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書/青少年 類別 ,共計8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我們所愛的遊樂場

希望學  出版
2025/08/04 出版

★義大利波隆那兒童書展獎項得主安娜‧薩維拉(Anna Sarvira)首本中文著作,並以中英雙語雙封面出版。 ★一個關於烏克蘭與香港小孩被迫離鄉背井,在異地相遇的故事。 ★帶領孩子開展國際視野,進入認識戰爭的苦難及政治環境如何影響每一個人的生活。 ★令孩子知道面對新環境、新挑戰,雖會有不適應與孤獨的感覺,但你絕對不是唯一有這感覺的人!而且只要你願意打開心房,新朋友和新世界正等待著你發掘! ★任何年齡的讀者,皆能在本書中讀到各自不同的趣味與深意。 ★全彩精裝印刷,美觀且能恆久保存。 兩個小孩,一位來自烏克蘭,一位來自香港;一位來自西方,一位來自東方。他們因著不同原因,被迫離鄉背井,離開熟悉的遊樂場,來到陌生世界的新遊樂場。這裡的人,都在唱他們沒聽過的歌。這裡的樹、山和海,形狀和顏色都不一樣。而且他們的爸爸,都無法再陪伴在旁。可是孩子總能在最令人失望的現實中,用嶄新的角度去看世界。兩個小孩在異鄉,編織出新的友誼,以及生命中無限的可能性!各界推薦人本書獲世界各地各界名人聯合推薦。★推薦導讀:Ute Wegmann(德國著名兒童文學評論家)、游珮芸教授(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賴嘉綾(「在地合作社The PlayGrounD」工作室負責人)★聯合推薦:Croter(插畫工作者)、林幸萩(童里繪本洋行店主)、林蔚昀(作家)、海狗房東(繪本工作者)、尉遲秀(台灣法語譯者協會理事長)、諶淑婷(繪本推廣者)※以上依名稱首字筆劃排序※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可不可以說

西西  著
希望學  出版
2025/01/20 出版

★華語世界著名作家及詩人西西(1937-2022)名詩。 ★詩作以「量詞轉置」手法,打破慣性思維,開拓無盡想像力。 ★繪本畫家廖倍恩2018年曾獲有兒童書界奧斯卡之稱的義大利「波隆那拉加茲獎」藝術、建築和設計類佳作,2022年更以「Sleeping Rainbow」獲得波隆那插畫Winner Illustrator。 ★繽紛美麗且富創意與童趣的畫作,與西西名詩展開對話,詩畫並讀,滿載深意。 ★任何年齡的讀者,皆能在本書中讀到各自不同的趣味與深意。 ★全彩精裝印刷,美觀且能恆久保存。 可不可以說一架飛鳥一管椰子樹一頂太陽一巴斗驟雨?華語世界著名作家及詩人西西(1937-2022)以滿有童趣的「量詞轉置」手法寫下〈可不可以說〉一詩,顛覆人們的慣常視角,以創意為世界重新命名。孩子們的世界充滿想像力,可以反轉看博物館,也可以天馬行空地用詞,讀〈可不可以說〉,讀者會感受到西西如孩子般的內心,以及兒童世界的好玩有趣。本詩突破定型、推翻語言既有規則,讓讀者以新角度觀察世界。〈可不可以說〉原收錄於洪範書店出版的《西西詩集》。「西西詩集繪本系列」邀來一眾著名的藝術家、繪本畫家,將其中幾首詩作重新演繹創作為繪本,帶來不一樣的閱讀趣味。本系列首本繪本由波隆那得獎畫家廖倍恩所繪畫,以其獨特風格將西西的詩帶來形象化的展示。各界推薦人本書獲各界名人聯合推薦。★文學顧問及推薦導讀:陳智德(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聯合推薦何福仁(作家及詩人)林嘉欣(演員)柯佳列(親子閱讀團體綠腳丫創辦人)陳慧(作家及編劇)陳又凌(繪本作家)海狗房東(繪本工作者)葉雲平(洪範書店主編)廖偉棠(作家及詩人)※以上依姓氏筆劃序※

9 特價35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百鳥衣與消失的文字

周蜜蜜  著
希望學  出版
2024/06/26 出版

★罕有以中國文化大革命為故事背景的兒童奇幻歷險小說。 這是一個不很從前的從前的童話,是每一個爸爸、媽媽和孩子都應該讀一讀的童話⋯ ⋯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的一天,恬兒和馬騮丁的爸爸媽媽突然不見了!恬兒的家被紅衛兵、造反派「佔領」,放有《中國神話傳說》、《伊索寓言》的書櫃被木條釘封,無家可歸的恬兒只能睡在簡陋的樹屋,靠馬騮丁的嫲嫲分享僅有的食物維生。 陪伴在恬兒身邊的絨毛玩偶醜醜突然懂得說話,牠跳到恬兒的耳朵旁邊,用微小的聲音說:「造百鳥衣,可以飛!飛!飛!」 一段拯救爸爸媽媽和心愛書籍的冒險之旅隨即展開!恬兒和馬騮丁將如何對抗那些揮舞警棍的惡人?如何想方設法搶救即將被烈火焚毀的書籍?鳳凰真的會浴火重生嗎?在最危急的關頭,長有四眼八瞳的倉頡出現了!你知道倉頡是誰嗎? 本書特色 ★罕有以中國文化大革命為故事背景的兒童奇幻歷險小說。 ★五度獲得中國冰心兒童圖書獎作者周蜜蜜從未公開的新作。 ★以刺激有趣的故事引領孩子認識中國近代歷史,反思尊重和捍衛知識的重要。 ★為拯救父母和書籍,主角奮不顧身,展現無比的勇氣和意志,成為孩子們的典範。 ★故事滲入眾多有趣的中華傳統神話故事,吸引孩子進行延伸閱讀。 ★作者以精湛的文字技藝及創意,將真實歷史和神話傳說糅合一體,成為引人入勝的故事,激勵人心。 ★由著名漫畫家黃照達為本書繪畫封面及插畫,令故事張力增加,吸引孩子的目光。 各界推薦 本書獲著名作家、兒童文學作家、資深媒體人等聯合推薦。 ★專序推薦:阿濃(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張煒(著名作家) ★聯合推薦:王文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陶傑(著名作家、資深媒體人)、梁科慶(兒童文學研究學者)、鄧小樺(著名作家、詩人) ※以上依姓氏筆劃排序※ 讀黃慶雲的《我的文化大革命》,她與丈夫被關進「牛棚」三年多,遺下子女在家。那幾個小朋友在動盪的日子裡如何過活?答案或在周蜜蜜的《百鳥衣與消失的文字》找到。文學需要傳承,歷史需要紀錄。——梁科慶(兒童文學研究學者)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橋底老虎

趙婉慧  著
希望學  出版
2024/04/03 出版

銅鑼灣鵝頸橋底有老虎? 每逢驚蟄在鵝頸橋「打小人」是香港傳統民俗文化,已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神婆在打小人的時候,會祭祀白虎(以黃色紙老虎代替),又會拍打小紙人來幫助人們趕走噩運,藉以安慰心靈。 到底那些紙老虎和小紙人,有什麼神奇力量?又如何承載著人們的怨憤與希冀,浴火成灰以後,變成近似永恆的星星? 一頭被小女孩在橋底撿拾回來的老虎公仔,將帶領小朋友認識鵝頸橋歷史,以及驚蟄打小人的傳統文化。 本書特色 ★本書乃市面僅有向兒童介紹「香港鵝頸橋打小人」的繪本,且故事動人,令小朋友以正面的態度去認識傳統習俗。 ★以粵語書寫配以粵語拼音,並提供由作者親自朗讀的免費網上聲音檔,精采傳神。 ★本書故事後有中文書面語版本,不懂粵語的家長、小朋友也可閱讀本書,並聆聽網上粵語聲音檔,以助認識及學習粵語。 ★故事後配以解釋二十四節氣、打小人的過程等內容,讓小朋友深入認識歷史和傳統文化。 ★本書獲香港歷史文化研究專家、保育倡議者及語言學教授等聯合推薦。 ★鵝頸橋位於銅鑼灣時代廣場旁,是到訪香港的遊客必經之地,能認識那一帶的歷史文化,定必使旅遊更添深度及趣味。 ★本書全彩印刷,硬皮精裝,圖畫精美。 各界推薦人 ★專序推薦:徐振邦(香港歷史文化研究專家)、劉擇明(香港教育大學語言學及現代語言系助理教授) ★聯合推薦:陳智遠(「活現香港」共同創辦人及行政總裁)、張燦輝(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退休教授)、黃宇軒(城市研究者、《城市散步學》及 《香港散步學》作者)、黃念欣(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教授及文學院副院長) ※以上依姓氏筆劃排序※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貓鎮

Stella Lam  著
希望學  出版
2023/12/07 出版

那個夏天的貓鎮,怪事連連。大貓小貓交頭接耳,咪咪喵喵—— 「你聽說了嗎?鎮上來了妖怪!」 布偶貓說,應馬上召集全鎮的虎斑貓,準備迎戰! 但妖怪的法力那麼強大,萬一用了貓海戰術。還是打不過,那可怎麼辦?   滿載寓意的故事,描述貓鎮的貓民為求自保,爭相對於握有權力的人獻媚,扼殺自我——作者以想像力帶領孩子甚至成年讀者思考集體恐懼的形成,以及為何我們甚至可能臣服於這樣一種想像出來的可怕力量。故事透顯出「傳言」威力之強大,可映照今日互聯網世界的後真相年代,因資訊爆炸及各種資訊戰爭,導致共同的客觀真理標準消失,人們易受欺騙、操弄和利用;同時也揭露威權統治下的社會,倘若人民只管妥協與討好,是無法帶來安定的。作者試圖告訴我們,別讓內心的怪獸壯大起來!   而開放的結局,或許一如《國王的新衣》,揭露真相的往往是滿有童心,不知恐懼為何物的孩子!   本書特色   ★周蜜蜜、黃照達、甄拔濤、劉婉卿、駱以軍——港台知名作家/畫家聯合推薦! ★圖像精緻細膩,主題深刻,探討如何面對恐懼、權力以及後真相時代,小孩和成年讀者都能獲得閱讀的樂趣與啟發! ★全書附注音,適合親子共讀   各界推薦   ★專序推薦★ 周蜜蜜(兒童文學作家) 黃照達(漫畫家)   ★聯合推薦★ 甄拔濤(劇場編劇及導演) 劉婉卿(跨媒介創作人) 駱以軍(作家)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小石頭

李佩虹  著
希望學  出版
2023/12/07 出版

「為甚麼你會記得我說過的話?」 「因為你很重要。」   *  *  *   故事講述小石頭在學校裡總是無法跟上群體的步伐——遲到、穿錯校服、髒兮兮,午飯時間大家還在禱告,她已張口猛吃,因為昨天媽媽忘了煮飯⋯⋯   小石頭,就是僵硬、緊縮、沉默、冰冷,那是每個人在遇到不幸時都會有的反應,不知如何面對世界,只能無力地靜待一角。   如果這不幸是發生在孩子身上,很可能孩子會變成如此一顆小石頭,硬化的內心,是他/她唯一可以保護自己的甲胄。 然而只要有愛,就能把小石頭,重新變回懷中柔軟有如棉花糖的小孩。   本書透過教育工作者溫暖的目光,讓可能已硬化成小石頭的兒童,覺察身邊仍然有愛與關懷的可能,致使軟化心靈,重新打開自己;並帶領孩子看到另一個孩子行為舉止怪異背後的原因,孕育同理心,學習體恤別人的難處,而不至於因不解而產生歧視甚至欺凌。   本書特色   ★出自教育工作者的暖心創作!文字簡潔,節奏明快的繪本故事,溫暖深刻。全書附注音,適合親子共讀。 ★關懷特殊需求的兒童,療癒所有具有創傷卻不懂得表達自己的孩子,讓他們覺察自己,並明白可向人求助。 ★帶領孩子了解另一個孩子特殊行為背後可能的原因,孕育同理心,學習體恤他人難處,而不致因不解而造成歧視甚至欺凌。   各界推薦人   ★專文導讀/洪淑青Selena Hung(親子作家、兒童音樂作詞者) ★專文導讀/豆爸(本名張文鴻,台灣共好實踐協會創設發起人) ★口碑推薦/陳張慧嫈(德慧文化創辦人,主責心靈輔導) ★港台親子作家、繪本導師一致推薦 洪淑青Selena Hung(親子作家、兒童音樂作詞者) 豆爸(本名張文鴻,台灣共好實踐協會創設發起人) Helen Lee (德慧文化Life Reading繪本館館長及繪本導師) 陳張慧嫈(德慧文化創辦人,主責心靈輔導) 莊國棟(閱讀推廣社企Rolling Books創辦人) 鄭鈺鈿博士(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師) 襪仔咩咩(繪本教育工作者、《風吹過,粟米田》作者)   ★好評推薦/莊國棟(閱讀推廣社企Rolling Books創辦人): 看《小石頭》的故事,就像看作者佩虹的日常工作。我們在社區中的小店,透過說故事與基層家庭互動連繫,佩虹帶著她的《小石頭》及其他繪本故事,總能照顧到不同小朋友的特殊需要。 《小石頭》是一個孩子視角的故事,家庭離異致使家人情緒影響小孩的成長日常,小孩面對自己的獨特情況之外,更要承受校園內其他小朋友的注視目光,加倍困惑。幸好有一位溫婉的老師,留意到小孩的心傷,予以關懷及重視,擁抱小孩灰灰的心緒,給予溫暖。 《小石頭》讓困境中的小朋友看到希望及安慰,也提醒成年人時刻帶上同理心的眼鏡,觀察旁人的多元需要而伸出雙手。   ★好評推薦/襪仔咩咩(繪本教育工作者、《風吹過,粟米田》作者): 人生中,曾經有誰讓你裡裡外外都感受到自己的重量? 又曾經幾回,你覺得自己與群體格格不入,可有可無? 小石頭在學校不合群、不耀眼,甚至在大家閉眼祈禱時偷吃,作者克制地提供線索——「因為媽媽忘了煮飯」。幸福兒童一般難以理解,大人方才明白,她是一個被忽視的孩子。 可幸,老師用心記下了小石頭的思念,並對她說「你~很~重~要」,那一刻,小石頭和讀者都被融化了。 推介你和孩子共讀這本心靈小書,一起關心身邊的小石頭,感受自己的重量。   ★好評推薦/Helen Lee (德慧文化Life Reading繪本館館長及繪本導師): 「因為你很重要!」故事最後的一句話,觸動人心。 喜歡作者用石頭來隱喻小石頭這角色的情感。 當小石頭生命中那位理解、關心、接納她的重要人物出現,她漸露光彩,內心變得溫暖,身體也變得柔軟,學會接受別人的關愛。 這樣能說出孩子心聲,喚起大家關愛自己及身邊人的故事,是好繪本最重要的元素之一。館長十分推薦給家長及孩子的導師,多用心去聆聽和理解孩子內心的說話,給予適切的回應及鼓勵,給孩子一個有盼望的生命。 因為「我」很重要:感謝自己的與別不同,是生命特別的禮物。 因為「你」很重要:感謝生命中接納自己、愛惜自己、鼓勵自己、陪伴自己的人。 學習成為自己和別人的陪伴者。   ★好評推薦/鄭鈺鈿博士(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師): 小石頭,一位滿有故事的小朋友⋯⋯ 在一般人眼中平常不過的學校生活,小石頭卻是在情感的狂濤惡浪下,默默承受一波又一波的衝擊⋯⋯哀痛、羞愧、難堪對小石頭都不是陌生的訪客⋯⋯但其實這幼小而負傷的靈魂,雖然,恍如小石頭般缺乏生氣和不起眼,她心底對跟父親共處的記憶,卻暴露了她作為一個有血有肉的小孩對關愛的需要和渴求⋯⋯ 你能否從小石頭的故事反省我們是怎樣看待小朋友的成長?你是否願這故事引領你反省跟小朋友的相處?你是否希望陪同你所看顧的小朋友,一同去理解多一些像小石頭一樣的故事?衷心希望李佩虹這繪本為你開啓一個思考生命和成長的旅程。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什麼是國家?

希望學  出版
2023/08/02 出版

這繪本與孩子分享了Nation、Country、State分別代表什麼,從而帶出認識一個國家,要從她的歷史、語言、文化、種族、宗教、領土、政權等不同角度了解,才會得出一個全面的答案。這一代的孩子,在離散與變動中,應要如何認識家、國、鄉、土與民族的概念呢? 希望繪本可以豐富孩子作為世界公民的小知識。   本書特色   以不同國家及族群作例子,讓孩子明白認識一個國家,要從她的歷史、語言、文化、種族、宗教、領土、政權等不同角度了解,才會得出一個全面的答案。只單單在土地上或政權上立國,而忽略當地的文化、語言及身份認同,「國家」一詞就不圓滿。而當孩子明白「什麼是國家」,就能回答「我是什麼人?」這問題。   各界推薦   梁啟智(學者及時事評論員) 莫宜端(言語治療師) 陳嘉銘(流行文化及身份研究學者) 曾志豪(傳媒人) 沈旭暉 (國際關係學者)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我是什麼人

希望學  出版
2023/07/19 出版

移民潮下,面對身邊的人以及自己家庭的離散,在香港孩子眼中,「我是什麼人」沒有理所當然的答案。他們快樂的回憶在哪裡,歸屬感就在那裡。他們的安全感在哪裡,家就在那裡。如何看「香港人」的身分,對每個人來說,答案都不一樣。家長與孩子共讀這本小書時,不必急著找到答案,願這書能陪伴各位家長及孩子,在各散東西的世代下得到理解與安慰。   本書特色   以這一代香港孩子正經歷的情況作引子,透過日常生活及香港事件作例, 從不同角度出發,包括法律、文化和歷史,讓孩子明白身分認同只能由自己定義。   各界推薦   在這個大家「被時代拆散」的年代,當孩子問到「我是甚麼人?」時,若你不確定如何回應才是最好,這本書就是你的解藥。──朱薰(電台DJ)   全球化時代,身份可能因遷徒或其他因素改變,教導孩子如何安身立命,融入所處環境,或許才是更重要的。──杜嘉芬(學者及前香港事務主管)   小朋友都要知道:世事多變,身份會變,身份也不只得一個。──梁啟智(學者及時事評論員)   當那個難民的感覺很重時,不妨看遠一點,其實同一個時間世界上很多人都在不斷轉換自己的地方,不斷地on the move。──莫宜端(言語治療師)   和小朋友談「我是甚麼人」這個問題,會像教他們烘焙麵包,有些材料必不可少——麵粉、酵母、水、油、糖和鹽;但小朋友都可揉出自己喜好的形狀,豐富烘焙的心思。這個繪本,說明濃厚的身份與感情,正是「自家製作」的心思所在。──陳嘉銘(流行文化及身份研究學者)   香港人天生就被身份認同問題困擾。97時問自己是香港人還是中國人,現在輪到下一代問自己是甚麼人。或者,沒有絕對單一的成份就是香港人的身份特性。這部繪本用了大樹搬遷來比喻移民的生活,非常生動貼切,因為適應水土需時,最重要是讓下一代明白,只要記得自己從哪裡來,便請放心向遠方前行。家鄉在心中,未來在腳下。──曾志豪(傳媒人)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