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係匯集至2008年7月止,台灣航運行政事務法規(諸如航業法、商港法、船員法、船舶法、船舶登記法、引水法、海事評議及各管理規則等)進行解析與評論;同時對於相關重要之國際海事公約暨組織(諸如國際海洋法、避碰規則、海洋污染、船舶管制、勞合社等)亦加以闡述與說明。書中亦列明台灣航運行政事務申請文件格式,以供讀者摘取引用。附錄收集台灣近年來重要之航運暨考試應試科目規定,以提供最詳實之訊息。本書榮獲立法院 王金平院長之立序推薦,希望書中論述能提供讀者助益。
從自一九四五年臺灣光復學校體育推行起,到揚名美國職棒大聯盟的「臺灣之光」王建民,臺灣逐漸在國際運動賽事的舞臺上發光發熱,寫下一篇篇美麗的體育扉頁。 本書由國內九位專家學者共同撰寫,內容包括緒論、學校體育史、社會體育、運動競技史、國際體育史、運動設施發展史、體育學術研究發展史、休閒運動產業發展史、民俗體育史及結語,並附錄「戰後臺灣體育大事紀」,以供查閱。本書不僅可協助各級學校體育教師充實及提升有關臺灣體育發展史實的專業知識;更可作為各大學或研究所開設「臺灣體育發展史學」等相關課程之參考書目。 本書詳實記載臺灣體育發展的事實與活動歷程,敘述人、事、物的各種紀錄,說明「地、法、理」形成的過程,並串連臺灣體育過去、現在與未來的趨勢。
有關臺灣佛教近三百多年來(1662-2008)發展和變革的「通史性主題論述」,觀察論述近百年兩次,分別來自戰前的日本佛教,與戰後來自大陸漢 傳佛教等傳統所造成的鉅大衝擊,並說明不同時期臺灣地區所面臨多次政權鼎革前後的佛教史變化,及新統治當局在官方宗教行政上所採取的不同措施,與來自佛教 界自身的相對調適和轉型過程所出現的各情況。 為求掌握臺灣本土長期佛教發展歷史的各種面向,作者以學院派歷史學者所慣用的細緻歸納法,來透視臺灣地區的漢人,自明清時代移墾迄今為止的出家 佛教制度,和在家佛教制度的長期互動史。 此外,也嘗試運用近代文化人類學所主張的「深描」技巧,對有意義或具代表性的各本土佛教的教團及其重要佛教領導人 物的經營事業手法,進行具體細節的歷史描繪和變革風貌的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