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戶藝術論》出版一百周年紀念。 日本小說家、隨筆家--永井荷風, 用浮世繪表白對「逝去的江戶」的迷戀, 感慨歐化風潮下的日本社會。 永井荷風,日本著名作家。師承廣津柳浪學習小說創作,亦學習尺八、俳句,甚至成為歌舞伎作家的門徒;留洋見識、西樂鑑賞、江戶音曲入門,乃至琴棋書畫的家教輔導、師從戲劇創作者學藝等,這些經歷深深影響著永井荷風的文藝生涯。他曾先後赴美、法遊學,五年的跨洋之旅接觸到新世界,也正是在大洋彼岸巡訪各地博物館、美術館期間,荷風才注意到了自己母國的浮世繪。 懷抱見證最後的江戶的迫切使命感,荷風重遊舊江戶,寫下了懷舊導覽--《日和下駄》,以及堪稱是江戶文化殿堂的入口、發掘日本浮世繪魅力的名著--《江戶藝術論》。浮世繪做為日本江戶時代廣為流行的一種藝術形式,深刻描繪了當時的市井百態、放蕩日常;「浮世」一詞本身就說明了取材自紅塵俗世,包羅萬象、無奇不有。為大眾文化所著迷的永井荷風,目光自然不會錯過充滿生活風、現實感的浮世繪。 本書收錄了〈浮世繪的山水畫及江戶名所〉、〈歐美人的浮世繪研究〉等多篇永井荷風針對浮世繪的介紹與評論,不但涉及浮世繪的興衰、傳承,也論及浮世繪的製作方法、題材種類,甚至創作者、流派,更從中看見永井荷風如何說「畫」,讓讀者儘管不見畫、畫卻如在眼前。透過這一系列永井荷風的藝術論述,得以認識浮世繪在當時、現時的不同價值。 〈鑑賞浮世繪〉 --這門特殊的藝術,出自飽受壓迫的江戶平民之手,不斷遭受政府的迫害,卻能成長茁壯。 〈浮世繪的山水畫及江戶名所〉 --當時的藝術,不僅針對那個時代以及那些風景,而是針對一切事物,抱著讚美及感謝之情。 〈歐洲人眼中的葛飾北齋〉 --他自始至終都秉持寫生的天賦,……展現了將映入眼簾的宇宙萬物寫生下來的氣魄。 〈歐美人的浮世繪研究〉 --費諾羅沙在編纂的目錄中,為每一張浮世繪版畫標上出版年份,著實教人驚奇,他標示的年份猶如發現者現身說法。 〈浮世繪與江戶戲劇〉 --江戶的城市人對演員抱著一股不可思議的熱情,他們不僅以欣賞戲劇為樂,更把他們畫成繪畫來賞玩。 本書特色 ◎ 重量級文人評論【文學理念下的浪漫情懷──話說永井荷風……】 ◎ 生平小傳與年譜【沉迷江戶風俗的生活實業家──永井荷風小傳與重要著作年表】 ◎ 跟著手繪地圖散步東京【走一趟淺草文化、嚐一口江戶風味──永井荷風文學散步】 名人推薦 【專文導讀】瀧本弘之(作家、中國版畫研究家) 顧盼(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徐繪珈(廣達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專文導讀 《江戶藝術論》在浮世繪論之外,還收錄了狂歌論、戲劇論,以及關於江戶音曲、西洋音樂的鑑賞論。 每一篇荷風都以其親身經驗、體驗立論,結果就有了這部頗具說服力的「江戶文化論」。——瀧本弘之(作家、中國版畫研究家)
《江戶藝術論》出版一百周年紀念。 日本小說家、隨筆家--永井荷風, 用浮世繪表白對「逝去的江戶」的迷戀, 感慨歐化風潮下的日本社會。 永井荷風,日本著名作家。師承廣津柳浪學習小說創作,亦學習尺八、俳句,甚至成為歌舞伎作家的門徒;留洋見識、西樂鑑賞、江戶音曲入門,乃至琴棋書畫的家教輔導、師從戲劇創作者學藝等,這些經歷深深影響著永井荷風的文藝生涯。他曾先後赴美、法遊學,五年的跨洋之旅接觸到新世界,也正是在大洋彼岸巡訪各地博物館、美術館期間,荷風才注意到了自己母國的浮世繪。 懷抱見證最後的江戶的迫切使命感,荷風重遊舊江戶,寫下了懷舊導覽--《日和下駄》,以及堪稱是江戶文化殿堂的入口、發掘日本浮世繪魅力的名著--《江戶藝術論》。浮世繪做為日本江戶時代廣為流行的一種藝術形式,深刻描繪了當時的市井百態、放蕩日常;「浮世」一詞本身就說明了取材自紅塵俗世,包羅萬象、無奇不有。為大眾文化所著迷的永井荷風,目光自然不會錯過充滿生活風、現實感的浮世繪。 本書收錄了〈浮世繪的山水畫及江戶名所〉、〈歐美人的浮世繪研究〉等多篇永井荷風針對浮世繪的介紹與評論,不但涉及浮世繪的興衰、傳承,也論及浮世繪的製作方法、題材種類,甚至創作者、流派,更從中看見永井荷風如何說「畫」,讓讀者儘管不見畫、畫卻如在眼前。透過這一系列永井荷風的藝術論述,得以認識浮世繪在當時、現時的不同價值。 〈鑑賞浮世繪〉 --這門特殊的藝術,出自飽受壓迫的江戶平民之手,不斷遭受政府的迫害,卻能成長茁壯。 〈浮世繪的山水畫及江戶名所〉 --當時的藝術,不僅針對那個時代以及那些風景,而是針對一切事物,抱著讚美及感謝之情。 〈歐洲人眼中的葛飾北齋〉 --他自始至終都秉持寫生的天賦,……展現了將映入眼簾的宇宙萬物寫生下來的氣魄。 〈歐美人的浮世繪研究〉 --費諾羅沙在編纂的目錄中,為每一張浮世繪版畫標上出版年份,著實教人驚奇,他標示的年份猶如發現者現身說法。 〈浮世繪與江戶戲劇〉 --江戶的城市人對演員抱著一股不可思議的熱情,他們不僅以欣賞戲劇為樂,更把他們畫成繪畫來賞玩。 本書特色 ◎ 重量級文人評論【文學理念下的浪漫情懷──話說永井荷風……】 ◎ 生平小傳與年譜【沉迷江戶風俗的生活實業家──永井荷風小傳與重要著作年表】 ◎ 跟著手繪地圖散步東京【走一趟淺草文化、嚐一口江戶風味──永井荷風文學散步】 名人推薦 【專文導讀】瀧本弘之(作家、中國版畫研究家) 顧盼(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徐繪珈(廣達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專文導讀 《江戶藝術論》在浮世繪論之外,還收錄了狂歌論、戲劇論,以及關於江戶音曲、西洋音樂的鑑賞論。 每一篇荷風都以其親身經驗、體驗立論,結果就有了這部頗具說服力的「江戶文化論」。——瀧本弘之(作家、中國版畫研究家)
「如果我是一名在丸善的書架上 裝設了閃亮金黃色炸彈的奇怪壞蛋……」 梶井基次郎,總在戲謔中實現自己的叛逆。 留給世人僅二十餘篇作品,有「昭和的古典」美譽, 文壇前輩川端康成給予極高的評價, 寫作風格影響三島由紀夫、小島信夫、 吉行淳之介等作家。 梶井基次郎為日本文學家,生前寂寂無名,僅在同人雜誌及半商業的文藝雜誌發表二十餘篇小品。過世後,其作品的獨特魅力才終於受到世人關注。短短一生受困於肺結核的侵擾,創作於梶井基次郎來說,彷彿是在肉體狀態惡化之下自我凝視生命內面的一種紀錄。 本書收錄了〈檸檬〉、〈櫻花樹下〉等十個短篇,每個作品的主角都是作者的化身,他們所展現的身心狀態也在在呼應了作者的疲倦與憂鬱。例如在〈檸檬〉中,幻想以檸檬炸掉這令人想逃離的鬱結城市;〈路上〉一篇,主角明知路況危險,卻依然如著魔般不願折返,而寧願看到自己毀滅的身影;〈K的升天──或K的溺死〉更是以靈魂的登月來浪漫化那無法抗拒走向大海深處的欲望。然在苦病之中,梶井基次郎仍試圖尋找生活的樂趣、生命的活力,在〈有城郭的小鎮〉,作者細細描繪了那些日常的瑣碎,像是不特別令人心動的城郭景觀、一家人出遊時的鬥嘴等等,而正是這些瑣碎的日常構成了幸福的生活;〈交配〉中所描繪的夜貓、河鹿蛙求偶場景,也讓人感受到自然界中專心致志的生命力;特別是〈櫻花樹下〉一篇,以「櫻花樹下埋著屍體!」震懾的開場,暗示了華美之下必有消逝、死亡之中會開出燦爛的花。 〈檸檬〉--讓檸檬來粉碎這個城市、來消解心中執拗的憂鬱吧。 〈有城郭的小鎮〉--這不是迷信,日常的芝麻小事可是會影響那一天的幸福。 〈路上〉--彷彿看到一個毀滅的身影,儘管危險,也只能束手無策任憑自己在山崖路上繼續滑行。 〈K的升天──或K的溺死〉--無法抗拒的月光,讓靈魂的腳步一步一步朝大海靠近。 〈黑暗的畫卷〉--黑暗讓人安心、讓人爽快、讓人感動,就這樣與龐大的黑暗成為一體。 〈冬天的蒼蠅〉--儘管擁有堅強的求生意志,也抵擋不了變化無常的生存條件。 〈交配〉--在河鹿蛙的鳴叫聲中,感受地球最初的生命合唱。 〈櫻花樹下〉--生死一體,華美之下必有消逝、死亡之中會開出燦爛的花。 〈愛撫〉--爪子是貓的活力、智慧、靈魂,是牠的一切。沒有爪子的貓該怎麼辦? 〈漫不經心的患者〉--疾病向來一視同仁,不管願不願意,它都會強拉硬拖每個人直行至死亡終點。 本書特色 ◎ 重量級文人評論【無法言喻的特別魅力──話說梶井基次郎… …】 ◎ 生平小傳與年譜【昭和的古典──梶井基次郎小傳與重要著作年表】 ◎ 專文導讀【在無止盡的憂鬱中追求片刻的幸福】 ◎ 跟著手繪地圖流連伊豆【探尋昭和文青的小日子──梶井基次郎文學散步】 ◎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應用日語系副教授.陳玫君 ◎ 作家.凌性傑__誠摯推薦
「如果我是一名在丸善的書架上 裝設了閃亮金黃色炸彈的奇怪壞蛋……」 梶井基次郎,總在戲謔中實現自己的叛逆。 留給世人僅二十餘篇作品,有「昭和的古典」美譽, 文壇前輩川端康成給予極高的評價, 寫作風格影響三島由紀夫、小島信夫、 吉行淳之介等作家。 梶井基次郎為日本文學家,生前寂寂無名,僅在同人雜誌及半商業的文藝雜誌發表二十餘篇小品。過世後,其作品的獨特魅力才終於受到世人關注。短短一生受困於肺結核的侵擾,創作於梶井基次郎來說,彷彿是在肉體狀態惡化之下自我凝視生命內面的一種紀錄。 本書收錄了〈檸檬〉、〈櫻花樹下〉等十個短篇,每個作品的主角都是作者的化身,他們所展現的身心狀態也在在呼應了作者的疲倦與憂鬱。例如在〈檸檬〉中,幻想以檸檬炸掉這令人想逃離的鬱結城市;〈路上〉一篇,主角明知路況危險,卻依然如著魔般不願折返,而寧願看到自己毀滅的身影;〈K的升天──或K的溺死〉更是以靈魂的登月來浪漫化那無法抗拒走向大海深處的欲望。然在苦病之中,梶井基次郎仍試圖尋找生活的樂趣、生命的活力,在〈有城郭的小鎮〉,作者細細描繪了那些日常的瑣碎,像是不特別令人心動的城郭景觀、一家人出遊時的鬥嘴等等,而正是這些瑣碎的日常構成了幸福的生活;〈交配〉中所描繪的夜貓、河鹿蛙求偶場景,也讓人感受到自然界中專心致志的生命力;特別是〈櫻花樹下〉一篇,以「櫻花樹下埋著屍體!」震懾的開場,暗示了華美之下必有消逝、死亡之中會開出燦爛的花。 〈檸檬〉--讓檸檬來粉碎這個城市、來消解心中執拗的憂鬱吧。 〈有城郭的小鎮〉--這不是迷信,日常的芝麻小事可是會影響那一天的幸福。 〈路上〉--彷彿看到一個毀滅的身影,儘管危險,也只能束手無策任憑自己在山崖路上繼續滑行。 〈K的升天──或K的溺死〉--無法抗拒的月光,讓靈魂的腳步一步一步朝大海靠近。 〈黑暗的畫卷〉--黑暗讓人安心、讓人爽快、讓人感動,就這樣與龐大的黑暗成為一體。 〈冬天的蒼蠅〉--儘管擁有堅強的求生意志,也抵擋不了變化無常的生存條件。 〈交配〉--在河鹿蛙的鳴叫聲中,感受地球最初的生命合唱。 〈櫻花樹下〉--生死一體,華美之下必有消逝、死亡之中會開出燦爛的花。 〈愛撫〉--爪子是貓的活力、智慧、靈魂,是牠的一切。沒有爪子的貓該怎麼辦? 〈漫不經心的患者〉--疾病向來一視同仁,不管願不願意,它都會強拉硬拖每個人直行至死亡終點。 本書特色 ◎ 重量級文人評論【無法言喻的特別魅力──話說梶井基次郎… …】 ◎ 生平小傳與年譜【昭和的古典──梶井基次郎小傳與重要著作年表】 ◎ 專文導讀【在無止盡的憂鬱中追求片刻的幸福】 ◎ 跟著手繪地圖流連伊豆【探尋昭和文青的小日子──梶井基次郎文學散步】 ◎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應用日語系副教授.陳玫君 ◎ 作家.凌性傑__誠摯推薦
菊池寬,日本小說家、戲劇家, 以「生活第一,藝術第二」為信念。 日本大眾文學的推手, 1923年創辦《文藝春秋》雜誌, 1935年創設兩大獎項:「芥川賞」與「直木賞」。 摯友芥川龍之介曾說 : 「菊池是新思潮志同道合者中,最好的一位前輩。」 菊池寬,日本著名作家,其文學信念為「生活第一,藝術第二」。他認為,不管是享受創作過程的喜悅,抑或是享受文藝作品的喜悅,都不是一種特權,而是普遍且通俗的可能。其作品多為大眾小說,廣受當時讀者的喜愛。 在〈藤十郎之戀〉、〈忠直卿行狀記〉、〈形〉、〈搭救投河自殺者的行業〉四部短篇小說中,看見菊池寬大眾作家的形象。藤十郎為了揣摩角色、精進演技,而不惜欺騙女子感情;忠直卿努力掀開君臣之間的虛偽,卻反而一路走向暴君之途;在戰場上虎虎生風的新兵衛,在脫掉了威風凜凜的裝束後,竟也喪失了矯健的身手;搭救了無數投河自殺者,但直到自己也成為被搭救的自殺者後,才真正了解了生命。每一個不同處境的小說主角,都形象化了某種深植且遍藏於人心的自我矛盾。 菊池寬與芥川龍之介為高中同學,也是文壇好友,然兩人對於作家身分的價值與藝術內容的定義迥然不同,透過菊池寬虛實交錯的著名作品〈無名作家的日記〉,以及菊池對芥川的回憶、芥川對菊池的印象,可以看到作家各自的不同選擇。 〈藤十郎之戀〉 為了揣摩角色、精進演技,竟不惜鬧出人命? 〈忠直卿行狀記〉 努力戳破君臣之間那層虛偽的薄膜,卻反而成為了暴君? 〈形〉 到底是矯健的身手讓戎裝變得非凡?還是非凡的戎裝讓戰場上的氣勢凜然? 〈搭救投河自殺者的行業〉 搭救了無數投河自殺的人,最終自己也成了被搭救的自殺者? 〈無名作家的日記〉 為何會因為無法發表而感到苦悶?為何無法光靠創作得到滿足呢? 〈關於芥川的回憶〉 在我們當中最為清高、遠離塵世庸擾的他卻是最被俗事纏身的人。 〈親如兄長──對於菊池寬的印象〉 無論是思想還是情感,菊池承受的苦絕對在我之上吧。﹙芥川龍之介﹚ 本書特色 ◎重量級文人評論【在一片蕭索中看見光亮──話說菊池寬… …】 ◎生平小傳與年譜【生活第一,藝術第二──菊池寬小傳與重要著作年表】 ◎跟著手繪地圖散步高松【邁向文壇的那條大道──菊池寬文學散步】
菊池寬,日本小說家、戲劇家, 以「生活第一,藝術第二」為信念。 日本大眾文學的推手, 1923年創辦《文藝春秋》雜誌, 1935年創設兩大獎項:「芥川賞」與「直木賞」。 摯友芥川龍之介曾說 : 「菊池是新思潮志同道合者中,最好的一位前輩。」 菊池寬,日本著名作家,其文學信念為「生活第一,藝術第二」。他認為,不管是享受創作過程的喜悅,抑或是享受文藝作品的喜悅,都不是一種特權,而是普遍且通俗的可能。其作品多為大眾小說,廣受當時讀者的喜愛。 在〈藤十郎之戀〉、〈忠直卿行狀記〉、〈形〉、〈搭救投河自殺者的行業〉四部短篇小說中,看見菊池寬大眾作家的形象。藤十郎為了揣摩角色、精進演技,而不惜欺騙女子感情;忠直卿努力掀開君臣之間的虛偽,卻反而一路走向暴君之途;在戰場上虎虎生風的新兵衛,在脫掉了威風凜凜的裝束後,竟也喪失了矯健的身手;搭救了無數投河自殺者,但直到自己也成為被搭救的自殺者後,才真正了解了生命。每一個不同處境的小說主角,都形象化了某種深植且遍藏於人心的自我矛盾。 菊池寬與芥川龍之介為高中同學,也是文壇好友,然兩人對於作家身分的價值與藝術內容的定義迥然不同,透過菊池寬虛實交錯的著名作品〈無名作家的日記〉,以及菊池對芥川的回憶、芥川對菊池的印象,可以看到作家各自的不同選擇。 〈藤十郎之戀〉 為了揣摩角色、精進演技,竟不惜鬧出人命? 〈忠直卿行狀記〉 努力戳破君臣之間那層虛偽的薄膜,卻反而成為了暴君? 〈形〉 到底是矯健的身手讓戎裝變得非凡?還是非凡的戎裝讓戰場上的氣勢凜然? 〈搭救投河自殺者的行業〉 搭救了無數投河自殺的人,最終自己也成了被搭救的自殺者? 〈無名作家的日記〉 為何會因為無法發表而感到苦悶?為何無法光靠創作得到滿足呢? 〈關於芥川的回憶〉 在我們當中最為清高、遠離塵世庸擾的他卻是最被俗事纏身的人。 〈親如兄長──對於菊池寬的印象〉 無論是思想還是情感,菊池承受的苦絕對在我之上吧。﹙芥川龍之介﹚ 本書特色 ◎重量級文人評論【在一片蕭索中看見光亮──話說菊池寬… …】 ◎生平小傳與年譜【生活第一,藝術第二──菊池寬小傳與重要著作年表】 ◎跟著手繪地圖散步高松【邁向文壇的那條大道──菊池寬文學散步】
日本近代女性文學代表作家——岡本加乃子, 川端康成最喜愛的女作家, 瀨戶內晴美書寫以她為題材的小說。 這位備受世人爭議的奇女子, 丈夫為當代風靡一時的漫畫家, 兒子為二十世紀日本最有名的前衛藝術家, 岡本加乃子揹著「短歌、小說、宗教」三個駝峰前行, 一家人以奇特的生活方式走在愛與藝術這條路上。 岡本加乃子,本名加乃,日本二十世紀初女性主義作家。其丈夫岡本一平為漫畫家、兒子岡本太郎為藝術家。岡本加乃子一生戀情豐富,與丈夫、情人的同居生活備受世人爭議,其創作也同樣評價兩極,文字富現代感而綺麗,與當時日本風氣格格不入,但同時卻也受到川端康成等文人的盛讚。 本書收錄其十一篇具代表性的散文、小說。在〈愛家促進法〉、〈寫給一平〉、〈寫給巴黎的兒子〉等隨筆散文中,我們看到岡本加乃子如何回望自己的親人、自己的生活。而其筆下的小說女主角,則各個性格鮮明且迥異:〈東海道五十三次〉中,順著命運安排而結婚、而生子,一生雖平凡但順遂的女子;〈她的早晨〉裡,與丈夫一起深深疼愛遠在巴黎的兒子的母親;〈家靈〉敍述著,忍從宿命,想像著誰會是自己的放蕩老公、誰又會是用生命安慰自己的男子的泥鰍店老闆娘;在〈娼婦莉賽特〉裡,那位以辛辛苦苦賺來的錢養著讓自己又愛又恨、不務正業男人的娼婦。每個女主角似乎都映照出一部分的岡本加乃子,作家在虛構的角色中投射了自我的樣貌。 〈愛家促進法〉--我們不是夫妻,我們是同住在一個屋簷下,相親相愛又相憐的兩個人。 〈岡本一平論〉--他只是因為「這個人」符合他當時的眼光,才在偶然之下與我結婚。 〈寫給一平〉--只要你健全而耀眼,那麼我產生扭曲、成為陰影,也是理所當然的。 〈寫給巴黎的兒子〉--你的爸爸扛著你曾經用過、如今已壞的顏料箱寫生,他想念你。 〈她的早晨〉--老公和兒子是屬於她的愛情領土、自由領土。 〈東海道五十三次〉--旅行的意義不在於抵達終點,而在於一步一腳印地抵達一個又一個目的地。 〈買豆腐〉--外國人的愛情像黏呼呼、油膩膩的飯。我忘不了豆腐的味道,但我已經吃不出來了。 〈異國飲食記〉--餐廳與老顧客之間的愛情從挑一條餐巾開始。 〈娼婦莉賽特〉--以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錢養著那個又愛又恨、不務正業的男人。 〈家靈〉--儘管老公放蕩,但總會有另一個人,用生命來安慰妳。千萬不能喪志。 〈鯉魚〉--鯉魚蘊藏著天地一切道理,而戀愛不過是人生的一部分。 本書特色 ◎重量級文人評論【看見人生道路的光明──話說岡本加乃子… …】 ◎生平小傳與年譜【揹著三個駝峰前行──岡本加乃子小傳與重要著作年表】 ◎跟著手繪地圖信步神奈川【生命中那彎流轉的多摩川──岡本加乃子文學散步】
日本近代女性文學代表作家——岡本加乃子, 川端康成最喜愛的女作家, 瀨戶內晴美書寫以她為題材的小說。 這位備受世人爭議的奇女子, 丈夫為當代風靡一時的漫畫家, 兒子為二十世紀日本最有名的前衛藝術家, 岡本加乃子揹著「短歌、小說、宗教」三個駝峰前行, 一家人以奇特的生活方式走在愛與藝術這條路上。 岡本加乃子,本名加乃,日本二十世紀初女性主義作家。其丈夫岡本一平為漫畫家、兒子岡本太郎為藝術家。岡本加乃子一生戀情豐富,與丈夫、情人的同居生活備受世人爭議,其創作也同樣評價兩極,文字富現代感而綺麗,與當時日本風氣格格不入,但同時卻也受到川端康成等文人的盛讚。 本書收錄其十一篇具代表性的散文、小說。在〈愛家促進法〉、〈寫給一平〉、〈寫給巴黎的兒子〉等隨筆散文中,我們看到岡本加乃子如何回望自己的親人、自己的生活。而其筆下的小說女主角,則各個性格鮮明且迥異:〈東海道五十三次〉中,順著命運安排而結婚、而生子,一生雖平凡但順遂的女子;〈她的早晨〉裡,與丈夫一起深深疼愛遠在巴黎的兒子的母親;〈家靈〉敍述著,忍從宿命,想像著誰會是自己的放蕩老公、誰又會是用生命安慰自己的男子的泥鰍店老闆娘;在〈娼婦莉賽特〉裡,那位以辛辛苦苦賺來的錢養著讓自己又愛又恨、不務正業男人的娼婦。每個女主角似乎都映照出一部分的岡本加乃子,作家在虛構的角色中投射了自我的樣貌。 〈愛家促進法〉--我們不是夫妻,我們是同住在一個屋簷下,相親相愛又相憐的兩個人。 〈岡本一平論〉--他只是因為「這個人」符合他當時的眼光,才在偶然之下與我結婚。 〈寫給一平〉--只要你健全而耀眼,那麼我產生扭曲、成為陰影,也是理所當然的。 〈寫給巴黎的兒子〉--你的爸爸扛著你曾經用過、如今已壞的顏料箱寫生,他想念你。 〈她的早晨〉--老公和兒子是屬於她的愛情領土、自由領土。 〈東海道五十三次〉--旅行的意義不在於抵達終點,而在於一步一腳印地抵達一個又一個目的地。 〈買豆腐〉--外國人的愛情像黏呼呼、油膩膩的飯。我忘不了豆腐的味道,但我已經吃不出來了。 〈異國飲食記〉--餐廳與老顧客之間的愛情從挑一條餐巾開始。 〈娼婦莉賽特〉--以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錢養著那個又愛又恨、不務正業的男人。 〈家靈〉--儘管老公放蕩,但總會有另一個人,用生命來安慰妳。千萬不能喪志。 〈鯉魚〉--鯉魚蘊藏著天地一切道理,而戀愛不過是人生的一部分。 本書特色 ◎重量級文人評論【看見人生道路的光明──話說岡本加乃子… …】 ◎生平小傳與年譜【揹著三個駝峰前行──岡本加乃子小傳與重要著作年表】 ◎跟著手繪地圖信步神奈川【生命中那彎流轉的多摩川──岡本加乃子文學散步】
小川未明等於日本的兒童文學史。 一生創作一千多篇童話,作品另闢蹊徑,不諱言生死。 童話裡充滿了音樂般的趣旨,像旋律也像歌, 在穩健地推展簡單主題與故事的同時, 不求輕柔地撫平孩童的靈魂,反而帶來劇烈震撼。 【歷來文人眼中的小川未明】 來自我們共同的故鄉越後,而能夠立足東京文壇的創作者,惟小川未明一人而已。 相馬御風(詩人、文學評論家,一八八三-一九五〇) 未明童話裡或許沒有令人期待的「冒險」,也沒有使人發笑的「滑稽」,亦沒有如繪畫般的鮮豔色彩、如建築般的精巧設計,但卻充滿了音樂般的趣旨,像旋律也像歌,在穩健地推展簡單主題與故事的同時,不求輕柔地撫平孩童的靈魂,反而為其帶來劇烈震撼。 楠山正雄(日本兒童文學家,一八八四-一九五〇) 小川未明等於日本的兒童文學史。 與田準一(日本兒童文學研究者、作家,一九〇五-一九九七) 小川未明的童話,是日本近代兒童文學史上一座高聳的巨峰。 續橋達雄(日本兒童文學研究者,一九二八-二〇〇〇) 小時候從未明先生的作品中獲得的「憧憬」和「希望」,長大後仍然蘊藏在我心中,成為我創作的原動力。 杉美希子(日本兒童文學家,一九三〇-) 流動在未明作品中的黑暗、絕望感和孤立感,是小川未明將大正中期至昭和初期日本近代社會中不得不面臨的矛盾,透過文學將其具體呈現出來。 山田稔(小說家,一九三〇-) 是幾歲時讀〈紅蠟燭與人魚〉這篇童話的呢?我不記得了,只記得讀到人魚姑娘被迫把白蠟燭塗成紅色的場面時,非常恐怖,心都要碎了… …但是,把白蠟燭塗成紅蠟燭的人魚,才是我的〈紅蠟燭與人魚〉。我永遠無法忘卻。 佐野洋子(小說家,一九三八-二〇一〇) 【重點介紹】 小川未明本名小川健作,二十二歲發表小說處女作〈漂浪兒〉後,獲得坪內逍遙的青睞,親授雅號「未明」,從此踏上文學創作之路。小川未明是日本重要的兒童文學作家,被稱為日本兒童文學之父,其所創作的《赤船》更被視作日本首部創作的童話集。 本書收錄了〈紅蠟燭與人魚〉、〈牛女〉、〈金環〉、〈野薔薇〉等十三篇小川未明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小川未明的童話中,看不到王子與公主、也看不到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取而代之的有,被貪念蒙蔽雙眼的老夫婦、溫暖關懷受傷蝴蝶的老奶奶,因戰爭而被迫枯萎凋謝的友情、在家人的天真開朗下病癒的小女孩,小川未明以兒童坦率的眼睛直面人生的美麗與醜惡、喜悅與悲傷。 童話故事不一定都是騙人的,真實人生也不一定都是殘忍的,小川未明透過他的大人童話告訴我們,深沉的故事、要輕輕說,沉重的日子、讓我們親親它。 〈紅蠟燭與人魚〉--在人魚的悲傷裡,看見人類的貪婪與神明的懲罰。 〈牛女〉--儘管形體已逝,靈魂也會幻化成萬物守護著孩子的未來。 〈月亮與海豹〉--海豹遺失孩子的哀傷只能對月亮傾訴,雖然無法讓悲劇消失,卻獲得了安慰。 〈千代紙的春天〉--死裡逃生的鯉魚、久病而癒的女孩,生命如同千代紙製成的花,還是要相信希望。 〈金環〉--舞弄金環奔跑而來的少年,意味著生命的解脫還是人生的終結? 〈野薔薇〉--從一株野薔薇的盛開至枯萎,看見遠方的戰爭、生命的無奈。 本書特色 ◎ 重量級文人評論【日本兒童文學史上的一座巨峰──話說小川未明… …】 ◎ 生平小傳與年譜【日本安徒生的童話創作之路──小川未明小傳與重要著作年表】 ◎ 專文導讀【攀越過傷心與孤獨的童話世界】 ◎ 跟著手繪地圖散步越後【回望童心的純真與閃光──小川未明文學散步】 名人推薦 元智大學應用外語系副教授 廖秀娟【專文導讀】 《國語日報》主編、童書作者.林瑋 Smohouse創辦人、繪本作家.黃郁軒 ◎誠摯推薦
小川未明等於日本的兒童文學史。 一生創作一千多篇童話,作品另闢蹊徑,不諱言生死。 童話裡充滿了音樂般的趣旨,像旋律也像歌, 在穩健地推展簡單主題與故事的同時, 不求輕柔地撫平孩童的靈魂,反而帶來劇烈震撼。 【歷來文人眼中的小川未明】 來自我們共同的故鄉越後,而能夠立足東京文壇的創作者,惟小川未明一人而已。 相馬御風(詩人、文學評論家,一八八三-一九五〇) 未明童話裡或許沒有令人期待的「冒險」,也沒有使人發笑的「滑稽」,亦沒有如繪畫般的鮮豔色彩、如建築般的精巧設計,但卻充滿了音樂般的趣旨,像旋律也像歌,在穩健地推展簡單主題與故事的同時,不求輕柔地撫平孩童的靈魂,反而為其帶來劇烈震撼。 楠山正雄(日本兒童文學家,一八八四-一九五〇) 小川未明等於日本的兒童文學史。 與田準一(日本兒童文學研究者、作家,一九〇五-一九九七) 小川未明的童話,是日本近代兒童文學史上一座高聳的巨峰。 續橋達雄(日本兒童文學研究者,一九二八-二〇〇〇) 小時候從未明先生的作品中獲得的「憧憬」和「希望」,長大後仍然蘊藏在我心中,成為我創作的原動力。 杉美希子(日本兒童文學家,一九三〇-) 流動在未明作品中的黑暗、絕望感和孤立感,是小川未明將大正中期至昭和初期日本近代社會中不得不面臨的矛盾,透過文學將其具體呈現出來。 山田稔(小說家,一九三〇-) 是幾歲時讀〈紅蠟燭與人魚〉這篇童話的呢?我不記得了,只記得讀到人魚姑娘被迫把白蠟燭塗成紅色的場面時,非常恐怖,心都要碎了… …但是,把白蠟燭塗成紅蠟燭的人魚,才是我的〈紅蠟燭與人魚〉。我永遠無法忘卻。 佐野洋子(小說家,一九三八-二〇一〇) 【重點介紹】 小川未明本名小川健作,二十二歲發表小說處女作〈漂浪兒〉後,獲得坪內逍遙的青睞,親授雅號「未明」,從此踏上文學創作之路。小川未明是日本重要的兒童文學作家,被稱為日本兒童文學之父,其所創作的《赤船》更被視作日本首部創作的童話集。 本書收錄了〈紅蠟燭與人魚〉、〈牛女〉、〈金環〉、〈野薔薇〉等十三篇小川未明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小川未明的童話中,看不到王子與公主、也看不到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取而代之的有,被貪念蒙蔽雙眼的老夫婦、溫暖關懷受傷蝴蝶的老奶奶,因戰爭而被迫枯萎凋謝的友情、在家人的天真開朗下病癒的小女孩,小川未明以兒童坦率的眼睛直面人生的美麗與醜惡、喜悅與悲傷。 童話故事不一定都是騙人的,真實人生也不一定都是殘忍的,小川未明透過他的大人童話告訴我們,深沉的故事、要輕輕說,沉重的日子、讓我們親親它。 〈紅蠟燭與人魚〉--在人魚的悲傷裡,看見人類的貪婪與神明的懲罰。 〈牛女〉--儘管形體已逝,靈魂也會幻化成萬物守護著孩子的未來。 〈月亮與海豹〉--海豹遺失孩子的哀傷只能對月亮傾訴,雖然無法讓悲劇消失,卻獲得了安慰。 〈千代紙的春天〉--死裡逃生的鯉魚、久病而癒的女孩,生命如同千代紙製成的花,還是要相信希望。 〈金環〉--舞弄金環奔跑而來的少年,意味著生命的解脫還是人生的終結? 〈野薔薇〉--從一株野薔薇的盛開至枯萎,看見遠方的戰爭、生命的無奈。 本書特色 ◎ 重量級文人評論【日本兒童文學史上的一座巨峰──話說小川未明… …】 ◎ 生平小傳與年譜【日本安徒生的童話創作之路──小川未明小傳與重要著作年表】 ◎ 專文導讀【攀越過傷心與孤獨的童話世界】 ◎ 跟著手繪地圖散步越後【回望童心的純真與閃光──小川未明文學散步】 名人推薦 元智大學應用外語系副教授 廖秀娟【專文導讀】 《國語日報》主編、童書作者.林瑋 Smohouse創辦人、繪本作家.黃郁軒 ◎誠摯推薦
「不識織田,遊法善寺橫丁,味如嚼蠟。」 心齋橋、道頓堀、新世界,躍然紙上 岩米香、外郎餅、今川燒、烤糯米丸子,書頁飄香 遊大阪,不可不知織田作 市井小民的幸福、悲哀、無奈 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寒暑日常 以織田流的創作方式一氣呵成 織田作之助為日本著名作家,與太宰治、坂口安吾並列為日本文學無賴派三巨頭,無賴派作家著重於描繪當時頹廢、混亂、墮落的現實,真實社會中的「邊緣人」往往成為無賴文學裡的「主人翁」。 織田作之助擅長以粗淺方言描寫大阪庶民生活,本書收錄了其六部作品,包括〈廣告氣球〉、〈天衣無縫〉、〈賽馬〉、〈頭髮(三千煩惱絲)〉等小說,以及〈奮起的大阪:戰災餘話〉、〈大阪的可能性〉等散文。在這些作品中,不僅見識到了半世紀前的大阪風俗人文,心齋橋、道頓堀、新世界躍然紙上,岩米香、外郎餅、今川燒、烤糯米丸子書頁飄香。做為無賴派三巨頭之一,「抱歉生而為人」的社會邊緣人理所當然成為故事主角:曾被當做挑糞謝禮的飄泊紙偶戲人,熱愛為他人籌錢、甚至可為此典當自己衣服的爛好人,因為賽馬而忘卻嫉妒與恨意、緊緊抱住妻子外遇對象的男子,內心堅持蓄長髮、卻仍為符合時局理光頭的三十三歲男子。 作品飄散的濃濃厭世味,一方面具有對抗權威、反抗世俗的意圖,一方面織田作之助也透過自嘲幽默的語句映照出平民百姓的日常笑淚。 本書特色 ◎重量級文人評論【百無聊賴,笑鬧人間──話說織田作之助… …】 ◎生平小傳與年譜【幽默無賴的庶民文豪──織田作之助小傳與重要著作年表】 ◎跟著手繪地圖進行一次大阪之旅【大阪庶民文豪的吃貨散策──織田作之助文學散步】
「不識織田,遊法善寺橫丁,味如嚼蠟。」 心齋橋、道頓堀、新世界,躍然紙上 岩米香、外郎餅、今川燒、烤糯米丸子,書頁飄香 遊大阪,不可不知織田作 市井小民的幸福、悲哀、無奈 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寒暑日常 以織田流的創作方式一氣呵成 織田作之助為日本著名作家,與太宰治、坂口安吾並列為日本文學無賴派三巨頭,無賴派作家著重於描繪當時頹廢、混亂、墮落的現實,真實社會中的「邊緣人」往往成為無賴文學裡的「主人翁」。 織田作之助擅長以粗淺方言描寫大阪庶民生活,本書收錄了其六部作品,包括〈廣告氣球〉、〈天衣無縫〉、〈賽馬〉、〈頭髮(三千煩惱絲)〉等小說,以及〈奮起的大阪:戰災餘話〉、〈大阪的可能性〉等散文。在這些作品中,不僅見識到了半世紀前的大阪風俗人文,心齋橋、道頓堀、新世界躍然紙上,岩米香、外郎餅、今川燒、烤糯米丸子書頁飄香。做為無賴派三巨頭之一,「抱歉生而為人」的社會邊緣人理所當然成為故事主角:曾被當做挑糞謝禮的飄泊紙偶戲人,熱愛為他人籌錢、甚至可為此典當自己衣服的爛好人,因為賽馬而忘卻嫉妒與恨意、緊緊抱住妻子外遇對象的男子,內心堅持蓄長髮、卻仍為符合時局理光頭的三十三歲男子。 作品飄散的濃濃厭世味,一方面具有對抗權威、反抗世俗的意圖,一方面織田作之助也透過自嘲幽默的語句映照出平民百姓的日常笑淚。 本書特色 ◎重量級文人評論【百無聊賴,笑鬧人間──話說織田作之助… …】 ◎生平小傳與年譜【幽默無賴的庶民文豪──織田作之助小傳與重要著作年表】 ◎跟著手繪地圖進行一次大阪之旅【大阪庶民文豪的吃貨散策──織田作之助文學散步】
獲得七次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異色的惡魔主義者、經典的唯美派大師 ——谷崎潤一郎 情色乃撼動歷史的原動力 「姿色美麗之人為強者」 真相就是這麼淺顯易見 谷崎潤一郎為日本著名小說家,常與三島由紀夫、川端康成並稱為日本近代文學史上三大文豪。執筆生涯超過半世紀,作品多以女性為主題。初期寫作風格被形容為惡魔主義的頹廢,遷居至京阪後,作品開始帶入歷史元素、流露出古色古香氛圍,轉變為帶有大阪特有人情的風土創作,成為回歸古典時代、承繼日本傳統之美的作家。 本書收錄兩篇谷崎潤一郎作品:〈盲目物語〉回歸古典傳統時期的代表作之一,藉由六十六歲盲眼按摩師彌市回想他服侍織田信長的妹妹——阿市夫人——為期十三年間的歷史,提出了「情色乃撼動歷史的原動力」這個非常谷崎的新觀點。彌市認為即便如豐臣秀吉般的英雄豪傑,內心所想與他這樣一個凡夫俗子並無任何不同。兩人同樣都是傾慕著阿市夫人那舉世無雙的美貌......而〈刺青〉則是一開始就明示了這個作品的世界觀「姿色美麗之人為強者,容貌醜惡之人為弱者」,為了成為強者,做為美的象徵的「刺青」是不可或缺的。這個短篇不但受到永井荷風的激賞,讓谷崎以新銳作家之姿進入文壇上,同時也宣告了谷崎美學的誕生! 〈盲目物語〉 --「就連夫人心底的想法,都能經由指尖自然地傳到我心裡,我沉默地按摩,感到一股無可奈何的愁緒,佔滿我的思緒。」盲人按摩師從未埋怨過自己的失明,反而感謝因為這點而得以服侍夫人。 〈刺青〉 --「師傅,我已經毫不留戀地,拋棄過去那顆膽怯之心。……你就是我的第一個肥料吧。」刺青師傅將少女打造成能夠君臨男人之上的妖豔惡女,同時也成為她的第一位犧牲者。 本書特色 ◎ 重量級文人評論【明治時代的富江、魔性惡女的擺渡人──話說谷崎潤一郎……】 ◎ 生平小傳與年譜【官能唯美與日式古典並存──谷崎潤一郎小傳與重要著作年表】 ◎ 跟著手繪地圖漫步蘆屋、京都【空寂一生──谷崎潤一郎文學散步】
日本自然主義文學先驅——國木田獨步 歿後一百一十週年紀念版 大自然與庶民,是獨步文學的兩大主題 深入山林海岸的詩情眼光 穿梭在庶民巷弄間的憐憫低吟 由大自然而放眼人間事 引領明治文學新潮流 國木田獨步一生在城市與山林間來來去去,這使得大自然與庶民人間像成為他寫作的兩大主題,風格深受俄國寫實主義作家屠格涅夫,以及英國湖畔詩人華滋華斯影響,並且在作品中始終表達他對自然風物的喜愛。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可以得到無比的自由、逍遙,也能療癒現實人世的困頓和苦楚,獨步對於大自然的壯美與永恆的讚嘆,不只是私語,而是具有普遍性的至理。 儘管國木田獨步的人生很短暫,寫作卻讓他不朽。他為明治時代被社會所拋擲的小人物發聲,揭露社會底層的陰暗面,表達對人的尊重和關懷,他在《病床錄》中說:「余之小說唯真實而已,豈有他哉?」顯示責無旁貸的意志,使他的小說在浪漫情懷之外,也充滿悲天憫人的人道主義色彩。 本書收錄享譽日本文壇的國木田獨步不同時期的代表作,包括著名散文與短篇小說。其中〈武藏野〉、〈夜間赤坂〉皆為與東京有關的敍景名篇,一寫山林,一寫夜色,呈現豐富多元的風貌。〈難忘之人〉、〈牛肉和馬鈴薯〉分別聚焦於旅店和俱樂部的對話,引領出對自然與人文、現實與理想的多方探索。〈春鳥〉和〈畫的悲哀〉皆以少年為題材,描繪發生在自然景觀裡的少年生活和心境。〈窮死〉和〈竹柵門〉則刻畫與自然對反的現實人生,對勞苦貧困的民眾寄予同情。 〈武藏野〉 ──詩情滿載的自然觀察筆記,日本國民必讀名篇! 〈夜間赤坂〉 ──東京赤坂夜間剪影,宛如一幅昭和庶民風情畫。 〈難忘之人〉 ──川流交錯的人物像,獨特美意識的極致展現。 〈牛肉與馬鈴薯〉 ──要追求理想?還是現實?一道知識分子的永恆難題。 〈春鳥〉 ──描繪城山下癡傻少年的自由靈魂,面對生死的無盡提問。 〈畫的悲哀〉 ──連台灣教科書都收錄,青澀友情的美好與失落,少年小說必讀經典。 〈窮死〉 ──一則臥軌事件,直面階級悲劇的寫實傑作。 〈竹柵門〉 ──極致刻畫人性弱點的社會批判之作。 本書特色 ◎重量級文人評論【開拓一個文學新時代的自然主義先驅──話說國木田獨步】 ◎生平小傳與年譜【踩過落葉而來的獨步吟客──國木田獨步小傳與重要著作年表】 ◎跟著手繪地圖進行一場九州.佐伯散策【漫步城山,尋找文豪的原點──國木田獨步文學散步】 各界推薦 元智大學應用外語學系副教授.廖秀娟 資深日文譯者.楊明綺 【專文導讀】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連文萍 【歷來文人眼中的國木田獨步】 獨步生活在武藏野的氣息裡,記錄下武藏野時刻的變化,精細觀察自然的模樣,這樣的寫作態度早已開拓並樹立了他作為新型態作家的獨特性。當你閱讀〈武藏野〉時,無論從哪個段落開始,都能夠捕捉到屬於自己的武藏野自然風光,為自己的新生活寫下註腳。──小說家 德田秋聲 國木田獨步不隨時代的洪流載沉,而是站在更為孤高的立場宏觀人生,從最幽暗隱微處發覺並寫下那些令人「難忘之人」,這是時代無法將他佔為己有的證明。換句話說,他憑藉著一己之力,開創了一個新的文學時代。──民俗學者 柳田國男 因為有敏銳的頭腦,他不能不看地,而又因有柔和的心臟,他無法不看天。自然主義作家們都在努力向前邁步,然而,唯有國木田獨步卻時而飛上天空。──小說家 芥川龍之介 作為短篇小說家,獨步在明治文壇裡是個出類拔萃的人物。即使表面上看不出他文字的深度與強度,但讀來靈巧流暢,任何時候翻開他的書,對讀者來說都能夠感到愉快。──小說家 正宗白鳥
日本著名小說家——中島敦 有深厚的漢學基礎,擅長以中國典籍為藍本創作 取材自《論語》、《列子》、《史記》、《漢書》 〈弟子〉談論熱情、〈李陵〉談論孤獨 重臨歷史現場、刻劃人物的處境 於書寫中思索命運的無常 中島敦出身於漢學世家,祖父和伯父繼承江戶儒學傳統,曾開辦私塾「幸魂教舍」教授漢學,而父親則是漢字教師,中島敦自幼受家學淵源影響,漢學素養深厚,也豐富他創作上的無邊想像。作品多取材自古典文學或歷史故事,特別鍾情對中國歷史人物的處境與人心的刻畫,透過對古典題材的重新書寫,中島敦回應了時代、也探索了自我。而困擾其一生的宿疾哮喘,更使他在創作中頻繁表現人對於未知命運的不安和挑戰。 本書收錄中島敦的四部短篇小說,包括〈山月記〉、〈高人傳〉、〈弟子〉、〈李陵〉。〈山月記〉改寫自唐代傳奇小說〈人虎傳〉,敘述詩人李徵由於「自大的羞恥心」,經歷破產、發狂,而最終從人變虎的故事;〈高人傳〉改寫自《列子》〈湯問篇〉、〈皇帝篇〉以及〈仲尼篇〉中的記載,描述立志成為天下第一弓箭手的紀昌,如何一路追求自我成為「高人」,整篇作品充滿濃厚的老莊道家思想;〈弟子〉取材自《春秋左氏傳》、《論語》等歷史文獻,細膩刻劃了春秋時代子路與孔子、孔門弟子之間的互動,古籍中的人物靈動於眼前;〈李陵〉取材自《史記》、《漢書》等,以漢代李陵被匈奴所俘一事為小說主軸,描述李陵、司馬遷、蘇武三個人,在身為「忠臣」此一身分下的不同選擇與隨之而來的命運轉折。 〈山月記〉 —— 「據說每個人都是馴獸師,而猛獸就是每人各自的性情。……牠損了我自己、苦了我妻兒、傷了朋友……」詩人發狂化為虎,不僅是寓言、也是預言。 〈高人傳〉 —— 「紀昌懶洋洋地說:『至為無為,至言去言,至射不射。』」藝術之最高境界究竟在何處?整篇作品充滿濃厚的老莊道家思想。 〈弟子〉 —— 「他們兩人拚命拉住子路的袖子,眼裡噙著淚水。子路看他們這樣,總算才放下舉起的拳頭。」透過中島敦之筆,放浪不羈的子路開始躍然於紙上、靈動於眼前。 〈李陵〉 —— 「這裡卻有一名男子,面對再怎麼『無可奈何』的情況,都堅決不允許自己有那是『不得已』的想法。」走進歷史人物的內心,細膩描繪個人的真心本性與身為人臣的忠孝節義之間的情感掙扎。 【歷來文人眼中的中島敦】 〈弟子〉一篇描繪了孔子和子路的性格與命運。中島敦不僅只將他們兩人的故事寫成小說,更精彩的是進一步掌握了人物的思想呈現,可說是我閱讀過的孔子傳中最為傑出之作。在作品中,他明確地素描出孔子、子路和子貢各自懷抱思想的人物樣貌,同時明晰且遠近感十足地勾勒出由三人交織而成的劇情。孔子、子路和子貢在你眼前靈動,這是我不曾有過的閱讀體驗。要創造出飽含真實感的巨人相當困難,更何況是描寫文人或軍人這樣特殊的人物。在〈李陵〉中,他凝煉了文人和軍人的思想作為創作核心,寫下一篇如繪畫般的作品。三個重要人物:李陵、蘇武、司馬遷,他們各自的性格、境遇,以及為命運所牽引的成長經歷,各自度過了怎樣殊異的人生,在這部作品中被巧妙地安排在一起,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如星群般保持合適的距離組成。這或許是他在文體表現上的最優秀之作吧!-伊藤整(小說家,一九〇五-一九六九) 中島敦的真正價值,不能只單方面地盛讚〈山月記〉的文體如何緊湊密實無法撼動、或〈李陵〉的歷史觀如何宏大仿若真正的歷史書寫,而必須從他創作的十五、六篇如連綿山脈般的作品宏景中重新評價。若將他的全體創作比喻為山脈,則涵括了低山帶、亞高山帶和高山帶三種各自殊異的不同景觀。在低山帶已臻完熟的他,繼續往更高處攀爬,同樣抵達完熟境界,又再層層疊疊地往更高境界前去。他不僅成功地改變了創作面貌,更如褪皮一般,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時間裡,竟能創造出各種傾向各異、表現手法與內容都各自獨立的成熟作品群,著實令人欽佩。別說不求進步的作家做不到,中島敦的進步神速與精彩程度,對所有作家來說都是極好的範本,而這也是他作為一流作家的最好證據。-福永武彥(小說家,一九一八-一九七九) 〈弟子〉、〈李陵〉兩篇作品同樣取材自古代中國歷史,應屬於歷史小說一類。但兩篇作品全然不見歷史小說中可能令人產生疑惑或過度天真的故事設定。這不僅是因為中島敦非常巧妙地運用中國漢文創造出一種獨特文體,另外,他虛心地凝視歷史,並且敏捷地捕捉隱藏在歷史恆河之間,超越時空的人類存在之根源。〈弟子〉談論熱情、〈李陵〉談論孤獨,無論何者,都是支配人類命運的定律。-篠田一士(文學評論家,一九二七-一九八九) 本書特色 ◎ 重量級文人評論【捕捉歷史恆河中超越人性的一瞬──話說中島敦……】 ◎ 生平小傳與年譜【借歷史人物之酒杯,澆心中塊壘的彗星作家──中島敦小傳與重要著作年表】 ◎ 跟著手繪地圖進行一場橫濱之旅【記憶裡是汽笛聲、波光與烤蛋糕的氣味──中島敦文學散步】 專文導讀 國立臺灣大學日本語文學系助理教授.洪瑟君
夏目漱石,在日本被譽為「國民大作家」 肖像曾登上日幣千圓紙鈔與發行郵票 「漱石發狂。」一封來自英國的緊急電報傳來 從國家菁英的雲端,跌入了無法掙脫的憂鬱泥淖中 揭露了人生中「最不愉快的兩年」 夏目漱石是日本當時較為稀少的英語人才,在只有東京帝國大學設有英文學科的年代,他以第一名成績畢業。一九○○年獲選成為文部省第一位國費留學生,銜命赴英留學。 本書所收錄〈卡萊爾博物館〉這篇作品當中所描述的場景,就是夏目漱石當年旅居倫敦時的生活場域。從克拉芬公園地鐵站(Clapham Common)出發,穿過公園,轉進The Chase這條路,再找到八十一號,即可抵達漱石在倫敦的第五處寓所。建築左側的外牆上,至今仍嵌著一個代表名人故居的藍色圓招牌,記錄了漱石曾在這裡生活的時光。而就在對面的八十號,有一座由漱石文學的愛好者恒松郁生先生,於一九八五年自費開設的倫敦漱石紀念館。 七百多天短暫的英倫留學生活,為夏目漱石畫下難以抹滅的印記、深刻的生命淬鍊。之後全心投入文學創作,一舉成為日本近代文學史上家喻戶曉的「國民大作家」,肖像不僅曾登上日幣千圓紙鈔,也發行過郵票。本書即收錄他在英國的生活或是從英國文學、歷史中取材所寫成的作品,包括〈卡萊爾博物館〉、〈倫敦塔〉、〈幻影之盾〉、〈薤露行〉。 〈卡萊爾博物館〉 ──「正是這張臉,泡在這高度與暖桌架差不多的浴缸裡,在這張樸素的床上躺了四十年,一直抱怨外面很吵。」描寫漱石訪問蘇格蘭歷史學家湯瑪斯•卡萊爾生前故居的紀行文。 〈倫敦塔〉 ──「倫敦塔宛如我前世夢境中的焦點。」以漱石自身實際走訪倫敦塔的經驗以及他的獨特幻想視野而寫成的作品。並結合了漱石對於西洋畫的素養。 〈幻影之盾〉 ──「這是盾牌裡的世界。然而,威廉就是盾牌。」是一部描繪遠古時期騎士威廉與克拉拉的悲戀小說,威廉與克拉拉就如同羅密歐與茱麗葉一般。 〈薤露行〉 ──是一篇英國文學色彩濃厚的作品,故事取材自亞瑟王傳奇;描寫傳奇人物圓桌武士蘭斯洛特與王妃桂妮薇兒間的祕戀。名稱引用自中國漢朝的古樂府歌謠中的無名詩人作品〈薤露歌〉。 本書特色 ◎ 重量級文人評論【對人際關係與人心的反覆思索──話說夏目漱石……】 ◎ 生平小傳與年譜【捨一世學術坦途,成百年文壇盛名──夏目漱石小傳與重要著作年表】 ◎ 跟著手繪地圖進行一次英倫之旅【循漱石步履,賞英倫風光──夏目漱石文學散步】
二十四歲的老靈魂看盡世相百態 一抹冷笑寫熱淚 書就清麗而絢爛的下町庶民眾生繪 明治時期天才女流作家樋口一葉 日幣五千圓紙鈔肖像人物近代文壇上的閃亮彗星 令森鷗外、幸田露伴絕讚不已享「現代紫式部」之美譽 逝世一二〇週年紀念版小說選 【重點介紹】 本書精選四篇創作於「奇蹟的十四個月」間的精緻小品:〈大年夜〉、〈青梅竹馬〉、〈十三夜〉及〈吾子〉,分別描寫四名浮沉於艱困世道的女子,不僅十足展現了明治時期的女性百態,在樋口一葉清麗而古典的文筆之下,那些令人感到酸酸澀澀、訴不盡又理不清的愛戀情思躍然紙上。 究竟年僅二十四歲即隕落的女流作家樋口一葉是如何登上新版日幣五千元紙鈔肖像人物?書中特別收錄文學創作新銳盛浩偉讀後感、以中文寫作的日本女作家新井一二三深度專文,帶領讀者優遊樋口一葉的文學世界。 跟隨樋口一葉的目光,一窺明治女性的愛戀情懷,本書不容錯過── 大年夜(一八九四.十二) ──題材從仿擬古典文學趣味轉向刻劃世相百態,開啟日本文學史上「奇蹟的十四個月」之作。 青梅竹馬(一八九五.一) ──在下町孩童的嬉笑遊戲中掩映一段青澀愛戀,備受明治文壇大家森鷗外等人讚揚之作,告別純真童年之必讀經典。 十三夜(一八九五.十二) ──飽受家暴之苦的人妻巧遇初戀情人,如果是你會怎麼選擇? 吾子(一八九六.一) ──作者短瞬的一生唯一口語體之作,直書年輕母親的哀怨獨白。究竟男嬰的出生是禍是福? 本書特色 ◎ 重量級文人評論【冷眼看盡庶民愁歡的現代紫式部──話說樋口一葉】 ◎ 生平小傳與年譜【浮生如同一葉扁舟──樋口一葉小傳與重要著作年表】 ◎ 作者軼事專欄【塵之中一葉記】 ◎ 讀後感【明治女性的多重面貌】 ◎ 特別收錄【樋口一葉與吉原花街柳巷】 ◎ 跟著手繪地圖進行一場東京下町之旅【走吧,這塵世間的夢之浮橋──樋口一葉文學散步】 專文導讀 元智大學應用外語系副教授 廖秀娟 歷來文人眼中的樋口一葉 即便世人譏笑我是盲目的一葉迷也無妨,我要奉送給她「真正的詩人」這樣的頭銜。──森鷗外(一八六二-一九二二) 身為一名獨立自主的女性,樋口女史在那個時代可說是例外中的例外。不論思維還是表現力都相當的敏銳,這不僅是就一名女性來說,即使是在汎汎眾生中她仍是具有非凡才情的人。因此,我們不應該只將她視做一名女性。在那個時代,她的能力足以與男性並駕齊驅。──相馬御風(一八八三-一九五〇) 樋口一葉天份極高,所寫的女主人,多是自己化身,所以特別真摯。後期的著作,如〈濁流〉、〈青梅竹馬〉等,尤為完善,幾乎自成一家。……一葉在明治文學史上好像是一顆大彗星,忽然就去了。──周作人(一八八五-一九六七) 樋口一葉可能是日本文學史上最短壽的知名作家,但她寄居東京都市一隅陋巷,冷眼看盡世態,將庶民眾生的歡愁收入筆底,寫作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林文月(一九三三-) 樋口一葉是打破花柳街與一般社會之隔的先驅,無論是妓女還是女作家、女詩人,都視作同等的女性去描寫。──關禮子(一九四九-) 樋口一葉毫無疑問可以進入十九世紀最偉大女作家之列,〈青梅竹馬〉是我讀到的最優美的愛情篇章,她深入人心的敘述有著陽光的溫暖和夜晚的涼爽。──余華(一九六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