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詩卷」和「散文卷」之後,第三本「遊記文學卷」是陳幸蕙持續多年撰寫《悅讀余光中》系列的終結篇。余光中予人的印象為「詩人與學者」,但他遊記數量之可觀與質感並重的詩文,也令人眼睛為之一亮。尤其,陳幸蕙以散文的筆調、說故事的方式、分享的心情、誠懇的書寫之「遊記文學卷」,更是喜愛余光中與陳幸蕙讀者們值得擁有之書!
永遠的青鳥 蓉子是台灣現代詩歌的代表人物之一。她在台灣詩壇享有盛譽,在中國文學界和世界文學界也很有影響力。五○年代初期,蓉子以美麗活潑的青鳥形象飛入詩壇。一直在詩國的天空中翱翔。迄今,她已經出版詩集十二種,評論集六種,她的詩作也被翻譯成多種外國語文。她被譽為詩壇上「永遠的青鳥」、「不凋的青蓮」和「開放的最久的菊花」。 蓉子的詩作具有驚人的藝術魅力,她的詩情真摯篤厚,詩風純樸婉約,詩韻柔美和諧,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她在詩歌藝術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對宏揚中華文明作出了重要貢獻,對增進各國詩人藝術家之間的相互了解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因此也獲得了多重榮譽和獎勵。 近半個世紀以來,無論客觀環境發生多麼大的變化,無論生活條件發生多麼大的改變,她都矢志不渝的進行詩歌藝術的探索,從來不曾動搖和退縮,至今仍然活躍在中國以至於世界的詩壇之上!蓉子詩歌的天空嗜好和無垠的,我們試著努力將她詩歌中的精華部分收到本書之中,並且在每一首詩的後面附上一篇賞析,希望能替增進海峽兩岸詩壇的相互了解作出一些貢獻。
浪漫與無奈 「浪漫」一詞現在幾乎已經備用濫了。有人喜歡喜新厭舊、為新歡拋棄舊愛,也美其名曰浪漫。因此,作者再為自己的第一本小說集提名「浪漫與無奈」之後,必須特別澄清「浪漫」這個常見詞彙的定義——作者所謂的浪漫,是一種非功利的執著,對愛與美的執著。 正翻開這本小說的你,將見到的故事主角們幾乎都是和你一樣本質比較浪漫的人物。你將會看到他們浪漫的夢想如何與現實衝突,而產生無奈;你也會看到他們如何在無奈的現實之中,仍然保有幾分浪漫的情懷。 也許,你還會看到你自己的心。 作者簡介 盧競琪 台大外文畢業,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英文碩士,曾以朝露、展眉、艾琪等筆名,於美國世界日報、中國時報等報刊發表短篇小說。
一日之計在於晨 早安!來杯咖啡吧!今天早晨有點「星期天」的感覺:輕鬆、安靜、幽閒。我住的廈門街113巷,有街燈、有綠樹、有盆景,寬闊、美麗。平日,上班時間車水馬龍,車聲、喇叭聲交錯。只有星期天,啊!113巷又還給了我。 早安!又是新的一天,今天早晨我彷彿也沒有什麼特定的事情要做,雖然不是星期天卻真有著星期天的心情。環顧人生舞台,似乎表演者眾,觀賞者稀,每一個人都想著書立說〈我也不例外〉。有人說,這是一個沒有英雄崇拜的年代,所以誰都想說:「彼可取而代之也!」 早安!親愛的讀者們,你想你像花果呢?還是枝幹?啊!不論你像誰,重要的是「喜歡自己的人生」。因為喜歡自己的人生,你將一樣也會覺得人生「嗯,好香!」 作者簡介 林貴真,台北人,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畢業。自南門國中教職退休後,三年來已寫了三本書:《第二名的生活藝術》、《好一個年輕的下午》、《啊!荷葉上的露珠》。 她其他的著作有:《我見我思》、《愛的絲帶》、《浮生》、《偶然投影在你的波心》、《兩岸》〈與隱地合著〉、《喜歡自己的人生》、《生命是個橘子》等,全部都由爾雅出版社印行。
一日之計在於晨 早安!來杯咖啡吧!今天早晨有點「星期天」的感覺:輕鬆、安靜、幽閒。我住的廈門街113巷,有街燈、有綠樹、有盆景,寬闊、美麗。平日,上班時間車水馬龍,車聲、喇叭聲交錯。只有星期天,啊!113巷又還給了我。 早安!又是新的一天,今天早晨我彷彿也沒有什麼特定的事情要做,雖然不是星期天卻真有著星期天的心情。環顧人生舞台,似乎表演者眾,觀賞者稀,每一個人都想著書立說〈我也不例外〉。有人說,這是一個沒有英雄崇拜的年代,所以誰都想說:「彼可取而代之也!」 早安!親愛的讀者們,你想你像花果呢?還是枝幹?啊!不論你像誰,重要的是「喜歡自己的人生」。因為喜歡自己的人生,你將一樣也會覺得人生「嗯,好香!」 作者簡介 林貴真,台北人,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畢業。自南門國中教職退休後,三年來已寫了三本書:《第二名的生活藝術》、《好一個年輕的下午》、《啊!荷葉上的露珠》。 她其他的著作有:《我見我思》、《愛的絲帶》、《浮生》、《偶然投影在你的波心》、《兩岸》〈與隱地合著〉、《喜歡自己的人生》、《生命是個橘子》等,全部都由爾雅出版社印行。
活著 我時常在想,人為什麼要活在這個世界上,是什麼理由支持著人繼續活下去?大部分的人或許會回答我,為了快樂,為了讓自己活的更快樂,活的更有意義。 但是人怎麼獲得快樂?人怎麼可能每天都變得『更』快樂?我們無論再怎麼努力,再怎麼費盡心機,總是會看到有人的錢賺的比自己多,房子佈置的比自己的還要闊氣、漂亮、舒服;先生、妻子要比自己的有成就,有氣質;孩子唸書唸的比自己的來的出息,有希望;總是有人去過自己沒去過的國家,有時連珍藍登所拍出來的貓狗寵物照片,看起來都要比自己來得幸福、高貴......。 難道我就比別人不受寵?難道上帝或他媽的老天爺就讓我的命運不如人?讓我的腦袋注定要比其他人的笨?我什麼時候才能脫離苦海?我......什麼時候才能出名?我要出名,我要讓全世界的人都認識我,知道有我這麼一個人,或者至少知道我兒子或女兒的名字,因為我相信,就算我不值得老天的關愛,我所愛的人應該或多或少獲得一些回饋,一些補償,完成一些自己想給他們,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的願望。
文法文學 歷來文法與文學壁壘分明,各騁衢路;中文系課程亦將文法與修辭單獨成科,分開講授;以前者重客觀分析,後者重創新活用,目標不同。大二聽課時,面對黑板上艱深的文言例句,一抹念頭閃過心田。如果能讓文法文學化,治文法與修辭於一爐,是不是可以讓青青子衿不再聞文法而愁眉?通過情意飽滿、新穎生動的佳句,耳濡目染,好之樂之,可進而直上文學殿堂。 逝水流波,忽焉二十載,由台下換至台上,等自己教現代文學創作課程、文法與修辭以來,益發覺得語言的深度便於負載思維深度,行文活潑才能展現情思的活潑,而綴字遣詞,造句鍊意,由正確至優美,由規矩至精妙,莫不由基本文法出發;文法之功用,仍不容忽視。
「十句話」結集成書......一個完美句點 本書是隱地《備忘手記-十句話》之完結篇,「十句話」自從民國76年出版至今,已經有七年歷史,前後共出了五集,104位作家,共說了1070句話,本書共結選了其中的107句,加上本書作家的310句,作為一個完美的句點。 隱地是台灣知名的作家,他於民國26年出生於上海市,民國42年的時候開始寫作,並開始發表一些短文,民國52年時,開始出版短篇小說、散文合輯「傘上傘下」,民國54年當他28歲的時候,民國54年,為「自由青年雜誌社」撰寫專欄,每月一篇,民國56年,「自由青年雜誌社」專欄結集出版,書名「隱地看小說」,民國57年,「純文學月刊」助理編輯,主編「青溪雜誌」,並出版「一個里程」,開始編「年度小說選」,短篇小說「午後」選入「作家群像」,民國58年,出版年度小說選第一集「57年短篇小說」,,三月,出版「58年短篇小說選」,十一
美麗中國心 本書在最初撰寫之時,原是以卷五「美麗的中國心」置於卷首的。但由於這一部份,全市文化以及相關課題,較具理論色彩,所以作者大量舉用生活事例,使內容更加具體而富趣味性,但對於青少年,為了造成更好的閱讀效果,還是將本篇移到了較後面的位置,目的是讓青少年讀者們在閱讀事例後再進行比較抽象的思考。 文化的範圍十分龐大,至少包括了制度、器物、觀念等大範圍。本書從「中國文化的特色是倫理的」這個角度切入,主要探討第六倫(尊重別人)的觀念,並進而延伸至「尊重生命」的層次。因此,「文化青少年」的指稱,看似堂皇嚴肅,但全書的內容卻是貼近生活而非抽象、龐大、高蹈的。 本書是青少年的四個大夢系列的第三集。書中以許多事例加上抽象性的理論說明文化課題,並使青少年讀者們能夠進一步省思尊重生命的重要性。 作者簡介 陳幸蕙 出生地:台中縣清水鎮 星座:獅子座 血型:O型 排行:老二 學歷:台大中文研究所碩士 經歷:曾任教職,編過一些文學選集,曾獲時報文學獎,五四文藝獎章等,當選第十三屆十大女青年。
「亂」是我們這個翻轉的年代的特產 「亂」是我們這個翻轉的年代的特產。真的不必再「搞」,亂就已經存在了。「和諧」老早已走遠了,「敦厚」也跟著走了。本書是隱地的散文集,清晰的文筆之中,帶有著對這個「翻轉的時代」的一些感觸與深思,值得一讀。 隱地是台灣知名的作家,他於民國26年出生於上海市,民國42年的時候開始寫作,並開始發表一些短文,民國52年時,開始出版短篇小說、散文合輯「傘上傘下」,民國54年當他28歲的時候,民國54年,為「自由青年雜誌社」撰寫專欄,每月一篇,民國56年,「自由青年雜誌社」專欄結集出版,書名「隱地看小說」,民國57年,「純文學月刊」助理編輯,主編「青溪雜誌」,並出版「一個里程」,開始編「年度小說選」,短篇小說「午後」選入「作家群像」,民國58年,出版年度小說選第一集「57年短篇小說」,,三月,出版「58年短篇小說選」,十一
「亂」是我們這個翻轉的年代的特產 「亂」是我們這個翻轉的年代的特產。真的不必再「搞」,亂就已經存在了。「和諧」老早已走遠了,「敦厚」也跟著走了。本書是隱地的散文集,清晰的文筆之中,帶有著對這個「翻轉的時代」的一些感觸與深思,值得一讀。 隱地是台灣知名的作家,他於民國26年出生於上海市,民國42年的時候開始寫作,並開始發表一些短文,民國52年時,開始出版短篇小說、散文合輯「傘上傘下」,民國54年當他28歲的時候,民國54年,為「自由青年雜誌社」撰寫專欄,每月一篇,民國56年,「自由青年雜誌社」專欄結集出版,書名「隱地看小說」,民國57年,「純文學月刊」助理編輯,主編「青溪雜誌」,並出版「一個里程」,開始編「年度小說選」,短篇小說「午後」選入「作家群像」,民國58年,出版年度小說選第一集「57年短篇小說」,,三月,出版「58年短篇小說選」,十一
青少年的閱讀革命 日本作家角野榮子的「魔女急宅便」是一本曾獲得「安徒生童話獎」的少年小說,敘述一位十三歲的少女追求獨立、成長的故事。1989年,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將她改編為卡通後,台灣街頭、錄影帶店立刻充斥了「魔女琪琪」的影帶與漫畫。 青少年中或許很少有人從未看過這部影帶的,但許多青少年朋友在欣賞之餘,很少有人知道這部影帶是出於小說。可見今日的青少年在選擇他們的閱讀對象時,影像閱讀、圖像閱讀已經大量取代文字閱讀,而漸漸躍居「主流閱讀」的地位。這是一個令人憂喜參半的趨勢。喜的是,由於閱讀對象與選擇的多樣化,我們雙眼所接觸到的事物越來越豐富,「閱讀」一詞也因此注入了更寬廣的涵義與精神。憂的是,這樣一種新閱讀時代的來臨,使人們追求快速的感官刺激多於性靈與心靈思考。 本書是青少年的四個大夢系列第二集,主題是關於倡導「文字閱讀與聲光閱讀、圖畫閱讀並重」的觀念。 作者簡介 陳幸蕙 出生地:台中縣清水鎮 星座:獅子座 血型:O型 排行:老二 學歷:台大中文研究所碩士 經歷:曾任教職,編過一些文學選集,曾獲時報文學獎,五四文藝獎章等,當選第十三屆十大女青年。
作者簡介 愛亞:本名李丌,松江省濱縣人,民國三十四年生。三十八歲出版第一本書「我也寂寞」至今,九年中,共出版了十五本書,其中「三弦」和張曉風、席慕容合著。作品包括:長篇小說「曾經」,短篇小說「我也寂寞」、「擔一肩愛情」、「脫走女子」,極短篇「愛亞極短篇」,散文「喜歡」、「十二樓憑窗情事」,小品「給年經的你」、「給成長的你」、「有時星星亮」及「握手」。前三本合稱「年輕三書」。傳達愛亞的關懷與善意給年輕人。 成長的迷惑 這套書的雛型,原來為系列報章雜誌、廣播中品答青少年的信件,出書時為了避免成為一種「信箱」式的報告,因此在經過改寫後,呈現一個故事或是一個問題為一篇的面貌。 青少年成長的過程裏有些事是從不向父母講,有些父母則「鴕鳥」式的認定孩子沒有問題。類似非常實際的問題,這套書赤裸裸地呈現出來,然後以寬容、柔潤的觀點為問題提供意見-一個成熟女性的意見。書籍無法替代父母、師長,但是擁有一本能解決切身疑惑的書,便擁有一個安慰心靈的朋友。 愛亞說:「年輕朋友來信別無所求,只想在孤單空虛的青春時光中尋找一個暫時可堪倚靠的肩膀,只是要在胸懷中充斥著青少年的青澀赧時能有一個可以聽你說話,給你小小的疑難一個指引,一個解答。」 孩子們問了,愛亞也一一回答了,這兩冊從心理到生理、全面性談論青少年最關心話題的書,表面上像是專為孩子們寫的,其實也是寫給天下的父母讀的!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嗎? 讀完這兩本書,你或許終於明白當下的年輕孩子的心中都在想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