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戰略全史 革新篇
內容簡介
日本商業書籍大賞,哈佛商業評論讀者票選年度第1名
經典暢銷書《經營戰略全史》推出豪華劇場版!
「定位學派」與「能力學派」的世紀末大論爭
企業管理的最終答案,即將揭曉!
18世紀,英國推動產業革命,引領人類進入機械生產、經營形式巨幅轉變的時代。
200年後的20世紀初,美國的泰勒透過科學方法,謀求勞資雙方共享生產效率提高後的成果;另一方面,從澳洲移民美國的梅堯,則從紡織工廠的實驗中建立起以人為本的管理理論。
回顧百年來的商業發展軌跡,可以說是由大泰勒主義的「科學管理」,與大梅堯主義的「人性管理」緊密交織而成。
邁入21世紀後,全球市場瞬息萬變,科技大幅加快進展,過往的學說該如何轉化為嶄新的戰略理論?
20世紀逐漸遠去,冷戰結束,歐盟成立,自由主義推動時代進展,人們引頸企盼新世紀的到來。可是,21世紀的前十年,接連發生恐怖攻擊事件、金融海嘯與歐債危機。人們夢寐以求的新世紀,其實並不和平又穩定。
外部環境不穩定,業界劇烈變化,導致許多明星企業和歷史悠久的老牌企業紛紛破產或被併購。再加上科技變化日新月異,既有的定位學說與能力學說,轉眼間開始落後於時代的腳步。
全球經濟規模急速膨脹、產業邊界瓦解、新興市場迅速崛起,企業該如何調整經營戰略,好因應越趨複雜的戰場?
・好的戰略,是創造出沒有敵人的藍海市場——金偉燦與芮妮・莫伯尼
・創新需要破壞式革命,組織小型團隊開拓新客源——克里頓・克里斯汀生
・逆向重構創新版圖,全面顛覆先進國家與發展國家的既有定位——維傑・高文達拉簡
・未來的工作在哪裡?一切都由你的意志選擇!——林達・葛瑞騰
・以使用者為中心,迅速、輕巧、實地測試的設計思維——提姆・布朗
無論是經理人、明星業務,還是行銷企劃專員,都強烈推薦這齣由經營戰略大師領銜演出的冒險鉅作。
本書可以成為上述商務人才的——
・新知教本:藍海策略?試錯型管理?引領企業的經營戰略,有這套就足夠
・維基百科:商業史限定!快速搜查項目,打造你的資訊網絡
・便所讀物:想到就讀,輕鬆觀賞現代商業史的發展軌跡
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一同激盪出企業管理的革新與創新!
本書特色
◎最生動有趣的商業編年史:如同觀賞動作電影一般,快速掌握43位推動經營戰略發展的大師級人物生平
◎貼心的重點整理:20則漫畫均附本篇精華彙整,幫助讀者總覽情節概要
◎跨時空的名人對談錄:5場模擬談話,不同立場、時代背景的大師彼此交鋒,想像他們會激盪出如何的火花!
名人推薦
◎資深行銷公關人 丁菱娟
◎《大人學》共同創辦人 張國洋
◎DIGITIMES電子時報社長 黃欽勇
◎商業思維傳教士 游舒帆
◎行銷顧問、《吐納商業評論》創辦人 傅瑞德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創服育成中心 助執行長 詹益鑑博士
◎方寸管顧首席顧問/醫師 楊斯棓
◎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 鄭國威
◎綠藤生機 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鄭涵睿
◎為你而讀執行長 蘇書平
目錄
前言 革新篇
年表
第1章 定位學派與能力學派的整合
►►大師們的下午茶1 2000年的波特和巴尼
・世紀末大論戰——波特的反擊
・現場優先的「構型戰略」——亨利・明茲伯格
・「平衡計分卡」令財務不再是唯一指標——羅伯・柯普朗和大衛・諾頓
・開創「藍海策略」——金偉燦和芮妮・莫伯尼
・目標是獨一無二——傑夫・貝佐斯
第2章 21世紀的經營環境與戰略理論
►►大師們的下午茶2 揭開新世紀的序幕,熊彼特和克雷頓・克里斯汀生
・瀰漫「不穩定」和「不確定」的21世紀
・世界急速膨脹,市場日漸複雜
・邊界瓦解——產業融合與企業機能重整
・全球矚目的六大管理課題
・創新即是「破壞」——克雷頓・克里斯汀生
・「逆向」流動的創新——維傑・高文達拉簡
・洞穿「網路」的本質——菲利浦・伊凡斯
・學習力的新趨勢——未來工作的三大轉向
►►大師們的下午茶3 2011年的葛瑞騰和莫伯尼
・「社會企業」——諾貝爾得主的逆向思考
第3章 最終的答案——適應戰略
►►大師們的下午茶4 網路鐵人舒密特與獨具慧眼的華茲
・我們能從歷史學到答案嗎?——鄧肯・華茲
・奮勇直前的「超試錯型管理」——艾瑞克・舒密特和賴瑞・佩吉
・更遠的路,更有效率!——提姆・哈福特
・創意循環的「設計思考」——提姆・布朗
・創業魔術師締造的奇蹟——史蒂夫・布蘭克和艾瑞克・萊斯
・「適應」與「進化」的最終章——馬丁・瑞夫斯
補章 扭轉乾坤的「B3C架構」
►►大師們的下午茶5 2012年的杜拉克與三谷宏治
・界定戰場,戰略大躍進!——三谷宏治
革新篇重點整理 征服經營戰略這座高山
本書主要登場人物
後記
序/導讀
前言
大泰勒主義與大梅堯主義
定量分析和人性探討的暗中較勁
前冊《確立篇》提到「定位學派」(以波特為龍頭)和「能力學派」(以巴尼為代表)之爭,其實還有另一層意義。那就是名為大泰勒主義的「定量分析」,以及姑且稱為大梅堯主義的「人性探討」之爭。
定位學派相信透過定量分析和定型的計畫流程,就能決定經營戰略並解決問題。我們熟知的安索夫矩陣、SWOT分析、經驗曲線、成長占有率矩陣(PPM)、企業體系、五力分析這類工具,都是這些尊崇大泰勒主義的學者所創,企業也利用這些工具制定戰略,改變產品、生產、通路和組織。
另一方面,能力學派(約有一半的人)認為,企業活動應著重人性,只能透過定期討論達到確實管理,這也是人際關係學說始祖梅堯提出的方法。但是再怎麼卓越的領導能力也無法打分數,組織彈性也難以用數字呈現,那麼學習型組織該如何以XY散布圖來表示呢?問題就出在這裡。
千呼萬喚始出來
超越大泰勒主義的最終解答——適應戰略(嘗試錯誤方法)
波特認為開發戰略需要某種分析技術,無法分析的項目,要如何獲得大企業的青睞呢?反過來看,透過人際關係學說建立的經營戰略,或許也只有獨裁者才能做到。
進入21世紀後,全球經濟和經營環境劇烈變化,技術進步的速度日益遽增,既有的定位學說與能力學說,轉眼間開始跟不上時代的腳步。在這樣的情況下,大泰勒主義和大梅堯主義都難以有所作為。
就在此時,適應戰略應運而生!實際動手,以最快的速度嘗試錯誤,藉此決定如何定位、以何種能力應戰,而制定戰略的方式和計劃流程完全不變。只要認真應對,想必企業組織的定位也會擁有更多的可能性。
接下來,終於要開始介紹二十一世紀的管理學和經營戰略。在此之前,先向各位說明發生在二十世紀末的最終論戰。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