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所闡述之教學專業發展評鑑系統,是一個提升教師專業能力及教學品質的評鑑系統,它具有符合教育部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規準以及具體可行的實施歷程,適合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專案之學校教師的需求。整個系統運作過程分為「教師自評」、「教學觀察」、「成長計畫」等三個階段,每個階段活動進行均簡明清楚。實施本系統對於資深教師而言,藉著它可以檢視教師本身教學,確定自身教學優點與成長空間;對於初任教師及教實習師而言,可以將其視為提升教學能力的藍圖,讓教學成長的規劃有了明確的方向;對於負有輔導之責的行政人員或教學輔導教師,則提供了教學輔導不可或缺的法寶;對於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專案之教師,更是進行教學觀察時必備書籍。全書共分為六章,前四章分別介紹系統的目標、規準與運作過程;第五章則以一位教師進行本系統的完整的實例,幫助讀者瞭解系統的來龍去脈;第六章則提供兩篇與本系統相關的研究與前五章的實務手冊相互呼應,對於即將成為教師的教育系、所的學生也有極大的幫助。
「同儕輔導」是一種教師同儕工作在一起,形成夥伴關係,透過共同閱讀與討論、示範教學,特別是有系統的教室觀察與回饋等方式,來彼此學習新的教學模式或者改進既有教學策略,進而提升學生學習成效,達成教學目標的歷程。因應教育的進步與發展,學校日漸走向「學習型組織」和「教育社群」的工作環境和文化,身為教師必須學習如何與同事進行同儕輔導,以提升教學專業成長。本書內容分「理論與實務篇」及「故事篇」兩部分:「理論與實務篇」為簡要闡明同儕輔導的意義、特色、功能與限制;「故事篇」則是介紹臺北市十所國高中小參與辦理教學輔導教師制度時,教學導師與夥伴教師進行同儕輔導的互動關係中,所發展的經驗與專業成長歷程。分享他們的故事是為了保存並延續教學輔導教師制度的智慧結晶,以供有心推動教學導師制度或嘗試提升教師專業成長,進行同儕輔導之教師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