長許瀞月 台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系教授陳麗卿 Perfect Image陳麗卿形象管理學院 創辦人愛瑞克 《內在成就》系列作者蔡宇哲 哇賽心理學創辦人兼總編輯蔡惠卿 上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謝文憲 企業講師、作家、主持人(依姓氏筆劃排序)

特價36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陪伴失智雙親的18堂照顧心法

池熙羣  著
原水文化  出版
2024/10/19 出版

我很慶幸,我能有機會陪伴失智父母走完人生的道路! 當您選擇承擔照顧責任的那一刻起,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一位資深的媒體記者,45歲時面臨外公臥床、接連雙親失智, 毅然決然提前退休,從照顧外公開始,接連面對照顧中度失智的父母, 才知道什麼是「1+1大於2」的伴老人生階段。  本書分享作者10年來陪伴失智雙親共同走過的照顧歷程與心得, 期望這18堂心法能帶給照顧者溫暖和鼓勵,並找到前進的勇氣; 同時也能幫助照顧者學會提前規劃老後,提升生活品質與幸福感。 作者在外公臥床父母失智時,於45歲提前申請退休全心照顧家中長輩。以其資深社會記者的筆觸細膩描述照顧失智長輩10年的酸甜苦辣,並以專題記者的訓練剖析做為照顧者該怎麼從心理和實質準備好自己打贏這場長期抗戰。 他擁有豐富的失智症照顧者經驗,深入剖析照顧生活中的各種困境,毫不掩飾地分享自己與失智雙親共同走過的艱難旅程,用心記錄每一個瞬間和回憶,每一個挑戰都彰顯了愛的堅韌與無私,舉凡生活中的食衣住行到心理建設、醫療決策,甚至面對生命終點的選擇,每一堂課皆深入剖析照顧生活中面臨的各種困境及提供實用建議和溫暖的人性關懷,指導如何在生活中實踐「樂活」理念及最佳照護心法,又能保持心靈的健康。 本書不僅是一本照顧失智者實用的指南,更是指導照顧失智者家屬面對生活與情緒步調失序及困境中保持樂觀,如何在照顧長輩的同時也照顧好自己。期望能將自己的照顧與成長經歷呈現為一盞溫暖的燈,照亮即將成為照顧新手或長期照顧者的心靈,為每一位照顧者帶來溫暖和鼓勵,讓他們在黑暗中找到前進的勇氣。 不要自責自己做得不夠多、做得不夠好, 照顧父母是一場不會贏、卻也不能認輸、不能放棄的戰爭! 無論你是正在照顧失智症的家屬,或是正值50+希望提前預備未來人生者,亦或是從事失智照護的工作者,相信這本書都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照顧失智長輩的【食衣住行】貼心提醒} ★食:少量多種類食物,善用輔具進食(詳見P.148) ․可將飲料分次倒給老人喝及利用進食輔具將大塊或太有嚼勁的食物剪小塊。 ★衣:隨氣溫加減衣服,不宜受寒(詳見P.154) ․沐浴時可拿大浴巾遮住,目光轉開保留老人隱私。善用精油幫助長輩神清氣爽。 ★住:提供老人安全空間的環境(詳見P.160) ․床的高度不要太低,以免起身吃力。床墊硬度不要太軟,以免起床支撐困難。 ․裝置夜燈或感應燈在床的低處及走道照明,半夜上廁所減少摸黑跌撞險。 ★行:慎防老人跌倒、安全出遊(詳見P.190) ․準備出遊包,內裝餐具組、擦汗毛巾、乾濕紙巾、紙尿褲、綠油精、防蚊液、輕便外套、頸套、帽子、小剪刀、保溫水壺、醫療包等。 ․減輕老人家遊玩的壓力及負擔,景點走路半小時要有能坐下休息的地方。 【本書章節重點】 第1堂「伴親終老」是無數揪心堆疊的旅程 第2堂 照顧者的5大心理建設 第3堂 被忽略的照顧者:長期照顧的困境及支援 第4堂 老化與失智照護:挑戰對策與醫療選擇 第5堂 照顧失智者的生活準備和安排 第6堂 生命交關,面對醫療決定 第7堂 生命末期的尊嚴善終之路 第8堂 最後時刻的臨終陪伴 第9堂 如何和長輩談身後事 第10堂 當二老有一個先走 第11堂 不得不送入機構的那天 第12堂 緩解喪親之痛的悲傷療癒 第13堂 居家長照外籍看護的隱憂 第14堂 安老是國家社會的整體問題 第15堂 期盼老有所終的伊甸園 第16堂 伴親終老讓我們學到的事 第17堂 信仰是支撐我們的力量 第18堂 如果一切可以重來 【專文推薦】石育鐘(金山財神廟慈善會常務理事)沈湘燕(臺北基督書院學務長)林福益(型男老總.影音閱讀說書人)甄瑞興(台灣認知功能促進協會理事長、亞東紀念醫院失智中心主任) 【強力推薦】張漢昇(世界日報總管理處總經理)王壽來(文化部文資局首任局長)謝小韞(前台北市文化局長)

79 特價39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陪伴失智雙親的18堂照顧心法

池熙羣  著
原水文化  出版
2024/10/19 出版

我很慶幸,我能有機會陪伴失智父母走完人生的道路! 當您選擇承擔照顧責任的那一刻起,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一位資深的媒體記者,45歲時面臨外公臥床、接連雙親失智, 毅然決然提前退休,從照顧外公開始,接連面對照顧中度失智的父母, 才知道什麼是「1+1大於2」的伴老人生階段。  本書分享作者10年來陪伴失智雙親共同走過的照顧歷程與心得, 期望這18堂心法能帶給照顧者溫暖和鼓勵,並找到前進的勇氣; 同時也能幫助照顧者學會提前規劃老後,提升生活品質與幸福感。 作者在外公臥床父母失智時,於45歲提前申請退休全心照顧家中長輩。以其資深社會記者的筆觸細膩描述照顧失智長輩10年的酸甜苦辣,並以專題記者的訓練剖析做為照顧者該怎麼從心理和實質準備好自己打贏這場長期抗戰。 他擁有豐富的失智症照顧者經驗,深入剖析照顧生活中的各種困境,毫不掩飾地分享自己與失智雙親共同走過的艱難旅程,用心記錄每一個瞬間和回憶,每一個挑戰都彰顯了愛的堅韌與無私,舉凡生活中的食衣住行到心理建設、醫療決策,甚至面對生命終點的選擇,每一堂課皆深入剖析照顧生活中面臨的各種困境及提供實用建議和溫暖的人性關懷,指導如何在生活中實踐「樂活」理念及最佳照護心法,又能保持心靈的健康。 本書不僅是一本照顧失智者實用的指南,更是指導照顧失智者家屬面對生活與情緒步調失序及困境中保持樂觀,如何在照顧長輩的同時也照顧好自己。期望能將自己的照顧與成長經歷呈現為一盞溫暖的燈,照亮即將成為照顧新手或長期照顧者的心靈,為每一位照顧者帶來溫暖和鼓勵,讓他們在黑暗中找到前進的勇氣。 不要自責自己做得不夠多、做得不夠好, 照顧父母是一場不會贏、卻也不能認輸、不能放棄的戰爭! 無論你是正在照顧失智症的家屬,或是正值50+希望提前預備未來人生者,亦或是從事失智照護的工作者,相信這本書都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照顧失智長輩的【食衣住行】貼心提醒 ★食:少量多種類食物,善用輔具進食(詳見P.148) ․可將飲料分次倒給老人喝及利用進食輔具將大塊或太有嚼勁的食物剪小塊。 ★衣:隨氣溫加減衣服,不宜受寒(詳見P.154) ․沐浴時可拿大浴巾遮住,目光轉開保留老人隱私。善用精油幫助長輩神清氣爽。 ★住:提供老人安全空間的環境(詳見P.160) ․床的高度不要太低,以免起身吃力。床墊硬度不要太軟,以免起床支撐困難。 ․裝置夜燈或感應燈在床的低處及走道照明,半夜上廁所減少摸黑跌撞險。 ★行:慎防老人跌倒、安全出遊(詳見P.190) ․準備出遊包,內裝餐具組、擦汗毛巾、乾濕紙巾、紙尿褲、綠油精、防蚊液、輕便外套、頸套、帽子、小剪刀、保溫水壺、醫療包等。 ․減輕老人家遊玩的壓力及負擔,景點走路半小時要有能坐下休息的地方。 【本書章節重點】 第1堂「伴親終老」是無數揪心堆疊的旅程 第2堂 照顧者的5大心理建設 第3堂 被忽略的照顧者:長期照顧的困境及支援 第4堂 老化與失智照護:挑戰對策與醫療選擇 第5堂 照顧失智者的生活準備和安排 第6堂 生命交關,面對醫療決定 第7堂 生命末期的尊嚴善終之路 第8堂 最後時刻的臨終陪伴 第9堂 如何和長輩談身後事 第10堂 當二老有一個先走 第11堂 不得不送入機構的那天 第12堂 緩解喪親之痛的悲傷療癒 第13堂 居家長照外籍看護的隱憂 第14堂 安老是國家社會的整體問題 第15堂 期盼老有所終的伊甸園 第16堂 伴親終老讓我們學到的事 第17堂 信仰是支撐我們的力量 第18堂 如果一切可以重來 【專文推薦】 石育鐘(金山財神廟慈善會常務理事) 沈湘燕(臺北基督書院學務長) 林福益(型男老總.影音閱讀說書人) 甄瑞興(台灣認知功能促進恊會理事長、亞東紀念醫院副院長) 【強力推薦】 張漢昇(世界日報總管理處總經理) 王壽來(文化部文資局首任局長) 謝小韞(前台北市文化局長)

特價35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陪伴失智雙親的18堂照顧心法

池熙羣  著
原水文化  出版
2024/10/19 出版

我很慶幸,我能有機會陪伴失智父母走完人生的道路! 當您選擇承擔照顧責任的那一刻起,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一位資深的媒體記者,45歲時面臨外公臥床、接連雙親失智, 毅然決然提前退休,從照顧外公開始,接連面對照顧中度失智的父母, 才知道什麼是「1+1大於2」的伴老人生階段。  本書分享作者10年來陪伴失智雙親共同走過的照顧歷程與心得, 期望這18堂心法能帶給照顧者溫暖和鼓勵,並找到前進的勇氣; 同時也能幫助照顧者學會提前規劃老後,提升生活品質與幸福感。 作者在外公臥床父母失智時,於45歲提前申請退休全心照顧家中長輩。以其資深社會記者的筆觸細膩描述照顧失智長輩10年的酸甜苦辣,並以專題記者的訓練剖析做為照顧者該怎麼從心理和實質準備好自己打贏這場長期抗戰。 他擁有豐富的失智症照顧者經驗,深入剖析照顧生活中的各種困境,毫不掩飾地分享自己與失智雙親共同走過的艱難旅程,用心記錄每一個瞬間和回憶,每一個挑戰都彰顯了愛的堅韌與無私,舉凡生活中的食衣住行到心理建設、醫療決策,甚至面對生命終點的選擇,每一堂課皆深入剖析照顧生活中面臨的各種困境及提供實用建議和溫暖的人性關懷,指導如何在生活中實踐「樂活」理念及最佳照護心法,又能保持心靈的健康。 本書不僅是一本照顧失智者實用的指南,更是指導照顧失智者家屬面對生活與情緒步調失序及困境中保持樂觀,如何在照顧長輩的同時也照顧好自己。期望能將自己的照顧與成長經歷呈現為一盞溫暖的燈,照亮即將成為照顧新手或長期照顧者的心靈,為每一位照顧者帶來溫暖和鼓勵,讓他們在黑暗中找到前進的勇氣。 不要自責自己做得不夠多、做得不夠好, 照顧父母是一場不會贏、卻也不能認輸、不能放棄的戰爭! 無論你是正在照顧失智症的家屬,或是正值50+希望提前預備未來人生者,亦或是從事失智照護的工作者,相信這本書都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照顧失智長輩的【食衣住行】貼心提醒 ★食:少量多種類食物,善用輔具進食(詳見P.148) ․可將飲料分次倒給老人喝及利用進食輔具將大塊或太有嚼勁的食物剪小塊。 ★衣:隨氣溫加減衣服,不宜受寒(詳見P.154) ․沐浴時可拿大浴巾遮住,目光轉開保留老人隱私。善用精油幫助長輩神清氣爽。 ★住:提供老人安全空間的環境(詳見P.160) ․床的高度不要太低,以免起身吃力。床墊硬度不要太軟,以免起床支撐困難。 ․裝置夜燈或感應燈在床的低處及走道照明,半夜上廁所減少摸黑跌撞險。 ★行:慎防老人跌倒、安全出遊(詳見P.190) ․準備出遊包,內裝餐具組、擦汗毛巾、乾濕紙巾、紙尿褲、綠油精、防蚊液、輕便外套、頸套、帽子、小剪刀、保溫水壺、醫療包等。 ․減輕老人家遊玩的壓力及負擔,景點走路半小時要有能坐下休息的地方。 【本書章節重點】 第1堂「伴親終老」是無數揪心堆疊的旅程 第2堂 照顧者的5大心理建設 第3堂 被忽略的照顧者:長期照顧的困境及支援 第4堂 老化與失智照護:挑戰對策與醫療選擇 第5堂 照顧失智者的生活準備和安排 第6堂 生命交關,面對醫療決定 第7堂 生命末期的尊嚴善終之路 第8堂 最後時刻的臨終陪伴 第9堂 如何和長輩談身後事 第10堂 當二老有一個先走 第11堂 不得不送入機構的那天 第12堂 緩解喪親之痛的悲傷療癒 第13堂 居家長照外籍看護的隱憂 第14堂 安老是國家社會的整體問題 第15堂 期盼老有所終的伊甸園 第16堂 伴親終老讓我們學到的事 第17堂 信仰是支撐我們的力量 第18堂 如果一切可以重來 【專文推薦】 石育鐘(金山財神廟慈善會常務理事) 沈湘燕(臺北基督書院學務長) 林福益(型男老總.影音閱讀說書人) 甄瑞興(台灣認知功能促進恊會理事長、亞東紀念醫院副院長) 【強力推薦】 張漢昇(世界日報總管理處總經理) 王壽來(文化部文資局首任局長) 謝小韞(前台北市文化局長)

特價35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ICU重症醫療現場3:當個更有溫度的人

陳志金  著
原水文化  出版
2024/08/10 出版

【內外雙書封設計】 你可以比你想的還暖! 一個簡單、雞婆的舉動,讓載浮載沉、找不到方向的人安定下來,讓受傷的心得到療癒,讓「善的循環」就此展開。 **無論在什麼位置,我們都可以選擇,當一個更有溫度的人**來來去去的病人,是最好的同理心教材。讓人逐漸學會「解讀」那些看了一頭霧水的舉動,讓人深刻體會醫療不只是冷冰冰的議題,而是有愛、有關懷、有溫度的救治。 ★生死邊緣的觀察_那些用「心眼」才看得見的隱藏版需求 「我們想要開車把他載回去。」同理家屬的為難 「你明明說可以轉病房了!」等床等到生氣的阿嬤 「具體怎麼做,我給你建議。」一體適用的老公處方箋 ★好好說再見_那些沒有準備卻必須面對的揪心時刻 「你照顧過往生的病人嗎?」ICU的第三種選擇 「等等,還有一個人要來!」家屬到了,才可以死? 「我喜歡這樣的醫病關係。」阿嬤合起來的嘴巴 ★遺憾,是一種禮物_那些不存在的早知道與必須被理解的決定 「為什麼想當醫師?」我要幫母親報仇 「你會CPR 嗎?」就事論事的殺傷力 「她能撐到母親節嗎?」最後一個「有母親的節」 ★刻在我心裡的名字_那些為我的人生持續加溫的每個你 「希望以後能幫助更多人。」十七歲的她們 「你沒有媽媽!」不,我有五位媽媽 「我被轉學三次。」一輩子的貴人師長 【專文推薦】吳明賢_臺大醫院院長/林宏榮_奇美醫學中心院長、醫策會前執行長/神老師&神媽咪_國小老師、作家/張書森_臺灣大學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教授暨所長/葉丙成_教育部次長/楊斯棓_醫師、《要有一個人》作者/蕭靜雯_國立教育廣播電臺主持人 【溫暖推薦】江文莒_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副院長/孟買春秋_《路透社》前記者/施景中_臺大醫院產科主任/陳建仁_中研院院士暨特聘研究員/陳永興_羅東聖母醫院前院長/郭昱晴_立法委員/許書華_醫師、作家/梁茜雯_小提琴家/黃兆徽_公視董事/黃健予_換心人、電視劇《額外旅程》原型/賈永婕_台北101董事長/蔡宇哲_《哇賽心理學》創辦人兼總編輯/謝文憲_企業講師、作家、主持人/羅一鈞_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蘇怡寧_慧智基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暨執行長

79 特價31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ICU重症醫療現場(3):當個更有溫度的人

陳志金  著
原水文化  出版
2024/08/10 出版

**你可以比你想的還暖!**一個簡單、雞婆的舉動,讓載浮載沉、找不到方向的人安定下來,讓受傷的心得到療癒,讓「善的循環」就此展開。 **無論在什麼位置,我們都可以選擇,當一個更有溫度的人** 來來去去的病人,是最好的同理心教材。讓人逐漸學會「解讀」那些看了一頭霧水的舉動,讓人深刻體會醫療不只是冷冰冰的議題,而是有愛、有關懷、有溫度的救治。 *生死邊緣的觀察_那些用「心眼」才看得見的隱藏版需求「我們想要開車把他載回去。」同理家屬的為難「你明明說可以轉病房了!」等床等到生氣的阿嬤「具體怎麼做,我給你建議。」一體適用的老公處方箋 *好好說再見_那些沒有準備卻必須面對的揪心時刻「你照顧過往生的病人嗎?」ICU的第三種選擇「等等,還有一個人要來!」家屬到了,才可以死?「我喜歡這樣的醫病關係。」阿嬤合起來的嘴巴 *遺憾,是一種禮物_那些不存在的早知道與必須被理解的決定「為什麼想當醫師?」我要幫母親報仇「你會CPR 嗎?」就事論事的殺傷力「她能撐到母親節嗎?」最後一個「有母親的節」 *刻在我心裡的名字_那些為我的人生持續加溫的每個你「希望以後能幫助更多人。」十七歲的她們「你沒有媽媽!」不,我有五位媽媽「我被轉學三次。」一輩子的貴人師長 【專文推薦】吳明賢_臺大醫院院長/林宏榮_奇美醫學中心院長、醫策會前執行長/神老師&神媽咪_國小老師、作家/張書森_臺灣大學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教授暨所長/葉丙成_教育部次長/楊斯棓_醫師、《要有一個人》作者/蕭靜雯_國立教育廣播電臺主持人 【溫暖推薦】江文莒_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副院長/孟買春秋_《路透社》前記者/施景中_臺大醫院產科主任/陳建仁_中研院院士暨特聘研究員/陳永興_羅東聖母醫院前院長/郭昱晴_立法委員/許書華_醫師、作家/梁茜雯_小提琴家/黃兆徽_公視董事/黃健予_換心人、電視劇《額外旅程》原型/賈永婕_知名藝人/蔡宇哲_《哇賽心理學》創辦人兼總編輯/謝文憲_企業講師、作家、主持人/羅一鈞_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蘇怡寧_慧智基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暨執行長

特價28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ICU重症醫療現場3:當個更有溫度的人

陳志金  著
原水文化  出版
2024/08/10 出版

【內外雙書封設計】 你可以比你想的還暖! 一個簡單、雞婆的舉動,讓載浮載沉、找不到方向的人安定下來,讓受傷的心得到療癒,讓「善的循環」就此展開。 **無論在什麼位置,我們都可以選擇,當一個更有溫度的人**來來去去的病人,是最好的同理心教材。讓人逐漸學會「解讀」那些看了一頭霧水的舉動,讓人深刻體會醫療不只是冷冰冰的議題,而是有愛、有關懷、有溫度的救治。 ★生死邊緣的觀察_那些用「心眼」才看得見的隱藏版需求 「我們想要開車把他載回去。」同理家屬的為難 「你明明說可以轉病房了!」等床等到生氣的阿嬤 「具體怎麼做,我給你建議。」一體適用的老公處方箋 ★好好說再見_那些沒有準備卻必須面對的揪心時刻 「你照顧過往生的病人嗎?」ICU的第三種選擇 「等等,還有一個人要來!」家屬到了,才可以死? 「我喜歡這樣的醫病關係。」阿嬤合起來的嘴巴 ★遺憾,是一種禮物_那些不存在的早知道與必須被理解的決定 「為什麼想當醫師?」我要幫母親報仇 「你會CPR 嗎?」就事論事的殺傷力 「她能撐到母親節嗎?」最後一個「有母親的節」 ★刻在我心裡的名字_那些為我的人生持續加溫的每個你 「希望以後能幫助更多人。」十七歲的她們 「你沒有媽媽!」不,我有五位媽媽 「我被轉學三次。」一輩子的貴人師長 【專文推薦】吳明賢_臺大醫院院長/林宏榮_奇美醫學中心院長、醫策會前執行長/神老師&神媽咪_國小老師、作家/張書森_臺灣大學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教授暨所長/葉丙成_教育部次長/楊斯棓_醫師、《要有一個人》作者/蕭靜雯_國立教育廣播電臺主持人 【溫暖推薦】江文莒_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副院長/孟買春秋_《路透社》前記者/施景中_臺大醫院產科主任/陳建仁_中研院院士暨特聘研究員/陳永興_羅東聖母醫院前院長/郭昱晴_立法委員/許書華_醫師、作家/梁茜雯_小提琴家/黃兆徽_公視董事/黃健予_換心人、電視劇《額外旅程》原型/賈永婕_台北101董事長/蔡宇哲_《哇賽心理學》創辦人兼總編輯/謝文憲_企業講師、作家、主持人/羅一鈞_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蘇怡寧_慧智基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暨執行長

特價28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癌症化療生活照護全書:安然接受治療,克服化療副作用,以期達到最佳預後 [暢銷修訂版]

原水文化  出版
2024/06/22 出版

充分的理解、足夠的準備、樂觀的態度, 將是戰勝化療副作用,提升治療效果的最大關鍵! 最新統計癌症存活率,已從5年延長到10年的趨勢, 本書精闢分析各種癌症治療方法的優缺點及化療用藥可能帶來的副作用,                                                                                                         對症提供自我照護方法,希望能幫助癌友坦然無懼面對癌症,提升生活品質。 癌症病友及家屬、相關醫療人員必讀! 癌症相關醫師、護理師、藥劑師、營養師的臨床分享, 寫給正準備化療/化療中/化療後的癌友最實用的生活處方籤。 第一章 關於癌症您不可不知的大小事 癌症的現況/癌症的成因與治療/化學治療與其副作用/癌症的治療與支援管道 第二章 21種常見化療副作用的症狀與照護 全身性化療副作用/局部性化療副作用/排便相關的副作用 造血系統相關的副作用/與血管相關的副作用/個別器官的副作用 第三章 治療生活中的自我照護 日常生活(睡眠、生活習慣)/日常生活(外出、運動及工作)/日常生活(心理照護)/ 日常生活(口腔護理)/日常生活(預防感染)/癌症治療中的飲食生活/每日肌膚護理/掉髮護理 第四章 癌症病友的心路歷程 經驗談1.我工作狂人生中的不速之客─乳癌 經驗談2.走過突如其來罹患重症的心路歷程 不再害怕化療副作用的自我照護祕訣都能在書中找到答案! 全身性化療副作用的症狀與照護 噁心、嘔吐/倦怠感/肌肉痠痛 手腳痠麻/全身水腫/性功能障礙 局部性化療副作用的症狀與照護 口腔潰瘍、口內炎/味覺失調 視力異常/聽覺障礙/毛髮易脫落 排便相關副作用的症狀與照護 腹瀉/便祕 造血系統副作用的症狀與照護 貧血/不易止血/嗜中性球低下 血管副作用的症狀與照護  血管炎/皮膚濕疹與紅腫 個別器官副作用的症狀與照護 心臟功能低下/肝功能低下/腎功能低下 ‧癌症治療之前,請務必思考10件重要的事 清楚知道自己的病況     清楚知道治療的目的 選用各治療法的理由     治療所需的時間與成效 藥劑的種類與名稱       藥劑效果與可能副作用 治療所需的可能費用     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項 其他療法能否列為考量   治療成效不佳時的因應對策   ‧來自癌症專家的肯定推薦 學會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積極尋求第二意見, 試著傾訴自己的煩惱,並嘗試參與病友組織,來調適各種壓力。  --現任立法委員暨基隆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王正旭                                   與醫生溝通並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尋求相關專業人員的協助, 調適自己的心情以緩解不安的情緒。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大腸直腸外科碩學主治醫師/陳建志    癌症並不可怕,病患按部就班接受正規治療,一定能再一次地站起來。  --臺北醫學大學臺北癌症中心醫院創院院長/彭汪嘉康   本書可讓即將或可能面臨化療的患者有完整的資訊可依循,並對於化療有正確認識, 期待可以幫助患者走過人生的谷底,與我一樣重獲新生。  --安泰如康學院院長/蔡松彥   將治療視為必經過程,增加身體自癒力,維持正向的態度與自癒的信心, 與醫生充分合作,必能戰勝病魔。 --財團法人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  

79 特價3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癌症化療生活照護全書

原水文化  出版
2024/06/22 出版

充分的理解、足夠的準備、樂觀的態度, 將是戰勝化療副作用,提升治療效果的最大關鍵! 最新統計癌症存活率,已從5年延長到10年的趨勢, 本書精闢分析各種癌症治療方法的優缺點及化療用藥可能帶來的副作用,                                                                                                         對症提供自我照護方法,希望能幫助癌友坦然無懼面對癌症,提升生活品質。 癌症病友及家屬、相關醫療人員必讀! 癌症相關醫師、護理師、藥劑師、營養師的臨床分享, 寫給正準備化療/化療中/化療後的癌友最實用的生活處方籤。 第一章 關於癌症您不可不知的大小事 癌症的現況/癌症的成因與治療/化學治療與其副作用/癌症的治療與支援管道 第二章 21種常見化療副作用的症狀與照護 全身性化療副作用/局部性化療副作用/排便相關的副作用 造血系統相關的副作用/與血管相關的副作用/個別器官的副作用 第三章 治療生活中的自我照護 日常生活(睡眠、生活習慣)/日常生活(外出、運動及工作)/日常生活(心理照護)/ 日常生活(口腔護理)/日常生活(預防感染)/癌症治療中的飲食生活/每日肌膚護理/掉髮護理 第四章 癌症病友的心路歷程 經驗談1.我工作狂人生中的不速之客─乳癌 經驗談2.走過突如其來罹患重症的心路歷程 不再害怕化療副作用的自我照護祕訣都能在書中找到答案! 全身性化療副作用的症狀與照護 噁心、嘔吐/倦怠感/肌肉痠痛 手腳痠麻/全身水腫/性功能障礙 局部性化療副作用的症狀與照護 口腔潰瘍、口內炎/味覺失調 視力異常/聽覺障礙/毛髮易脫落 排便相關副作用的症狀與照護 腹瀉/便祕 造血系統副作用的症狀與照護 貧血/不易止血/嗜中性球低下 血管副作用的症狀與照護  血管炎/皮膚濕疹與紅腫 個別器官副作用的症狀與照護 心臟功能低下/肝功能低下/腎功能低下 ‧癌症治療之前,請務必思考10件重要的事 清楚知道自己的病況     清楚知道治療的目的 選用各治療法的理由     治療所需的時間與成效 藥劑的種類與名稱       藥劑效果與可能副作用 治療所需的可能費用     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項 其他療法能否列為考量   治療成效不佳時的因應對策   ‧來自癌症專家的肯定推薦 學會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積極尋求第二意見, 試著傾訴自己的煩惱,並嘗試參與病友組織,來調適各種壓力。  --現任立法委員暨基隆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王正旭                                   與醫生溝通並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尋求相關專業人員的協助, 調適自己的心情以緩解不安的情緒。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大腸直腸外科碩學主治醫師/陳建志    癌症並不可怕,病患按部就班接受正規治療,一定能再一次地站起來。  --臺北醫學大學臺北癌症中心醫院創院院長/彭汪嘉康   本書可讓即將或可能面臨化療的患者有完整的資訊可依循,並對於化療有正確認識, 期待可以幫助患者走過人生的谷底,與我一樣重獲新生。  --安泰如康學院院長/蔡松彥   將治療視為必經過程,增加身體自癒力,維持正向的態度與自癒的信心, 與醫生充分合作,必能戰勝病魔。 --財團法人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  

特價29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癌症化療生活照護全書:安然接受治療,克服化療副作用,以期達到最佳預後

原水文化  出版
2024/06/22 出版

充分的理解、足夠的準備、樂觀的態度, 將是戰勝化療副作用,提升治療效果的最大關鍵! 最新統計癌症存活率,已從5年延長到10年的趨勢, 本書精闢分析各種癌症治療方法的優缺點及化療用藥可能帶來的副作用,                                                                                                         對症提供自我照護方法,希望能幫助癌友坦然無懼面對癌症,提升生活品質。 癌症病友及家屬、相關醫療人員必讀! 癌症相關醫師、護理師、藥劑師、營養師的臨床分享, 寫給正準備化療/化療中/化療後的癌友最實用的生活處方籤。 第一章 關於癌症您不可不知的大小事 癌症的現況/癌症的成因與治療/化學治療與其副作用/癌症的治療與支援管道 第二章 21種常見化療副作用的症狀與照護 全身性化療副作用/局部性化療副作用/排便相關的副作用 造血系統相關的副作用/與血管相關的副作用/個別器官的副作用 第三章 治療生活中的自我照護 日常生活(睡眠、生活習慣)/日常生活(外出、運動及工作)/日常生活(心理照護)/ 日常生活(口腔護理)/日常生活(預防感染)/癌症治療中的飲食生活/每日肌膚護理/掉髮護理 第四章 癌症病友的心路歷程 經驗談1.我工作狂人生中的不速之客─乳癌 經驗談2.走過突如其來罹患重症的心路歷程 不再害怕化療副作用的自我照護祕訣都能在書中找到答案! 全身性化療副作用的症狀與照護 噁心、嘔吐/倦怠感/肌肉痠痛 手腳痠麻/全身水腫/性功能障礙 局部性化療副作用的症狀與照護 口腔潰瘍、口內炎/味覺失調 視力異常/聽覺障礙/毛髮易脫落 排便相關副作用的症狀與照護 腹瀉/便祕 造血系統副作用的症狀與照護 貧血/不易止血/嗜中性球低下 血管副作用的症狀與照護  血管炎/皮膚濕疹與紅腫 個別器官副作用的症狀與照護 心臟功能低下/肝功能低下/腎功能低下 ‧癌症治療之前,請務必思考10件重要的事 清楚知道自己的病況     清楚知道治療的目的 選用各治療法的理由     治療所需的時間與成效 藥劑的種類與名稱       藥劑效果與可能副作用 治療所需的可能費用     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項 其他療法能否列為考量   治療成效不佳時的因應對策   ‧來自癌症專家的肯定推薦 學會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積極尋求第二意見, 試著傾訴自己的煩惱,並嘗試參與病友組織,來調適各種壓力。  --現任立法委員暨基隆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王正旭                                   與醫生溝通並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尋求相關專業人員的協助, 調適自己的心情以緩解不安的情緒。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大腸直腸外科碩學主治醫師/陳建志    癌症並不可怕,病患按部就班接受正規治療,一定能再一次地站起來。  --臺北醫學大學臺北癌症中心醫院創院院長/彭汪嘉康   本書可讓即將或可能面臨化療的患者有完整的資訊可依循,並對於化療有正確認識, 期待可以幫助患者走過人生的谷底,與我一樣重獲新生。  --安泰如康學院院長/蔡松彥   將治療視為必經過程,增加身體自癒力,維持正向的態度與自癒的信心, 與醫生充分合作,必能戰勝病魔。 --財團法人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  

特價29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善待細胞,可以活得更好[限量黃豆棍袋版]

李豐  著
原水文化  出版
2024/05/11 出版

我的細胞病理專業讓我明白,生病都是咎由自取。 是我們置自己的細胞於死地,讓身體沒有機會復原。 罹癌後,我開始自我反省,改變了飲食、作息、運動與對生死的看法, 朝對的方向堅持下去,至今已和我的癌細胞和平相處超過50年。 這本書是我多年來經營健康的經驗,我相信,讀者只要開始執行、並持續做下去,一定會更健康、活得更好! 如果有人因為看了這本書,而刻意開始經營健康,生活品質日漸改善,我和已過世的丈夫慶榮,都會非常高興。 換句話說,如果這本書能夠利益更多的大眾,將是我們懷念他最好的方式。 ──李豐 ---- 如何才能活得更好?──李豐醫師分享80則健康祕訣 善待細胞,身體就會越來越好 ・身體主人有壓力,細胞就會生病 ・善待細胞,就可跟癌症或慢性病和平共處 正確飲食,當地、當季、新鮮、原味最好 ・有機糙米是細胞歡迎且需要的能量好食物 ・吃當地當季新鮮的勝過進口、罕見的食物 持續運動,要健康就要讓細胞動起來 ・登山健行讓氣血暢通,是一帖健康良藥 ・哈哈大笑,讓全身及內臟細胞慢跑或跳舞 生活規律,細胞會回饋給你好身體 ・徹底改變飲食習慣,不留宿便,讓腸相變乾淨 ・知道自己的極限,只承擔能力範圍內的壓力就好 正面思考,自愛助人健康又快樂 ・把生氣能量轉化成激發生命向上的動能 ・要快樂一輩子,就從練習慈悲心開始 活力久久,惜福知足、走也自在! ・老年是人生第二個出發點,做好事讓生命更有意義! ・預做準備,臨終無障礙,走得自在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類生酮+宅運動方式瘦身法:精神科名醫方俊凱8個月甩肉19公斤健康祕笈

原水文化  出版
2022/06/18 出版

告別20年的肥胖身材!跟著方醫師這樣輕鬆做,快樂瘦! 才40出頭,忙碌高壓的醫療工作,長期外食、愛吃美食和宵夜來慰勞自己, 換來體重飆升,睡覺會打呼、爬樓梯會喘、血脂/血糖/膽固醇健檢亮紅燈, 嘗試各種減肥法不見成效,四年前親身體悟出這套人性化的「方」式瘦身法, 8個月就甩肉19公斤,至今依然維持好體態,健康不復胖,越活越年輕! 這套我親身實驗的「方」式減重心得,幫助我擺脫20餘年的肥胖身材, 簡單容易執行,不論是外食族、忙碌上班族或是3C族都能輕鬆跟著做! 不想胖,那就快樂瘦,希望讀者可以從這本書找到適合自己的瘦身方式! 類生酮飲食法 1週攝取3~4次澱粉主食與少量好油 改變飲食習慣,類生酮飲食法也能輕鬆執行 .自煮、外食,一日三餐,類生酮飲食法都能輕鬆執行 外食掌握要領,輕鬆吃照樣健康瘦! .根據自己的喜好搭配,外食也能避開澱粉 我的類生酮創意菜單 .高蛋白活力創意早餐自己做 .蔬菜肉類海鮮,午晚餐外食選擇 .在宅運動 家就是最好的健身房 .不受限制想動就動,找出適合自己的在宅運動 .方醫師傳授宅在家瘦身運動7祕笈    搖呼啦圈/前側拉伸彈力圈/後側拉伸彈力圈/扭轉腰肩運動 啞鈴伏地挺身/仰臥橋式/滑板跪姿前推 正向減肥腦 .給自己正向回饋,減肥也要快樂瘦,不顯老 .挑油、買油、自創料理,找到美味多變化的搭配方式,天天吃也不怕膩 .美食不忌口,慢食滿足口腹,身體無負擔 .goolgle map在地嚮導:外食時,搭配寫評論更可自己的飲食記錄。 別再用做不到的方法減肥了! 改變飲食習慣,找到能每天持續運動的方法, 祝福您跟我一樣開心瘦身成功! 【本書特別適用外食族/上班族/單身族/3C族】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類生酮+宅運動 方式瘦身法

原水文化  出版
2022/06/18 出版

告別20年的肥胖身材!跟著方醫師這樣輕鬆做,快樂瘦! 才40出頭,忙碌高壓的醫療工作,長期外食、愛吃美食和宵夜來慰勞自己, 換來體重飆升,睡覺會打呼、爬樓梯會喘、血脂/血糖/膽固醇健檢亮紅燈, 嘗試各種減肥法不見成效,四年前親身體悟出這套人性化的「方」式瘦身法, 8個月就甩肉19公斤,至今依然維持好體態,健康不復胖,越活越年輕! 這套我親身實驗的「方」式減重心得,幫助我擺脫20餘年的肥胖身材, 簡單容易執行,不論是外食族、忙碌上班族或是3C族都能輕鬆跟著做! 不想胖,那就快樂瘦,希望讀者可以從這本書找到適合自己的瘦身方式! 類生酮飲食法 1週攝取3~4次澱粉主食與少量好油 改變飲食習慣,類生酮飲食法也能輕鬆執行 .自煮、外食,一日三餐,類生酮飲食法都能輕鬆執行 外食掌握要領,輕鬆吃照樣健康瘦! .根據自己的喜好搭配,外食也能避開澱粉 我的類生酮創意菜單 .高蛋白活力創意早餐自己做 .蔬菜肉類海鮮,午晚餐外食選擇 .在宅運動 家就是最好的健身房 .不受限制想動就動,找出適合自己的在宅運動 .方醫師傳授宅在家瘦身運動7祕笈    搖呼啦圈/前側拉伸彈力圈/後側拉伸彈力圈/扭轉腰肩運動 啞鈴伏地挺身/仰臥橋式/滑板跪姿前推 正向減肥腦 .給自己正向回饋,減肥也要快樂瘦,不顯老 .挑油、買油、自創料理,找到美味多變化的搭配方式,天天吃也不怕膩 .美食不忌口,慢食滿足口腹,身體無負擔 .goolgle map在地嚮導:外食時,搭配寫評論更可自己的飲食記錄。 別再用做不到的方法減肥了! 改變飲食習慣,找到能每天持續運動的方法, 祝福您跟我一樣開心瘦身成功! 【本書特別適用外食族/上班族/單身族/3C族】

特價31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類生酮+宅運動 方式瘦身法:精神科名醫方俊凱8個月甩肉19公斤健康祕笈

原水文化  出版
2022/06/18 出版

告別20年的肥胖身材!跟著方醫師這樣輕鬆做,快樂瘦! 才40出頭,忙碌高壓的醫療工作,長期外食、愛吃美食和宵夜來慰勞自己, 換來體重飆升,睡覺會打呼、爬樓梯會喘、血脂/血糖/膽固醇健檢亮紅燈, 嘗試各種減肥法不見成效,四年前親身體悟出這套人性化的「方」式瘦身法, 8個月就甩肉19公斤,至今依然維持好體態,健康不復胖,越活越年輕! 這套我親身實驗的「方」式減重心得,幫助我擺脫20餘年的肥胖身材, 簡單容易執行,不論是外食族、忙碌上班族或是3C族都能輕鬆跟著做! 不想胖,那就快樂瘦,希望讀者可以從這本書找到適合自己的瘦身方式! 類生酮飲食法 1週攝取3~4次澱粉主食與少量好油 改變飲食習慣,類生酮飲食法也能輕鬆執行 .自煮、外食,一日三餐,類生酮飲食法都能輕鬆執行 外食掌握要領,輕鬆吃照樣健康瘦! .根據自己的喜好搭配,外食也能避開澱粉 我的類生酮創意菜單 .高蛋白活力創意早餐自己做 .蔬菜肉類海鮮,午晚餐外食選擇 .在宅運動 家就是最好的健身房 .不受限制想動就動,找出適合自己的在宅運動 .方醫師傳授宅在家瘦身運動7祕笈    搖呼啦圈/前側拉伸彈力圈/後側拉伸彈力圈/扭轉腰肩運動 啞鈴伏地挺身/仰臥橋式/滑板跪姿前推 正向減肥腦 .給自己正向回饋,減肥也要快樂瘦,不顯老 .挑油、買油、自創料理,找到美味多變化的搭配方式,天天吃也不怕膩 .美食不忌口,慢食滿足口腹,身體無負擔 .goolgle map在地嚮導:外食時,搭配寫評論更可自己的飲食記錄。 別再用做不到的方法減肥了! 改變飲食習慣,找到能每天持續運動的方法, 祝福您跟我一樣開心瘦身成功! 【本書特別適用外食族/上班族/單身族/3C族】

7 特價31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